绍兴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人类居住,但直到周代才有关于越国的文献记载。当时的土著越人与中原汉人在生活习俗上有明显的区别,其中之一,就是越人只有名没有姓,如勾践、曳庸、苦成、逢同、皓进,皋如等,勾践的祖父夫谭、父允常,勾践的后代与夷、子翁、不扬等都看不出姓什么。在吴越争霸中起重要作用的范蠡、文种、陈音有姓,但他们都是楚国人。 秦统一中国后,越人被迫南迁,中原人开始移居越地,到南北朝时,晋人南渡,名士王羲之、谢安等来越定居。南宋时,绍兴一度作为临时首都,移民大量增加,山区、平原的土地得到大规模开发。汉代司马迁来越时见到“地广人稀”的景象已改变为无一寸荒地,连朝山陡壁也种了蕃薯六谷。外来移民大多以家族为单位择地而居,他们种地、栽树、养殖,并以自己的姓氏作为居住地的名称。绍兴的姓氏地名十分丰富,居在平原水乡的如李家溇、陈家溇、包家溇、徐家溇、渚家溇、张溇;薛家埭、姚家埭、谢家埭、许家埭、范家埭;丁家畈、陆家畈、西杨畈;还有溇底王、湖里陈、东江陈、陆家葑、顾家荡、陈家湾等等,居住在山区的有蒋坞、董坞、马坞、傅家坞、方家坞、李家坞以及上王、下王、里王、中王;贺家、钱家、郑家;山头李、东山夏、山里陈、山下陈、朱家岙等等。山区也好,水乡也好,有的以桥来命名,如周家桥、孙家桥、杨家桥、王家桥、谢桥,有的称墅,如江墅、管墅、张墅、梅墅、谢墅、朱墅,有的称里,如项里、陶里,此外还有华舍、丁墟、夏泽;前童、后童、东周、西周、蔡堰、陶堰、畈里王、叶家堡、余家岸头等等。一个地名承载着一个家族,许多家族合在一起,组成了绍兴的一部历史。 地名可以印证历史,但地名也不等于历史。传说绍兴有几处地名与古代名人有关,如阮社是因阮籍、阮咸而得名,管墅是因管宁得名,陶里得名与陶渊明有关。还有华舍是华歆曾经到此,蔡堰是与蔡邕有关。这些村庄中,阮社现有一座籍咸桥,“籍”是阮籍,“咸”是阮咸,村外还有一座荫毓桥,桥侧有对联:“一声渔笛忆中郎,几处村酤祭两阮”,“中郎”是蔡邕,“两阮”即阮籍和阮咸。在管墅,有一座建于民国时的小石桥,今存,桥梁外侧刻有“管宁桥”三字,“管宁”是三国时曾与华歆有过交往的名士。陶里有一块石碑,刻“渊明故里”,落款是“金坛于敏中”,“金坛”在江苏省,“于敏中”是乾隆二年的进士。至于华舍、蔡堰等虽没有与名人有关的建筑与石碑之类,但当地都人认为与这些名人有关。 以上几位名人唯蔡邕是东汉末期人,其余阮籍、阮咸、管宁、华歆、陶渊明都是魏晋时人,距今都有1600 多年了。他们有没有来过越地?查阅有关文献,只有蔡邕来越有确切记载,其余都是于史无征。查一下阮籍、阮咸和管宁、华歆的生平行止,未发现他们在什么时候渡过浙江,到过会稽山阴。宋代的嘉泰《会稽志》中,有阮社桥及附近的余支(渚)桥、板桥、宾舍桥,却没有籍咸桥、荫毓桥。陶渊明虽然随刘牢之东讨孙恩,但征讨大军有没有到过陶里这个村子,陶渊明会不会离开军中,在这个偏僻的村庄里住下来?在他的诗文集中找不到任何与“陶里”有关的蛛丝马迹。 上虞县有地名“五夫”,宋·王十朋《会稽风俗赋并序》中写:“枫挺千丈;松封五夫。”自注:“天姥有枫,高千丈;上虞有地名五夫,始皇封松为五大夫处。”其实,正如嘉泰《会稽志》指出:“绍兴府上虞县有村市曰五夫,故老云有焦氏墓于此,后五子皆位至大夫,因而得名。近世好事者或异说曰:此秦封松五大夫之地也。”经名人写入文章,“遂以为然”。绍兴偏门外有一座“杏卖桥”,出自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其实陆游诗写于临安,题为《临安春雨初霁》,但如果因某地曾有几棵杏树,同样可以将新建的桥起名“杏卖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