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解校园体育教学难题:个性化是未来发展方向
2012年12月19日 来源:正义网
张孝荣 记者 陈剑摄
“体育回归教育”找到切实可行之路——
一线工作者破解六道学校体育难题
今天上午,由教育部与本报联合主办的“少年强则国强——加强中小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多名中小学校校长以及教育工作者参会。
在我国青少年体质各项指标不断倒退的大背景下,“让体育回归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以九年制义务教育为基础的“中国式教育”,终于意识到多年来冷落学校体育工作产生的恶劣后果——于是,教育工作者在面对影响学校体育发展的难题时,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问题一:如何解决学校体育场地无法满足学生锻炼的问题?
题解:“借鸡下蛋”,因地制宜。
“我们学校受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制约,没有正规的标准操场,在北(老)校区,我们只有两个标准篮球场,篮球场外围一圈跑道只有140米,南(新)校区还不如老校区,只有一个半篮球场那么大的空地,外围跑道是130米,从条件来看非常简陋。”北京五中分校校长杨春林说,“但就是这样的环境,我们也找到了适合学生锻炼的方法,简单说来就是:小场地,大作为。”
每到周五下午,五中分校初三年级即将面临中考的500名学生,都会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到临近学校的地坛体育场,上室外的“大体育课”,“雷打不动,周五下午不安排文化课,初三学生全都去地坛体育场锻炼。”杨春林说,“学校没地方,我们就找地方,甚至还包括在周五停一天文化课,安排学生去奥林匹克公园完成12公里的远足。无论如何,也要让学生完成每天不少于一小时的锻炼。”
但并不是每所学校都有如此“待遇”。北京东城区金台书院小学拥有300多年的历史,但这所小学的总建筑面积只有3000多平方米,学校根本没有操场,“对于城区来说,肯定不太可能让我们再建一个操场。尤其在北京,我们守着天坛、二环这么宝贵的地方,更不太可能。有一次,上级给了我们两个小足球门,我们因为没地方搁,只能退回去了。”张弦校长说。
学校也曾想过,利用邻近的东单体育场作为学生运动的场所,但始终没有谈成。原因在于东单体育场是面向社会的营利性体育场地。“所以,我们呼吁通过立法或行政手段,规定体育场地在合适的时间,免费向一些场地条件比较差的学校开放,这样也能体现出体育场地的社会公益性。”张弦说。
问题二:如何解决体育教师编制不足和体育教师待遇低下的问题?
题解:“混龄教学”,认定课时。
“我们学校有1600多名学生,体育教师只有11个。从数量上看,体育教师还是有缺口的,学生‘吃不饱’。我觉得,起码要有十五六个体育教师,才能完成目前的体育教学任务。而且,如果一个体育老师一节课带的学生超过30人,锻炼的效果也不会很好,现在我们暂时还只能内部挖潜,这就使得我们的体育教师很辛苦。为此,我们彻底打破了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实施‘混龄教学’,就是高中3个年级混在一起上体育课,这个方法也可以暂时缓解体育教师数量不足的状况。”上海川沙中学副校长邱永飞说,“我们要求体育老师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也会组织所有的体育老师进行教学理论学习,首先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另外,还要努力提高体育教师的待遇,这一点尤其要落到实处。”
上海川沙中学2000年开展体育教学改革,学校决定在体育锻炼方面加大时间投入,不少主课老师对此产生了异议,“因为有些学校体育活动只算半个课时,但在我们学校,是按照正课待遇来计算的。所以,一个中级职称的体育老师,每个月的收入和同等职称的数理化教师差不多,这就极大地提高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相比而言,北京十八里店中学的体育教师配置相对较好。据校长陈春红介绍,该校有5名体育老师,不仅年龄结构合理,而且各有所长。比如跆拳道老师,就是奥运冠军罗微的队友,“每年我都会去招聘体育老师的现场,亲自去选人。”但是,并不是每个学校的校长都有人事自主权,南昌市育新学校熊金辉校长就很羡慕陈春红校长能有这样的权力,“她看上的老师就能用,我们那不行,校长也没有这个权力。”
陕西省西安小学程弘校长也有类似的苦衷,“我一直在招兵买马,通过优选,确保体育艺术类特别是体育类的师资队伍,我们学校有6名体育老师,在当地,其专业化和水平都是超前的,但有4个是我们学校自己聘用的,学校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来维持。我们之前的5个班级配备一个体育老师的设想,和现实难以吻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