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考地理总复习的“给力”六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2 11:0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考地理总复习的“给力”六招
汉川市麻河镇太平中学 杨学东
转眼又到了四月份,初中各学校的地理新课差不多就要结束了,马上都要转入总复习阶段。对于初中地理而言,内容多、知识庞杂(4本教材1本乡土地理),这对教师和学生而言,要想短时间全部掌握应付中考,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笔者从自己从事多年的毕业班地理教学的经验出发,在此谈点想法,望能抛砖引玉,以飨读者。
一、整合知识成体系,把握功能成合力
初中5本书即4本地理教材1本乡土地理,按知识可以分为三大板块: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要把这些整合起来,按照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与环境、人文环境等地理要素形成知识树体系。这样,才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
在把握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再把地理系统、图像系统、考点系统三大功能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合力。这是抓复习根本问题的重要方法。
二、“博、活”结合“图、文”换,地理空间建立好
地理复习,首要在全面即“博”,要求所有考点都必须复习到。除此之外,还要灵活掌握,即要求在“博”的基础上要求“活”。在掌握必要的地理事实材料的基本上用滚雪球的方式把书“读厚”,然后再由“厚”变“薄”,由“薄”才能变“活”。如复习我国地形时,要联系地形对我国气候、交通及对外交往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挂钩进行综合复习,然后抓住精髓的东西去深刻理解和验证。这样,就把书“读薄”,落实到一个“活”字上了。
无“图”不成书,无“图”不成题。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地理的生命。在复习中要努力做到图文结合,以图“忆”文,以“文”构“图”,“图文”互换,把地理中的图与文融为一个整体,借此来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能力。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地理空间概念,在中考中才能做到解题有据可依,游刃有余。
三、巧用空图牢知识,事伴功倍省力巧
由于地理科学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把地理知识巩固在地图上的学习方法已经为学习地理的考生所重视。亲手画一画,不要注记,在画图及复习时,知道图的内容,把应该掌握的重点图,例如中国地理的中国地形、各大自然区图等用空白方式边复习、边画、边各界,最后在总复习或临考前脱开书和彩图,用自己画的空白图去验收。这对应该掌握的知识,熟练运用等方面都有良好的效果。
四、“二看二想”相结合,“见缝插针”放电影
在复习一遍的基础上对所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是十分必要的,用“看目录想纲目”、“看标题想要点”即“二看二想”相结合的方法可以促使自己去思索、回忆,发现薄弱环节及时弥补,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检验自己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每天在计划复习的基础上,每天花一点点的时间来“见缝插针”,用离开书本、地图和其他资料的方法“放电影”,强迫自己回忆,使自己掌握的知识和图像在脑海中再现,凡掌握了的、理解了的就算“验收”合格,没有掌握和理解的再“回笼”。
五、灵活运用最重要,专题复习不可少
地理事件的发展有它的共同规律,也有它的特殊规律,有共性也有个性,复习地理时要有意识地去分辩和掌握它们,这是对能力考查的基本要求之一。例如中、低纬度的垂直高度的气温变化,总的来讲是高度每升高1000米,温度下降6度,但是到了具体地点却因纬度、阴坡与阳坡、迎风面与背风面等条件的不同而在同一海拔、高度的各地点气温并不一致,喜马拉雅山和阿尔卑期山就是突出的例子。如果不具体分析它们形成的具体自然条件,掌握其共性和个性,是不可能掌握地理事物的本质的,当然就不可能灵活运用了。
结合生活实际、体现学以致用,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新课标的指导思想之一。中考地理的命题,肯定是要围绕《地理考试大纲》和《地理课程标准》来进行的。因此,我们的总复习,也必须围绕这些来展开。地理主干知识,是地理学科的灵魂!我们应重点围绕比例尺、经纬网、等高线、气候与人口、区域地理等主干知识进行专题复习,以此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夯实考点。
六、审题习惯要养好,“查漏初缺”最重要,“热点”迁移不能少
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平时的专项训练和强化训练。因此在平时教、学和练中要有针对性的精选试题,严格按照“获取和解读信息”的三个能力目标对学生进行专项、强化训练,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审题解题习惯,这对提高成绩非常重要。
地理总复习,时间短、内容多、任务重。而每个学生又是有差异性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就必须注意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经常出错的地方,即时查找原因,反省教学,要在第一时间内查漏初缺,从而避免学生知识上的缺陷与漏洞。
中考中较难的是考查灵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平时储备的知识要能及时、有效地迁移到新的情景中,进行知识与情景的转移。因此平时复习时要加强对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通过重组知识网络,构建知识内在联系,将所学知识进行纵向、横向的串联、比较、发散、迁移、升华,深入理解、拓展思维,提高知识迁移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要有“热点”意识,强化知识的具体应用,加强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21:27 , Processed in 0.07026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