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几十个部门管不了一个错字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4 13:28: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于2007年7月5日法制日报
          几十个部门管不了一个错字吗?
   大型连锁超市“家乐福”的招牌上“家”字少了一撇,日式快餐店“吉野家”的招牌上“吉”字上半部写成“土”,都是错字,经辽宁省沈阳市的人指出后,舆论一片哗然。家乐福进入中国12年,在中国一共开有78家连锁店,居然直到今年5月才有人发现招牌上的错字。
  这期间,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称嘉宾的父亲为“家父”(应为“令尊”或“令堂”),让许多人吃惊。至于体育节目主持人解说出错更是多得已经被编成一段精彩的相声。
  写错字、篡改成语、乱用字随处可见
  “最容易出现用语用字错误的领域主要有,各种标牌,商品包装说明,教材辅助读物,传媒,包括影视字幕等。”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司标准处王翠叶处长说,“这其中最容易引起大众批评的是教材和传媒方面的错误。”
  有一本教材叫《语文试验修订本》,读者发现其中有近百个错误,比如成语写错的就有“万般毕下品”(应为“万般皆下品”)、“不加思索”(应为“不假思索”)、顶顶大名(应为“鼎鼎大名”)等等。
  传媒中差错更是俯拾皆是,比如“空穴来风”是客观应有之意,偏要当作子虚乌有讲;“七月流火”本来是天气转凉的意思,非要当作炎热难当讲。还有“明日黄花”写作“昨日黄花”,“其他”写作“其它”。数字用法也都不顾统一规定,随意而为。如“六七个”写成“6、7个”,“二十几个”写成“20几个”等等。
  前些年,很多人竞相用谐音字篡改成语作广告语,几乎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如“咳”不容缓(药品广告),“饮”以为荣(饮品广告)等等。经工商管理部门把关,这种现象才得以纠正。
  此外“二简字”(第二次简化字)废除多年,但由于从1977年发布到1986年废除,经历9年,社会影响至今难以消除,“免弗”、“卜萄”、“另件”在小街小巷中几乎随处可见。今年4月福建省宁德市发动小学生上街检查招牌错别字,一上午就发现56处。
  这种种用语用字不规范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规范用语之立法、标准、组织建设一应俱全
  “社会用语用字不规范原因比较复杂”,王翠叶处长说,“有个人文化修养问题,有部门人才培养、使用问题,有测评认证不严格问题,当然,更多的是职能部门监管不力的问题”。
  王翠叶所在的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和应用管理司既是教育部的部门,也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工作机构,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是前些年机构改革时合并的结果。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习惯简称“国家语委”,就设在位于北京西城区的教育部大楼里,白底黑字的大牌子和教育部牌子分挂在大楼大门的两边。
  虽然国家语委的常设工作机构只有两个司,但成员单位则有16个部委,包括教育、人事、财政、民政、文化、广电、信息产业、新闻出版、质检、工商、社科院、全国群众团体等,还包括解放军的总政治部。
  地方语委也多是如此。现在全国32个省市都建立了语委,成员单位都是十多个二十几个,副省长或副市长任语委主任。比如南京市的语委成员单位有26个,其中包括解放军的军分区。最庞大的语委可能要数北京,共有成员单位43个,包括19个局委办,18个区县政府,另有3家主要媒体和两大师范院校等,主任是主管科教文卫的副市长。
  如此庞大结构说明中央和地方对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视,也表明语言文字工作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合作,各自负责,非一两个部门能完成。
  事实上,国家一直重视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1958年,全国人大作出了关于汉语拼音方案的决议,1964年文字改革委员会、文化部、教育部联合发布《简化字总表》,1982年的宪法第19条加写“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1988年国家语委与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1995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标点符号用法》的国家标准。1996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的国家标准,此间国务院发布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共93件,每个省市都有关于语言文字工作地方法规或规范性文件。
  最重要的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和施行。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法律,2000年10月31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2001年1月1日施行。这部法律规定了国家关于语言文字的基本政策,23个省市制定了对这部法律的实施办法。
  “语言文字方面的工作,遵循的就是这部法律。”王翠叶说。
  “应该说语言文字工作从立法、建立标准,到组织建设都比较完备了,”教育部语言应用管理司综合处从事语言文字管理工作30年的魏丹处长接着说,“现在是语言文字工作最好的时候。”
  规范用语用字任重道远
  今年6月4日,重庆市复旦中学师生开展“啄木鸟”行动,对主城区繁华商业中心和主干道广告、指示牌、店铺招牌等进行挑错,3小时里,挑错60处。
  类似的由媒体、学校、行政部门组织,甚至个人自发进行的清理社会用语用字活动近年来在各地层出不穷。
  北京市语委办公室,2005年聘请了100名社会用字监督员,不断纠正公共场所中的不规范用字。一次北京市制了一批公益广告,请名家书写。广告牌做得很漂亮,但上面夹杂着一些繁体字,监督员认为不太规范,提出改正的建议,有关方面非常认同,很快就换写了新的。
  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对交通指示牌,工商部门在企业登记和户外广告审批方面严格把关,拆除或撤换不规范的广告牌。
  还有一些长效基础工作正在各地进行,比如教师的培训、普通话的培训等。
  魏丹认为,日常工作中有些误区需要更正,有些问题需要研究。比如,有的地方认为应该保留方言,小学生应该学方言,国家语委不支持这样的主张。再如,地名交通指示牌上,应该一律罗马字母化,不应写成汉语拼音与英文杂糅,比如“西单大街”,不应写成“xidanstreet”,应全部用汉语拼音拼写。
  有语委工作人员指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题词和手写的招牌中可以掺杂繁体字,但很多人不了解这条规定,把手写的有繁体字的牌匾一律当成不规范牌匾,要求更换,其实是不对的。
  本报北京7月4日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03:57 , Processed in 0.25159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