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谈谈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4 17:58: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谈谈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亭湖新区实验学校  高云兵
摘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厚实学生的底蕴,增加学生的积累,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创作提供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素材,为学生的读写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促进学生间的和谐相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利于学校形成特色,有利于发挥教师的特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将学到的知识、技能、素质在社会活动中展现,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校本课程  综合素质  健康心理   特色校
校本课程提出的理论依据。首现是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同时对语文课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言语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其次是新课程标准对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要求学生能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能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能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基于以上两点,我们学校决定开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鉴于学校的实际状况,校委会研究决定,任命我为校本课程开发的负责人。接到任务后,我和三个助手就进行实际考察,针对我们学校周边的人文景观以及文化地域特色,我们这而有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有麋鹿自然保护区,有九龙口自然风光带,有七仙女神话故事的董永的故乡,有吴承恩笔下孙悟空如意金箍棒的化身的西溪古寺,有与河南洛阳山东荷泽齐名的枯枝牡丹,但因枯枝牡丹离我们学校比较近,加之我们的学生基本都是本乡本土的施教区的孩子,对牡丹多少有点了解,再之,我们可以很充分的利用近在身边的随手可取的资源,所以我们决定从牡丹入手,以“枯枝牡丹”为主要内容,以牡丹文化为背景,通过牡丹系列活动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从而推动素质教育。主题落实下来事情就好办了,我们设计校本课程的板块,经过磋商,我们确定了五个板块三个分册。经过半年的修改编排,在新学年开学之际,我们的学生都拿到飘着墨香的校本教程。
校本课程的实施。考虑到学生家长学校的实际,我们在制定校本课程资源的时候,就把初一年级安排三个板块,初二年级划分二个板块,考虑到初三升学的实际,就灵活机动的安排主要的大型文娱表演活动。具体的操作就是初一年级了解牡丹的生长发育史(种牡丹)、古今写牡丹的诗词散文(写牡丹)把校本课程与当地的枯枝牡丹园相融合(搞导游活动)、初二年级观看“牡丹”为赞颂对象的歌曲演出的视屏并编排音乐节目,成立合唱队以及舞蹈队(唱牡丹)、结合校本课程中的牡丹绘画史(画牡丹)与电视台和报社强强联合。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厚实学生的底蕴,增加学生的积累,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创作提供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素材,为学生的读写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牡丹诗文》板块,我们首现采用了主题讲座这个活动,首现让学生自己对牡丹有所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喜爱,进而由喜爱转变成热爱,在情感上熏陶;其次,通过课堂讲解加强学生对牡丹诗文的理解细化吸收,这一过程,让学生积累了写许多牡丹诗词名句,在评读品味涵咏中,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再次,我们还给学生提供多媒体平台,让学生到网络上收集关于牡丹的文章,这样学生就能超出校本课程的范围,拓宽自己的视野,厚实自己的文化底蕴。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开展活动来促进学生的能力的发展。比如,我们搞美文举荐,让学生推荐自己看到的并喜欢的有关牡丹的文章,同时附上自己推荐的理由,这样一方面放培养学生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平台寻找收集资料的能力,另一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筛选信息和评价信息的能力。比如开展朗诵比赛,因为朗诵比赛要取得好的名次,一定要精挑细选优秀的文章,其次,一定要有较好的朗读水平。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同时推动普通话的发展。比如我们搞了牡丹征文活动,让学生自己写关于牡丹的文章,同时把优秀的文章升格,向报刊投稿,有多名学生的文章在不同的报纸刊物。这个活动的影响力非常大,学生都有一个较劲心理,看到别人的作品发表了,自己也跃跃欲试,这样就形成学生爱写作的好风气,在老师的帮助下,很多学生的文字变成了墨香。试看学生发表的作品片段:
当漫天的雾霭隐隐散去,一缕金光聊起枯枝牡丹园梦幻般的面纱:白璧、青瓦、飞檐、繁花、绿树、修竹、廊亭、寺庙……直奔眼前。
苗圃花池因势成形,或椭圆、或长方,或带状,或鸡心……花池边口用废旧的酒瓶口朝下安成边沿,或高或低,蜿蜒蛇形,是落地的粗绳,是飘下的缎带,让游客不由得想捡起。池中的繁花或星星点点,或花团锦簇,或花姿绰约……园中高处的凉亭,低者摆着几缸花或树,宽敞的正方形的在侧面立座圣洁的牡丹仙子的塑像,曲桥相连,柔和、匀称、协调,没有半点的拥挤与空旷。
漫步徜徉于亭中曲径,牡丹尽收眼底。红的艳若晨霞,白的洁似暮雪,雍容华贵的花盘犹如一张张润泽的笑脸,仰视着蓝天白云。若是逢上雨天,枯枝无干处,鲜花盈盈泪,让游客平添几许怜香惜玉的情愫。无风花香满园,有风香气阵阵,游客心痴神醉,不由得想高歌一曲,亦或泼墨挥毫……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促进学生间的和谐相处。
《牡丹种培》板块,我们采用的是理论参观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是牡丹起源习性的理论讲解和多媒体的示范讲解相结合;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到“枯枝牡丹园”和“牡丹种植园”去参观,听农艺师口传,并接受农艺师的手把手的辅导;再之就是学生到学校的“后花园”亲自去种植牡丹。学校成立评委会,对学生的牡丹种植全程跟踪,并适时评价,公布结果。
在这一个活动过程中,我们把参加的学生按班级分组,一个班级一块领域,再把各个班级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分工不同,有负责育雏的,有负责施肥的,有负责修剪的,有负责记录的,有负责驱虫的等等,这样分工明确,各司其责。因为学校评价机制激励,牡丹种植小至各个小组,大到班级人人讲究配合协调,各个愉快合作,促进和谐校园的发展。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利于学校形成特色,有利于发挥教师的特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发展。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促进学校的办学特色。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我们的牡丹特色办学已经获得学生的信誉,家长的美誉,社会的赞誉,学校在全区的知名度稳步提升。
《牡丹音画》板块,我们采用了选修的方法。学生差异性原则说明学生是有差异的,这就要求我们要考虑学生的差异,要因人而教,因材施教。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活动中,我们采取激发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校本课程资源。我们根据音乐老师和美术老师的整体评价,按学生的兴趣和自身的特征,把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学生学习牡丹音乐,一部分去实践牡丹绘画,这样就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特长,让学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有更好的施展才能的舞台。在同学们的努力下,学校有了大红袍牡丹合唱队、牡丹花合唱队、牡丹表演队、紫袍乐队、国色天香写意群、逸白创作室。音乐组多次在区文娱会演中获金奖,学生美术组同学的工笔牡丹、写意牡丹、摄影牡丹多次在书画竞赛中折桂。就是这样一次次活动,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学生的音乐能力绘画能力得到了大力提升,学生的健康心理得到了有力保证。同时牡丹特色校也一步一步形成,通过一次次的活动,提升学校的知名度,赢得学校的美誉度。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将学到的知识、技能、素质在社会活动中展现,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开展牡丹节导游活动。枯枝牡丹,因为灵奇异特而闻名遐迩,每到谷雨时节,赏花之人络绎不绝,为了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以及自我展示的能力,我们在每年谷雨时节,利用节假日,组织四五十名学生到牡丹园给游客做免费导游,因为牡丹园有二十多个景点,每个景点我安排2名学生,大的景点安排三名学生,这样游客一边观赏,学生导游一边介绍,这样游客对景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游客对学生导游赞不绝口。
与广播电台与电视台强强联手,为学生搭建更大更广的平台,给学生与社会更多的接触,把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素质在社会活动中淋漓尽致的展现。牡丹特色校记录片都是学生全程参与,说牡丹、唱牡丹、写牡丹、画牡丹、种牡丹,学生充分表现了自己的才情与智慧。
与报社合作,让学生成为小记者。报社的资深记者亲自给学生做报道写作讲座,给学生做写作指导,帮学生修改文稿,许多学生在报纸发表了报道或文学作品,提高了学生观察能力,写作能力,参与活动,报道活动的能力,获得家长的好评。在各类活动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
总之,通过牡丹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形成了牡丹特色校,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施展才华的平台,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在今后的校本课程实施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创新,让校本课程变得更加完美,最好的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快素质教育的进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4 02:34 , Processed in 0.13644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