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脚镣”与“舞蹈”——“作者视野下文本解读与设计”教研活动的“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7 14:22: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脚镣”与“舞蹈”——“作者视野下文本解读与设计”教研活动的“效”
王旭东


案例背景
教研活动是让老师“自由舞蹈”,在自己熟悉的文本领域内尽情发挥自己的才情好,还是有一个教研组的整合、组织过程,在一定规定范围、一定主题内“戴着脚铐跳舞”好?究竟哪一种教研形式对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更有效、更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从2007年9月开始至今,我们对此进行了实践与探索,其间有痛苦,也有收获;有迷惘,也有坚持;有扼腕叹息,有破蛹成蝶,也有“英雄泪满襟”的释放与欢呼。一路行来,坎坎坷坷,点点滴滴,如今回首来路,整理成文,渴望交流与指点。
我校的语文教研组是一个“实力型”的教研组,24个语文老师,连续有4位老师获得“市级教坛新秀”称号,连续有3位老师获得市级优质课评比一等奖,1位老师获得二等奖,有一位教龄8年的老师将参加省优质课比赛;有6位老师被学校列为“名师培养工程”,占全校的三分之一。这些老师在组内担负着“领跑者”的角色。
同时,2007年,我校语文组新进老师4名,2年教龄的老师2名,3年教龄的老师1名。如何让这个梯队的老师尽快成长,夯实教研组的后劲,使之有强劲的发展潜力,以她们的活力起到推动作用,形成“前有领跑者”“后有推动者”的发展格局?如何让教研活动受益于全体老师,而不仅仅局限于上课的老师?如何让“研”落实在实处,真正“有效”?
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我“走马上任”。
我想找到一个让教研活动“立”起来的一个点,正如“保俶塔”成为“宝石山”的脊梁一般。
于是我想到,如果以备课组为突破口,以“合作备课”为活动载体,以某一种“教研理念”为核心,来推进,如何?
先是确立了“作者把握、文本解读、教学设计”三位一体的“作者视野下文本解读与设计”教研理念:以往的文本解读和文本设计是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展开的,由于人教版的教材中选入了一些名家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对这些作家、作品的解读多样性、文本设计的丰富性就显得尤为必要。如果“逐篇突破,举一反三”,把“把握作者创作风格”和“文本细读”结合起来,这样对于整个教研组对文本解读能力和文本设计能力的提升无疑是有好处的。
其次与初二的老师确定了课题:《湖心亭看雪》,授课老师一位是1年教龄的吴洁琼老师,一位是2年教龄的李胜男老师,一位是我校刚引进的10年教龄余键老师。初一老师共有4人,3位是新老师:谭佳媛老师,任艳青老师,梁小平老师,1位是2年教龄的洪熙老师。课题是:《济南的冬天》。还有一位是初三的3年教龄的方向老师,由于是初三,又只有一个年轻老师,于是和她商量,课题由她自定。

案例叙述
镜头一
初二:《湖心亭看雪》
作者把握:(余键老师讲述)
《湖心亭看雪》为我们展现作者独特的个性,虽说张岱不是小说中的人物,但透过这篇文章,却让我感受到:张岱胜似小说中的人物。通过对文章的解读,让学生走入张岱的心灵世界,了解晚明文人名士孤傲避世的情怀,进而了解中国古代文人几种不同的处世态度。为此,我是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和比较阅读的方法来分析人物的特点,通过许多关于作者材料的展示、通过文本几个重点词句的解读,让张岱的形象逐渐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中。为此设置了“痴”在何处,“痴似”在何处及“痴于什么”来分析其个性。又通过张岱与古代狂士接舆、桑扈的比较来突出其个性,再让其与陶渊明、范仲淹的比较来展现中国古代文人几种不同的处世态度。

文本解读:(吴洁琼老师讲述)
在余键老师深入把握作者的基础上,我的任务侧重在“文本解读”上。
我抓住“痴”字,由“痴行”、“痴景”到“痴人”、“痴情”。
“痴行”的内容,以我们学生的理解能力,在整体感知“痴”时都能论及。但是对“痴景”的感悟,根据学生不同的文言文基础,理解水平就会有分出层次。初二(8)班对文本深入思考的能力很强,所以在感悟张岱的“痴”时,对“痴景”的理解都被剖析出来了。
于是我很自然的引入了第二部分对“痴人”和“痴情”部分的探讨,但是时间我还是没有控制好,我还是按照原先的教学设计,引导他们对“强”字进行了探讨,讨论并不积极。接着我插入了一些关于“张岱是否会饮酒”的材料,来证明张岱对湖心亭雪景的“痴”。然后引入注释并分析之,让学生深入了解张岱其人,进而试着去揣摩张岱的创作心理。
最后我以“文人之痴”、“遗民之痴”对张岱的“痴人”形象进行了概括,于是整堂课总算成为了一个整体。
这是我的第一次公开课,第一次总是让人刻骨铭心。一个多月的时间,有茫然有无助有煎熬有欣喜有压力有感动……五味杂陈说不清,但是我分明可以感觉到自己的成长。感谢这次公开课,感谢这次公开课中给我提点和帮助的每一个人。

教学设计:(李胜男老师讲述)
《湖心亭看雪》上完了,然而我却久久不能平静,依然沉浸在他那篇仅160余字的小品文所带给我的震撼之中。
在吴洁琼老师“文本解读”的基础上,我的任务侧重在“教学设计”上。
我把重点放在了描写雪景的三个句子的赏析上: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2、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3、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湖中人两三粒而已。
针对第一句话,我提了一个问题: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字写得最传神,为什么?学生们很快便达成了统一意见,就是“绝”,然后我进一步提示学生:是什么“绝”了呢?学生回答:是人和鸟的声音。张岱从听觉上着眼,一个“绝”字,写出了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不敢做声的森然寒意。
对于第二、三个句子。第三句我带领学生分析了本句量词使用的特点,让学生替换量词,并分析不同量词如“叶”和“芥”的不同效果。句子里“上下一白”写出极大,“痕”“点”“芥”“粒”等量词写出及极小,再重复问学生“什么大?什么小?”这样既创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朦胧意境,又使人感到在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人只不过渺如一粟。
分析完之后,我总结说:我们大家会发现在这样一个时刻,天地之间一片白茫茫,作者所乘的小船在缓缓行进,船桨划过水面,发出哗哗的响声,一切都是那么静谧,极目望去,茫茫雪景中隐隐露出长堤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好像淡妆的西子在向我们悄然走来,不就是一番奇景吗?恍惚中,作者觉得自己好像已经到了湖心亭上,想想自己刚才坐得那一叶小小的扁舟以及舟中那如豆粒般大小的人影,真是觉得天地是那样的广大,而人又是那样的渺小。面对着这样的奇景,怎能不让张岱思绪万千!
这次公开课,我体会到了扇动翅膀的意义和乐趣。

组内评课:
王(组织者):
三位老师既合作、又独立。我们教研的目标:三个授课老师自身的收获,参与磨课老师在过程中的收获。请在座的每一位老师畅所欲言。
潘(老师1):余老师比较大气,对作者的把握有深度。李老师的课优美、小家碧玉型。开头由浅入深,学生活动多,朗读多,对“景色”这一块的教学设计精妙。
孔(老师2):3位老师在共性的基础上,进行了个性化的解读。
吴(老师3):教学本身:知人论世,小品文学生最需要品味的是“景”。
吴(教研员):3位老师的课堂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教学目标不确定性,课堂生成是不一样的。给学生一点东西提升。读张岱眼中的山水,中国文人对山水的感觉。人与自然融合成一体,再提升一点,是天人合一。
周(老师4):李胜男老师的设计是以前没有看到的,余键老师的解读是深的,对主题挖掘很深。不着痕迹,耳目一新。“痴似”,特立独行,孤僻。提倡积极人生态度。为什么张岱称西湖为曲中名妓?对世俗的轻视。别人把西湖看作曲中名妓。在问题设置上注重设置思维的台阶。

初二老师整体执教《湖心亭看雪》总体上是成功的。吴洁琼老师磨课的过程一波三折,过程中充满了焦灼,在自己感觉“山穷水尽”之后,注意力过于凝聚在“自己生平的第一节公开课”上,以至于摔跤手臂骨折。余键老师把自己最精华的材料给了吴洁琼老师,并让吴老师上下午的第一节课,自己上下午的第三节课,这样课堂发挥的余地相对小了些,但这种“精诚合作”的精神以及相互间砥砺的过程使双方获益非浅。李胜男老师在教学设计上达到了精致完美的地步,在第一年连续执教两节公开课后有了一个提升:“这次公开课,我体会到了扇动翅膀的意义和乐趣”。在课型上也有了转型,尝试上各种不同风格的课型。
“一齐上《湖心亭看雪》”是一个脚镣,这是一个限定,划定了“舞蹈”的范围,授课者只能在这个课题中发挥,不管你是否擅长文言文教学,不管你是否对这篇课文有自己的感悟,这大概是这样安排教研活动的一个“缺点”。
“作者把握、文本解读、教学设计”三位一体的教研理念是“舞蹈”的圆心,三人的“分工合作”使彼此之间课堂有了侧重点。“对作者心态的把握”“由痴行、痴景到痴人、痴情的文本把握”“对三个写景句子的赏析的精巧设计”成为各自的课堂的亮点,这是独立备课所无法带来的。同样,在“对作者宏观把握下的文本分析、教学设计”与“就文本单纯分析文本、就文本单纯设计教学”
相较,境界也是别开生面的。
更为重要的是,在整个备课组,甚至整个教研组力量的磨课过程中,大家感同身受,从中受益,使教研真正得以落到“实”处。

镜头二
初一:《济南的冬天》
作者把握:(梁小平老师讲述)
《济南的冬天》节选自老舍的散文系列《一些印象》,把《济南的冬天》放回系列作品之中解读还是单独解读,这是教师备《济南的冬天》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多数情况下,许多教师选择了后者。
定义为写实作家的老舍从来都是秉持着“为社会而艺术”的思想而从事创作的。老舍说“文学是生命的诠释”,强调“文学的真实”,他这么说也这么去做:《四世同堂》中对革命者的褒扬,《茶馆》里对“莫谈国事”的辛辣嘲讽,《骆驼祥子》里对一个好人沦落的叹息,《月牙儿》里对妇女的同情……老舍笔下的人都是真实的社会底层人物,都是一个个挣扎的生命。甚至老舍在为自己撰写过墓志铭,也一再强调了自己的文学理念:
“我是文艺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几年来日日操练在书桌上与小凳之间,笔是枪,把热血洒在纸上。可以自傲的地方,只是我的勤苦;小卒心中没有大将的韬略,可是小卒该作的一切,我确是做到了。以前如是,现在如是,希望将来也如是。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愿有人赠给我一块短碑,上刻:文艺界尽职的小卒,睡在这里。”
可见,在老舍的心目中,文学其实就是他的战场。那么,在这样的创作思想指导下,我们也可以相信在老舍的散文中会有“生活文学”的体现。

文本解读:(洪熙老师讲述)
在梁小平老师深入把握作者的基础上,我的任务侧重在“文本解读”上。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散文。文章生动而真切地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这是一篇老文章,是用来练基本功的。所以我深刻明了王老师和我们商量同上这篇课文的原因——最难的山都翻越了,以后再大的困难就不怕了。这个想法是支撑我能认真备课,坚持写教案的思想前提和基础。
我对文本分析的定位在:老舍与济南的关系上。在深入分析完景色描写之后,我提问:现在,你认为最合适描述老舍与济南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教师把自己对济南与老舍的理解慢慢渗透给学生,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有坚实基础的渗透,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的。没有让教师的阅读替代学生的阅读。最后,学生都能准确地说出济南和老舍之间的关系。(知己,朋友,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等等)。
这次公开课使我欣喜,虽然深受折磨,但我还是想说:痛并快乐着!感谢语文组的同仁们!

教学设计:(任艳青老师讲述)
在教学设计上,我觉得让学生联系景物,却又不局限在对于景物的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而是抓住一个中心的人物形象来品读文章,学生更容易想得深,更能够意会。
比如,选择的“少女”意象。巧妙的从老舍的一字评价“妙”中来,感觉是作者的模糊情感,又不是教师自己强加的,学生很容易理解,也是整堂课的中心所在了。那么,在设计其他教学环节时,便是找准一条线,串联成一个完成的含有作者情感的形象。如被薄雪覆盖的小山景色,整段描写,能体会到作者对于这个少女温柔动人的形象描摹。一个典雅、柔媚的女性仿佛就这样由远及近走来。冬天济南的一潭绿水,自然也就联系到与少女有关的镜子、裙子(且是花衣配绿裙的青春少女形象)与最迷人的眼波。课堂设计就比较巧妙。

组内评课:
王(组织者):
初一备课组是很有生命力的备课组,让我们感受到共同的前进的脚步。
潘(老师1):总算上完了,我已经听了10节课了,两个月来,我已快无感觉了。发现王的坚韧毅力。发挥不错,始终在进步。
洪(老师2):感觉特幸福,我红脸,郑白脸;感受到了她们强烈的求知欲,感谢王老师的“快马一鞭”,大家都在进步。
郑(老师3):我是无辜的,潘很辛苦,大家都很努力,她们的状态在不断提升,进步了。(我是巨大的动力!哈哈!)
梁(老师4):自己真是不容易,从郑感到压力,从潘感到温馨,从洪感到保护;她们上完了,很幸福。备课组很团结,呼朋引伴,和谐。
吴(老师5):感到一种巨大的压力——后生可畏。这个磨课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成长。教师本身的素质很到位,任大气,谭细腻。就我的理解,最难突破的是:学生不解风情。最后一句未必是总结。
饶(老师6):我对本文的理解很简单,但两位老师给我的感觉大吃一惊,很深入。
初一老师整体执教《济南的冬天》历尽了磨难,以致于开课的日期到了,她们的磨课还没有结束,原因可能是新老师过多,指导老师忙不过来,可能是她们对完美的追求。于是推后两周,找来同样上过该文并获市一等奖的老师去茶馆磨课。
“一齐上《济南的冬天》”是一个脚镣,这是一个限定,划定了“舞蹈”的范围,这对于新老师而言难度尤其大,初一老师对这个设定的抱怨要大于初二的老师,尽管初二的吴老师也是新老师。而且试教的次数一多就没有班级试教了。 对于初一老师而言,享受“舞蹈”的乐趣少了些,“脚镣”带来的痛苦大了些。
但全组参与,教研落到“实”处的收获可能更甚于初二组。初一的潘老师在《我的一次教研经历》一文中写道:
对于我来说,一直是很惧怕教研活动的,因为身为一线的教师总是忙于各种常规的教学,教研活动从某种角度来说很占时间收获也不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又很喜欢听课,评课类的教研,至少可以把所有问题在当时、当场就解决,不用带回家。不过,要使听课起到最大程度的刺激,让我去主动的思考、甚至去探究,就要在听课前有一定的准备。我们学校的教研活动很多是听课、评课,我很幸运地彻彻底底地加入到了一次教研活动中,让我在这次教研活动后有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研究和思考。
这次教研活动让我明白:听课除了当场的耳听、眼观、心想外还要有听前对文本的熟识,听后对疑问的研究或解疑。这样的听课才会对自己的教学起到效果。一次有效的教研活动可以让老师为之辗转反侧地思考,也会潜移默化地改变老师的某些教学理念,然而有碰撞有争辩的自由状态更能启发教师。
林老师在《我的一次教研经历》一文中也写道:
这是一次非常平常的教研活动。我兴匆匆地赶往本校参加每周三的语文教研活动,因为阳光明媚,夏意悄近,所以心情格外舒朗,我特别期待有新的收获。
这个学期,我感到教研活动频繁而有意思,几乎每个老师都有开课,几乎都是采用了合作备课的方式,在压力和动力并存中,一个个老师经历了摩课的痛苦,谁让“风雨总在阳光后”,只有这样,我想每位教师才会真正成长,成熟。


案例反思
(一)我心目中的几种教研方式
教研活动是一种交流。通过交流,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加以提高。通过教研提升教师的课堂水平,有3种方式:
(1)集体备课,个体执教。集体备课,通过广泛的讨论,确定最佳方案,让其中的一位老师执教,在执教过程中大家反思,得以提高。优点是备课的过程能够提升教师的备课水平,对研究学生的思维有着取长补短的作用。由于前期的共同参与,后期的反思也有着一种交流的价值。用时少,便于理论提升,缺点是参与备课的成员缺少实际的课堂锻炼,没有教研组成员集体给与指出需要改进部分的机会。
(2)个体备课,个体执教。个体选择各自感兴趣的课题,个体备课,备课组内磨课,个体执教,组内谈论,个体反思。优点是对于上课的老师有很大的自主权,便于发挥个性,缺点是对于上课的老师形成只会上一种课型,基本功的全面性不足,更重要的是,对于教研组内不上课的老师缺少思维的激荡,缺少磨课过程中的思考机会,缺少教研交流后的反思机会。
(3)共同磨课,个体执教。选择一个共同的课题,个体先独立备课,独立设计,发挥个体的智慧;然后备课组参与磨课,在磨课过程中所有参与人员共同提高。最后教研组集体“诊断”,提出值得推广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部分,取长补短。优点是:重视程度和参与面广,提升的面也相对较广,由于课题统一,对学生的研究有比照,课堂真正收获也会相应的明晰。缺点是:上课的老师压力相对较大。
(二)有效:是实践者一种感性的感悟,还是可以量化的检验?
(1)这样的教研活动对于新老师来说,会不会是一种“拔苗助长”?
(2)教研活动有效性的评价标准是什么?是教师投身于其间的投入度,还是最终上出了一堂好课,还是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
(3)这样的“有效”是不是具有长久的推动力,对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更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4)如何持续地从教师发展的角度来跟踪一个系列的教研活动策划?从而提炼有效的策划,得出有效策划的一些规律?
(三)有趣:有趣的教研活动策划可能是另一个层面上的境界。也是今后可以探索的领域。
(1)教研有趣味,而非巨大的压力。这来自于课堂教学的成功。这些成功是推动研究实践的源动力。
(2)教研有同伴,而非独自实践。最初的教学经验来自对同伴的模仿以及共同的合作交流,在这过程中得到乐趣。教研活动要提供这些保障。
(3)在追求有效的结局时,多把目光投注到有趣的过程上,这才是长久之策。

附录:
让教研活动“站立”起来

——“作者视野下文本解读与设计”教研活动的策划
杭州市建兰中学  王旭东
一.背景与意图
1. 教研组现实分析。
我校的语文教研组是一个“实力型”的教研组,24个语文老师,连续有4位老师获得“市级教坛新秀”称号,连续有3位老师获得市级优质课评比一等奖,1位老师获得二等奖,有一位教龄8年的老师将参加省优质课比赛;有6位老师被学校列为“名师培养工程”,占全校的三分之一。这些老师在组内担负着“领跑者”的角色。
同时,2007年,我校语文组新进老师4名,2年教龄的老师2名,3年教龄的老师1名。如何让这个梯队的老师尽快成长,夯实教研组的后劲,使之有强劲的发展潜力,以她们的活力起到推动作用,形成“前有领跑者”“后有推动者”的发展格局?如何让教研活动受益于全体老师,而不仅仅局限于上课的老师?如何让“研”落实在实处,真正“有效”?
二.活动安排。
1.教研立足点的确立。
找到一个让教研活动“立”起来的一个点,正如“保俶塔”成为“宝石山”的脊梁一般。“作者把握、文本解读、教学设计”三位一体的教研立足点可以使教研活动别开生面。与以往单纯从文本切入解读文本,从而进行教学设计相比,从作者的风格入手俯瞰文本,可以增加文本解读的丰富性,从而开阔执教者的视野,进行具有特色的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
2.教研载体的确立。
以“师傅指导、备课组把关”为突破口,以“教研组合作备课”为活动载体。
3.课题的确立与执教者的选择。
与初二的老师确定课题:《湖心亭看雪》。目的:加强对文言文教学的实践和研究。营造一种文化氛围。
与初一的老师确立课题:《济南的冬天》。目的:加强对写景散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夯实新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4.人员安排。
初二老师共3人:1年教龄的吴洁琼老师,2年教龄的李胜男老师,引进的10年教龄余键老师。目的:“在共同任务前提下”的以老带新,“资料共享式”的取长补短。
初一老师共有4人:新老师3人,谭佳媛老师,任艳青老师,梁小平老师。2年教龄的老师1人,洪熙老师。目的:由于初一老师以新老师为主,主要以互补为主。
5.活动步骤。
(1)初二邀请杭州市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何斌作《作者视野下的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的专题讲座。初一邀请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作《我上济南的冬天》的专题讲座。
(2)初二组资料准备,交流探讨。准备初稿。准备时间约半个月。
(3)初二组进入磨课阶段。约半个月。初一组准备材料。约半个月。
(4)初二组执教,邀请教研员指导。教研组交流。观摩、示范。
(5)初一组进入磨课阶段,约半个月。
(6)初一组执教。教研组交流。
(7)反思,总结。
三.预期效果。
1.7盘光盘。作为教师成长的活生生的记录,让录像告诉“未来”。
2.3本汇集。大约10万字。《建兰中学语文教师成长:反思集》《建兰中学语文教师成长:课堂实录集》《建兰中学教师成长:案例集》。用文字记录历史,反思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3.树立教师“精品课堂”意识,形成教研组浓厚研课的氛围,形成有特色的课堂文化。
4.促成教师的有效成长,在群体性的合作探究中推动团队的前进,并在此过程中让优秀老师脱颖而出。
(杭州市建兰中学  王旭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3 16:27 , Processed in 0.10607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