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知女”评选是高级黑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1 21:52: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知女”评选是高级黑吗?2013-02-01  新京报








  如果说知女评选还有一点微弱的正面意义和价值,那就是提醒我们,名人的形象大多有虚构成分——这是一个最普通的常识,但很多人却不能领悟到它。
  近日,一家娱乐周刊选出当代五大“知女”:新闻知女柴静、民主知女伊能静、微博知女姚晨、文艺知女汤唯、财经知女曾子墨,并邀请11位公共知识界男士点评。对于“知女”,杂志是这样定义的:“具备独立知识分子气质并且影响力与号召力极佳的女性”。
  乍一看,“知女”评选似乎是一种褒奖推许,但很多网友却认为,“知女”评选是“高级黑”。当选的“知女”也没什么喜悦的样子。伊能静发微博抗议说“别再为他人贴上任何标签”、“我不是任何标签”。姚晨引用《千与千寻》的台词“名字一旦被夺走,就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颇显无奈。柴静、汤唯和曾子墨则保持沉默。
  在我看来,媒体当然有权评选“知女”,但有权这么做,并不意味着这么做就是妥当的,甚至会有滥用自由的嫌疑。有人说,所选的人都是公众人物,而公众人物天然就是用来被冒犯的,他们享受了不同常人的名声,自然也要承受不同常人的非难。这话似是而非。如果是手握公权力的公众人物,那么对他进行任何尖锐乃至苛刻的批评,都是无可非议的。但当选“知女”的五位,都不是公职人士,两位是媒体人,三位是艺人,她们没有逃避被批评的豁免权,但这并不意味着媒体给她们贴上标签就是妥当的。
  进言之,“知女”评选还可能导致公共知识分子进一步被污名化,从而打击名人尤其是名女人参与公共批评的积极性,从而部分缩减公共批评的空间。必须承认,当下中国公共知识界确乎存在诸如水准较低、良莠不齐、撩拨民粹等种种问题。但存在问题,并不意味着公共批评者就一无是处,更不能因此就低估乃至否定一切正当的公共批评。“知女”这种标签,容易让人误解为对女性缺乏尊重这种态度,除了增加民众对公共批评者的轻视和误会之外,缺乏良性作用。
  不过,“知女”评选也反映了人们对造神运动的厌倦乃至厌恶,无论是政治造神,还是商业造神,无论是造男神,还是造女神。被选中的五位“知女”,多少也有被神化的味道。她们享受了太多的赞美,被看作审美与道德的双重典范。这很危险,因为人们一旦发现白璧并非无瑕,而是有一些不完美的斑点,那么很多人就只会盯着那些斑点看,而不会再管白璧的其余部分。女神一旦被打回凡间,她会被十倍百倍地贬低,远比当初被三倍五倍地谬赞的程度更深。究其原因,还是大众的偶像情结与反偶像情结。这两种情结是连体婴儿,就像爱与恨同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某种意义上,所有偶像都是粉丝们的充气娃娃。与此同时,那些崇拜偶像的人,又很容易亲自卷起袖子去打倒偶像,因为仆人眼里无英雄,屌丝最憎高富帅。如果说知女评选还有一点微弱的正面意义和价值,那就是提醒我们,名人的形象大多有虚构成分——这是一个最普通的常识,但很多人却不能领悟到它。
  在任何时候,如果有人想将某种“完美形象”——不论是个人的还是组织的——像钉子一样钉入我们的脑子里,我们都必须警惕,必须怀疑,以免丧失理智与判断力。不过,在很多时候,“完美形象”很大程度上是我们自己用一知半解和一厢情愿来塑造的。如果说造神是一种罪孽,那么最大的罪不应归于女神自己,甚至也不归于她莫须有或确乎存在的团队,而应归于每一个共同参与塑造女神完美形象的平庸之徒。
  □宋石男(时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8:41 , Processed in 0.06424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