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17|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孝感民俗研究]:农家自制年货—熬麦芽糖和展糖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5 11:14: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农家自制年货—熬麦芽糖和展糖果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2195189.html
文/黄孝村人


      过去物资不丰富,到过年时,农家一般是自制大部年货。熬麦芽糖、展糖果就是其中必做项。
       首先是熬麦芽糖:取几斤大麦(小麦亦可),浸水几个小时(长短视气温情况),用筲箕沥水,搭上湿布,注意保温。为保温,有的放在盛满温草木灰的箩筐上,有的放在旁边不用的灶膛里,有太阳时放在廊檐下阳光中(麦芽一般不直接见阳光);隔一定时间洒点温水。总之要让麦子全部发芽。麦芽长到寸余就剁粹待用。用平常积攒的细米煮一大锅粥(双灶的可同时煮两锅),细米不够,加切粹的胡萝卜也行。稍凉一下,将新鲜粹麦芽与粥混均,盖上锅盖。这一般上午完成,下午看到粥上面有清水层,就可以盛起来用布过滤(即摇包)。将滤出的水倒在锅里煮,熬至各自认可的浓度,麦芽糖就做出来了。
       有容器的一般就熬成糖稀存放,没有就熬成干的存放:熬至将起糊味就熄火,在温状态下盛在洒了熟石膏粉的平板上,完全冷下来就基本是干块,四周洒上熟石膏粉就好收藏了。这样的麦芽糖是焦糖色,展的糖果也带焦糖色,不耐看。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发现可以把麦芽糖扯成白色:在温烫状态只要糖能上手就可以开始拉扯,可在结实的门栓上,亦可在磨眼上插根木棍,将糖拉长后再绕在木棍上再拉,来回反复,拉的时间越长糖越白;旁边放一碗冷水,手、木棍要不时沾水,以保证糖不烫手、不沾手和木棍。拉扯要抓紧时间,冷下来拉很费力甚至拉不动。
       再说展糖果:将适量的麦芽糖放在锅里,灶里温火或文火或熄火,加适量的水还原成糖稀----锅铲盛糖侧放成片时倒入适量炒米,混均,盛在盆里,压严实,厚了的有用脚踩的。倒在大簸箕里,乘热先切成长条状,再切成适当方块,冷下来就切不了,一切就散。一般一家展好几锅,装几坛子,管两三个月。

云梦义堂过年习俗文/黄孝村人

    各地方的过年习俗都不一样,就是云梦范围内也有些许差异。现讲的以三四十年前义堂一地的习俗为主,时间久了,有些遗忘,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
       每年进入腊月,各家各户开始腌腊鱼腊肉,灌香肠。用积攒的细米(不够就参一点好米,早晚稻合理搭配)烫豆折(云梦城关叫豆皮),一般自家和帮了忙的人都要至少送两张尝尝。碰上炸米花的,炸上几炮炒米、豌豆、豆折。自己熬制麦芽糖,麦芽糖存放有两种方式:糖稀、干的洒上熟石膏粉;早期的麦芽糖都是焦糖色,后才知道可以扯成白的。
       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祭祀灶君。记得只是在晚饭时简单地进行,放一挂二五鞭,灶下放火柴的地方放一盏煤油灯,点一晚上。
       二十五,打豆腐。
       二十六,家中今年有丧事的,接自家人及嫁出的姑娘女婿吃年饭。
       二十七,年货基本备齐。忙于自制过年物品,如用早已准备好的阴米炒炒米;炒完了,就是熬夜也要接着把糖果展出来。展糖果时,存放的麦芽糖都要加水还原成能起片的糖稀,这个时候可要把握好火候,经验还是蛮重要的。
        二十八,接新嫁出的姑娘及女婿吃年饭。
        二十九,三十,大扫除:屋内外的整理、扬尘的清扫,旧的对联年画清除,平常存放起来的大桌子椅子板凳搬出来清洗,在外的东西尽量归屋,借出的东西必须要回来。大娃弄来好黄泥巴做烛台,插上柏枝、万年青,摆在神柜上。炸年货:炸元子豆腐,炸鱼(至少有一条近两斤的嘉鱼,一直管到月半,一般是小鱼),炸麻花荷叶。卤年货:卤部分腊肉(至少有一块十公分见方的肉块,用于摆放在神柜上祭祀),卤鸡鸭,卤藕、海带等。年夜饭都是在断光时分吃,有弟兄家互吃习惯的就把时间错开。吃年夜饭前事情都要处理完,如把水缸挑满,把后两天要用的青菜都洗干净放好,洗澡换上新衣新鞋袜,贴新对联门神年画。有丧事的,第一年白联,二年黄联……。年饭上桌后,关上大门但留一丝缝,拿掉下首一方的八仙椅、碗筷,摆上一碗专门卤好的整块肉,一个香炉,一对烛台,两酒盅对扣饭,两盅酒。家中男丁(此时女人不进堂屋)在肉上插一支筷子(?),点上红蜡烛,烧上香,在桌子下首方烧纸,磕头作揖,在屋内放鞭,给桌上三方的饭(碗中仅盛一点饭意思意思)菜搭上筷子,请祖先们吃年饭。当然口中还是要自言自语地说。在傍边站立片刻后,撤筷和饭,将贡肉、酒盅装的酒饭、香炉烛台摆上神柜,在神柜前再烧纸磕头作揖。然后把下首的椅子、碗筷摆上,叫全家人一起吃年饭。年饭一般加有剥豆,煮得很多,说是后三天不再煮新饭。年饭后,家里的东西一般是不往外拿的,到初一、二连垃圾都不往外扫,只扫在门后、廊檐角;在送年前,没办法实在要到塘里洗东西、取水,还要在塘边烧三柱香,放挂二五鞭。除夕夜只有少数人相约抹牌、数斤、甚至赌博,而且是偷偷的;大多数人是在家守夜的,一家人围在一起叙家常。除夕夜,各家把每个房间都点上煤油灯,亮上一通宵。
       正月初一,午夜一过就可出行。除夕守夜熬不住睡着后,一觉醒来就是初一了。人处于兴奋状态,睡觉是半睡半醒,出行又要求早,是不可能睡过头到天亮的。家中男人更衣洗漱,打扮整齐后,将糕点糖果花生等摆在茶盘里,在神柜前简单烧香烧纸,磕头作揖,然后将烛台、酒盅、饭盅也摆在茶盘里。端上茶盘,来到院中平常出行方位,朝出行方向烧香烧纸,洒点酒在地,磕头作揖,放鞭。回屋就可以给屋里的长辈拜年了。天刚微亮,就给前后自家的长辈拜年,再按由亲及疏在全湾拜年(因是小湾而不管是否同姓);湾中哪家去年有丧事的,自家人约齐后一起去拜新香,进人家院子前开始放鞭,进屋后先在亡灵前烧纸、磕头作揖(指晚辈,平辈只作揖),然后再给主人拜年,主人一般下午办酒席酬谢,一家一个人出席。男人互拜完了,女人才能出来互相拜年。若亲戚去年有丧事的,就要带上香纸鞭赶早去拜新香;有健在的长辈,还要带一包红糖(条件好或对象特殊的礼物特别对待)。亲戚招待一般是先泡一碗糖炒米过早,或来一碗炸元子豆腐外加几片卤好的腰房肉,这一碗可不能吃完,主人不热情劝,闻闻肉味,吃点元子豆腐,喝点汤即可。主人办年饭吃,那碗盛的整条炸鱼只要主人没动筷拆,就不能动它。
      初二,拜家家(gaga)年。
      初三,一早烧香烧纸,在门外放一挂二五鞭,表示送年,可以向外扫倒垃圾等。拜岳父母年。
      初四,拜姑妈年。新嫁的姑娘第一次回娘家拜年一般是今天,讲究双日子嘛。
      初五,拜姨妈年。
      初六,给嫁出的自家姐姐们拜年,一般是自家的兄弟姐妹约着一起去,一天跑几家。
      十五,上午吃年饭,表示年过月半尽。晚上闹元宵。
      过了正月半,各人找事干。
      上面说的只是义堂农村一般家庭的过年习俗,请不要硬拿揭不开锅的、家庭富裕的等特殊情况来类比,也不要因与现在的一些习俗有差异而较真。



文/黄孝村人
至少在
70年代,炒米和元宵是农家的必备年货。一般是炒米用来招待拜年的客人过早、展糖果、自己平常打杂;元宵用来过中.
       在那个时期,由于糯谷不作主粮,糯谷只在中季稻和晚季稻中少量安排种一点,按各家人口数分给各家各户。各家各户一般抓闲时将新鲜晒干的糯谷在各大队的加工厂加工成糯米,过筛,细米磨元宵(不够当然还要参好米)。
       好糯米浸一天左右,在晚饭时候上甑蒸熟,倒在大簸箕摊开。蒸熟的糯米一般要给最亲的自家人趁热各送一碗。蒸熟的热糯米加红糖是蛮好吃的啊。在屋内凉一两天,再将糯米挨散,过筛,保证糯米一粒是一粒,不成团。然后晒干、收藏备用。这个过程有点小窍门,掌握好,每粒糯米都是完整的,掌握不好,有些糯米上有隐隐约约的裂纹,最后炒的炒米偏细,看像差。也许有阴干的缘故,这晒干的糯米俗称阴米。阴米在平常也用来煮阴米粥招待客人,在近年关时主要用来炒炒米。其炒米粒长、色白,看像好,是春节招待客人过早的佳品。当然其它稻米做成阴米后也可炒炒米,但其炒米色泽要暗些,看像差多了。因此没有人去专门用此法,一般是办大事后的剩饭不好处理,只好晒干,再最后用来炒炒米.
    细糯米浸泡后过磨,在盆中放一晚上,去上面一层清水,覆盖双层包布,堆上纯草木灰,再一晚上就成了半干的元宵了。部分半干元宵装坛,用于最近消耗;部分揉成长条,切成片,晒干,收藏起来以后再用。
19#
发表于 2013-2-16 13:14:57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农村春节是一场“摆拍式”团聚
                                               
                            作者:姬鹏
当人们大包小包,行李满载的时候;当机场,车站,码头,排着长蛇一样的队伍的时侯;当空巢,留守的的农村不在老幼搭伴儿的时侯;“中国式”的春节便开始了一场一年一度的“摆拍式”团聚。让世界人民一直不解的是,为什么回家的票会成为一场“经济运动”,为什么回家的路会成为“人在囧图”,为什么回家的团聚仅仅是一场“走过场式”团聚。这样的疑问,这样的困惑,也只有这样的“神奇”国度才会一年一度。
  
对于回家的“票”,回家的“路”,曾一度催生出了“抢票软件”和“贺岁电影”,听说软件动了铁道部的奶酪,电影波及了泰国人的地盘。好在人在票在,出来混,总该要回家过年的。可是回了家却已经感受不到那些年“浓浓的年味”,身边的亲人个个感叹:“没钱的时候,喜欢过年,有钱了,却再也找不回那些年内心的狂欢”。

春节前一天,照例会去看望村里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不过如今,在岁月的杀猪刀下,唯有姥姥还健在。坐在“人在囧途”般的大巴车上,脑子里不由的想起小时候春节撒欢的样子,在大巴车上,一对从南方赶回来的年亲夫妇,满脸劳累,女子还怀孕在身,男子一脸苦逼。我主动搭话,原来夫妇俩父母和我姥姥是一个村的。寒暄一番,从他们的言语中透露出了对“回家过年”的无奈和苦衷,男的在深圳一家工厂工作,年后初八上班,女的在一家保险公司当会计,初七上班,为了保证不耽误工作,初四下午就得从老家启程。回家也就待上五六天,算算路上就耗了大半时间,一路劳累,回家还得陪亲人朋友,这样的春节确实伤不起啊!看着夫妇们无奈的样子,身边行李大包小包,多数是孝敬父母,慰问亲友的礼品。我不禁自问,一年365天,回家匆忙的过往,礼品再多,问候再多,也依旧是“摆拍”,毕竟感情需要时间滋养。再看看自己为姥姥带着的年货,突然一阵酸楚,父母在家忙着收拾家,年前派我去探望自己的父母,这本来就很“摆拍”,也许,茫茫人海中,像我一样的孩子也在飞机上,火车上,大巴上,私家车上,演绎着别样的“摆拍”

90年代的春节,城市里的春节跟现在比起来都天壤之别,更别说那会还没奔小康的农村。记得那时过年,吃上饺子,喝碗羊汤,啃着苹果,看着春晚,拜着财神,就是天堂了。根本不像现在的人们,吃上鱼翅,喝瓶茅台,叼着名烟,开着宝马,玩着手机,却也是寂寞。在手机还没有普及的时代,亲人们很难准确判断自己的骨肉门何时归来,能确定的是,因为情谊,总会准时赶回来过年。然而现在,就算是手机遍地,网络覆盖,可是因为工作,因为囧途,因为生存,一切都显得很“摆拍”,情谊浓浓的感觉已经成为刻意修饰的一场“照片会”。

如今的农村不比过去,多数青年,中年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老人和孩子们相依为命。像我的父母还好,住在离老人不远的城市里,平常也会抽时间看看自己健在的父母。不过一年算下来真的没几次,像这样的“年前慰问”也只能打折成让我代劳。农村的春节前夕,一双双眼睛,在村口的高岗上显得格外期盼,当我下车的时候,姥姥早已远远招着手,步履蹒跚的向我走来,一年多没见,岁月恍惚又带走了姥姥的很多精气神,往姥姥家走的路上,看着姥姥的白发满头,背影佝偻,不知道还能再探望她几次,也不知道一年来姥姥盼着我回来有多么心切,如母亲对我说过的话一样,姥姥真的老了,也许对于姥姥来说,一辈子的苦楚加起来够我几辈子承受的了,可是姥姥总是那么乐观,吃着我带去的水果,一个劲的说自己身体很好,“让我不要担心,好好读书,希望看到我结婚生子”。姥姥不比倪萍笔下的姥姥,可是姥姥的坚强正如其名“梅兰”,一辈子坚强,一辈子坚守,重情重义的姥姥注定是这个世界上最受伤的人,年轻时被剥夺了爱情的权力,被包办了自己的婚姻,中年时儿女们个个因为生存咄咄逼人,晚年了却又一次遭遇“空巢”,等待的唯有思念和回忆,陪伴姥姥的永远是那些猫猫狗狗,还有每一次回家过年时大家一起“摆拍”留下的合影照片。也许我也如那对夫妇,若干年后,工作,养家,也会越来越像“摆拍”一样看望自己的姥姥。

看着村里越来越落寞,我能想像,中国当下数以万计的自然村,一年里所面对的精神匮乏和老无所养的状态,一年里也只有一个“春节黄金周”才会让“这里”充满热闹,想想过去的那些春节持续到一个多月。从正月初一到二月二,那些文化性习俗,慢慢的已成为一种乡村回忆,老爷在世的时候,在村里,春节会主持灯会,秧歌会,舞龙舞狮,现在想来都是奢望。看着姥姥的墙上,柜子上,挂着,摆着曾经“摆拍”着得那些老照片,不由得感到“摆拍式”回乡过年的那种无奈何困惑,愿中国农村春节不要消逝的那么面目全非,愿这个充满物欲的世界里能在传统的节日里给农村多些温暖,给农村多些时间。
18#
发表于 2013-2-16 12:51:47 | 只看该作者
“创意拜年”增添春节快乐音符


邓华宁




  “山舞银蛇献瑞、大江南北同春”、“新年佳节到,向你问个好,身体倍健康,心情特别好”……蛇年春节来到,拜年段子又开始在人们拇指间流转。

  春节拜年,是中国人一项重要的传统习俗。科学技术的发展,让拜年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统计显示,我国短信拜年逐年猛增,去年春节期间短信多达320多亿条,人均达到几十条,短信成为最主流的拜年方式。

  今年春节最火的拜年方式是什么?很多人的回答是语音、视频拜年。这种拜年方式使用简单方便,无论人们是在餐桌旁、牌桌上,还是电视机旁,既不用打开电脑,又不用按手机键盘按到手抽筋,只要动动嘴、拍拍照就能把见到的最新鲜、最直观的场景与朋友们分享,所以这种带有创意的沟通方式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追捧。

  拜年,这一传统的民俗在信息化时代充满了活力与生机。拜年的形式在变,而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却没有改变。我们通过拜年祝福长辈、祝愿晚辈,传承中华民族“敬老爱幼”的文化;我们通过拜年问候亲朋好友、同事邻居,弘扬中国道德、礼仪文化……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人们回家过年最看重的是“情感”沟通,这同样也是拜年的核心所在。人是群居的社会动物,寻求文化的归属与心灵的安顿。一句简单的“给您拜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在现代化的城市社区里,邻里之间的熟悉程度已经大不如村镇中的乡里乡亲,借春节拜年的机会,微笑着送上一句“过年好”,从而将陌生变成相识,将相识变成熟悉。

  不论是传统的“抱拳拱手”拜年,还是网络时代的“语音视频”拜年,传承的都是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沟通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在新年来临之际,让我们表达出对亲朋好友新一年的期盼和祝福,祝福人们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作者系新华社记者)
17#
发表于 2013-2-16 12:51:03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探寻用“新年俗”保鲜“旧年味”







 来源:新华网 2013年02月11日
  图为微信群流行的拜年彩画(2月10日摄)。曾几何时,动动手指就能“短信满天飞”的拜年方式让人倍感轻松。不过,在蛇年春节的除夕夜,图文音视频联动的“新媒体”拜年成为人们的新宠。数据显示,2月9日除夕全天,北京市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彩信、短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速有所放缓,传统运营商的业务已受到新媒体的冲击。 新华社记者公磊 摄

  新华网北京2月11日电 手机视频拜年、播客拜年、微博拜年等新兴手段层出不穷,高科技拜年,是否让拜年流于形式、稀释人情?虚拟社交的红火,是否会冲淡本应热闹而又充满温情的年味?

  近年来一些悄然兴起的“新年俗”或许能说明,在中国的传统新春佳节里,无论物质条件和生活方式如何变化,“年味”依旧是人们挥之不去的情结。

  曾几何时,车票难买、假期短暂也不能阻止年轻人回家过年的脚步。近几年,不少在他乡工作的儿女开始将父母提前接到自己工作的城市过年,“反向过年”作为一种新的团聚方式已经悄然兴起。

  “年轻人赶着春运高峰也要回家就是为了和家里人共享天伦之乐,反向探亲父母虽然舟车劳顿,但相比之下是一种低成本的过节方式,父母还可以顺便旅游,是对传统探亲方式的补充。”今年把父母从宁夏接到北京过年的白领王靖说。

图表:压岁钱的来历 新华社记者 施鳗珂 编制
  按照“旧年俗”,过新年长辈要给晚辈发压岁钱。“压岁钱”又叫“压祟钱”,寓意压住邪祟,晚辈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如今在不少城市,晚辈给长辈压岁钱正成为一种时尚。

  在四川工作、回甘肃老家过年的李学成告诉记者,做儿女最大的心愿是希望父母健康长寿,“我和同事过年回家,不管钱多钱少都会为父母准备压岁钱,通过这种有趣的形式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人们过年基本已脱离了吃与凑热闹的低层次需求,尤其是年轻人更希望过得热闹一些。近几年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过年期间文化、体育活动的逐渐增多,体现了年轻人对“年味”的多元化需求。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贫困的西海固地区,刚从条件恶劣的山上搬迁到山下的农民,过年期间正兴致高昂地进行着篮球、踢毽子等比赛。

  体育活动的组织者、“80后”大学生村官冯大钊告诉记者,从城里打工回来的年轻人,过年期间很渴求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参加到健身活动等文化活动中,这样的热闹恰恰是“年味”的体现。

  “‘年味’未必淡,只是我们的感觉变。”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院长陈华文教授说。

  2月10日,在新春文化庙会上,舞狮演员与观众互动。当日是农历大年初一,郑州市2013年新春文化庙会在市内的城隍庙开幕。庙会上集中展示了具有中原地区特色的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人前来观赏和体验。新华社记者王颂摄

  这位中国民俗学会的常务理事认为,新年换新衣、年前大扫除、放鞭炮、贴春联、守岁、拜年、年夜饭、灯会、舞狮等传统的文化元素在现在的春节并没有消失。如果人们用心体会,过年还是热闹的。

  “民俗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迁的,如果僵化不变就不符合民俗发展规律。随着社会发展,过年这个中国最重要的民俗肯定会推陈出新,我们应该给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用心去体验新的‘年味’。”陈华文说。(参与采写:邹欣媛 冯源 张玥 周竟 梁晓飞)
16#
发表于 2013-2-16 09:43:53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春节 走向世界
2013年02月15日来源:人民日报
  2月14日,巴基斯坦国家艺术委员会的演播厅里,巴基斯坦演员在表演舞蹈《春天的芭蕾》。
  本报记者 杨 迅摄
  春节前夕,在巴黎文化中心举办的“欢乐春节”活动中,一名法国小朋友学写中国毛笔字。
  本报记者 王 芳摄
  2月13日,世贸组织工作人员进入姑苏园参观。
  本报记者 孙天仁摄
  泰国
  春节巡城环游延续百年
  从曼谷向北200多公里,有一座不大的城市北榄坡。北榄坡是中北地区和各府之间的贸易枢纽和商业中心,自古以来,不少华人沿着江河到北榄坡经商定居,源自中国的很多风俗传统世代传承。
  每年春节,北榄坡都要举办10多天的庆祝活动,整个城市成为欢乐的海洋,其中最盛大的就是农历初三和初四的花车巡城仪式,活动由当地华人社团自发举办。一位工作人员对本报记者说,北榄坡府100多万人口中有半数是华人,北榄坡市约15万人口,华人比例更高。
  一进入北榄坡,记者顿时陷入了节日的海洋,由大红条幅组成的千米长龙蜿蜒在穿城而过的大道上,龙头高昂迎接四方宾客。街上大红灯笼的穗子拂过头顶,满眼都是“新年发财”、“新年如意”等红色条幅,集市的人们都穿着红色的唐装、互贺新年……
  大年初三傍晚,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锣鼓声和精彩的舞狮舞龙表演,北榄坡春节巡游拉开序幕,这一盛会起源于当地人自发的“游神”活动,现在已逐渐发展为内容丰富的文艺活动,包括赏灯、舞狮、舞龙、巡游社火表演、花车游行等。巡城仪式中最精彩的莫过于金龙表演,记者看到一条百米多长的金色巨龙,在几十位舞龙者的舞动中,上下飞舞、在夜幕中划出美丽的流线,硕大的龙头还不时伸入路边的店铺,店铺老板和市民争抢着把“红包”放入巨龙口中,希望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大吉大利。
  大年初四,花车队伍会再次巡城一周,锣鼓声、鞭炮声响彻云霄,还会举办社火表演。
  当地华人披奇告诉记者,北榄坡的春节巡城活动代代相传,老人们把各种技艺教给孩子们,能参加巡城表演的孩子们都很自豪,除了好玩和兴奋,更是对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和文化的传承。披奇指着街边宣传牌上的数字“97”:“北榄坡春节活动很快进入百年,将来会越来越热烈,因为不仅是华人的节日,也是泰国人的节日,能够祝福所有人新年吉祥,万事如意。”
  瑞士
  世贸总部新添中国名片
  隔着日内瓦洛桑大街远远就能看见坐落在世贸组织总部院内的姑苏园,完全是苏州园林风格的亭台楼阁吸引了路人驻足观看。这就是中国政府赠送给世贸组织的一张中国名片——姑苏园。
  当地时间2月13日下午,位于瑞士日内瓦的世界贸易组织总部大院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中国赠给世贸组织的姑苏园开园仪式在这里举行,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和中国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易小准一同为仪式剪彩。拉米十分开心地对本报记者说:“今天的开园仪式是个吉利的征兆,你看屋顶上的皑皑白雪,在中国习俗里不是瑞雪兆丰年的意思吗?”
  据了解,2010年世贸组织总部大楼改造,拉米总干事向中方提出希望世贸组织总部内能有一个中国花园,双方也同意以此来庆祝中国入世10周年。姑苏园最终于2012年8月27日破土动工,当年11月份竣工。
  拉米说:“中国入世已有10多年,中国在世贸组织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中国是世界重要的贸易国家。中国入世以来,遵守世贸组织规则,与世贸组织有着紧密的合作,利用世贸组织各种机制和平处理贸易摩擦和争端。”
  姑苏园是世贸组织总部院内唯一的园林建筑,也是首个在瑞士建造的中国园林。世贸组织给出的场地面积只有1100多平方米,如何在这样小的面积里充分体现苏州园林特色?园林设计方表示,考虑到场地四周大树林立,为园林提供了一个天然的绿色背景,最终决定以中国著名古典园林留园的石林小院作为蓝本进行设计,以显出“咫尺山林”的效果。
  巴基斯坦
  当地演员成为联欢主角
  2月14日,巴基斯坦国家艺术委员会的演播厅里座无虚席,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主办的欢乐春节联欢会在这里举行。现场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气氛,入口挂着喜庆的中国结和春联,舞台上悬挂着红彤彤的灯笼。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中巴友好图片展览,一幅幅珍贵的老照片,反映出了中巴两国互帮互助的场景,凸显出两国的深厚情谊。演出在巴基斯坦孩子们演唱的中巴两国国歌中拉开了序幕。节目形式多姿多彩,包含了杂技、舞蹈、合唱和舞台剧,现场叫好连连。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演出的绝大多数演员都是巴基斯坦人,其中既有伊斯兰堡孔子学院的学生,也有国立现代语言大学的同学,他们流利的中文、精彩的才艺,让现场高潮迭起。巴基斯坦孩子用汉语、英语和乌尔都语演唱的《新年好》,字正腔圆,童趣十足;伊斯兰堡武术协会的武狮表演,憨态可掬,幽默生动,让观众叫好连连;在《爱我中华》的歌曲声中,巴基斯坦儿童表演的中巴民族服装秀,更是让人耳目一新。
  巴基斯坦观众阿吉拉兹对记者表示:“演出非常精彩,让我们欣赏到了中国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也感受到了中国春节深厚的文化内涵,希望今后能有更多机会看到类似的节目。”中国观众郑曙光表示:“巴基斯坦朋友和我们一起过春节,心里很温暖,也很感动。从演出中,深深感受到了中巴深厚的友谊和两国人民之间真挚的感情,这个春节过得很有意义。”
  意大利
  威尼斯期待更多中国客
  意大利威尼斯威尼托大区外交顾问斯蒂芬诺告诉本报记者,近年来每年到意大利威尼斯旅游的中国游客人数以20%的速度增长,在欧债危机蔓延的情况下,成为威尼托大区经济逆势增长的主要动力。
  威尼斯狂欢节2月12日闭幕,闭幕当天专门在威尼斯岛上的金多尼歌剧院推出了“2013意大利中国新春音乐会”。音乐会由意大利威尼斯孔子学院与意大利威尼斯地区华侨总会共同举办,中意两国年轻音乐家共同表演了《我爱你中国》、《春节序曲》、《茉莉花》和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等中国经典音乐作品。斯蒂芬诺说,今后要加入更多的中国元素,在威尼斯狂欢节期间,增加中国文化活动,吸引更多中国游客。
  (本报泰国北榄坡、日内瓦、伊斯兰堡、布鲁塞尔2月14日电  记者孙广勇、孙天仁、杨迅、刘歌)
15#
发表于 2013-2-15 15:10:09 | 只看该作者
说年节话拜年:年俗背后的文化内涵该如何传承
春节将至,“拜年”、“兔年快乐”的字句和声音,很快就会又一次铺天盖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和耳畔。今年春节咋拜年?这虽然是节日里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但却又是一个大多数人都不会认真琢磨的问题,因为人们似乎早已在习以为常中忽略了它背后的意义。
拜年方式的发展和人们对其认识评价的变化,折射出什么?回家、团聚、年夜饭、压岁钱在节庆文化乃至传统文化中还能扮演什么角色?年俗背后的文化内涵该如何传承弘扬?本报今起开设《从拜年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报道,依托光明网的调查,请专家和大家一道聊聊“年”字背后的话题与故事,敬请关注。
中国人最重要的年节将近,光明日报和光明网重提拜年这个话题,很有意义。承继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年节是个大题目。
中国的年节都与节令相关
中国与欧美的节日有一点是大不一样的。他们的节日如圣诞、复活、万圣、感恩都和祷神有关,而我们的元旦、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都与节令相关。这与不同特质的文化起源密切相关。老祖宗强调“人天合一”、顺应自然、重视人伦的文化基因,就是通过年节风俗代代传承,并远播海外,影响周边的。过节之“节”,更是一年物候之“节点”,也形成了天时、人伦互动的好时机。这些文化基因,也早已编就于我们特有的生活“程序”,深植于我们民族的文化密码当中了。
《说文解字》释“年”,是“谷熟也”。五谷皆熟则为“有年”。至于现在以地球环绕太阳一圈的时间作为“一年”的概念,似乎还是后起之义。华夏文明建立在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基础之上,那么借寒冬将尽、春日将来之际,庆贺一年中最盛大隆重的节日,正合“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义,是再顺理成章不过的安排了。
年节礼仪承载了丰富的文化符号
66%的网友认为短信拜年通常是转发或群发的,形式化,并非真正情感的传达;34%的人认为短信通过幽默或温馨的文字传递祝福,便于增进感情。81.9%的网友认为,与短信、电话拜年相比,串门拜年更能增进感情;18.1%的人则认为耗费时间和精力,短信、电话拜年也能达到同样效果。这个调查结果说明,大多数人还是希望保留传统的亲情和友情的表达方式。
我们中国文化中,围绕“过年”,形成了一套渐进的程序规范。从腊月初八开始进入“编码”,二十三日起紧锣密鼓,除夕夜由核心家庭,渐至邻里、亲友,扩散到乡里社区、整个社会。元宵“闹”尽,方告结束。在中国,年节观念礼仪最富于标志性和代表意义,其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符号和人文关怀。
“拜年”之“拜”,最初就含有在节令“一元复始”之际,顺应天时、追念祖先的意义。因此家庭人伦的欢聚团圆,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内涵。今天的“春运”热潮,就是离乡背井的老百姓没有遗忘这个传统的最有力的证明。
37.2%的人认为拜年方式的变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我认为短信等方式拜年只应是辅助手段,未必社会进步,就一定要否定传统。许多地方都保留了非常传统的节庆方式。我在台湾看到的情况,也是除夕前的“全岛大堵车”,因为在城市居留的人们都要回乡祭祖,家族团聚,可知传统依然。如何保存这一份温馨的礼仪习俗,而不端赖新技术手段继续淡化这一份浓郁的亲情,恐怕也是转型期的中国人,尤其是城市居民面临的一种抉择吧:是继续中华民族的传统,还是越来越缺失自我?
过年拜年的核心是人伦亲情

光明网调查显示,64.9%的网友更喜欢在家里吃年夜饭,自己动手,一家人其乐融融;26.6%的网友表示,年夜饭在哪儿吃都一样,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很热闹。这是一个好现象,表明大家都还重视亲人团聚。
过年是一年之中最富有人伦亲情的节日。中国社会自打清朝灭亡以后,社会兴起“团拜”,等于茶话会,省略繁文缛节,更非仅仅吃喝应酬,风气为之一新,今天依然没有过时。
如果时间足够,家人一起准备年夜饭,包饺子、做年糕什么的,都是不太费事,但很能凝聚亲情的好方式。可惜现在人们都忙着趁长假外出旅游,至少旅行社都在这么忽悠。如果能够陪同老人,不妨看作节俗改良,但若把老人丢在家中,自个一通“畅游”,那就“革”了中国年俗的“命”了。现在“压岁钱”也滥了,不知其义,只知散钱。我以为限制在近亲中间,长辈适当给一些,并且借此指导孩子如何花销理财,还是可以的。至于有些地方拿“拜年”说事儿,以此作为变相的行贿手段,那就完全是对“拜年”的歪曲。
今人交往极多,不可能都要亲自登门拜年。所以手机短信、电话问候越来越多,连贺卡都省略不计了。也算是一种互道祝福、密切联系的手段吧。但是不住一起的父母长辈,还是应该亲自看望的好。平时工作忙,不能常回家看看,过年这样的隆重节日,总该和家人团聚一下吧。
来源:光明日报
14#
发表于 2013-2-13 14:20:59 | 只看该作者
盘点传统春节习俗:腊八吃香粥 十五大闹元宵
文章作者:母冰 来源:中国新闻网 

  农历壬辰蛇年春节逐渐临近。作为中国第一大传统节日,从腊八“吃粥”到正月十五“闹元宵”,春节历时一个多月。其间的众多习俗,都充分体现出人们“祈福纳吉”的美好愿望。
  腊八:喝腊八粥 泡腊八醋 吃腊八蒜
  “过了腊八就是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被认为是奏响了春节的序曲。腊八这一天,许多地方在这天都要喝腊八粥,提醒人们要记住勤俭节约的美德。老北京在腊八这天,还有用醋泡蒜的习俗。泡腊八蒜要用紫皮蒜和米醋,将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严,至除夕启封,届时蒜瓣湛青翠绿,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扑鼻而来,是吃饺子的最佳佐料,拌凉菜也可以用,味道独特。
  腊月二十三:祭灶王 剪窗花 写春联
  “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2月3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三,北方地区称之为“小年”。小年祭灶是旧时民间习俗。祭灶也叫“送灶神”,相传灶王爷每年这天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一家善恶,到除夕夜返回,奉旨赏善惩恶,或赐福或降灾。所以家家要打扫得干干净净,供上灶糖,让灶王爷多说些好话。除此之外,民间还有剪窗花、扫尘土、写春联的习俗。
  腊月二十四:扫房除尘 除旧迎新
  “二十四,扫房日。”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民间通常把腊月二十四日定为"扫房日",家家户户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土。扫尘土时,主妇通常先将房里的床铺家具遮罩起来,用头巾将头包好,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
  腊月二十五:接玉皇 赶乱岁 糊窗户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也有说法称,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因此腊月二十五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
  此外,民间还流传着“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二十五糊窗户”的民谚。随着社会发展多数人家已失去糊窗户的传统,但贴窗花、贴福字、挂对联是必不可少的程序。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在过去,农村小孩最盼望的日子,就是腊月二十六。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一年到头难得吃块肉。在这一天,即使再穷的家庭,也必须割几斤肉,称为“年肉”。
  腊月二十七:赶大集 洗浴
  腊月二十七这天,家家户户赶集上店、集中采购。主要是买卖年节物品,例如:鞭炮、春联、香烛、烧纸、牛羊肉、赠送小孩子的各种玩具礼品、女孩子的各种头花饰物等等。这一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红火热闹。传统民俗中,在这一天要集中洗澡、洗衣,去除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
  腊月二十九:蒸馒头
  旧俗认为从初一开始到初五不能动火蒸馒头和炒菜,所以习惯在大年二十八、二十九这两天做主食。二十八把面发,这一天必须发面、蒸馒头,取一个“发”的吉祥语,意为发家、发财、发福。二十九蒸馒头,运气能不能“蒸”来,就看馒头好不好。馒头蒸得又大又白,这一年的好运气从今天就开始来了。
  春节期间忌做蒸、炒、炸、烙等炊事,是因为蒸与争谐音、炒与吵谐音、炸与炸(四声)谐音、烙与落谐音,均属不吉利。人们祈盼在新的一年里家庭和和美美,顺顺利利,于是就刻意将那些听起来谐音不和谐的事给一一避开。所以人们在年前都要蒸出够全家吃上一个星期左右的馒头,这叫隔年吃。
  除夕:祭祖 年夜饭 守岁
  整个春节历时时间较长,但其中心部分在除夕与正月初一两天。在除夕夜,民间最重要的习俗是祭祖、年夜饭和守岁。中国很多地方,除夕夜都会在家中摆上丰盛的饭菜,点燃香烛,家长率领着子孙叩拜。祭祖完毕,全家要团团圆圆地吃顿年夜饭,这是中国人一年中最丰盛的晚餐。吃过饭后,各家要闭门守岁,全家人坐在一起聊天,迎接新年的到来。
  正月初一:放炮竹 拜年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在正月初一当天,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用放爆竹来创造喜庆热闹的气氛。
  正月初一吃过早饭,人们走家串户、登门拜年、互致问候。拜年习俗最早流行于明朝京都。朝官往来,不管认识与否都要互拜,百姓则各拜亲友。清代时兴在春节时送“拜盒”,将贺年帖放在精致美观的饰盒里送给亲友。
  正月初五:破五 接财神 送穷神
  正月初五这天,中国民间有“接财神,送穷神”的习俗。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这天,家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尤其是商家开市,一大早就要放鞭炮,以迎财神。
  财神请进门,自然要把穷神请出去。民间讲究,初一至初五不倒垃圾,能够聚财,否则就倒了“福气”。到了初五,把积攒的垃圾倒出去,叫“送穷”。如此则一年与穷无干,当然也就富贵有余了。
  除不倒垃圾外,初一到初五民间禁忌颇多,如不能用用生米做饭、妇女不能动针线、不能打扫卫生、不能打碎东西等。在过了初五之后,这些禁忌即告解除,所以把这一天称为“破五”。
  正月十五:赏花灯 猜灯谜 吃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到正月十六时,还有吃水饺、闺女回娘家或娘家看闺女的习俗。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2-10 17:09:09 | 只看该作者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现状与对策
谌强

中国传统节日让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好幸福生活充满了向往和期待。摄影/谌强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突出代表,是我国极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最富有文化内涵、民族特色和广泛影响力的文化瑰宝。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等部委曾在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中指出: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
  随着国家建设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尤其是2007年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重要传统节日与春节一起成为国家法定假日以来,传统节日的存续与发展、传承与弘扬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呈现出新的情况和态势,产生新的问题和经验,如何传承和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已成为党和政府、学界及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关心和关注的社会和文化课题,也亟待学术界运用科学严谨的方法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和研究,以及时了解现状,并提出对策性建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在2010年度课题中,专门设立了意在决策咨询的特别委托课题《弘扬节日文化研究》。该课题得到文化部及中国艺术研究院高度重视,并专门成立了课题组,由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担任组长,文化部科技司司长于平、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馆长李心峰担任副组长,并聘请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者刘魁立、祁庆富为学术顾问。
  该课题组成员主要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专家组成,并邀请国内部分高校、研究机构有关专家参加。经过两年的辛勤努力,课题组按计划圆满完成该课题的调研、写作并出版了《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现状与对策》学术论著,取得了丰硕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该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曾在报刊公开发表,在学术界和社会上产生了较广泛的影响,活跃和推进了传统节日研究学术气氛和思考。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认为该学术课题将一个重要的成果呈现给社会,让人们认识到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马盛德认为,传统节日体现了一种文化认同,一种深入人们骨子里、血液里的文化认同感。同时,传统节日还体现了一种仪式感,仪式在我们生活当中无处不在,婚礼、葬礼都是一个仪式。在我们的生活中,传统节日中的仪式感在一个民族和族群里面起到的是凝聚和团结、归属感的重要作用。传统节日体现出的共享性,让人们在节日中感受到文化带来的快乐和魅力,节日气氛给了人们一种文化美感和对人性的关怀,这是非常重要的。
  马盛德说,由于工业革命和全球化的影响,传统节日在今天面临着一些问题,年轻人不太重视传统节日了,或者节日的氛围不浓了,这是人类社会从农耕文明走到工业文明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但我们的传统节日依然在顽强地体现出固有的氛围,展示出文化的力量,这让我们更多地思考,我们怎么样更好地体现我们自身文化的特点,保护我们自身文化的特色,并融入到当今的文明社会里。对传统节日的研究和思考,对我们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很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的。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现状与对策》课题组常务副组长李心峰说,该课题与过去有关传统节日研究的课题相比,有其特点——特别注重对现实状况的调研,特别注重提出一些决策咨询性的意见。所以,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将课题分成了十个子课题,这些子课题大部分都是传统节日当中的焦点、难点、热点问题,是社会方方面面包括政府机构、学术界、人民大众和新闻媒体共同关注的一些问题。课题组将这个课题作为一项关于决策咨询的学术研究,在这十个子课题的要求下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些决策咨询性的意见。
  该课题学术顾问、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祁庆富认为,近年来,我国在传统节日研究中取得一个重要突破,就是集团军式的研究,由政府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学者进行较大规模的研究,其中两个重要“集团军”,一个是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弘扬节日文化研究》课题,一个是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的《中国节日志》研究课题。这两个研究,会对我们传统节日研究起到非常重要的深化作用。
  祁庆富说,弘扬节日文化研究的课题,为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弘扬节日文化作出了特别贡献。中央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提出,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内涵。党的文件提出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内涵,这已成为党的一个决策,由此可见这个课题的重要性。传统节日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龙头和核心,因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方式中,传统节日不仅仅是一个项目,也是作为一个重要的方向,是最能体现非遗整体性保护的一个部分。
  在国务院已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目前已经形成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中元节、中和节等九大传统节日系列,31个民族的44种少数民族节日进入了国家级名录,这些民族节日基本涵盖了全国少数民族节日。除了这些传统节日,我国还有一些具有传统性的节庆活动譬如歌会、民间盛会、开阳节等等,以及伴随着传统节日的民间信仰,都和节日有着千丝万缕的、割不断的联系,属于广义的传统节日范畴。
  祁庆富说,除了传统节日和民俗外,还有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间曲艺、传统美术、传统工艺,以及传统游艺譬如说秧歌、龙舞、赛龙舟,都是在传统节日进行的。传统节日以及与传统节日相关的表现形式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占有最大的比重。祁庆富认为,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就应当尊重民间信仰和尊重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中的仪式性和信仰性是其核心,应该起主导作用,如果把这个破坏了,就会破坏传统。而现在,传统节日的仪式性受到了较大冲击,由于商业化的追求,将仪式性拿来进行表演,或者将节日中的某一个表现形式拿来进行表演,甚至泼水节一年中什么时候都在泼。
  祁庆富说,目前在弘扬节日文化中有两个误区值得警惕,一个误区叫作狂欢节,一个误区叫作情人节,由于受西方价值观和商业化的影响,许多地区的传统节日都在往这两个误区靠拢,现在到处都是情人节和狂欢节。甚至在去年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有一个白族在固定的节庆期间进行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文化空间,也是民间传统节日和民间习俗——白族绕山岭,竟然用英文注释说白族绕山岭是白族的狂欢节和情人节,这种提法连西方人都不接受。祁庆富说,传统节日是传承中华民族的节日文化和优秀精神的文化空间,是节日的核心,弘扬传统节日文化,重要的是在挖掘节日文化内涵上下大功夫。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化发展中心正在全国展开《中国节日志》研究项目,利用全国的学术研究力量对节日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全面研究。据李松主任介绍,该项目认定的传统节日大约为120个,包括节日和庙会等,目前基本结项的接近40个。这个项目是国家重大项目,在全国学术界进行了很大的投入,目前有上千位硕士、博士研究生在进行研究工作,仅田野调查点就接近一千个,要撰写一千到一千五百个调查报告。该项目规划了三年,持续研究约六年,前后大约用九到十年时间,2016年完成这个对全国节日研究的项目。该项目对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按照中国修志的传统进行研究,同时进行大量的田野调查,并辅之以节日影像数据库、节日文化发布平台等,使整个研究形成一个综合效果。
  李松说,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基础是农耕文化或草原文明,传统节日则脱离不开这个文化土壤,但是,我们今天碰到的问题是城市化,于是就面临着二元结构的节日文化纠结。譬如说经济和文化二元结构,春节时高速公路免路费,本来过节回家是老百姓的基本文化需求,但高速公路免路费还是因为经济指标,还是按照黄金周的方式来进行。又譬如城市和农村的二元结构,农村没人操心放不放假的问题,一进腊月就忙年了,过完十五还得歇几天,二月二干不干活都不一定,农村人很自在,但城里人却为哪天放假非常操心,这种二元结构下的纠结把节日完全扭曲了。《弘扬节日文化研究》课题研究提出了许多非常有益的建议,但是很多问题譬如二元结构下的传统节日、节日与宗教和民间信仰等,还要继续深入地进行对策研究,并通过研究而提出对策性的建议,这是非常重要的。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2-10 16:52:07 | 只看该作者
理解了春节,就理解了中国人
张贺
  节日是什么?节日是传统。除少数国家之外,传统在现代化大潮冲击之下日趋弱化乃至衰落,是后发展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近年来,圣诞节、情人节乃至愚人节在中国大行其道,年轻人趋之若鹜,一时间引发了大量争议。有人说,这是西方的文化入侵。但我认为,这未免言重了。只要看看年轻人是如何过这些所谓的“洋节”就明白,这不过是追新逐异的时髦心理和商家的营销策略的合谋而已,热闹是热闹,但无关文化、无关心灵。
  对中国人而言,真正重要的节日只有一个,那就是春节。春节如同写进中国人遗传基因里的密码,时序一到,自然启动。1/5中国人会在短短一个月内构成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迁移队伍。没有什么比这一数字更能说明春节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对中国人来说,春节意味着全家团圆,意味着亲情的温暖。为了这一点,中国人甘愿忍受世界最拥挤的交通,毅然踏上回家的路。这看似平凡无奇的动机,却是理解中国人的关键。
  说起来,中国人是特别善于吟咏“乡愁”的民族,历代表现这一主题的诗词歌赋不可胜计。但实际上,在农业文明时代,所谓乡愁不过是少数文人墨客、官宦商贾的特权,绝大多数普通民众离家不可能超过交通工具所及的最大半径。他们被经济条件和政治制度牢牢拴在了家乡的土地上。
  而今天的中国完全不一样了。与传统社会相比,今天中国社会的流动性空前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家乡长大、在异地求学、在他乡工作,日常生活工作之地往往远离故乡、远离父母。每年仅仅是外出打工的农民就有2.5亿,仅比美国人口略少一点。如此规模的人口远离故土,在人类历史上是罕见的。
  人口的高度流动性在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的同时,也在客观上弱化了家庭的联系、亲情的纽带。在现代化的奋斗历程里,中国人收获了很多,但同时也付出了很多。看得见的是资源、环境的损耗,看不见的是心灵的焦灼与不安。在巨大的生存压力和变动不居的现代社会里,能给中国人提供精神慰藉的,是家,也唯有家。尽管高铁和手机缩短了时空距离,但技术永远替代不了哪怕一个轻轻的拥抱——当它来自亲人的怀抱时,就更加无可替代。
  而春节的最大意义正在于,它给了中国人暂时抛下一切压力回归故土回到亲人身边的理由。春节是慰藉乡愁的节日。也只有在今天,“乡愁”二字才脱下了它两千多年来诗意的外衣,变成无数中国人的日常心理,结结实实,普普通通,平凡如水,难以摆脱……
  节日是破解一个民族特征的密码。一个民族信仰什么、看重什么、期待什么,往往可以通过节日一窥究竟。通过春节这面镜子,映照出一个在现代化道路上急速奔跑但同时又不断回望故乡亲人的身影——那就是中国人。
  因此,理解了春节,也就理解了中国人。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2-10 15:30:49 | 只看该作者
蒋方舟:年夜饭
0




我十六岁离开家去外地读书,过年是一年到头最大的期待。每年到了接近过年回家的时候,所有宿舍的人几乎都会莫名其妙地大吵一架,现在想想,大概是所有人的急切期盼、近乡情怯、积攒了一年的荣耀和委屈,都挤在一个逼仄狭小的空间里,相互挤压碰撞,难免会走火。
每年快回家时,给家里打电话,我妈总是羞赧又警觉地说:“我们家可小可破了,你别嫌弃哦。”她是怕我在记忆里美化了家的样子,回家会失望。
怎么会?到底是家。
每年回家是个征程,大包小包地挤上公共汽车,再挤上火车。对家的期待,被回家的艰辛一点点抬得很高。
在火车站,远远就从一堆拉黑车的司机中,看到我妈接我。从远走到近,我们都在评价着彼此,我看她老了没有,她看我长高了没有。在走近的一瞬间,我们就迫不及待地迸发出对对方的评价:“你老了啊!”“你怎么长这么胖了!”
从火车站走回家,不过十几分钟的路程。这座小小的城市也难逃中国大陆轰轰烈烈的旧貌改新颜的城市化进程,广场、马路、地下通道,全是新建的。可是同时,它也在城市的细节上,微妙地维持了自己几十年如一日的杂乱和破败——随地丢的垃圾,延展到马路上的早点摊子,路边摊上颜色和原料都很可疑的油炸点心,这些从未消失或改变。这些脏乱差,因为是自己熟悉和亲切的,也就理所当然觉得是好的。
南方冬天阴冷,室内也没有暖气。回到家首先感到的是一股寒意,换上棉衣棉裤,我妈往我怀里捅上一个热水袋,这样邋里邋遢、灰暗又臃肿地坐着,宛如一团惨淡的空气,方才觉得回了家。
每年开始灌香肠的时候,就揭开了过年这项神圣而庞大的运动的序幕。
用香料腌制的猪肉馅,灌进薄薄的肉皮里,再用绳子绑成一节节。我家很小,没有地方晾晒和风干,就缠绕在卫生间的管道上,耷拉得很低。有时猛一抬头,看到一串串鼓鼓的、血肉毕现的肉肠,难免会大吃一惊。
灌香肠的同时,家里开始腌鱼,我爸总是买来一条巨大的鱼,切成块,放在洗澡盆里腌制。
其实无论是香肠还是腌鱼,我都不大喜欢吃,觉得除了咸还是咸。我总是觉得这种腌制的食品,是战乱时候人们被迫背井离乡、长期逃难的产物。因为腌制得咸臭,所以也不怕腐坏,能吃很长时间。到了和平年景,这种饥饿养成的饮食习惯,仍然保留了下来。每次在家迎头撞见这些悬挂着的食物,都要宣布:“到时候过年我可不吃哦。”
我爸一副觉得我不识好歹的表情,说:“这么好吃的东西!”
我妈在旁边打圆场:“你爸弄得那么辛苦,你到时候就吃一些吧。”
我父亲是个再典型不过的中国传统男人,他把亲情看得高于一切。过年,对他来说,不是一项事业,是一种信仰。
我妈也乐得我爸主持过年大业,每年只负责置办年货。所谓“年货”,其实不过是零食和水果,用来招待串门的亲戚。所有的零食放在一个大的储物箱里,盖子一盖,就充当了椅子,我在家写作,就坐在这一箱子年货上,写一会儿,就忍不住伸手进去抓一把糖果或者巧克力,经常还没等到正式过年,这一箱年货,就不剩下多少了。
这些年,过年串门的习惯,已经消失得差不多。过年的意义,更多的是为了老人而拼凑的团圆。
我的奶奶一共生了七个儿女,四个去了襄阳,三个留在随州。随州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家,两个地方相距不远,火车不过一个半小时,可是决定每年的年夜饭举办权,就成了争论不休的大事。因为主持年夜饭,意味着巨大的工作量。
在很长的时间里,我都是家族里年龄最小的晚辈,像个小老鼠一样在家里转来转去,看大人忙碌,自己茫然又惶恐。我最喜欢看大人包蛋饺,蛋液一勺,在锅上一摊,夹上肉馅,一挑,就成了金黄可爱的蛋饺,在水里煮着,像一只只金鱼。
过年还有一项必备的菜,就是菜饼。把荠菜切碎,拌上三鲜馅,包在轻薄透明的豆腐皮里,油煎。
小时候,我总是嫌荠菜有股野菜的腥味,长大后,忽然喜欢上了这种清香。
在密集的筹划和准备之后,年夜饭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说实话,从美味角度来说,我从来不觉得年夜饭有多么好吃。食物都是生冷的大肉菜:猪蹄、牛肉片、香肠、猪耳朵等等。先秦把食物的原则定为“春酸、夏苦、秋辛、冬咸”,我们家的年夜饭,就严格遵循了“冬咸”的标准。
大量的冷盘都有讲究,比如凤爪是抓钱的,猪手也是抓钱的,切成圆柱的卤味是元宝。所有这些据说吃了可以发财的菜,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不好吃。
年夜饭不贵在质,贵在量。以多服人,所有的盘子一个架一个,歪歪斜斜,汤汁随时有溢出的危险,桌子堆得什么也放不下了,姑妈又从厨房端了一大碗热腾腾的鸡汤出来。
因为菜多,所以能吃很久。聊天的话题,总是以“忆苦思甜”开头,回忆自己小时候吃不到的东西。我们小孩子这辈,对这种话题向来是不感兴趣的,急急把自己喂饱了就下桌,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
对于春节,我记忆最深的,就是一张油腻的大桌子。才擦干净,又摆上一盘盘菜。做饭的人,吃饭的人,都是那么兴冲冲的,几乎是不正常的兴奋与盎然,像是驽着劲儿地对生活的一种示威和负气:要齐心戮力把日子过得好,过得幸福,过得体面。
大年三十晚上永远是最热闹的,炮仗震天。这年过得这么热闹,不像是过给自己的,像是过给生活看的。
某一年的春节,我爷爷病逝了,饭桌上多了一副空碗筷。年夜饭前,多了一项仪式,就是对我爷爷说说话,交代一下过去一年的生活和进步。
没过两年,我奶奶也去世了,年夜饭桌上有了两副空碗筷。
老人都逝去之后,大家对于过年的热情一下子就消逝了,都变得怏怏的。不知谁先提出的:以后过年,大家就在自己家过吧,别折腾了。
于是,生活在一个地方的兄弟姐妹,就各自团圆。再后来,我的哥哥姐姐都嫁娶到别的城市,伯伯阿姨,也就随着儿女去了外地过年。
今年,我在北京租了房子,有了暂且落脚的地方,没有那么强的漂泊感,就让父母来北京过年。我自顾自地想,一切都以“不折腾”为原则,仪式感强的东西越少越好,年过得越方便省事越好。我一心想着自己的方便,自以为摒弃了繁文缛节的聪明,直到与我爸聊天,他顾左右而言他了半天,才带着商量的口气问道:“明年,我们还是回家过年好不好?”直到这时,我才发现,自己一直刻意忽略了他的失落。

来源:蒋方舟博客
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89803f0102eiyj.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3:53 , Processed in 0.11461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