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探究式学习中发展学习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15 12:56: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探究式学习中发展学习力
合作探究 CFP供图
  开掘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发展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力,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极致的自己”,这不仅是教育的理想追求,而且是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
  ■徐德培
  当前,人们普遍认为,学习力是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和学习毅力的总和。学习力的强弱,会对学生的终身学习、知识运用、创新能力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每一个生命都有特殊的潜能,而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唤醒每一个孩子,开掘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发展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力,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极致的自己”。这不仅是教育的理想追求,而且是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
  发展学生的学习力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探究式学习方法是课程改革中发展学习力的一种尝试。它把“舞台”中央的位置让给了学生,把学习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为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充分掌握学习活动、充分了解学习过程、真正体验学习乐趣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学生的学习力在其中将得到迅速发展。
  持久的学习动力来自探究式学习的实践过程。青少年活泼好动,好追根求源,好揭开谜底,好问为什么,这些都是构成学习动力的可贵资源。但稳固的、持久的学习动力,必须在有生命活力的尝试与探究的学习活动中形成。学生对学习的“初始兴趣”是比较肤浅和脆弱的,我们需要借此引导他们“欢蹦乱跳”地奔向知识的海洋。学生在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时产生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产生了内在的学习需求。当学习成了辛苦并快乐的事情,成了生活的重要内容,厌学情绪就会远离校园。
  孕育着创造力的学习能力在探究过程中迅速提高。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产品”是人,它不适合工业发展的思想与模式。工业强调标准化、批量化、模式化,同一批产品不允许存在丝毫差别。而教育恰恰需要的是个性化,开发学生千差万别的个性潜能,这是产生创造力的基础。“满堂灌”往往忽略了个性化差异,更可怕的是会养成学生的依赖习惯,销蚀学生的自信,破坏学生的学习兴趣,丧失学生的灵气与创造力。在探究式学习中,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实践探究过程,共享成功喜悦。这一过程体现了学习的本质,实现了习得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统一,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
  创造力是学习能力中的核心能力,是学习能力中的“生殖能力”。创造力与创新意识、知识积累密切相关。在中国式家庭,孩子自小要遭受数以万计的“不准”、“不许”、“不能”、“不该”等限制词句的打击,成人的“经验”逐渐强加给孩子并成为浇灭孩子创新“火苗”的思维惯性。一般来说,创新意识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创造力的巅峰往往出现在20岁至35岁。要发展创造力,最要紧的是制止或减慢人的创新意识的衰减。父母要坚决打破禁锢孩子想象与创新的藩篱,教师要切实树立新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学习毅力在探究过程中得以增强。毅力是成功者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学习毅力和人的其他重要品质一样,不是生来就有的,必须在学习活动中培养。
  困难是培养毅力的土壤。探究式学习全靠自己去发现问题,设计研究方案,“过五关,斩六将”一路前行,学生的学习毅力自然就增强了。
  自信是毅力的“精神基础”。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增添了他们的自信心,奠定了学习毅力的“精神基础”。
  成功体验是毅力的“催长素”。得来不易的收获会引发大家的成就感。成功体验会凝聚人心,激发斗志,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和更强的学习欲望,使学习毅力得以“催长”。
  顽强的学习毅力,不是一夜铸就的。反复在学习活动中锤炼,不断在积极心理下“催长”,学习毅力终究会内化为人的性格,固化为人的品质。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国际学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3:15 , Processed in 0.08293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