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首诗的价值取决于它能与哪些目光相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21 15:01: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首诗的价值取决于它能与哪些目光相遇        ----- 树才诗歌《窥》及其自评





1.
九月啊,你松松手—
你一定要放过这个年轻人


这个人的命正悬在一根头发丝上
这个人还在跟自己过不去


他屡次求助于衰竭的死
他抓住这根头发丝不放


但是,九月啊,让他别太用劲
让他从泥土的方向摔向天空


不是由于鲁莽,或者绝望
而是由于超过极限的种种苦行……


他全心全意献出自己
他逼自己,上绝路,快马加鞭……


他那张被苍白扭歪的脸呵
蒙上了尘垢,残雪一样闪耀


相信命运之后,感悟神秘之后
九月啊,请察看这个年轻人的左手


他想改变生死分明的纹路
他已经弄乱了五脏六腑


他反复强调:“我熬过了八月,
我怕熬不过九月了……”


他的命还不老,但他已在拼老命
他的寿数还在,但他每天窥见死


2.
九月,我不能告诉你过多的细节。
关于一个极端的人,我只好哑口无言。


他也没能告诉我。他结巴得像块石头,
他掏自己的内,但他掏不出。


九月,他相信了“那个东西”!
为“它”而死,当然—值得。


不可能的谈心,持续了半夜。
我的这一端已不可能接通他的另一端。


他这么专注于造就自己,
他把命委托给另一条命。


真理的残酷,在他身上,噢
又一场雪冻死一根枯枝……


他究竟想干什么?谁也不可能
阻止他。众人任他飞奔。


他要是飞奔在天空中该多自由!
他要是真能弃绝尘世该多了不起!


他命令自己做那无法做到的……
他肉身的每一寸土地都在说—不……


九月啊,只有你能救助他—
不,只有他自己。只有他自己!


太高了,他几乎耗尽全部力气。
太难了,他居然乐于试一试。


九月啊,请注视奇迹出现的一瞬,
请将这瞬间暗暗显现给世人。


3.
啊,我窥见了—九月的眼瞳
一个人万劫不变的厄运


在核桃树下,如同在石桌旁
谁又能窥见另一个灵魂的急转弯


我窥见他出现在另一条地平线上
他越走越小。这个点,只有光追踪它


他误入自己布设的陷阱了—
啊,他在自己的陷阱里苦苦挣扎


他忘了怎么解开自己打的绳结
他说:“我只能往前冲,往前冲……


我不能退,我退就死了……”
誓言代替了遗言,我哑口无言


我哑口无言的脸竟收不住最后一缕微笑
向一个濒死的人我竟然抛出存在的话题


啊,我窥见了—救过我的九月之神
正在稻草堆里打盹


我也在打盹!让我摸一下他的脸
让我留给他这最后一缕微笑


这一切多么惊人啊!他
截短了自觉献身的尺子


他如果真的死了,他如果真的死了
九月,说明你在稻草堆里还不想睁开眼


如果他真的死了,这死本身便成奇迹
九月,你支撑这个悬在头发丝上的人吧


4.
我走进这个地方,一个“窥”字抓住我—
我怎能抵得住这一暗示?我又怎么敢!


我坐着,我走动,我吃透这个“窥”字—
不,我窥视的姿势变化得还不够快


我来到一棵榆树下,窥见一只知了—
这短命的甲壳虫从夏天嚎到九月


我穿过一条街道,顺便买好蔬菜
活下去和怎么活,不全在一念之差


他就不同。不,他没有什么不同
我没能窥见他惟一持久的东西


不同于清浅的感伤,命该如此的人
又怎能及时窥见那条命?


麻烦事不断。他想让尾巴长出
他反复说:“那东西是真的。”


我没有掉以轻心,我窥见了不少人
正口吐白沫,要告诉我我的命


每个人只相信他所深信的—
世间无天真。怜悯很远,远及天外


不能不死的人在修理死
日日夜夜,他不离开他的打字机


他不离开,否则他的命要离开
九月,让他腾出身子,触摸少女


他不腾出身子,他只用眼睛瞟瞟
他瞟瞟就够,他足以窥见。


5.
九月,请救援他,请放他一马—
他每天都窥见死,他生死未卜。


这不是一匹马,这是一个人呵—
死神窥见自己占了上风。


他枯坐的身子一挪动,
整个天空就会崩塌。


九月,他从指头上扳倒一个个日子。
病弱的鞭子,抽打他,又不许他喊疼。


他当然喊过,他大声喊过疼。
但公路两边的行人没有一个理他。


他躲起来。他秘密地向死的圣地进军,
十月可能会死在他的舌头底下。


他多么想撑过九月!但是,
九月啊,你清楚……他生死未卜。


十月即不死,即永远……
九月,一匹瘦马能否挤出你的窄门?


色、香、味俱全的乌托邦呵,
他跳上的贼船不允许他上岸!


“好了,让我给你讲一段轻松的寓言吧……”
他说—被苦水泡歪的嘴句句吐血。

                       1996.8



《窥》,若能谈得细一点,更好。
那仿佛是一段心事,一个坎儿,不得不写,于是率性落笔,但从写成的结构来看,证明我对修辞的运用,有一种强烈的敏感。虽说一笔落成,但事后还是仔细琢磨过细节处。此诗的口吻是对话式的,我与你,但这个“你”,我转换成“他”,而且是复数,是好几个“他”的混合。诗里有一个祈祷口吻,它反反复复,直到篇末,既表达了一种无助的心境,也透露出一种怀疑的心态。信仰,牺牲,友谊,命运,内心种种,世俗种种……在这首诗中呈现为若隐若现的各种矛盾关系。是的。心事总是源自某种关系,某种矛盾关系。怜悯心的涌动,或许暗示了我已对佛禅空无有某种悟解。有一些词,命,头发丝,急转弯,九月(把时间拟人化),窥,窥见,那个东西……还有,刚肯定又立即予以否决的自言自语,还有,一行诗句常常由两个短句合成,这是对顿挫感的本能反应,以对应更大的心理空间和语气转折……总之,那时我已坚信,不管我想写什么,我内心里有什么,我都必须通过语言并在语言中才能真正有所“写出”……至于究竟写出了什么,我认为诗人自己只有在整体地写完之后,在再读之时,在修改之际,心中才会有个大概数。说到底,一首诗的价值取决于它能与哪些目光相遇,批评阐释则是相遇之一,但远非全部。所以我既珍视批评的介入,同时又无视批评这种过于有意识的介入,尤其当它仅仅被理解为某种权力形式的时候。这就是为什么,我总是强调写,强调诗人角色的行动感,强调诗人之间的平等感,因为对一首诗,你无法预设什么,无论主题还是价值,一切都是在语言中生成的!在语言中。生成。这些都是我的关键词。当然,要生成语言,我的生存必须首先生成,生成一种意向,获得一个大方向。诗和诗人,必须互相促成,否则就只好互相毁损。在这首诗中,我直接录用了一些话,一些场景,一些动作,但这些现在读来,却让我感到,它们已经奇异地从日常语言的粗朴中脱颖而出,成为直示性的诗性语言。对,直示性!我有时很烦意象的拧麻花(朦胧诗的主要写作秘法),我其实更相信用口语直接表达的力量。隐喻,我认为用不好不如不用,因为隐喻之外,有的是别的修辞,这些修辞用得好,诗歌语言就会更有层次感,也能处理更多的经验质料……
今天下午,我一口气重录此诗时,心中感触丛生。此刻外出归来,脑中仍留住了一些。于是随手录下,让你知道一下。
                                    (札自2007年12月30日致胡亮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97e1d801008mh6.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9:13 , Processed in 0.10929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