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塑时代和家国的诗性精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3 13:35: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塑时代和家国的诗性精神
——梁平诗歌论
                                         刘波   罗振亚


    作为诗人的梁平,与作为诗歌编辑家的梁平,其实是相得益彰的。这两种身份,让梁平获得了对诗歌朴实的认知和理解,同时,也让他的写作获得了当下意义。在这个多元化写作时代,先锋与前卫,仍然是很多诗人所竭力追求的,但是,这一理想对于梁平来说并不合适。当有人几乎将诗写进了语言的死胡同时,梁平的写作日趋质朴和散文化,这是他的风格,不佶屈聱牙,不晦涩难懂,在创新中恪守底线,以平易之言,抒历史与现实之实。
现在,有些诗人总抱怨找不到有价值的写作素材,梁平却能抓住很好的主题,同时也能准确定位符合那一主题的情感,且能就此作生动的书写,这书写不仅是词语的演绎,更多的还是一种历史精神的张扬。梁平的诗龄近三十年,可谓资深,读他的诗,你能从中找到一条明晰的写作脉络。他在想像与记忆、现实与体验中不断地回味自我和他者的人生,同时也为汉语言在这三十年的变迁,作出了更具时代性的言说。


一、短诗写作的持续和精进

    可能在一些人看来,梁平的主要创作成就还是几部长诗,因为他的长诗确实为他带来了声誉和影响,以至于他早期的短诗,并不太被人重视。其实,新世纪十年之后,在网络诗歌渐趋多元化的背景下,我们再来解读梁平的短诗,能发现其独特的风格:抒情与叙事交融,贴合着时代与理想的气息,质朴、淡定,而非花哨、做作。在创作之初,梁平就没像很多八十年代人那样,诗人的架子端得十足,或纵情于酒色,或放浪于时代,或反叛自我的内心,或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梁平一直在追求朴实的境界,这也是他能够持续写作到今天的原因。诗人没有轻率地将激情和才华全部挥霍掉,而是均匀地使用,以老实甚至笨掘的方式,拓展着自己营造的语言天地。
    在任何一种时代语境下,无论诗人怎样去作花样翻新的实验,但都必须恪守诗歌的本质之道。当很多人跟在潮流后面狼奔豕突,虽然有了不少文字,但可以称为诗的并不多。这是追赶潮流的结果。从梁平的创作来看,其诗歌中也不是说完全没有八十年代的影子,但他与各种潮流是有距离的。他既没有过分沉迷于技巧,也没有像那些“第三代”诗人一样作解构与反叛,最后只剩下一个符号。梁平知道诗歌的本质,就是有感而发,这也是文学写作的常道,自古以来,无可改变。即便诗歌是真正的语言创造,但最终还是离不开真性情的参与,因为情感贯穿其中,才能将语言的精彩充分体现出来。如果一个诗人只是追求语言的能指滑动,而无真情渗透,他写出来的文字,也不过是词语的堆砌而已。梁平作为经历过朦胧诗、“第三代”诗和九十年代个人化写作的诗人,他深谙诗歌写作于己的价值,他也明晓汉语言怎样与一个人的情感作真实的对接,才能契合我们所期待的诗意和美感。
早期创作的情感基点,为梁平的书写奠定了一种沉下去的品质,他写川地山水,写巴蜀风情,写世道人心,没有过多受发散的思维支配,大都是集中一点,写尽写透。他从最细微的角度入手,去真切地描绘一幅幅动人的画卷,或静中有动,或动中有静,既体现现代意义,又不乏古典美感,这也是梁平诗歌中总能潜藏一种平衡气势的原因所在。他重在于体验与感悟,以期地把握时代的体温,准确地切中社会的精神脉搏。

     "对狗的关注/缘于狗对人的伤害/狗的背叛理由很简单/为一根骨头/或者,为一袭裙角//狗的看家本领/从
      清时太监入宫就被夸大/沿至当下/所以豪宅以及其他/皆可闻其声,见其形//从此,主人与狗/相互利用勾
      结/狗与主人臭味相投/摇头摆尾之后,多有狂吠/天上太阳也蒙羞"
                                                           ——《关于狗》

    在这首《关于狗》的诗里,我们体味到的可能更是是非诗的东西,诗人的情感平和,淡定,只是描绘和述说,甚至在用词上也表现得谨慎,不见夸饰的罗列,只见理性的解析。这是诗人在认知了狗的日常本性之后,所出示的一种不带感情色彩的理解。对于狗,梁平没有常规地去写出它作为宠物的可爱,或兽性的凶狠,而是以节制之情表现了动物内心世界的明晰感受。除了这种从细节出发再回到整体的抒写格局之外,诗人另外还在追寻一种超越之感。无论是以诗意叙事的方式,还是以浪漫抒情的格调,他都希望写出一种精神和力量。像《大音》、《又一种牌坊》、《故事》、《一次晚餐的感觉》、《关于她的空白履历》等诗作,看似平淡,只在讲一个故事,或一段人生插曲,但它们并非随意的,而是带着诗人庄重、严肃的态度,带着他真切的人生体验和感悟。
    就像梁平在创作谈中所说:“我写诗一定是做了事,或者是别人做了事,我做的事照实说,别人做的事有选择地说。我喜欢在我的诗里写事,写人,而且最好,事是大家熟悉的事,人是大家认识的人。我相信这样的诗就有点意思了,就不像放出的风筝在半空,诗一定要沾点‘地气’才行。”(1)梁平所说的事,其实就是人生。故事是对人生的有感而发,只有经历了,有感受了,有想法了,才会去表达,去诉说,不管是亲历,还是他者所为,他总是会有根据地巧妙地将日常生活转化成诗行。这是梁平诗歌创作的原则,也是他能持续写作的保证。然而,一个人只要有经历,有想法,他也就会有疑虑,有困惑。作为诗人的梁平,当不例外,敏感的天性,同样让他在写作中掺入了对人生的诸多思考:“一个人要经历多少劫数/没有人能够预料/没有预案可以防范//只有随遇而安/否则跟自己过不去/不死也脱层皮/自己的敌人永远是自己/战胜自己的人/无疑是英雄”(《劫数》)这是诗人内心冲突的显现,它们恰恰构成了写作的动力。没有内心的矛盾冲突,困惑也就无从谈起,而诗歌除了语言创造之外,更多的是在写人的困惑——困惑的情感,困惑的经验,困惑的命运。这是人生无法摆脱的困境,也是诗歌写作恒久的母题。
    除了写人生体验的困惑之外,梁平也时常沉于对历史的回忆中,这是怀念,也是凭吊,尤其是对亲历之事的重新审视,更是见出他的情怀和旨趣。比如组诗《知青时代的抒情》,就是诗人对自己和他那一代人经历的人生反馈。他在这组诗的题记中说过:“一个人的经历总会有一段或者几段是伴随你一生的。作为一个写作者总想以最恰当的方式书写出来,可是常常使自己不能自拔。”这是亲历者的命运言说,当他的记忆被唤醒,其心灵才不会在刻骨的历史事件中缺席。诗人用“非诗”的言辞,抒写了那个特殊时代人的一种说不清的暧昧情感,它既非暴露和揭秘的,也非控诉和批判的,诗人只是遵从自己的内心,去平静地诉说和追忆,去触摸与解读。他虽然在写过往的知青生活,但却以出其不意的方式,将自己的笔触与知青生活拉开,两者构成一种张力,这种张力正是该诗所透出的价值。
    梁平的短诗写作,贯穿了他整个诗歌创作的前半期,一直持续了二十余年,这对他来说,是耐性得到训练的过程,也是他与自我进行交流的方式。他以诗养心,以诗来培养自己的情感教育,建构自己的精神维度;同时,他也用激情去撞击出诗的火花,去表达一份个体意愿,一种人生美学。这才是诗人能够沉下来写诗的缘由,而不是像一些人那样高高在上地作空洞的抒情。这也符合梁平所提出的观点:诗必须沾“地气”。因为人是活在地上的,我们的身体和精神,都应该与大地相关,否则,飘浮的东西,最后不过是一场凌空蹈虚的语言游戏罢了。


二、对巴蜀文化的精神回望

    除了短诗写作之外,梁平其实非常钟情于写长诗,这与他的个性气质有关,也与他的身份相联。有一种说法,一个人不要轻易写长诗,因为短诗都无法写好,更没有能力去驾驭长诗,所以很多诗人一生都难涉足长诗。然而,这种矛盾心绪对于梁平来说,正是动力,也是挑战。如果说在八九十年代,梁平以写短诗为主(虽然偶尔也涉笔长诗,但只是一种尝试和铺垫),那么到了新世纪,梁平写长诗的时机似乎成熟了,有了之前的积累和训练,他开始要为自己的写作增加难度。“写长诗,对于任何一个诗人都是一种近乎残酷的自我挑战。因为写长诗对一个诗人的诗性、智性、选择力、判断力,包括耐力,都是一种最彻底的考验和见证,尤其需要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整个生命归宿作出必然的理性思考。所以,任何一个诗人,一旦决定要付诸这样的实践,就要做好应该做好的一切准备。因为这需要诗人的底气和勇敢。”(2)梁平深知写长诗的难度,因为长诗写作不仅考验一个人的才华与能力,更是对自己耐性和体力的挑战,但诗人终究在挑战之中给了自己一份信心,一种动力。
    现在看来,梁平之所以将精力用在长诗写作上,他是有野心的,他更愿意从整体上来架构自己的诗歌殿堂,以期给人一种气势磅礴之感。但这并不代表他不注重语言和细节。他的长诗之所以为人所关注,不仅因为题材,还因为他在写作中出示了具体的细节和生动的场景,否则,长诗也会显得空洞、乏味。他是以见证者的身份,在参与书写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新生。新世纪以来,梁平的几部长诗堪称大手笔:《重庆书》以诗人的个人经验为一座巴文化城市立传,《三星堆之门》则是为一段蜀地上失落的文明作注。写于2003年的这两部长诗,既有浓烈而磅礴的史诗气质,也不乏诗人在大时代的文化审美之意。
    在《重庆书》里,梁平先对重庆这座城市进行了一场历史的考古,他书写的不仅是一部城市变迁史,也是诗人的心灵史。他用灵魂的细节填充街道与胡同的角落,也用生动的文字联结了这座城市山与水的交融。梁平说:“一个诗应该有自己的家园情结;一个真正优秀的诗人,还应该有标志性的长诗为自己家园作出指认。”(3)在这种家园情结的感召下,诗人写下了《重庆书》,他渴望用现代史诗的形式,重塑自己的家园精神。在这部长诗开篇《扉页:城市血型》中,梁平就写下了极富气势的句子:“两江合围/十七道石头城门睡了/三千年刀枪剑戟埋在石头里/灰飞湮灭以后/一个城市的血型,渐渐清晰”。诗人从神秘的历史出场,引出了一座名为“巴”之城的厚重与大气,正像他在诗中所写:“以文字的象形/注释城市品格”。一座城市的品格,不仅建立在它的建筑和物质基础上,更重要的还在于它的文化传统和精神底蕴里,梁平就是想以自己的文字,写出重庆城的品格与风尚。从东周的巴将军蔓子,到元朝的重庆知府余玠,再到清末民初的革命人士邹容和他的《革命军》;从抗战时期作为国民党的陪都,到解放后的新气象,诗人真正还原了重庆的历史。第二章,梁平从自己在重庆这座城市出生成长,到对其的了如指掌,再到自己在这座城市工作、生活,其中有悲欢,也有困惑,有对过去的回首,也有对未来的展望,这是为一座城市立传的地基。当他在第三章又回到历史的时候,则从时间的线性顺序发展,拓展到了空间的移步换景。诗人在重庆的那些遗迹和旧址上刻下了自己的精神胎记,那是他对重庆全部的经验。一座城市的演变,其实也暗合了人之变化与时间的流逝。第四章,诗人又将视角拉回到了当下的现场,他从生长于斯的人事和过往中,以旁观者的视野,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融入进了重庆这座城市的血液里,因为只有人的存在,才会让一座城市富有生机和活力。从诗人舒婷写《神女峰》到邻居娟娟,再到这座城市小人物的悲欢离合,都无不暗含着诗人对重庆的眷念和真情。诗人在最后的《跋:作者独白》中写道:“城市对于一个人的一生/至关重要/这是我敬畏产床上剥离/每个胎盘的理由/我在这里生活,或者离开/我在这里快乐,或者忧伤/始终无法扔掉母亲给我的那件胎衣”,诗人与重庆有了生命关联,不管走到哪里,他对其都有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意,如同故乡之于游子的那份牵联,任由何种阻隔,也无法改变这种地域血缘之亲。这种血缘里面,既有诗人所说的“胶着关系”,又有“抗衡关系”,这是诗人和重庆的精神写照,也是他探究城市血型的见证。
    在《重庆书》中,梁平建立起了自己的现代史诗观:在书写中,既要有历史感受力,又要富有现代性经验,这与那种完全沉入历史的书写不同,他融合了更多现代性元素,以此来拓展史诗的精神边界。在另一部解读蜀文化的长诗《三星堆之门》中,梁平是带着责任感来为这一神秘的中华古文化招魂的,他说“对三星堆的崇拜缘于这个远古文明的灿烂和神奇”(4),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也出于这一揭秘之目的,诗人从1929年春天的一个历史场景开始,将我们的思绪引向了八十多年前川西的一个小村庄里,燕家祖孙三人在锄地时挖到一堆玉石宝器,这一画面定格后,拉开了三星堆文化的盛大序幕。在诗中,有几个年份,对于三星堆文明的发掘来说至关重要:从1929到1933年,从1963至1986年,这四个年份,逐渐让三星堆文明浮出水面,并成为代表蜀地神秘文化的重要佐证。作为一段“失落的历史”,三星堆文化遗址的发现,是“中国考古史上的奇迹”,它承载着一个民族文化和历史的厚重,也寄托着一个诗人全部的精神遐想和理想期待。“如果我们真的可以从历史的偏旁进入历史/我们就应该站在三星堆辉煌的背后,让一束逆光打来/在这个时候,我们激动得有些发亮的眼睛自然会掠过一丝阴影/可以过滤眼里的幼稚、盲从,可以感觉到背心的阵阵发凉”。这是发现的喜悦,也是探索的惊奇。面对文化遗产,除了这些,我们还从各种细节里寻找到了历史的蛛丝蚂迹,这是进一步发现文明的拐点。从三星堆遗址里,考古学家们发掘了很多文物,有陶有玉,还有青铜,这最能代表远中华古文明的源头,它们是联结当下与历史的纽带。对此,诗人这样抒情:“陶有陶的话语/我们在陶的话语里游刃有余/玉有玉的情感/我们在玉的情感里行走自如/青铜有青铜的光芒/我们在青铜的光芒里抵达无限”。这是梁平对三星堆文明的历史感慨,但因为三星堆文化还没有解密,这个门并未完全打开,仍处于探索过程中。诗人深知这点,他在诗中没有像考古学家那样给出具体的答案,而是留给了我们更多想像的空间。
   《重庆书》与《三星堆之门》这两部长诗,之所以被称为巴蜀二重奏,其实正暗合了诗人对重庆与成都的地域文化认同感,此乃诗人对天府之国的亲近情怀使然。正如梁平自己所言:“《重庆书》起笔于远古而侧重的是对巴文化来源的当代审视;《三星堆之门》却是站在今天对蜀文明的追根问底。”(5)当我们将这两部长诗放在一起来解读时,恰恰能从中找到这巴蜀二重奏的旋律和格调:它源于一种文明的被唤醒,同时也希望找到这两种文明各自的精神谱系。而在诗人那里,他完成了一个重要使命——对巴蜀文化的诗意回望。


三、介入当下时代与社会的现场

    在新世纪以来的诗歌写作中,梁平不仅关注一座城市的过往和精神细节,而且也直面那些神秘文化的历史内涵,更重要的是,他后来还将视野转向了中国社会的现实,以史诗的方式去抒写一种当下情怀,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本身。然而,无论对于历史,还是对于现实,无论是对传统文化,还是对现代思想,梁平都有他独特的认知。所以,他能从不同角度下笔,为我们提供了多元的诗歌景观。写历史题材,他同样富有现代感;而写现实题材,他又注入了历史感,这种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互渗,正是梁平能驾驭这些交叉题材之能力的体现。在写作现实题材作品时,梁平并没有完全作平铺直叙的成绩罗列,而仍然以诗性的笔调,去调动各种感官,或俯或仰,或视或感,诚挚地道出了自己的观察、思索、呼喊与激情。
    对于极端的实验,不管是语言的,还是结构的,梁平都很警惕,他有自己用力的方向。他以诗歌介入现实,然后探求并作总结,这源于他对自我的要求和家国的责任。梁平曾说:“对我们民族文化、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对现实社会中人的生存状况、生命价值的深刻关注,是我们的一种责任。我们的写作有了这份责任,我们就知道了该写什么。”(6)他就属于自己所提到的“知道自己该写什么”的诗人,他有的放矢,并不凭空捏造,如此基于现实的书写,总能激发出一些潜能和活力。如果说《琥珀色的波兰》(7)是诗人将触角伸向中外文化交流的阔大空间里,寻求不同国家文化之间的诗意对接,而《三十年河东》(8)是为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三十年变迁,作一个阶段性的梳理和总结,那么,《汶川故事》(9)则将视野置于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的建设,描绘了一座凤凰涅槃一般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城市。
    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和丰富历史文化的大国,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并不低,但是我们却缺乏与他者的交流,因此很难将自己的文化输出去。2006年10月,梁平以诗人身份应邀去波兰作了诗歌交流与文化访问,这对于他来说,是一次异域之旅,但更是一场中西文化交流的珍贵体验。诗人将他在波兰的见闻和感受,以《琥珀色的波兰》(7)这部专题诗的形式表现出来,是对欧洲国家的尊重,也为自己的行走留下一份可资记忆的美好。他走在华沙的街道上,参观古老的王宫,了解波兰的历史,凭吊这个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度。梁平访问了居里夫人的故居,还与希姆博尔斯卡、米沃什和密茨凯维齐这三位享誉世界的波兰诗人,作了深入灵魂的对话,这种精神交流,是一位中国诗人向波兰诗人传递信息和沟通思想的重要途径。在波兰,梁平不仅将眼睛伸向远古和过去,他也不时地将视野拉回来,重新回到这个国家的当下现场,去关注二战老兵、普通华沙女孩,甚至去观察在街头瞌睡的老妇,这些平凡者,同样也构成了波兰的景观,而且更能显出一个国家的气度与胸襟。正因为如此,波兰作家委员会专门把这本诗集翻译成波文诗集《近远近》在波兰正式出版发行。这次中西交流,是梁平诗意之旅的征程,他用诗歌记录了此次征程的点滴,这同样属于他系统化与整体性观察时代的美学范畴。   
    2008年年末,梁平写出了反映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三十年成就的巨型长诗《三十年河东》,这非一般赞歌式的献礼之作,而是带着诗人自己三十年的人生体验与情感温度的,他的诗性自觉与真挚深情,都在这部长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露。《三十年河东》看似一部按时间顺序来重述改革开放三十年辉煌成就的乐章,但诗人却通过一次次历史事件,将这三十年串联起来,构成了一画壮丽的改革画卷。从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实行的分田到户的冒险试验,中国社会开始走向了不同于以往的道路,诗人由此也开始了他的抒写之旅,从“一切禁锢都可以突破”的深圳特区实验,到香港、澳门的回归,从经济建设到科学和教育,从裁军到走和平发展之路,从西部大开发,到新农村建设,从春晚和年夜饭,到志愿者队伍的壮大,从三峡工程建设,到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从加入WTO,到“神舟7号”上天,诗人从改革开放三十年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作一番诗意的回顾。这样长的诗,我们之所以读起来并不感觉到空洞,更大程度上是因为她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事件和细节构成的实体,显得饱满、充实,能够支撑整部长诗的宏大基调。其实,写作《三十年河东》,对于梁平来说,是思想上的挑战,也是技能上的考验,没有驾驭能力,很难恰如其分地在如此大题材上提供宽视野,写出真精神,呈现大力量。
    同样也是2008年,在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里氏8级地震,灾难带来的痛苦,不是一个虚数,而是由一个个具体的死伤者叠加起来的痛苦。作为亲历者,梁平或许也承受过为很多丧失生命与家园的同胞们的精神之痛。稍有良知和心性的人,都无不为之叹息伤怀,更何况是敏感的诗人呢?梁平也曾在那时写下了他的悲愤与哀悼。事隔三年之后,地震伤痛已渐渐在汶川人心中得以抚平,梁平又拾诗笔,以《汶川故事》之题,写下了“5.12大地震灾后重建诗报告”,回顾了那场灾难及灾后的心灵和家园建设。这次长诗写作,又勾起了梁平对三年前地震灾难的痛感体验,他以“梦断五月”描绘了那场灾难给汶川人所带来的持久伤痛;接着以“梦醒四川”为题,他如实刻画了地震之后国人救灾的壮志。诗人以一组组在灾后重建家庭的感人场面,抒写了幸存者的坚韧。在第三部分“梦想成真”里,诗人以灾后新汶川的建设为主题,写出了感人至深的场面,极富感召力和真性情。而在“尾声:或梦的飞翔”中,梁平则将汶川地震置放到整个国际大背景下,并由此呈现了中国人不屈服的精神:在灾难面前,我们有自我拯救的骨气和魄力。
    对于梁平来说,近些年来他写作的长诗,大都如其本人所言:要寻求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其实,他在创作中所出示的,也正是一种主流的诗性价值观。中国人的人生,大都希望追求诗意,这是传统,在今天也具当下意义。而我们如何去挖掘和保持这份传统,就需要更深的探索与长久的坚守。梁平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他不仅要为生长于斯的故乡立传,而且还在为整个中国的发展描摹蓝图,这是一种创造,也是一份使命。

    综观梁平这近三十余年的诗歌创作历程,可以看出他所走的那条诗性之路,从短诗练习,到长诗写作,无不暗合着诗人所恪守的带着“地气”写作的观念。从个性化创作,到主旋律言说,与梁平所走的人生之路有关,也与他的性情和个人思考相联。在诗歌这条道上,或许他正是用询问时代和叩访历史的方式,来为自己的创作刻下一个公共价值的烙印,诗人这种堪称朴实的书写,正是反映这一时代的主流见证。

  注释:
(1)梁平:《写诗的日子有故事》,《梁平诗选·自序》,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
(2)(3)梁平:《经验和精神的重逢》,《巴与蜀:两个二重奏》,第1页,作家出版社2005年版。
(4)梁平:《经验和精神的重逢》,《巴与蜀:两个二重奏》,第3页,作家出版社2005年版。
(5)(6)梁平:《经验和精神的重逢》,《巴与蜀:两个二重奏》,第5页,作家出版社2005年版。
(7)梁平:《琥珀色的波兰》,四川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8)梁平:《三十年河东》,四川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9)梁平:《汶川故事》,四川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9be9700102dxk8.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16:00 , Processed in 0.08062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