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建诗歌标准是当务之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3 17:49: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胡平说:
       重建诗歌标准是当务之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数好诗被委屈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歌的转机在2008年,这一年,汶川大地震显示了诗歌不可或缺的地位,出现了一首全社会流传的诗:“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了/妈妈怕你/碰了头/快抓紧妈妈的手/让妈妈陪你走前面的路/再也没有忧愁/没有读不完的课本/和爸爸的拳头/你要记住/我和爸爸的模样/来生还要一起走”。这是一个24岁的青年在看到废墟里伸出的一只孩子的手时用十分钟写就的,之后通过网络和手机传遍全国,也感动了全国人民。它和许多地震诗真正体现了诗的价值和文学的价值。玉树地震也引发了诗歌创作浪潮。诗歌重新走入公众视界,得益于网络。
    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产生了不少政治抒情诗,有些起到了烘托氛围的作用,有些则很有艺术分量,如李瑛的《花开中国》、雷抒雁的《最初的年代》、朱增泉的《美庐》、石英的《走向天安门》等。其他方面,受到诗评家较多重视的有雷平阳的《祭父帖》、芒克的《重量》、欧阳江河的《天人无泪》、邵燕祥的《北纬30 线》、西川的《一条迟写了二十二年的新闻报道》、王家新的《布谷》等。
    有人把诗歌活动称为“嘉年华”,数量非常多,一年多来就有第二届中国诗歌节、第二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中国衡阳洛夫国际诗歌节、第三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诗歌论坛、新世纪诗歌十年高峰论坛等,特别在国际性活动中,显示了中国诗歌不容忽视的存在。
    有人统计,目前国内官方和民间的诗歌刊物约有170种,每年出版的诗集约有500部,各类刊物上发表的诗作约有100万首,还不包括网络上发表的。旧体诗创作也很活跃,据说国内有上百万诗作者,诗坛的确呈现着“既寂寞又繁荣”的景象。

    今天并不缺乏好诗,但多数好诗被委屈了,淹没在诗的海洋和人们对诗的印象、包括成见中,也就是诗评家所说的“被遮蔽”。
    诗歌应该对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发生影响,但这种影响正在被歌词和短信段子所代替。像《同桌的你》《常回家看看》这样的歌词,虽然浅显,却的确影响过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好诗的传播成为重要问题,好诗中至少应该有一类,在手机上得到流传,在口头上得到传诵,否则,就不能说是真正的繁荣。
鉴于此,诗歌理论界正在进行深入的讨论,寻求诗歌突围的方向,有诗评家提出,“重建诗歌标准”是当务之急,我认为是触及了核心的问题之一。诗歌亟须重建威信,起码应该建立一两个有公信力的品牌栏目,专发能产生广泛影响和回应的、有足够感染力的好诗,带动诗歌形势发生更大的变化。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0-6 22:21 , Processed in 0.10333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