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儒家的教育理想--与傅老师对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11 16:08: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儒家的教育理想--与傅老师对话(2012-10-20 06:58:29)  



    孔子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穿过几千年的历史依然照耀着我们现代的生活。2012年9月28日,孔子诞辰纪念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傅老师走进齐国故都山东淄博,为千余名中小学老师带来一场特别的讲座。奋斗在教育第一线的老师们会有什么样的困惑,儒学对当今的教育应如何润物细无声呢?傅佩荣教授将深入浅出,妙语连珠带来一场精彩的对话.

   傅老师您好:南怀瑾前辈说,说儒家是粮食店,道家是药店,佛家就是百货商店,对此您怎么看
   
   【傅老师】:这是很好的问题。我在念大学的时侯,曾经被南老师教过一个学年,那么他这个话是在他的书里面,上课演讲的时候也提到,他的观念其实是很具有具体的启发性。儒家是粮食店,你每天都吃饭,所以儒家是日常生活里面,一个稳定的社会所需要的精神上的支持。但是人有时候难免生病,比如说你现在委屈了,很多的地方不得意了,就好像生病的时候恐怕需要道家的思想,让你可以看得开一点,从道的角度来思考人生个别的问题,就比较容易放宽你的心,而不会执着在一个点上面。那么佛家他说是百货店,好像你需要什么都得在里面买到。

   三方面来说的话,我觉得他是一种很好的比喻,让你理解不同的作用,但是以我个人浅见,你要是请教孔子说,别人只把你当粮食店,不能提供药店的作用,孔子恐怕认为不一定如此,孔子也认为自己的观点对很多人来说,你生病照样可以治,尤其是生病的时候,更需要用这个儒家来治,也有可能。我还是宁可相信说,你要学儒家就学得彻底,好好把《论语》《孟子》这两本书读通,顶多加上《大学》《中庸》那就相当完整了。

   你如果要学道家的话,也不能光听别人讲,要把《老子》《庄子》这两本书彻底了解,了解了之后,你就会发现各有各的系统,都是完整的系统。所以基本上我不反对每一个人从古代资源里面这个取一点那个取一点,按照个人兴趣学,甚至学兵家、法家,学墨家都可以,但是呢儒家跟道家毕竟是中国文化两个最主要的根基。所以你还是要正本清源,把儒家跟道家先掌握住,我觉得这样比较适合,谢谢。

   傅老师您好:我有一个问题,读《论语》的时候,和学生一起读《论语》的时候,感觉对孔子的圣人的形象非常感叹,但是看过一部影片叫《孔子》,好像这种圣人的形象,好像没有那么构建起来,不像《论语》那样,所以我就想请教您,在我周围的人,包括我的学生在欣赏这部影片的时候,我应该再给他什么样的补充,或者提醒他怎么来认识正确的孔子?谢谢您。

   【傅老师】:好的,很好的问题。《孔子》这部电影我看过两次,认真看的,看的时候也觉得很难过,感受跟你差不多。为什么呢?我只讲一句话,在《孔子》这部电影里面,两度引用孔子的一句话,各位恐怕记得吧?言必信,行必果,六个字,孔子说了两次,好像孔子教学生说,各位同学,你们说话一定要守信,做事一定要有结果。这实在是一个令人难过的事情,为什么?因为《论语》这本书里面,这句话什么时候出现你知道吗?

   我把整个背景说一遍,子贡请教老师说,怎么样才算士,士就是念书人。这个问题很好,怎么样才算是念书人,孔子说什么?最好的士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就是我自己的言行表现,有羞耻心,我出使到四方去当大使,不辱君命,可以把国君的命令确实执行。这是第一等念书人,什么意思呢?能够言行有原则,有操守,为国家所用,替国家服务,这是第一等读书人。子贡就问,第二等呢?孔子就说了,家族称孝焉,乡里称弟焉。就是在家里面别人说他孝顺,在他的乡党里面大家说他友爱,尊重长辈,这是第二等念书人,代表什么?孝跟悌,儒家的道德要求,从你身边做起,在家里面,在同乡里面做到孝和悌。子贡再问,第三等呢?孔子说什么?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可以算第三等。换句话说,孔子说,说话一定要守信,做事一定要有结果,一板一眼的,硁硁然就是一板一眼的好像有一点事情不对,就不开心,小人哉。孔子说这是小人物,可以算第三等。

   好,孔子为什么会说这句话呢?为什么言必信,行必果不太好呢?孟子后来说了一句话,解除我们的迷惑。孟子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这是真正的儒家思想。我解释一下,大人是德行完备的人,说话不必要守信,做事不必有结果,一切要看道义在哪里。难道你叫我说话不必守信,真的可以这样做吗?

   我举个例子你就知道了。我最近买了一把猎枪要打猎,我一个好朋友给我说,老兄,你这个猎枪下个月借我也打猎,好朋友我答应你,下个月猎枪借给你,好的,这一个月之内,我这个朋友他患了抑郁症,有自杀的倾向,时间到了之后,跟我说,老兄,你上个月答应我借我猎枪,时间到了,借给我吧?我能守信用吗?我不守信用。我给他说,很抱歉,猎枪坏了,就是不借,因为我知道你有抑郁症,可能自杀,这个时候我说,我才不管呢,言必信,我说话一定要守信,我答应借给你枪就借给你枪,要不要死是你家的事,那这算什么朋友呢?各位知道,说话守信用,答应的时候跟落实的时候有一个时间上的落差,时间上的落差可能发生任何事情,这就是儒家的智慧。你不要说我答应一定要做到。如果中间有问题了,我就要改变我的策略。为什么做事可以不要有结果呢?这是儒家,多么高明的智慧,一切要看道义在哪里。所以孔子才会说什么,言必信,行必果,这样是一板一眼的小人物,算第三等,还是从《论语》里面找一些材料,来让朋友们知道,孔子真正的面貌,真正的思想是什么。谢谢。

   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经典之作,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宝典。近年来,无论是孩子家长还是教育工作者都越来越关注他们对青少年的影响,甚至很多家长要求孩子从小背诵这些经典。那么,在傅佩荣教授看来,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这些传统经典呢?


   傅教授您好:有些人认为在小学阶段,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适合背诵《论语》、《中庸》、《大学》这样的经典,请问您有什么样的看法?谢谢?

   【傅老师】:好的,这问题也非常具体。在小学的阶段,很多人都认为说他记忆力不错,任何经典像《弟子规》、《三字经》他念个三四遍几乎都会背了,那么有些人就建议,为什么不让他统统背下来呢?好像我现在仓库里面储存了许多宝贝,将来长大之后,说不定自然就通了。我认为天下没有自然就通的东西,他如果不懂这个意思,他一辈子都是念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长大了之后只望文生义说,时就是时常,他永远不可能知道说,这个时经过研究是适当的时候,他不会理解的。所以古人和现在的文字差距太大,所以我宁可怎么样呢?老师或者父母教孩子,要让他们理解,你理解了一句话就是一句话,你如果不理解,统统背下来,就好像是像背儿歌一样,你背完了也不会太在意。尤其是很多父母喜欢让小孩子背了之后来表演,一有客人来,过来背一首《长恨歌》。小孩子很聪明就背,长大之后你说有什么用呢?

   我是赞成你说,像《大学》、《中庸》你要去背的话,其实背前面几段是可以的,背到后面你根本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像你背《中庸》好了,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我们念博士班的学生都不见得讲得清楚,小孩子背的时候他什么时候会懂呢?也许一辈子都没懂,就背那几个字。《孟子》的话你要背呢,其实有很多格言是很好的,见牛未见羊,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都是孟子的话,守望相助。这个简单的话都是出自《孟子》,所以你多念《孟子》之后,对古代的文言文会觉得有点亲切,孟子使用语文、使用比喻他是高手,创建很多成语。所以小孩多念《孟子》以后,思想能够通畅,因为孟子的话,是当时的白话文。你现在念的时候意思一了解的话,就觉得说,他能够让你思想比较通畅,而不是光背而已。

   那么至于《大学》的话,也是一样,你把他背下来,至于你是否理解,实在没有帮助。不过《论语》我是赞成背的,为什么?《论语》很短,一句一句很容易理解。光背这一句,背了之后,这一句话就有他特别的内容,让你理解之后就愿意去实践。小孩子背的时候一定要随之以讲解,你完全不讲解的话,他背了没什么意思。你不要看孩子小,他也可以慢慢了解里面的许多道理,所以父母要选择。我现在在山东电视台少儿频道每天都有《论语三百讲》的播出,每一讲十分钟,当初就是为了青少年,他们读《论语》需要,《论语》里面五百多章,选出三百多章,每天每一集十分钟,就讲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怎么样,举例说明,怎么样理解他的意思。小孩子如果每天花十分钟看一看,他久而久之就会觉得这一句话有道理,他思想的能力就会提升,对许多事情他就不会只看表面,他也希望能够理解,理解的时候才可能实践,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所以我们学任何思想都是一样,理解是一个关键。

   所以我很赞成你的观点,对于像《孟子》有的太长了,或者是《大学》、《中庸》太深刻了,那恐怕背起来不太容易理解。《论语》小孩子背一背绝对比背《三字经》要好。因为《三字经》你背了之后你要了解,有这么厚的两本书讲《三字经》的,里面都是古代的故事,谁做得到呢?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今天谁家有五个儿子呢?小孩子念的时候发现,古代人如何如何,跟现代生活脱节了。所以基本上我们要了解任何书,像《论语》这个书,你背的时候不会有后遗症,也不会牵扯太多复杂的东西,这个对孩子来说,父母在孩子背的时候也要配合稍微讲解一下。小孩子学一句就是一句话,这一句可能让他一生都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这是我简单的说明,谢谢。


   傅老师您好:儒家的教育思想是为了止于至善,但是教育目的不是由教育本身决定的,现在社会充满了竞争,人很难需达到至善的境界,所以请问,在这个止于至善教育理想和竞争的社会当中,怎样才能达到平衡?

   【傅老师】:好,至善是一个目标,有目标之后,人生所有的事情就朝目标集中,你做所有的事情都为达成那个目标,不要忘记。那个目标叫至善,就是无法形容。至这个字在中文里面很巧妙,比如说什么叫最大的?至大无外。什么叫最小的?至小无内。所以“至”这个字,永远是作为一个比较级的时候最高级的一个用法。所以在人的世界上,没有人达到至善,你只要活着就不够至善。孔子活着的时候,别人说,老师你是不是算圣人呢?他怎么说?若圣与仁,圣人,行仁,则吾岂敢,《论语·述而》)原因就在这里。所以人活着时候,没有成为圣人的,你还有更好的发展的空间,所以这是儒家止于至善的观念。

   再者,我们说止于至善,好像这个目标太高了,太远了,因为这个词来自于《大学》,只有一千五百多字,很小的一本书,你念完之后才发现,那个止于至善的止是什么意思?你当国君就要止于什么?止于爱护百姓。当大臣就要止于什么?就要止于尽我的责任,当父亲止于慈爱,当子女止于孝顺。这个止代表什么?
目标。

   那我们先问一个问题,孝顺可以做得完吗?比如我现在宣称我已经孝顺了三十年,明天要放假了,孝顺不能放假,你只要活着,道德没有假期,这是西方学者说的话,道德无假期,一样的意思,所以我们讲说,止于至善和你日常生活的各种情况能不能配合呢,可以配合,我平常做个老师,我今天好好教书了,尽到老师的责任,并不代表我明天还可以做到。明天需要继续努力,所以他永远不会说,好像我这个止于至善是太高了,我做不到,或者说我已经全部做到了,没那回事。人的生命继续开展,所以止于至善永远是一个最高目标,那你可以一直朝那个方向走,人生最怕没有方向,你没有方向的话,很可能浪费生命。

   浪费生命用一个比喻来说最清楚,我常常把人生比喻为玩陀螺,我们小时候玩过,一个陀螺用力一甩,陀螺拼命滚拼命滚,滚了半天停下来的时候还在当地,原地不动,停下来了。表面上很热闹,一辈子跑来跑去,送往迎来,很热闹,等到结束的时候,一发现,我在原地我根本没往前走。方向最重要,只要有止于至善的方向,你这一生就不会浪费时间的。我这样做一个简单的说明,谢谢。


   近几年来,许多研究中国传统文学的学者,都通过不同的方式呼吁、提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于是在二十世纪开始的时候,国学热在华人世界悄然兴起并全面升温。国学、国学阅读和国学教育,几乎成为人们谈论思想文化时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有评论认为国学热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前奏。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性地来看待现在的国学热呢?

   傅先生您好,针对近几年来,我们整个华人世界对国学经典学习的热潮,您有什么样的建议和期望?谢谢。

   【傅老师】:好,国学热第一个阶段,称为普遍推广,那十年之内通过央视,我们山东电视台、凤凰卫视,很多各地区的卫视,还有报纸媒体、平面媒体,还有网络里面推广,让人都知道,我们自己有自己的国学,并且国学是一个好东西,不见得全部是好的,不可能的,但是一定有好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并且经济发展之后,你跟外国人来往,就发现外国人有他的传统,他以此自豪,中国人当然也有。所以国学热第一个阶段,普遍推广,让大家都知道国学的价值。

   现在到了第二个阶段,叫做叫回归经典。回归经典是什么意思呢?你看的比较明显的是小孩子,很多父母,我见到的几乎很少例外的,都让小孩子背《三字经》、背《弟子规》,背背唐诗背背宋词,真是让孩子回归了经典。他们这一代上来了之后,读这些古典的文言文的资料,要比我们这一代要容易多了,因为他从小就背了很多东西。但是不要忘记,回归经典除了孩子之外,我们大人更需要回归经典,为什么?因为我们后面还有几十年,尤其是各位年轻的老师,还有几十年要发展,这一生怎么能忽略传统国学的重要的资源呢?

   回归经典是什么意思?就是你通过别人介绍之后,一定要回到原典。比如说你听我讲《论语》,听别人讲《论语》,到最后你一定要自己打开《论语》这本书看看。好,问题来了,很多人看《论语》这本书,这个文言文看不太懂,一定要找一个注解,选书有一些原则,第一个先看他的序,看他的序里面他是不是专业的研究,因为现在书出的很多了,到书店一看,论语的书几十种,不可能每一本都很好,所以你就要看一下,他在写什么。其实你要看很简单,就看第一句话,他怎么翻译学而时习之,他如果还翻译成时常,那就不要看了。就是你再看也是一样,因为他根本就没有研究,他只是把别人所做的研究,朱熹这一套他搬过来了。我讲的都是我自己的心得,这个心得经得起检验的,学术界要讨论的时候,我非常乐于讨论。像这个就是我们要去思考的地方。谢谢。
   

   傅教授您好:我们现在的国学,能不能解决我们当今社会的这一个社会信仰问题?

   【傅老师】:好,这是很大的问题。我们要知道,说到信仰,一定是每一个人各有各的机缘,各有各的感动,根据调查研究,80%的人都是跟着父母去信的,父母信什么,祖先信什么,我就跟着信,比如说父母信佛教,我自然从小接触了佛教,我也很容易接受这个信仰。父母信天主教,你也习惯这个宗教的内容,所以这是中国人的信仰特色。

   好,我们接下来问,儒家有没有可能建构中国人所需要的信仰呢?我们要知道,基本上儒家不是一套信仰,我们今天也特别谈到,儒家是一套哲学,孔子本人绝不认为说,我孔子可以变成教主,然后呢,别人看到我要膜拜,好像把我当神或者是佛一样,孔子没有这个念头。孔子说过一句话,说得很好,“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八个字。《论语·卫灵公》)是人有能力弘扬道,道代表什么?道代表人生的理想,人生的正路,人去弘扬他,不是靠道来弘扬人的生命。什么意思?

   一个人就算不了解儒家,他只要真诚的话,他照样可以从内心找出真诚所给他的指示一条正确的路。儒家思想为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一个外国人、欧洲人,他如果真诚的话,他所表达出来的言行表现就跟儒家的很配合。我在比利时、在荷兰、在欧洲都教过书,教书的时候和这些外国学生,都是研究生,跟他们说,你如果真诚的话坐在车上,看到老太太会让座吗?他们都告诉我,确实想要让座。如果年轻人坐着,老太太站着,心里不忍。这就是儒家的思想,对不对?所以基本上儒家是一套这样的哲学,所以他和世界上各个国家,有自己信仰的国家,都不会有信仰的冲突。

   人类未来的发展,为什么需要儒家?就因为儒家不是宗教,你要记得这一句话。如果儒家也是宗教的话,那么在人类社会里面,他立刻就有一个排他性。你看现在世界上所有的战争,一半以上都跟宗教有关。你知道美国人现在为什么不敢去中东呢?美国在利比亚的大使馆还被炸了,发生这么多悲惨的事情为什么?他背后都跟宗教信仰有一些关系的。宗教信仰有一个特色,相信的人都有热忱,他会构成一个很强的内聚力,内聚力越强排他性也越强。你不可能说,我们这个宗教很团结,对别人都开放,那不可能的,他一定会区分,跟我信一样的教,叫做兄弟姐妹,跟我不一样的教,就是异端邪说,之间很难共存。

   而儒家不是宗教,是全世界各种宗教信仰的人都愿意听的,愿意接受的事项。这也是我们今天有利的地方。但是儒家一定不能讲成教条,你把他说成教条八股,谁听到了谁就要乖乖听话,那就不是儒家的意思,儒家一定强调两个字,叫做真诚。

  你跟全世界的人来往,你只要真诚的话,全世界没有人不尊重你的,你只要真诚,然后你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谁不欢迎呢?你跟不同宗教的人来往的时候,可以作为一个沟通的平台,提供一个最好的对话的资源。我就这个问题做一个说明,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1 20:49 , Processed in 0.11599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