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基于元认知理论的写作及写作教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11 16:14: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基于元认知理论的写作及写作教学

马建梅(湛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讲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
对元认知的定义,不同的心理学家有不同的诠释。 有人认为,元认知是“跳出一个系统后去观察”的认知加工。有人把元认知描述为“明确地专门指向个人自己认知活动的积极的反省认知加工过程。”弗拉威尔的定义是:“元认知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关于自己思维活动和学习活动的认知和监控”。我国学者尽管对元认知定义的描述各不相同,但其核心是共同的,那就是元认知是关于认知的认知,是个人对自己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觉察、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这是目前我围学术界普遍接受的一种阐释。
关于元认知的结构,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元认知是由两种成分构成。如有人认为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方富熹,《元认知和认知监控》);有人认为由解悟认知的知识和解悟认知的体验(刘范,《美围认知发展研究近况简介》)组成;有人认为它包括心灵论和认知监控(W elh an1983);有人认为元认知的两种成分就是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监控(B aker&Bcowm 1984)。通过反复对照各位学者对几个术语的解释,目前普遍接受的一种说法是:元认知实质上只有三种成分,即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元认知知识就是关于个人的认知活动以及影响这种认知活动的各种因素的知识。它包括三个方面: D有关认知主体方面的知识,即有关人作为认知者、思维者的认知加工者的一切特征的知识。 2有关认知在材料、任务方面的知识。 3有关认知策略的知识,即关于在某种认知活动中哪些认知策略能有效地解决问题的知识。 元认知体验是任何伴随着认知活动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它包括“知”与“不知”的体验。可以发生在认知活动之前,也可以发生在认知活动之中或之后。元认知监控就是个人在进行认知活动时,将自己止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监控、控制和调节。它包括四个方面: (D认知活动前的计划制订;(2)认知活动过程中的实际控制; (3 认知活动结束时的结果检查;(4)认知活动结果检查后的补救措施。
根据元认知理论的界定,我们可以这样阐述元认知在写作过程中的作用:写作过程中的元认知其实质是对作文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调节,它表现在写作主体根据命题的要求,选择适宜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监控作文活动的进程,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地相应地调节写作过程。
因此,在写作教学中,启发学生获得并掌握止确的元认知知识,丰富学生的元认知体验,指导学生调节和监控作文过程,对于学生形成作文能力的基础,提高学生作文的驱动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启发引导学生掌握元认知知识,奠定作文的基本条件
写作中的元认知知识指的是学生对写作活动中的一般性知识的认识。这一般性知识包括:人的知识、任务知识和策略知识。
1.人的知识。是对写作者本身及他人关于写作因素及影响的基本认识。引导学生获取这一类知识,可采用自我提问的方式,即通过向学生提供一系列供学生自我提问的问题表单,促进学生对自我和他人作文水平及作文能力等的理解,从而明确自己作文的方向,拟定写作计划。
问题表单中的问题涉及三方面: 1)自身的认知水平和作文水平。如自己作文的知识基础、作文能力水平、 作文文体的偏好、个人的兴趣爱好及个性特征等。 2)自身与他人之间作文差异的比较。如:自己与他人在作文方面的长处和短处是什么?他人在写作方面给予我的借鉴是什么?这一环节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人与人之间存在方方面面的差异,作文是人的个性化创作过程,在体现个性创作的同时,还要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3)影响主体写作水平和写作活动的主要凶素。通过设问、回答让学生明确生活体验、素材积累、智力水平和思维发展等因素都可以影响个人的写作。这些因素的影响使每个人的写作能力存在差异,但差异并非一成不变,每个人都可以以不同的途径来调控这些凶素。如加强阅读、丰富生活体验、自觉加强智能、思维训练等。
2.任务知识。指写作主体对写作活动中任务要求的认识。其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关于写作任务中有关信息特点的知识。如自己的写作任务是什么?任务的难易程度怎样?每一项写作任务的具体要求及目的等。二是指材料信息的知识。如作文的性质、写作的基本文法知识等。任务知识的掌握可以通过教师传授,还可以采用相互提问的方法,即将学生每两人分为一组,给每个学生一份类似于自我提问的表单,要求学生根据表单相互提问并作出回答。这种相互提问的方法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考与竞争,发展元认知。
3.策略知识。即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对策略知识及策略的运用等方面的认识。获取这方面知识主要通过操作性的训练来达成。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并运用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手段来进行写作j训练的内容包括:选材的策略、构思的策略、修改的策略等。如针对学生作文无话可说的症状,可采用“观察”的策略,在“怎样去观照生活,观照怎样的生活,什么时候用局部观察法,什么时候用整体观察法……”等方面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及训练。再如学生不善于修改,可采用“制订标准——自我评改——他人修改——自我再改”的四步骤训练方法。
二、调动多方面的元认知体验,激发学生写作的内驱力
写作中的元认知体验是伴随着写作活动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对自我认知的体验可通过自我设问的方式来调动并调整。如“我对我要表达的事情知道得是否清楚?我的写作思路是否清晰?我用什么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每一个词句的运用是否达到最佳?……”设问若自己不能回答,可通过外部评价的方式来寻求结果。 如请他人提出意见,或请教师批改、讲评。不管用哪种方式,其目的都是让学生体验到自身写作活动过程中的优劣,从而改进写作。情感的体验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写作的动机与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的欲望与情绪来进行。 王蒙说: “写作是个体激情的喷发。”写作的激情就是创作出杰出作品的力量之源。凶此,激发学生的情感应该是丰富学生元认知体验的有效途径之一。比如:引导学生讲出让自己感动的一件事j以国内外人事为话题, 通过辩论的方式谈个人的体会与感受;用精美时文、经典影片、音乐美术等艺术作品来陶冶情操、启悟灵性……总之,让学生在情感上、精神上都能真止体验到愉悦和享受,有“不吐不快”的感受,从而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活动中去,真正实现从“要我写”到“我要写”的转变。
三、指导学生进行元认知监控,促进写作过程结构的圆合
写作中的元认知监控是个人在进行写作时,将写作过程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地监视、控制和调节。根据迪尔尤对元认知监控系统的分析阐释,我把贯穿整个写作过程的元认知监控分为前后连贯的四个方面:
1.写作计划的制订。从写作全过程来看,学生要根据教材和写作人纲的要求,自行制订写作计划,如写作的篇数、练笔的文体、写作时间的安排、写作效果的检测等等。从篇章来看,学生要能说出命题的要求,写作范围、题意等,并说说准备选用什么材料表达什么主题,怎样组织材料,将用哪些方法等等,编写提纲可以起到擎领的作用,是实施计划不可或缺的手段。
2.写作活动过程中的实际控制。即在写作活动进行过程中及时评价、反馈,发现存在的不足,修正和调整写作策略。在教学中,教师可协助学生审视自己的写作过程,及时发现缺点和不足。另外,教师还可向学生介绍一些自我监控的措施。如让学生使用教师编制的《写作的元认知策略自我提示卡》进行自我监控练习。写作时要学生按卡上的要求做,可以避免写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写作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自我审查也可以对写作过程进行控制、调整。如“这一段的意思我是否表达清楚了?上下段之间的过渡是否生硬?这个词是否最妥帖?我的语言是否简洁? ……”就写作方法和策略而言,引导学生考证:信息来源是否可靠?材料是不是很新?我用了哪些写作技巧? 这些技巧是否可以有力地表达我的观点?主题是否需要进一步深化?如何深化?……
3.写作活动结束时的结果检查。这一步实际上是为个人提供关于写作活动结果的反馈信息。教师可提供一 些有效性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习作作出评价。 (1)经验评价, “根据写作的内容和主题,我已经拥有哪些社会经验,还缺少哪些?我意识到语言表达上的现有能力和困难之处了吗?” (2)交际评价,“在写作时,我心中有没有读者?哪个段落显示出明显的交际性?我是否有意识地运用了交际性的和论证性的常用熟语,从而把握住了全文的篇章结构。如: “我的看法是”, “根据我的看法”, “正如人家所知”, “总之” 等等?在提出反驳观点,表达情感,说明问题真相,叙述经历中我使用了哪些言语行为和交际策略?”(3)对文章结构、语体风格、表达方式的评价,“开头和结尾是怎样的?段与段句子的过渡,句与句之间的衔接用了哪些连接手段(基本句式,连词,段意)?词汇有什么显著的特点(新颖、陈旧、书面语、口头语、语言层次)?表达简洁还是繁琐?是客观地表述,还是有倾向地表述?对篇章结构、词句表达是否经过多次修改?”
检验学生的写作水甲是否提高还可以采用编制“写作成品档案袋”进行评价的方法。由学生从自己的习作中抽出一周内写得最好的一篇文章放进档案袋,一段时问之后,抽出篇章进行纵向比较,从而评价练笔的结果,寻找改进的对策。
4.写作活动结果检查后的补救措施。若在对写作活动的结果进行检查时,发现了不足和缺陷,写作者就要根据检查后的反馈信息调整自己的写作行为。教师要引导学生继续反思:是计划不周呢?还是执行计划不严密?是个人写作态度的问题?还是客观因素的影响?就具体的篇章来说,可以采取复看和修改的方式进行补救。复看是为了发现作品中的不足,修改则是弥补不足。修改的范围有材料的删减,观点的深化,语句的斟酌,结构的调整等,修改的方式则可多样,教师修改、同学互评、自我修正等。不管哪种方式,其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认清自己作文的优劣,从而强化训练的措施。值得指出的是:下评语不能千篇一律,要具体落实到各个细处,且不仅要指出不足,还要提出如何修改的建议。
源自《当代教育论丛》200510期下半月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4 20:24 , Processed in 0.15900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