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特色是属于自己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11 20:49: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特色是属于自己的   

刘古平
2005年的时候,朱永新在在靖江外国语学校·莫愁新父母学校成立大会上有一段讲话,核心就是“特色就是卓越。”后来他写了多篇博客阐述:“如何从优秀到卓越?”一般而言,特色就是办教育的个性、特殊性,朱永新这个讲话是一个普通的讲话。看完了他的博客,也并不能了解他说的“特色就是卓越”的真正内涵,特色依旧是浮在表面。此后,很快我就发现朱永新的这个讲话有极强的号召力,在江苏省教育界乃至全国都有极为深刻的影响。因为特色学校已经在许多城市铺开,铺开的速度远远快于《义务教育法》的实施。
后来中央电视台主持人伟鸿和王小丫正在主持一个专题节目:“《春天的约会》:关注城市择校”。其中主持人直言不讳的直击朱永新:“知道在苏州,除了就近的这个原则之外,苏州特别强调的是这种特色教育,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按照特色来做一些选择,是不是确有其事?”朱永新回答说:“比如说我们有一个学校它就写字,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都写一手漂亮的字,我觉得这也很了不起,我说你想写字的就到这个学校去。”
其实,朱永新讲的类似写字、跳舞、兵乓球、旱冰等等是不是一个学校的特色呢?我看未必就是特色。
让朱永新所料不及的是此后我所住的城市“2006年热点小学招生一览”中发现,所谓“热点”就是“特色教育”,都是通过“特色”进行择校以及多收费,全国各地几乎都这样,这样新版《义务教育法》没能约束择校与多收费。
近些年,各地还搞了许多“特色学校高级研修班”,我看到一个时评,这是许锡良写的,他说:“参加小学特色学校高级研修班的5位校长在结业之后找到我,想要我谈谈对特色学校建设的看法。我让他们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竟没有人有心得体会。其中一人对我说,等回去好好复习一下笔记,再来谈。”
体会什么?复习什么?我不知道“高级研修班”的学员究竟搞懂了特色是什么?
其实这个答案非常简单:“特色是属于自己的”或者说:“特色就在你身边”。
中国基础教育学校几乎是“千校一面”,很少有特色,有的是校长狠抓升学率。校长们并不会更多的考虑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很少考虑当地的经济文化背景,很少考虑我们的教育要给学生带来了些什么?
有的校长开始怀疑自己,感到“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学校”的说法也有问题。而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学校”有问题,而是所有的学校都要面临一样的问题,行政干预,让校长们不能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如是而已。
现在一个很流行的提法:“学习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按照这个思路去办学校也许很难办出自己的特色,只会让校长们去考虑,怎样才能提高学校的升学率,怎样才能在争夺生源方面更有竞争力。
许多人都喜欢引用杜威的一句名言:“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针对现实,这句话确实有些水土不服。为什么呢?
追溯中国近代史,100多年前废除科举之后,当新教育产生的时刻,依附于新教育的科举余毒却一直未能肃清,其原因是社会转型并不彻底,政治民主的改革并未完成,这是深层次的原因。
陶行知在86年前写的《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还是值得回顾,文章说:“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他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他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
那个年代陶行知就在批评:“学习改变命运”,问题的要害是改变什么命运?如果不能改变命运,那么读书无用就立即抬头。
这是教育本身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很难让今天的学校建立自己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有特色的教育。
一个很有名气的“川菜馆”和一个“农家小舍”谁最有特色?
天下的川菜馆,只要正宗,都是一样的,相反就不正宗了,不正宗,还能算川菜吗?
农家小舍就完全不一样了,各家的饭菜有各家的特点,不然也称不上农家小舍。
所以,特色的根本含义是属于自己的,也就在自己身边。
办学校,教育行政机关有要求、有规定,这是办学的最低标准,这不是特色,而是必须达到的标准。除此之外,校长就要根据自己的学校情况,地域、经济、人文、环境提出自己办学的特殊性,由此形成的特殊的校园文化,这种特殊性属于自己的,都是存在于自己的身边。
陶继新采访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二甲中学“学校行为文化建设”的报道最后说了这么一段话:“人的品质是需要积累的,正像积累文化一样,是可以不断增值的。在管理上,人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其实,在人生旅程中,细节照样是可以决定胜负的。那些在小事小节上不太‘讲究’的人,认为‘小善’‘小德’而不肖于为也。岂不知,大善大德都是从小善小德积累而来的。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也。不乱扔垃圾,随手捡拾垃圾,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优秀品质的体现。这些‘举手之劳’,看起来简单,天天做到,就是不简单,就是良好习惯的积累,生命化教育的渐进。正是在这点点滴滴的行动和积累中,形成了一种学校行为文化。而生命化教育的理念更是在这一个个‘小善’‘小德’的叠加中,慢慢提升和明晰的。这也许就是你们‘今天第二’的文化意蕴所在吧。”
校园的特色也如同人的品质以“小善”“小德”不断积累沉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最后才能上生成一种具有价值的特色。
譬如凌宗伟说:“我们的‘厕所文化’,我们的‘食堂文化’,我们的‘每天一个励志故事’,我们组建的‘教育行者’‘三人行’‘今天第二’‘心智家园’等博客圈和‘教育行者’QQ群,还有‘张文质之友读书会’‘二甲中学青年教师成长协会’,我们组织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教学研究沙龙,还有我们开展的师生同写‘成长故事’,师生同树身边的各类榜样,全体学生在‘我为班旗添光彩’中成长的一系列活动,甚至我们学校的标语和宣传橱窗,都构成我们学校特有的文化。”
这些看似小事,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都是属于自己的,由此逐渐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学校的特色。
特色可以借鉴,也需要校长们走出去学一学,但任何特色的形成都是由时间,实践积累形成的,属于人家自己的特质,因此是无法复制变成自己的东西。
我们今天在互相就流于学习中习惯使用“复制”是一个非常愚蠢的做法,而一哄而上可能就更是愚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0-6 10:31 , Processed in 0.08738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