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徐焰:解放军公开番号的背后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15 20:11: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徐焰:解放军公开番号的背后故事

作者:徐焰

  2013年1月15日晚,央视新闻频道发布消息说,“我军陆军集团军番号从今起解密。”至此,从1950年朝鲜战争开始、经过63年,中国新闻媒体终于不必再用“某军”、“某集团军”这类模糊用语,而是可以直呼人民解放军一级陆军部队番号。这表明中国在增强军事透明度上又前进了一大步。
  1月20日下午,本刊记者采访了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军事史专家徐焰,畅谈人民解放军的历史。经过八十多年的发展,这支伟大军队拥有自己的传统,并且已经迈入现代。
  国家人文历史(以下简称国):这次人民解放军公开番号,究竟代表了什么?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宣布公开?
  徐焰(以下简称徐):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央就决定军队信息适当开放。要知道,在1979年之前,整个国家都处于封闭状态,就连经济数据都是模糊的。改革开放之初中央就考虑政治上推进民主化、公开化的问题,公开化就包括军事信息的公开。但是,当时中国在南边正与越南作战,跟越南作战,担心苏联的威胁。1982年,局势缓和,才第一次把军队的人数公开,宣布解放军人数为423万人。1985年又公布裁军100万人。
  80年代后期,已经准备把各个集团军的番号都公开。1989年,赶上政治风波,加上苏东剧变,军事信息适当公开的事情就拖了下来。其实,部队番号,怎么可能保密?现在天上有卫星一照便知。而且部队驻在某地,有家属、又有退伍兵就业,也不可能保密。
  这次部队番号公开,应该跟新领导比较开放有关,前后也酝酿了很长时间,关键是克服传统的习惯思维。但是,克服传统的思维方式不容易。所以部队番号公开才一直拖到今天。
  国:解放军十八个集团军分成甲种和乙种,又分成满编和减编。甲种和乙种、满编和减编之间如何区分?1985年裁军前,解放军部队都是叫某军,1985年后,为什么都改称集团军?
  徐:部队分为甲种和乙种,在解放初期就定了。我们可以理解满编师和甲种师近似,减编师和乙种师近似。但是有时候也不完全一个意思,有些乙种部队的兵员不一定少,但装备差一点。应该说,和平时期的军队都是这样分,是一个国际惯例。比如,前苏联有满员师、有半满员师,还有架子师。架子师就是只有军官干部没有士兵的部队。以前中国也有架子部队,现在已经没有了。架子师都转成了预备役部队,这也是和平时期的正常做法。所谓甲种部队,就是在装备、人员上比较完整,可以随时投入作战的部队。所谓乙种部队,就是,兵员相对少,装备比较差,战争爆发后需要进行补充才能投入作战的部队。因为,和平时期都搞甲种部队花费太大。
  “集团军”这个称呼在拿破仑时期就存在,历史上说到集团军,一般是由三四个军组成一个集团军。现在人民解放军的集团军,是各装备,各兵种,结合在一起的一个军级混成部队。因此,使用“集团军”这个名称其实是有争议的,应当讲叫“合成军”更为合适。过去的军,就是单纯意义上的陆军军级部队,现在合成集团军,包括炮兵、装甲兵、还有陆航部队,各兵种都混在一起。过去一个军区有几个军,军区直属炮兵、坦克兵,作战的时候加强给各军。现在军区已经不直属这些技术兵力,而是直接归各集团军。


  国:网上有一种说法,现在的38集团军、39集团军和54集团军是重装集团军,有这样的说法吗?另外,说54集团军是全军总战略预备队,是快速反应部队,有什么原因?
  徐:所谓38集团军、39集团军和54集团军是重装集团军这个说法不准确。只能说这三个集团军比较精锐,是齐装满员的部队。至于54集团军是全军总战略预备队,是有历史渊源的。朝鲜战争停战后,志愿军仍有一些部队留在朝鲜驻防。直到1958年,才全部撤离。54军就是最后撤出朝鲜的一支部队。当时,国内早就处于和平状态,各个军都有了自己的驻地。54军便没有合适的地方安排。1960年前后,国内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外部又是中苏关系破裂,中印边境冲突,54军就被调来调去,充当了预备队。后来,该部就习惯于被当作预备队使用。
  如今的54集团军,是一支快速反应部队。现在战争节奏非常快,临时突发事件多,要求快速反应。所以,该部就跟一般部队不大一样。首先是要求轻装,随时就能走。另外,还要接受一些特殊训练,并且往往是集中待命。像普通部队平时可以执行一些生产任务,养猪种菜、修路、铺电线、修营房,但是,快反部队就不行了,就必须随时待命。
  国:我们在地图上可以看到各个集团军的位置。属于边疆的新疆、西藏,没有部署一个集团军,这是为什么?
  徐:新疆、西藏,没有放野战部队,是新中国以来的传统,从60年代开始就是如此。解放初期,新疆进去了三个军,收编了当地的部队,最多的时候有六七个军,但是当地根本养不起那么多部队。最后,新疆只保留下两个师,其他全变成生产建设兵团,这主要是地方财政的考虑。
  西藏更是养不起大部队,在西藏养一个兵等于内地养七个兵。因此,18军进藏后,就变成西藏军区。
  1985年,西藏地区通了输油管线,青藏公路也改造为柏油路面,运输能力倍增,这样的情况下西藏就可以多养部队了。现在西藏又通了铁路,养大军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在没有必要了,因为西藏人口很少,现在驻军有几个旅也够了。
  国:在人民解放军十八个集团军之外,有一个第15军,这支部队部署在湖北,看起来像是一支机动力量,但不在十八个集团军的序列中,这是为什么?
  徐:第15军原来也是一个陆军部队,这个部队在朝鲜打得不错,引起了军委的重视。1961年,中苏关系破裂,中印边境又起冲突,还担心台湾反攻大陆。因此,需要整军备战。当时,准备组建一个空降军放在中间,哪个方向有事,用飞机迅速运输。中央军委决定,把第15军改为空降军。
  空降军归空军指挥,这是中国的特殊情况。美国、英国的空降部队、空军机动师都是陆军,因为美国的陆军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飞行化,陆军有大量直升机。组建空降军时,中国陆军飞行化程度很低。陆军没有像样的飞机、机场,这套条件只有空军才有,所以没办法,只好把空降军15军拨给空军指挥。按照国际惯例,空中机动部队其实应该归陆军指挥。现在虽然条件改变了,但是这个体制没有变。
  国:红军时期分一、二、四,三个方面军。现在,解放军十八个集团军还有多少有红军血统?
  徐:人民解放军现在十八个集团军,大部分都有红军部队的传统。比如,红一军团红一师是我军最光荣的部队。现在,它的血脉在65军。华北带“六”字头的部队就保留了65军。虽然,65军并非主力部队,华北军区真正的主力是63军和64军,这两个都裁掉了。之所以保留65军,很大原因是65军有红一师老的传统。
  人民解放军现在的部队里,唯一一个完整的红军军团就是39军。39军的前身是红十五军团的老底子。四方面军最后就剩下两个军,一个是31军,就是现在的13军、14军,严格讲起来,13军也算红军军团,虽然后来拆成13军和14军两个军,不像39军那么完整。但是,也不一定是部队越老,就越能打仗。实事求是地讲,抗战期间搞大生产的部队,在解放战争初期,打得就不如那些抗战期间成立的部队好。为什么呢?因为他长时间不打仗了,老搞生产,自然就不会打仗了。东野的3纵、4纵,也就是40军、41军,就不是红军老部队,但是解放战争中间打得很好。因为,抗战时期整天打仗,战斗精神就锻炼出来了。
  国:小说《亮剑》中的主人公李云龙讲,部队的气质是由第一任长官的气质决定的,就像灵魂一样留在这个部队。在长期战争环境下,有些部队善攻、有些部队善守,很多部队有自己的传统,您怎么看?
  徐:现在的战争是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与过去枪炮时代的战争已经完全不同。过去那些战法,现在已经很难再起作用。在长期革命战争条件下,原来部队形成的作战习惯,还是能起很大作用的,这个部队善攻,这个部队善守,是有可能的。当年,28军就特别擅长防守,23军就擅长进攻,都是公认的。比如,43军128师,是最擅长爆破的一支部队,因为这支部队的兵员大部分是山东枣庄的矿工,矿工摆弄雷管炸药跟“老娘们摆弄锅碗瓢盆”差不多。因此,这个部队擅长爆破,在四野是攻坚能力最强的部队。打锦州的时候,六纵主力被派去辽西阻击廖耀湘兵团,只有六纵17师,就是这个128师,被林彪派到了锦州城下。当时,128师被称为“林总的铁拳头”。爆破这种战法在当年是可行的,可现在爆破攻坚还有什么意义?不要说现在不灵,到了朝鲜都不灵。再比如,13军,该部常驻云南,参加过入缅作战,平时训练也主要是着眼于山地作战,所以就比较适应山地作战,这就和部队的历史传统没关系。
  再说部队受领导人的作风影响。华东野战军原来三个军是受粟裕影响最大的,20军、23军、24军,这三个军原来是属于粟裕带出来的新四军一、四、六纵队。再说四野,原有五个王牌军:38军、39军、40军,41军和43军,特别是38军、39军,受传统的影响比较大。如今,随着人员更替,再加上现代高技术条件下,战争形态已经发生根本变化,传统意义上的攻守这套战法已经过时了。这些老部队剩下的精神,主要转化为部队的荣誉感,而非战术战法。
  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解放军有两次大裁军。1985年百万裁军,1997年又进行过一次裁军。这两次裁军,有什么不同?
2#
 楼主| 发表于 2013-3-15 20:12:23 | 只看该作者
徐:1948年11月,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凯歌声中,全军各野战军部队统一了编制序列,授予了从第1军至第70军的番号(中间有些缺号);到朝鲜战争时期,全国共有36个军; 60年代初期,裁减为31个军;中苏关系破裂后,又扩编为36个军;1974年,把第17军改成一个基地。此后,人民解放军长时间保持35个军,直到1985年。这次百万大裁军,有些部队肯定要被裁掉,可大家都不愿意被裁掉。综合考虑,裁掉的部队主要是历史不太悠久的部队和装备差一些、战斗力弱一些的部队。历史浅一些的如50军,是过去国民党起义部队,就被裁掉了。另外,也有一些老部队被裁掉了,如43军。很多人为43军叫屈,认为不应该裁。实际上,43军在历史上就被裁过。该军在50年代变成海南军区。
  1985年这次裁军,还有平衡山头的考虑。因为,老一代人还在,有个人对部队的感情因素在里面。等到90年代后期,老首长早都退下去了,很多老同志也都不在了,就无所谓了。所以,1997年的裁军主要是考虑各军区自己平衡。这次裁军从24个军裁为18个,有的部队是合并。

  关于裁军,不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事情,解放初期要赶快搞建设,很多部队就裁掉了。可裁军确实是大问题,过去是“吃皇粮”,一下子变到地方上,肯定是裁谁都不愿意。比如,新疆最后只能保留两个师。王震只好带头把自己的部队裁了。按道理,359旅不该裁。可是,为了大局,王震只好带头把359旅变成农一师,等于变成农场,干部战士当农民种地。这也是没有办法,不然大家都有意见。

  1985年的裁军就是彻底的遣散、合并到别的单位,这也是无奈。因为到了1985年,全国到处都是人满为患,把一个成建制的部队拉去,地方上承受不了。拉去农垦?干部战士也不干。1997年裁军,很多部队转成武警,这个也是需要的。现在高技术战争条件下,陆军保留那么多部队,没有太大用处。美国陆军才十个师,十个师打遍全球。现在的战争,空军起主导,陆军就是打扫战场。但是国内治安很重要,随着形势的发展,国内不安定因素也在增长,因此武警部队适当的加强是必须的。现在武警是双重领导,首先归中央军委领导,同时还归公安部门领导。

  国:现在人民解放军的十八个集团军里,一野有一个军,二野有四个军,三野有五个军,四野有七个军,属于华北军区的有一个军,这样的分配背后有什么玄机?

  徐:四野的部队保留比较多,主要是四野战斗力强。辽沈、平津都是四野打的,因此,部队保留得比较多些。现在看,一野保留得少。1953年,就剩一个军了。这里也没有什么玄机,主要是战略位置和财政两条决定的。一野部队在西北,原来有七个军。西北是全国最穷的地方,养不起部队。另外,在战略上又是大后方,背靠苏联,没有对手,因此就大批裁撤了。一野的部队确实是叫人感叹,解放战争是作战条件最苦的,吃的用的都是最惨的。解放之后,又是裁得最多的,转业安置又是最差的。一野大部分官兵都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油勘测部队,投入建设、开发大西北。相反,二野、三野保留的部队比较多,主要因为他们所驻的地方,西南和东南,比较富庶。另外,战略地位重要,二野的部队驻在西南的,13军,14军,始终是在西南前哨,历来很重要。东南又对台湾,肯定不能裁撤。

  华北的部队带“六”字头的军,主要是1985年时被裁撤。华北的部队,解放初期保留得比较多。在五大野战军里面华北的部队原来并不多,本来数量少,还保留最多,很多人就有意见。为什么保留比较多?一个原因是华北部队主要是驻在北京周围;另一个原因是华北军区的两个兵团在朝鲜,没法裁。当年有山头主义的因素,因此,1985年裁撤的“六”字号比较多,也是为了照顾点其他部队的情绪。

  到1997年裁军,已经没有山头主义的影响了。主要是军委和各军区之间平衡考虑。1985年,中国和苏联尚未完全缓和,所以北京军区保留的部队比较多一点,1997年时,跟俄罗斯的关系已经恢复,北方没有必要保留那么多部队,所以北方部队多裁一点。原来北京军区的五个军裁成三个军。

  为什么1997年,又要大裁军呢?这跟海湾战争有很大关系。海湾战争证明现代化的战争中,陆军的数量已经不重要了,陆军更强调质量,要精干化,搞那么庞大的陆军已经没有多大用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0:06 , Processed in 0.06173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