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76|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少儿不宜图帖]:一个女人的一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22 01:06: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个女人的一生
9#
 楼主| 发表于 2013-3-31 07:22:35 | 只看该作者
一代超级才女蔡文姬乱世浮沉的三次婚姻http://book.sina.com.cn  2010年04月25日  新浪读书
  文章摘自《像曹操一样活着》
  作者:李师江   出版社:远方出版社
  


蔡文姬画像

  蔡邕的女儿蔡文姬,一代超级才女的命运。有这个一个天才老爸,蔡文姬从小就文学、艺术、音乐样样在行,迟早成为一名艺术女泰斗。可现在老爹被处死后,家中顶梁柱一下子垮了,蔡文姬顿时变作乱世浮萍,不知风要将自己吹向哪儿去!此后中原陷入混乱状态,胡人骑兵经常过来烧杀抢劫一翻,马边悬挂男人头,马后载着女人,凯旋而归。蔡文姬就成为被掳掠的妇女中的一员,饱受凌辱和虐待,更别提什么贞操道德了,一提就想死。飘来荡去,流落到南匈奴,这一年她是个23岁的姑娘。
  这一去就是12年。她嫁给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贤王,饱尝水土不服和刻骨思乡的痛苦,但是很顽强地活着。她也为左贤王生下两个儿子,大的叫阿迪拐,小的叫阿眉拐。从一个文艺之家到番人世界,需要忍受很多很多,她没有忘记音乐,学会了吹奏“胡笳”去回味从前的岁月。
  12年后,曹操当上了宰相,志得意满的时候,得知自己的老师蔡邕的女儿流落在匈奴,哎呀,肯定是饱受苦楚生活得很不习惯,况且现在中原很强大了,不接回来没面子,派了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壁一双,要把她赎回来。
  当年流落匈奴是命运无从选择,只求一线苟活的机会;而这十二年适应了了另一种羶肉酪浆的生活,有了一个感情很不错的家,现在却又要生离死别去,真不知道是喜是忧呀!一次次永不回头的离别,是不是要考验她坚强的神经呢。蔡文姬面对恩爱有加的左贤王,和天真无邪的两个儿子,只觉得柔肠寸断,泪如雨下,在汉使的催促下,她踏上马车,回归故土与夫离子散的两种*九重天感觉一起涌上心头,留下了慷慨绝唱《胡笳十八拍》: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对殊俗兮非我宜,遭恶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
  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杨尘沙。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被甲兮为骄奢。两拍张弦兮弦欲绝,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越汉国兮入胡城,亡家失身兮不如无生。毡裘为裳兮骨肉震惊,羯膻为味兮枉遏我情。鼙鼓喧兮从夜达明,胡风浩浩兮暗塞营。伤今感昔兮三拍成,衔悲畜恨兮何时平。
  无日无夜兮不思我乡土,禀气含生兮莫过我最苦。天灾国乱兮人无主,唯我薄命兮没戎虏。殊俗心异兮身难处,嗜欲不同兮谁可与语!寻思涉历兮多艰阻,四拍成兮益凄楚。
  雁南征兮欲寄边声,雁北归兮为得汉音。雁飞高兮邈难寻,空断肠兮思喑喑。攒眉向月兮抚雅琴,五拍泠泠兮意弥深。
  冰霜凛凛兮身苦寒,饥对肉酪兮不能餐。夜闻陇水兮声呜咽,朝见长城兮路杳漫。追思往日兮行李难,六拍悲来兮欲罢弹。
  日暮风悲兮边声四起,不知愁心兮说向谁是!原野萧条兮烽戍万里,俗贱老弱兮少壮为美。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垒,牛羊满野兮聚如蜂蚁。草尽水竭兮羊马皆徒,七拍流恨兮恶居于此。
  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匹神何殛我越荒州?制兹八拍兮拟排忧,何知曲成兮心转愁。
  天无涯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人生倏忽兮如白驹之过隙,然不得欢乐兮当我之盛年。怨兮欲问天,天苍苍兮上无缘。举头仰望兮空云烟,九拍怀情兮谁与传?
  城头烽火不曾灭,疆场征战何时歇?杀气朝朝冲塞门,胡风夜夜吹边月。故乡隔兮音尘绝,哭无声兮气将咽。一生辛苦兮缘别离,十拍悲深兮泪成血。
  我非贪生而恶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已矣。日居月诸兮在戎垒,胡人宠我兮有二子。鞠之育之兮不羞耻,愍之念之兮生长边鄙。十有一拍兮因兹起,哀响缠绵兮彻心髓。
  东风应律兮暖气多,知是汉家天子兮布阳和。羌胡蹈舞兮共讴歌,两国交欢兮罢兵戈。忽遇汉使兮称近诏,遗千金兮赎妾身。喜得生还兮逢圣君,嗟别稚子兮会无因。十有二拍兮哀乐均,去住两情兮难具陈。
  不谓残生兮却得旋归,抚抱胡儿兮泣下沾衣。汉使迎我兮四牡肥肥,胡儿号兮谁得知?与我生死兮逢此时,愁为子兮日无光辉,焉得羽翼兮将汝归。一步一远兮足难移,魂消影绝兮恩爱遗。十有三拍兮弦急调悲,肝肠搅刺兮人莫我知。
  身归国兮儿莫之随,心悬悬兮长如饥。四时万物兮有盛衰,唯我愁苦兮不暂移。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梦中执手兮一喜一悲,觉后痛吾心兮无休歇时。十有四拍兮涕泪交垂,河水东流兮心是思。
  十五拍兮节调促,气填胸兮谁识曲?处穹庐兮偶殊俗。愿得归来兮天从欲,再还汉国兮欢心足。心有怀兮愁转深,日月无私兮曾不照临。子母分离兮意难任,同天隔越兮如商参,生死不相知兮何处寻!
  十六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对萱草兮忧不忘,弹鸣琴兮情何伤!今别子兮归故乡,旧怨平兮新怨长!泣血仰头兮诉苍苍,胡为生兮独罹此殃!
  十七拍兮心鼻酸,关山阻修兮独行路难。去时怀土兮心无绪,来时别儿兮思漫漫。塞上黄蒿兮枝枯叶干,沙场白骨兮刀痕箭瘢。风霜凛凛兮春夏寒,人马饥荒兮筋力单。岂知重得兮入长安,叹息欲绝兮泪阑干。
  胡笳本自出胡中,缘琴翻出音律同。十八拍兮曲虽终,响有余兮思无穷。是知丝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哀乐各随人心兮有变则通。胡与汉兮异域殊风,天与地隔兮子西母东。苦我怨气兮浩于长空,六合虽广兮受之不容!
  这是人生和命运的绝响,一个女人做出男人手笔的开阔激昂的乐章!南匈奴人在蔡文姬去后,每于月明之夜卷芦叶而吹笳,发出哀怨的声音,模仿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成为当地经久不衰的曲调。中原人士也以胡琴和筝来弹奏非常盛行,据传中原的这种风尚还是从她最后一个丈夫董祀开始的。
  蔡文姬回到故乡陈留郡,但除了断壁残垣,故乡只留下回忆。在曹操的安排下,蔡文姬嫁给田校尉董祀。这个婚姻并不和谐,算是曹操强扭的西瓜。你想董祀风华正茂,一表人才,文化程度艺术修养都很高,是个自视甚高的人;蔡文姬三十五岁了,在被掳到匈奴之前已经结过一次婚,本来相当恩爱,后来丈夫咯血而死,还被说成克夫。如此女人,如残花败柳已不指望再有春天,要不是曹操的旨意董祀又怎会娶她?
  即便如此,坎坷的命运还是紧紧咬住她不放。就在她婚后的第二年,她的丈夫董祀又犯罪当死。当时她顾不得丈夫平时对他她嫌隙,蓬首跳足地来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
  当时曹操正在大宴宾客,有头有脸的人物济济一堂,听到门外报告求见,便对在座的宾客说道,蔡伯偕的女儿在外边,我想各位应该听过她的才名,今天我跟大家一块儿接见她。
  蔡文姬走上堂来,跪下来,痛楚地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在座宾客诧叹不已,曹操说道,事情确实值得同情,但文状已派送去了,有什么办法呀!蔡文姬恳求道,明公你厩马万匹,虎士成林,难道会可惜一匹马,不去救一个垂死的性命吗?曹操念及昔日与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惨的身世,倘若处死董祀,文姬肯定也活不成,于是立刻派人快马加鞭,追回文状,并宽恕他的罪行。
  曹操看到蔡文姬在严冬季节,蓬首跣足,心中大为不忍,命人取过头巾鞋袜为她换上,让她在董祀回来之前,留居在自己家中。曹操的是个文学青年,跟蔡文姬谈文学,谈读书,在一次闲谈中,曹操想起原来在蔡邕家里见过的丰富藏书,煞是羡慕呀。那时候可不像现在这么图书泛滥,而是很珍贵的。蔡文姬告诉他原来家中所藏的四千卷书,几经战乱,已全部遗失,不过自己现在还能背出四百篇,曹操失望之余又非常惊喜,说,这样吧,我派几个抄书手到你家里,你背他们抄,怎么样!蔡文姬惶恐回答,男女有别,到我家里不方便,你就给我笔,我自己记下来就是。这样蔡文姬凭记忆默写出四百篇文章,文无遗误,满足了曹操的好奇心,也可见蔡文姬心智的超群。
  这件事后,董祀感念妻子的恩德,在感情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夫妻双双也看透了世事,隐居去吧,溯洛水而上,居住在林木繁茂的山麓。
  这个女人的一生,浸透了汉末的乱世人如草不如太平狗的时运,经历了别人需要几辈子经历的事。三国时代是个男人的世界,女人只是男人的物件,漂亮点的可以抢来抢去,轮着用,不漂亮的可以随着男人的失败被处死。《三国志》中除了为几个皇后级别的女人立传之外,几乎没有民间女人的身影。蔡文姬的命运,权当为民间女人之一影吧!


漫话才女蔡文姬
l来源:光明日报2013年3月28日第12版


金代张踽绘《文姬归汉图》

    画家李振炎为蔡文姬《悲愤诗》所感,绘《文姬归汉图》相赠。赏画之余,想起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程砚秋曾首演《文姬归汉》,剧情非常简单,只演绎了曹操遣使者周近用重金赎文姬回归汉朝的故事。后来广东粤剧、上海越剧都排演过《文姬归汉》,但影响最深远的当属郭沫若在1959年创作的话剧《蔡文姬》。郭沫若以其丰富渊博的历史知识和诗人兼剧作家的才情,欲通过蔡文姬的传奇故事重新塑造一个基本符合史实的正面的曹操形象,而从戏剧演出效果看,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全新的三国第一才女蔡文姬的生动形象。
    话剧讲述:蔡文姬在战乱中被掳到匈奴,与左贤王成婚十二载,育有一子一女。远离故土,蔡文姬无时无刻不在怀念着家乡,时时忍受着思乡之情的折磨。曹操遣使臣赎她归汉修史,左贤王出于对汉匈关系大义,准她归汉,但却坚决不允许两个子女随行。一方面渴望叶落归根,一方面又必须抛夫别子,蔡文姬感情上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可想而知。在汉朝正使董祀的开导下,蔡文姬跳出个人情感,以天下大业和民族和睦为重,毅然归汉。文姬在归汉途中创作了脍炙人口传唱千年的《胡笳十八拍》以抒悲怀。归途中,董祀落马摔伤,曹操听信谗言,欲加罪董祀,蔡文姬披发跣足,直谏曹操,救下董祀。光阴荏苒,八年后,已年逾四十的蔡文姬终于在洛阳与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女团圆,并尊左贤王临终遗愿与董祀结成秦晋之好。蔡文姬堪坷不幸的一生在郭老的笔下以大团圆结局。
    郭沫若在创作《蔡文姬》的同年,光明日报《文学遗产》发表了《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由于涉及到《胡笳十八拍》的创作权和对曹操的评价问题,引发了一场学术界大辩论。所谓《胡笳十八拍》,是一篇长达一千二百九十九字的骚体叙事诗,从本诗许多语句暗合唐朝以后律诗的句式结构及格律规则来看,《胡笳十八拍》为唐朝以后所作应为确凿。它最早见著于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五十九琴曲歌辞三及南宋朱熹所编的《楚辞后语》卷三,两本文字小有出入。
    郭茂倩在《乐府诗集》卷五十九琴曲歌辞三中对《胡笳十八拍》出处作了如下著录:
    唐刘商《胡笳曲序》曰:“蔡文姬善琴,能为《离鸾别鹤之操》。胡虏犯中原,为胡人所掠,入番为王后,王甚重之。武帝与邕有旧,敕大将军赎以归汉。胡人思慕文姬,乃卷芦叶为吹笳,奏哀怨之音。后董生(今世有人误以董生为董祀,实为唐董庭兰者)以琴写胡笳声为十八拍,今之《胡笳弄》是也。”《琴集》曰:“大胡笳十八拍,小胡笳十九拍,并蔡琰作。”按蔡翼《琴曲》有大小胡笳十八拍。沈辽集世名流家声小胡笳,又有契声一拍,共十九拍,谓之祝家声。祝氏不详何代人,李良辅《广陵止息谱序》曰:“契者,明会合之至理,殷勤之馀也。”李肇《国史补》曰:“唐有董庭兰,善沈声、祝声,盖大小胡笳云。”(原文录《胡笳十八拍》略)
    《胡笳十八拍》是一首由十八首歌曲组合的声乐套曲,由琴伴唱。“拍”在突厥语中即为“首”,起“胡笳”之名,是琴音融胡茄哀声之故。琴歌,有词有曲,边弹边唱,诗词感情真挚,意境深邃。歌词分为十八段,内容大体与二首《悲愤诗》相同。
    《胡笳十八拍》乐曲是否和诗词是同时创作出来的,目前还无从考证。但从形式到内容,两者的关系很密切。同一题材的琴曲始自唐代,即前文介绍过的《大胡笳》和《小胡笳》,南唐蔡翼创作过《小胡笳十九拍》,北宋琴曲曲目中出现了《别胡儿》《忆胡儿》,但直到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才首次看到有关琴曲《胡笳十八拍》的记载。流传至今的《胡笳十八拍》,应属后者。
    郭沫若创作《蔡文姬》时已67岁,他否定了历代有关《胡笳十八拍》由来的说法,断言“无论在形式或内容上,那种不羁而雄浑的气魄,滚滚怒涛一样不可遏抑的悲愤,绞肠滴血般的痛苦,决不是六朝人乃至隋唐人所能企及”。并据此推断满怀激情成功地创作了《蔡文姬》剧本。该剧承袭了其历史剧一贯的艺术风格——浪漫的主情主义。全剧诗情洋溢,无处不渗透着作家强烈的主观感情。特别是以《胡笳十八拍》全曲贯串始终,极有效地渲染了抒情氛围,烘托了舞台上人物的思想感情。
    史书中有关蔡文姬的记载不多,内容大概是:蔡琰字文姬(生卒年不详),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建安时期的女诗人。她是蔡邕的女儿,博学有才,通音律。初嫁卫氏,夫亡无子,归宁于家。兵乱中被虏,被胡兵辗转掳入南匈奴。身陷南匈奴十二年,生二子。后曹操遣使将她赎还,重嫁同郡董祀。今传《悲愤诗》二篇。
    《悲愤诗》(其一)是我国诗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全诗一百零八句,计五百四十字,它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汉末大动乱中的悲惨遭遇,是汉末社会动乱和人民苦难生活的实录,具有史诗的规模和悲剧的色彩。它是受难者对悲剧制造者的控诉;字字是血,句句是泪。蔡文姬的名字和她所创造的悲剧形象,伴随着她的那两首《悲愤诗》,已不可磨灭地留存在中国诗歌史中。
    令人不解的是,和蔡文姬生活在同一时代的陈寿在撰写《三国志》时,没有关于蔡文姬的记述,直到二百余年后,南朝刘宋时期范晔编撰《后汉书》时,才将蔡琰事迹撰录于《列女传·董祀妻传》中。而千百年来被炒得沸沸扬扬且对其出处争论不休的《胡笳十八拍》,却是到了宋朝之后才开始传颂的。值得注意的是《后汉书》著者赞曰:“端操有踪,幽闲有容。区明风烈,昭我管彤”。其意说的是:“妇人之正其节操有踪夡可纪者,及幽都闲婉有礼容者,区别其遗风余烈,以明女史之所记也”。并以此论将蔡文姬小传著录于《列女传》,并冠名曰《董祀妻传》。而被誉为列女的传主蔡文姬的《悲愤诗》却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暇想的空间,其不幸的三次婚姻和人生遭遇也成为后人歌赋戏剧故事创作之源。
    历代学术界一致公认《悲愤诗》二首出自蔡文姬无误。因此,《悲愤诗》当为千百年来一切有关蔡文姬传说创作之源泉。至于《胡笳十八拍》是否是蔡文姬所作,及其身世之究竟已不重要,一位中国古代杰出才女蔡文姬的故事与其重情义、敢担当、德才兼具的美丽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8#
 楼主| 发表于 2013-3-31 07:21:40 | 只看该作者
斯舜威:慈禧的油画像



1904年送往美国圣路易世界博览会陈列的慈禧画像,至今仍藏在华盛顿国家博物馆内


    斯舜威


1904年6月19日下午,美国圣路易斯美术馆。正在参加第12届世博会的大清皇室特使团会同圣路易斯美术馆馆长以及美国艺术委员会的几位成员,正在恭候来自中国的慈禧太后油画像。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幅最高统治者的油画,而且是由一位美国女画家在北京完成的。“圣容”安放在一个有黄缎衬里的箱子里,上面盖着一块黄色的织锦缎。几天后,这幅肖像对外开放,观者云集。


博览会结束后,驻华盛顿大清国公使馆派出代表团将油画郑重其事送往华盛顿。清廷对此次“圣容”出访极为重视,觉得用普通铁轨枕木运送太后的肖像不恭,特地从外务部到前门外的车站铺设了一段专用铁道。


为慈禧绘画的画家是卡尔,她一共为慈禧画了4幅油画。送往美国的肖像是穿朝服的,但慈禧认为穿朝服太复杂,画第二幅像时改为穿常服,并打算将第二幅画放置在自己的寝宫内。第三幅画像则是穿冬季朝服的,为了便于观赏,慈禧要求将这幅画的尺幅扩大至宽1.83米、高3米。除美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第一幅和故宫博物院保藏的第三幅外,其余两幅下落不明。


“油画外交”是由当时美国公使康格的夫人萨拉策划的。康格夫人觉得“义和团运动”后,慈禧的国际形象不佳,便想出了为慈禧画像,然后送到美国路易斯博览会展览的主意。


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是,只有人死了之后才画像,以便纪念死者,也便于后代子孙祭祀。康格夫人通过德龄花了很大周折,终于让慈禧明白油画是怎么回事,并同意接受画画。画家卡尔是德龄在巴黎时就已经认识的朋友,这一层渊源也是促使慈禧最终同意画像的重要因素。慈禧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勉强同意画像,但最初只计划画两次,在亲自看画家画了素描轮廓后,改变了想法,并喜欢上了卡尔,请她搬入宫内居住,让宫内都叫她“柯姑娘”。“柯姑娘”在宫中一住9个月,成为唯一一位近距离观察慈禧和中国宫廷生活的西方艺术家。


卡尔回忆她进入宫廷的第一天的情景:“8月5日,我首次到中国宫廷觐见那天,我们在美国公使馆准时起床,因为从京城到颐和园坐车要走整整3个小时,而准时是东西方君主共同遵守的礼仪。我们觐见的时间是10点半,皇太后的肖像定于11点钟开笔;时辰与月、日一样,都是经过反复查考历本、再三斟酌之后方才选出的,这一刻开始绘制皇太后陛下的画像被认为最是大吉大利。”在顺利地获得了慈禧的好感和支持后,卡尔开始逐渐融入奢华而快乐的宫廷生活,但她随后就发现,随着肖像的进展,自己连续不断地与中国传统的绘画观念形成冲突。她回忆道:“他们希望细部越详细越好,不想要阴影。如果只考虑太后一个人的话,她很有鉴赏力,人也开放,最后总会给我更多自由,但她也不得不遵守传统……当我明白我将不得不运用传统的方法来表现太后那异常吸引人的性格、将它平庸化时,我就不再对我的工作充满开始时的那种热情了。”


这一中西文化的冲突,在其后为慈禧作画的华士身上又再度重演。当时卡尔已经完成画像并在海外引起轰动,而华士也已经为庆亲王奕劻及李鸿章、袁世凯等朝廷重臣画像,慈禧主动约请了这位美籍荷裔画家,从起初勉强接受女画家到此时主动联络男画家,慈禧在这方面无疑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开放的程度。


卡尔和华士都圆满完成了任务,获得了大量奖赏。

7#
 楼主| 发表于 2013-3-23 22:29:57 | 只看该作者
6#
 楼主| 发表于 2013-3-23 01:25:15 | 只看该作者
文革街头的宣传画




5#
 楼主| 发表于 2013-3-23 01:21:53 | 只看该作者
1952年梦露COSPLAY毛1952年性感女神玛丽莲.梦露一时兴起,在摄影师Philippe Halsman的指导下以毛的样子玩了一把真人版的COSPLAY。也许因为梦露脸上的痣让她觉得与有几分相似吧~~
4#
 楼主| 发表于 2013-3-22 14:03:53 | 只看该作者
漫话中国古代女子教育

文章作者:邸永君 来源:中华读书报 2013-3-22
    回顾历史,中国无疑是世界上最重视教育的国家,2500年前孔子提出并躬身施行的“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是具有永恒价值的先进理念。然而对“类”的理解,却被长期限制在不同阶层、不同出身、不同才质等方面,而对占人口一半的女子,则一直未能享有与男子同等的接受教育并由此获得发展的权利。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大缺憾。
    但考察历史不难发现,虽然中国自古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但女子的才华一直是文人雅士津津乐道的美谈,淑媛才女更是其赞美的偶像,倾慕之好逑。只是由于种种原因,其卓越才华的表现和传播远较男性困难,诸多闺秀诗人、画家的成就被无情埋没,能得展露者屈指可数。而另一方面,物以稀为贵,也正因是凤毛麟角,方可成千秋美谈。
   历史上才女的分野
    在历史上,才女之分野大致有二,一是大家闺秀,二是风尘女子。以出身不同,所以地位有异。现予以简要归纳。
    (一)大家闺秀
    大家闺秀是指家庭出身名门,受教育机会来自家学传承的女中俊彦。在此行列中,为后世瞩目者历代皆有,现聊举数例以示之。
    1、首席女史班昭
    班昭,字惠班,又名姬。因家学渊源,极擅文采。其父班彪,乃东汉大文豪,兄长班固和班超,亦颇有名于当时。班昭本人常被召入皇宫,教授皇后及诸贵人诵读经史,尊之为师。班昭十四岁嫁与同郡曹世叔为妻,所以人称“曹大家“。
    班昭的贡献,首为助班固修《汉书》,其中最为棘手的是《百官公卿表》和《天文志》,是班昭在班固去世后独立完成。班昭另一兄长班超,志在万里,成语“投笔从戎“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便是因他而出现并流传至今。
    班昭的文采和理念,存留于她所撰写的《女戒》之中。《七戒》内容包括“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等七章。本是用来教导班家女儿的私家教课书,不料京城世家争相抄诵,不久便风靡宇内。就内容而言,是开“男尊女卑”理论系统教育之先河。由此可见,班昭不仅是史学家,也是文学家,两千年来中国才女第一人。
    2、旷世才女蔡琰
    蔡琰,字文姬,又字明姬,其父蔡邕是东汉大文学家,也是大书法家。 文姬自幼耳濡目染,博学能文,又善诗赋,通音律,兼长于辩。
    文姬命运坎坷,一生三嫁。先远嫁河东卫家,其夫卫仲道,为著名才子。夫妇两人恩爱非常,可惜好景不长,不足一年,仲道便因咯血而死。
    不久匈奴南侵。战乱中文姬与许多被掳妇女一齐被掠至北地。她被迫嫁与左贤王,饱尝了流落异族异乡而屈从异俗之痛苦。她为左贤王生二子,也还学会了吹奏胡笳,并粗通当地语言。十二年后,曹操任丞相,思及恩师蔡邕唯独女被掠北地,便派使者将文姬赎回。文姬一方面结束了多年来离乡背井的痛苦的,但另一方面又要离开对自己恩爱有加的左贤王和天真无邪的两个儿子,真是悲喜交加,只觉得柔肠寸断,泪如雨下,从而留下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
    文姬回到故乡后,奉曹操之命,嫁与校尉董祀。董祀一表人才,通书史,谙音律,自视甚高。迫于丞相授意,无可奈何地接纳了文姬。后董祀犯罪当死,文姬多方奔走,终于使曹操生怜悯之心,董祀保住性命。此后,董祀感念文姬恩德,夫妻比翼双飞,溯洛水而上,长居于林木繁茂的山间。文姬传世作品除《胡笳十八拍》外,还有《悲愤诗》,被称为我国诗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酸楚激昂,在建安诗歌中别构一体。
    3、一代词宗李清照
    李清照是宋朝南渡前后的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才女。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其父李格非,字文叔,北宋文章名流。清照自幼便显露出过人才华。十八岁,嫁与名士赵明诚。明诚对钟鼎铜器、古董文字和石刻碑文考证下过极深的功夫,所著的《金石录》,深受后世文史学者重视。二人志同道合,恩爱融洽,美满幸福,共立“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就文学天赋而言,清照胜过明诚。填词多描写悠闲生活,,意境清新。起初明诚不服。一年重阳节,明诚又出公差,清照思念丈夫,填《醉花阴》词一首寄与明诚。明诚叹赏之余,忽然心生一计,穷三天三夜之功,填词十五首,并与清照词一起同人品评。陆德夫品味再三,正色道:“其中有三句最佳。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正是清照词句,明诚自此甘拜下风。
    好景不长,不久金兵入据中原。夫妇二人流寓南方,明诚病逝,清照境遇孤苦。此后所作词章,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不时流露出对中原之怀念。于形式上多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等,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被词界尊为“一代词宗”。
    4、南宋诗人朱淑真
    朱淑真,女词人,一作淑贞,号幽栖居士。南宋初年时在世,相传为朱熹侄女。淑真生于仕宦家庭,其父曾在浙西做官,家境优裕。幼颖慧,博通经史,能文善画,精晓音律,尤工诗词。素有才女之称。相传因父母作主,嫁给一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婚后生活很不如意,抑郁而终,其墓在杭州青芝坞。相传朱淑真作品为其父母焚毁,后人将其流传在外的辑成《断肠集》二卷,《断肠词》一卷及《璇玑图记》,辗转相传,有多种版本。  
    因个人遭遇,其诗词多抒写个人爱情生活,早期笔调明快,文词清婉,情致缠绵,后期则忧愁郁闷,颇多幽怨之音,流于感伤,后世人称之曰“红艳诗人”。作品艺术上成就颇高,后世常与李清照相提并论。流传颇广的《生查子》中“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之句,长期以来被认为朱淑真所作。
    朱淑真书画造诣甚高,尤善描绘红梅翠竹。有《梅竹图》传世,才华足可与李清照并驾齐驱。
    除上述四位大家之外,还有不少才女也青史留名,并有作品传世。如西晋才女左芬,文学大家左思之妹,少好学,善作文,有文名,晋武帝闻而纳之。泰始八年(272年)拜修仪,后为贵嫔,因姿陋无宠,以才德见礼,体弱多病,常居薄室。每有方物异宝,帝必诏为赋颂,由是屡获恩赐。今存诗、赋、颂、赞、诔等二十余篇,大多是应诏之作。原有《左九嫔集》四卷,已佚。东晋女诗人谢道蕴,安西将军谢奕之女,著名政治家谢安之侄女,王凝之之妻。聪明有才智,所作诗赋颇有名,“咏絮”之典,便出自道蕴。
    (二)风尘女子
    所谓风尘女子,是指沦落于秦楼楚馆中的不幸女子。其中不乏学问淹通、有作品传世的才子。现举其要以展示之。
    1、唐代女才子薛涛,字洪度。父薛郧为京都小吏。薛涛幼时即显过人天赋,八岁能诗,其父曾以“咏梧桐”为题,吟了两句诗:“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应声即对:“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薛涛的对句似乎预示了她一生的命运。十四岁时,薛郧逝世,薛涛与母裴氏相依为命。迫于生计,薛涛凭美貌及精诗文、通音律的才情,开始在风月场中侍酒赋诗、弹唱娱客,被称为“诗伎”。当时与薛涛交往的名流才子甚多,如白居易、牛僧儒、令狐楚、辈庆、张籍、杜牧、刘禹锡、张祜、元稹等,都与薛涛有诗文酬唱。尤其是元稹,曾与薛涛在蜀地共度了一年时光。薛涛还精造纸之术。她在闲雅之余,常把乐山特产的胭脂木浸泡捣拌成浆,加上云母粉,渗入玉津井水,制成粉红色的特殊纸笺,纸面上呈现出不规则的松花纹路,煞是清雅别致,她便用这种纸来誊写诗作,有时也送些诗笺给友人,人们把这种纸笺称“薛涛笺”。薛涛诗集名《锦江集》,共五卷,诗五百余首,可惜未流传下来。在全唐诗中,收录其诗八十九首。
    2、唐代女诗人鱼玄机,长安人,市民家女,姿色倾国,天性聪慧,才思敏捷,好读书,喜属文。十五岁被李亿纳为妾,与李情意甚笃、但夫人妒不能容。唐懿宗咸通时,李亿遣其出家,在长安咸宜观为女道士。但她对李却一往情深,写下许多怀念他的诗。她曾漫游江陵、汉阳、武昌、鄂川、九江等地以遣怀;亦曾放纵情怀以求知己。《北梦琐言》云其“自是纵怀,乃娼妇也。”她曾与文士温飞卿等交往甚密,以诗相寄赠,但终是孤零一身,她无可奈何地发出“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的痛苦而又绝望的心声。后因妒杀侍婢绿翘,被京兆尹温璋处以极刑,死于非命。此外,宋代名媛李师师,明末才女柳如是等,也属于风尘中人,她们不仅花容月貌,且才高八斗,皆才女中之佼佼者也。
    3、清代奇女子赛金花,原名赵灵飞,安徽黟县人。十二岁时,随父亲居苏州。因家道衰败,身落娼门,化名傅彩云,沦为“清倌人”即卖艺不卖身之艺妓。因天生丽质,楚楚动人,成为一时花中魁首。光绪十年(1884年),45岁的状元公洪钧因母丧而回苏州守孝,邂逅豆蔻年华的傅彩云,二人一见钟情,从此与这位姑苏才女结下不解之缘,并将其收为三姨太,改名赵梦鸾。不久,洪状元被任命为驻外使臣,需偕夫人同行。而洪钧正妻惧怕出洋,更怕洋人拥抱接吻之礼仪,故不能与之同复王命,这无疑为赵梦鸾提供了发展的机缘。赵梦鸾以公使夫人身份出使欧洲四国,从此风光无限,光彩照人。民间广为流传着“男状元迎娶女状元”之风月故事,为世人演绎出一段爱情绝唱。
    外交事务多需应酬,而此行当正为赵梦鸾所擅长与喜好。于是她努力学习外语,并频繁出入于欧洲上流社会各种社交场所,凭借其美貌、气质和风度,赢得了欧洲人的普遍好感,曾被德国皇后誉为“东方第一美人”。在此期间,她还结识了当时的德国青年军官,后来成为八国联军统帅的瓦德西,为后来在庚子年间所谓“救国义举”埋下伏笔。
    古代中国女子教育模式
    由于中国古代女性角色并定位为相夫教子,所以女子在教育方面的价值只能通过男子间接体现。如“孟母三迁”、“画荻教子”、“岳母刺字”等,均属此类。而求学途径,则多受教于父兄,属家庭教育模式。此外,还有类似职业教育的秦楼楚馆的师徒授受。当然,还有佛寺道观中对尼姑、道姑的宗教教育等等。随着社会的发展,至明清时期,女子受教育的情况开始出现变化。现分别予以探讨。
    1、宫廷教育
    早在先秦时期,宫廷便已形成对宗室女子进行教育之传统。《周礼·天官·冢宰》云:“夫人坐论德礼,九嫔掌教四德。”而“夫人”、“九嫔”是指国君之配偶,同时也是先秦宫廷中对后宫女子专门进行教育所设之官员。时至汉代,宫廷上层女性除需接受生儿育女、做好贤良后妃的道德品行教育之外,还要接受音乐舞蹈及女功教育。其目的不是为获得谋生之术,而是为修身养性。此阶段已有两种推动女德教育之著述问世,即刘向所撰《列女传》与班昭所撰《女诫》,为汉代女子的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依据。
    时至唐代,女子地位提高,社会开放,宫廷女子教育大行其道,武后如意元年,设有内教博士十八人,经学五人,史、子、集、缀文三人,楷书二人,庄老、太一、篆书、律令、吟诔、飞白、书算各一人。学习内容有经、史、子、集、易、律法、算术、吟诗、书法等。并出现了一批女教书籍。唐太宗皇后长孙氏“少好读书,造次必循礼则”。性情仁孝。总结自身处世治内之经验“撰古妇人善事,勒成十卷,名曰《女则》,自为之序”。,流行当世,对当时女子教育起了一定作用。而文学家、教育家宋若莘,自幼受女教,能诗、善文章。她崇拜班昭的《女诫》,便仿照孔子的《论语》。撰写《女论语》一卷。认为用此书教训女子、就能培养出一批“贤妇”。
    宋代颇重文治,宫廷女子教育被大力提倡。宋代宫中设有专门的教育机构。仁宗乾兴元年,在女官尚仪之下设司籍二人,总管“经籍教学、纸笔几案之类”,辅佐司籍的人员有典籍、掌籍各二人,女史十人。徽宗皇帝对宫人的文化教育十分重视,政和二年又设“司教“,传授宫人文化知识。形式内容与唐代大体近之。
    明清时期,宫廷女子教育体系与的欢腾亦未曾中断,一直延续到传统社会寿终正寝。
    2、家庭教育
    考察古代才女的出身和作为不难发现,青史留名并有著述作品传世的女子多为世家出身,由父兄启蒙并因家世而知名于天下。如前述之班昭、得益于其父班彪与其兄班固;蔡文姬则受教于其父蔡邕,李清照受教于其父李格非,均属此类。
    3、青楼教育
    沦落为风尘艺流之女子,多貌美聪慧却出身微寒,其受教方式是以师徒授受方式而传其才艺,使之不绝。赛金花之才艺,便依此途径而习得。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男尊女卑的理念,剥夺了一般女子受正规教育的权利的结果。
    4、寺观教育
    在中国古代,不少失意女子遁入空门,青灯黄卷,伴随着信仰,靠坐禅、诵经打发时日,消磨青春。读经需识字,所以寺中老尼兼有教师之角色。自金元时期,全真道创立,道观中道姑之生活内容与佛寺尼姑大体近之,只是所诵经书不同,修道内容有异而已。由于佛道信众之出世取向,使其才华多不显露于俗界,故而对传统社会的影响较上述两途为小。
    5、学校教育
    直至当今,世人仍多认为女子学校教育出现于清末。其实,早在明末,特立独行的“狂人”李贽就曾公开招收女弟子;清代“江右三大家之一”的著名才子袁枚,作园于江宁小仓山下,曰随园,世称随园老人。他曾公开招收女弟子数十人,并亲自编辑《随园女弟子诗选》,收女弟子28人之诗。其中最为知名者有席佩兰、孙云凤、孙云鹤等。与袁枚同时代的诗人陈文述,亦招收女弟子,其女弟子诗有《碧需仙馆女弟子诗》。陈文述女弟子中,尤以吴藻最为有名。吴藻,字苹香,号玉岑子,浙派中著名女词人,著有《花帘词》。由于知识女性群体的壮大,清代女子还曾创办文学团体。康熙年间,顾之琼创建蕉园诗社,成员主要有顾姒、
    紫静仪、朱柔则、林以宁、钱云仪,史称“蕉园五子”。清中叶,女诗人张清溪曾创办清溪吟社,成员均为吴中人,被称为“吴中十子”。这些结社赋诗等社会活动,尽管屡遭保守势力的抨击,但也得到过开明士大夫的大力支持,并被当时社会所认可。《红楼梦》中描写的菊花赋诗、海棠结社、怡红行令、潇湘论文的情景,便是清代贵族女子文学活动的生动写照。
    仔细考察中国历史上女子教育落后与凋敝之原因,将女子排斥于科举取士之外的作法,当是最大的负面影响因素。隋唐时期兴起值清末废止的科举考试,是古代知识分子获取功名、向上攀升的主要途径。然其规制虽一直在变化之中,但不准女子应试,却是一以贯之的传统。致使科举英才的行列中,竟无一巾帼之人,真乃令人抱恨。清人蒲松龄所撰《聊斋志异·颜氏》,描写有颜姓女子出身文化世家,聪颖过人。其夫屡试不第,她声言若应试,必能题名,其夫颇不以为然。后颜氏女伴男装,二人以兄弟相称,回到原籍,世人皆不知真相。颜氏应乡试,“中顺天第四。明年成进士,授桐城令,有吏治。寻迁河南道掌印御史,富埒王侯”;“明鼎革,天下大乱。乃告嫂曰:实相告:我小郎妇也。以男子阘茸,不能自立,负气自为之。深恐播扬,致天子召问,贻笑海内耳。嫂不信。脱靴而示之足,始愕,视靴中则絮满焉”。随属传闻,不可确定真伪,但亦并非空穴来风。
    其实,在明清时代,簪缨之家、书香门第,女子读书已蔚为风气,对女性才华的开发被看作是对其未来婚姻的一项重要投资。毛奇龄、袁枚、陈文述等文人还招收女弟子,诸多诗人也由衷欣赏女性的创作,赞美女性的才华。才女辈出成为明清两代文坛十分引人注目的景观。
    时至清末,事变日亟。随着西方进步理念的引入,社会进步提速,科举制度被废除,女子受正规教育的人数大增。新中国成立,中国女子因数千年压抑而蓄积的巨大能量在数十年内爆发,在诸多领域尤其是文学艺术领域,足可与须眉抗衡媲美。真乃才女满赤县,名媛遍九州,令世人刮目相看。社会的进步,往往与女子受教育程度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当今,男女在受教育方面并驾齐驱,平分秋色,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民族的大幸大吉。
3#
 楼主| 发表于 2013-3-22 12:09:55 | 只看该作者
夏烈回忆母亲林海音兼谈文学:“我们永远把民族置于一切之上”《时代周报》 2011年第32期 作者:赵妍
  
  
    大陆少有人知道夏烈是谁。夏烈的散文集《声光逝川》在大陆出版时,出版社特地将书名改为《城南少年游》,专为让读者联想到其母林海音的著作《城南旧事》。
  
    夏烈,本名夏祖焯,是林海音与夏承楹(笔名何凡)的儿子,生于北京,6岁时随父母迁台。林海音原籍台湾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出生于日本大阪,后举家迁移至北京生活,《城南旧事》是林海音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
  
    《城南少年游》里有多篇文章谈及母亲林海音,这位曾经的桥梁工程专家,去美逾三十年后半路转向文学,其长篇小说《夏猎》曾获台湾“国家文艺奖”,近年来担任台湾清华大学文学教授,并出版教材《近代外国文学思潮》。从桥梁工程师转向作家、教授,这对于夏烈而言无疑得益于家庭文学背景的熏陶,其中尤以母亲的影响最大。
  
    早年曾被隐地评为长相酷似安东尼?霍普金斯的夏烈,会跳舞,爱打斯诺克,是大谈尼采与斯坦贝克的狷狂少年。如今他两鬓花白,在上海的家里接受采访,多次谈到他的“卡桑”(日语中“妈妈”的意思)。
  
    去台湾并非“避秦”
  
    《城南少年游》的开篇《美丽中国的林间海音》一文,即是写母亲的。在这篇以母亲弥留之际开头的文章里,夏烈回顾了林海音生命中众多重要的历史时刻。书中的诸如“卡桑,降雪了”、“虹桥机场”等文均与其母相关。
  
    “我母亲是中国第一个外勤女记者。”谈及母亲的夏烈总有一种骄傲的语气,“那个年代,女人不能随便抛头露面。但她念了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所谓的专科学校是初中毕业后再念三年,相当于新闻职业学校。她毕业后去《世界日报》工作,跑外勤。我母亲没有太多选择,她是老大,她的父亲在她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去世。”
  
    在《世界日报》供职期间,林海音认识了夏烈的父亲夏承楹。“我父亲在那里做体育记者。他是外文系毕业。他们结婚后,生了我们兄弟姐妹三个,然后才到台湾。”
  
    “国共内战很混乱,那时如果跟国民党没有关系,是不会跑到台湾去的。但我母亲是台湾人,她想回到家乡去,她告诉过我,她不是为‘避秦’而来的台湾。” 有关全家赴台的经历,在夏烈的记忆里刻骨铭心,“我母亲29岁到了台湾,带着我们三个小孩、她的妹妹、还有我裹着小脚的外祖母。我父亲没有和我们一起走,因为当时没有票。这段经历是不可能忘记的。”
  
    《虹桥机场》一篇中,夏烈这样写:
  
    “1948年冬季,一架从北平飞出来的小飞机降落在上海虹桥机场。这架小货机只有面对面的两排木板凳座位,挤了十个左右的乘客—北平围城前弄到机票的幸运儿。机舱中央躺着一口棺材,粗麻绕捆得密密麻麻。棺材也许不大,但是直放在机舱里特别显眼。这是某个大官或者富贾运他亲人灵柩的专机。机舱窄小,乘客的脚就踩在眼前的棺材上。小飞机难耐气流的冲击,一路上下颠簸不已,机里的乘客不停地呕吐。”
  
    “飞机飞得很慢,中间还在天津停了一下。到了上海以后,我们下了飞机,把行李也卸下来,摆在跑道旁边,所有人都很累,因为晕机,我母亲就一个人跑出去,打电话去找接我们的人。我那时候小男孩调皮,在跑道上跑来跑去,很兴奋,没有见过这些东西,我母亲回来,牵着我的手,走出了机场,也把我的童年带走了。”夏烈回忆说。
  
    一行六人又从上海坐船赴台,因为没有票,只好坐在底舱。船上塞满了人,走得又慢,空气混浊,有人一路吐到台湾。“我们的行李在太平轮上,但我们的人坐在中星轮上。太平轮沉了,所以到了台湾所有的行李都没了。后来父亲和舅舅一同赴台,上岸的时候,我的姨父去接他们,打着个灯笼!”
  
    母亲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发生在北京,儿子夏烈的“城南旧事”开始于台北。“到了台湾之后,很快,家里只剩下一条金子了。一条金子值多少钱我不知道,但当时生活很拮据。”
  
    联合副刊的“林海音时代”
  
    “我母亲在我念小学的时候开始编《联合报》副刊,一编就是十年,把它变成了一个纯文学性的副刊。我长大后遇见许多名作家,都是当初在‘林海音时代’的联合副刊投稿起家的。”
  
    林海音于1953年主编《联合报》副刊,同时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在台湾,她联络了大批在台的文化界人士,提携了大量台湾文学青年,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的“祖母级人物”。
  
    但这位“祖母级人物”在台湾的文学历史教材上却少有提及,夏烈曾撰文解释。文中谈到,林海音曾因提携后辈,尊重各方政治立场而引致当局不满。“我在文中提到,台湾人是理性而温和的人民,大陆政府一定要了解和体谅台湾作为亚细亚孤儿的痛苦。”夏烈说。
  
    事实上身在台湾,无论林海音还是夏烈都曾心向大陆。“我年轻时曾被卷入与大陆有关的政治案件,资料跟着走到任何一处。母亲在我念成功大学时因‘船长事件’离开《联合报》副刊(1963年4月23日,台湾诗人王凤池以“风池”为笔名在《联合报》副刊的左下角发表了题为《故事》的短诗。诗中“愚昧的船长”被认为影射蒋介石。林海音在刊出诗作的第二天被迫离开—编者注)。这中间有很多误会,但你要晓得,那时候是白色时期,国民党的军队被共产党打败,共产党的那些装备都是土八路,国民党是美式装备,却被赶了出去。所以他们很害怕,尤其害怕学生搞学运。”
  
    彼时的夏烈一心想要航向大陆,甚至连学习理工科也出自这一考虑。他向母亲说:“国家需要建设,建设需要很多工程专业人士。1959年跟苏联交恶后,大陆更需要理工人才。我到现在还这样想。我母亲当然知道在那个白色恐怖的时代,这样的决定或许会让她失去唯一的儿子,但她并没有试图影响我的意图,只是低头轻声说了一句:‘你有你的路子。’”
  
    林海音离开《联合报》副刊后创办“纯文学出版社”,出版大量抗日小说如《滚滚辽河》、《蓝与黑》、《莲漪表妹》、《苍天悠悠》等。夏烈在居美期间成为“抗日史实维护会”的热烈支持者,更为非右翼留美学生的“保卫钓鱼台运动”离台十年。对于热爱日本文化的母子而言,这样的行为自相矛盾。但夏烈说,这是母亲赐予他的爱国心:“我和母亲都那么喜爱日本的文学与文化,也喜欢日本人的多礼及樱岛感伤而优雅的情调,但是,我们永远把自己的民族搁置于一切之上。”
  
    “文学的阶级性”
  
    时代周报:现在台湾有很多作家在大陆很有名,你怎么评价这些人的作品?
  
    夏烈:我在上海书城的确看到很多台湾作家的书,比如三毛、刘墉、王德威这些人。朱天心、朱天文两姐妹倒算是纯文学作家。中国一些人现在艺术感比较低劣,为什么是这样,我没有去研究。唐朝是不是这样?明朝是不是这样?汉朝是不是这样?我特别在意文学的艺术性,文学是独立东西,不需要为任何其他事物服务。
  
    台湾那些写文学评论的人像王德威,现在在大陆很红,实际上并不是很有才华的人。我认为王德威的语言如果翻译成英文可能没有区别,但是用中文讲就很不好。他引用很多西方理论,这个可以唬住人。
  
    时代周报:早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过你的《夏猎》。你的作品与上述提到的台湾作家有什么区别?
  
    夏烈:我的写法不一样。在语言的运用上,任何一个作品,小说、散文、诗歌都是不一样的。诗是浓缩的语言,所以它的艺术性最高。你不能创作写实主义的诗,因为没有人会看。一般人会认为散文和小说讲究艺术性和思想性,会认为思想性很重要,可是对我来讲,我完全不这样想。我认为艺术性是最重要的,如果一个作品没有艺术性,思想性再高,都不值钱。因为文学本身是感性的,它就是艺术。
  
    时代周报:这种“艺术性”高于“思想性”的想法和写法,是受你母亲的影响吗?
  
    夏烈:两者没有关系,虽然她后来办了《纯文学杂志》、“纯文学出版社”。但她当初为何取这些名字?她不讲。她对大众文学的态度也是不明确的。日本的纯文学和大众文学一定会分得很清楚。芥川龙之介的作品就是纯文学;还有个植木桑,他的作品就属于大众文学。日本人分得很清楚,但中国人不怎么分。我母亲对于大众文学的态度是不为人知的。她做《联合报》副刊主编的十年,全心扶持纯文学作家,但她不会攻击大众文学。举例来讲,村上春树被提名过很多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不困难,但他不会得奖,因为他是大众文学。再比如远藤周作,他是一个天主教徒作家,他写的《深河》等作品都很有深度,但后来他开始写一些大众文学,声誉立刻受到影响。
  
    时代周报:所以你认为,纯文学与大众文学是有高低之分的?也就是你书中说的“文学的阶级性”。
  
    夏烈:对,就是这个意思。我会跟通俗文学的作家来往—不可能不来往,即便是贩夫走卒也不可能不来往。他们的人品可能比教授更好、更高。可是我不会跟他们平起平坐。
2#
 楼主| 发表于 2013-3-22 12:09:25 | 只看该作者
行走京城
林巧稚 林徽因 林海音——北京四合院中美丽"三林"
记者 彭俐
2011年03月08日   来源:《北京日报》


                                                             林巧稚

  在一座城市的时间与空间的交叉点上有许多故事,行走便成为一种阅读。今天,是国际劳动妇女节,也是国际劳动妇女节诞生100周年纪念日,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不远的上世纪初三位中国杰出女性的北京往事吧。她们在胡同四合院的生活朴素、美丽、充满智慧,而知性的劳动与体力劳动一样值得尊敬。这真是一个奇妙的巧合,为雄伟古都增添许多魅力与柔情的三位女性都姓林,而且说不出她们中谁更知识渊博、才华横溢、妩媚动人。

  林巧稚、林徽因、林海音——曾经居住过的四合院都是无价之宝,因为没有伟大女性的存在就不会有伟大民族与国家。想象着、追忆着她们在胡同中优雅、自信的步履,在四合院的大槐树下、明月窗前醉人的风韵与谈吐,在动荡的年代为改变祖国命运而忘我艰辛地劳作……那是怎样一幅感人的京城丽人行?她们生命中璀璨的京华篇章证明一个简单的道理:在黑暗的岁月里有星,在苦难的大地上有花,在冷酷的世界中有爱。

  中华妇女绝不是柔弱的代名词,也不是闭塞的同义语;正相反,她们娉婷袅娜的身躯中拥有勇士的刚毅气概,她们明亮的前额中充满了天赋的聪颖与睿智,而她们博大的心灵里则埋藏着只有理想天国才会有的至情至性的仁爱与悲悯。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远生生不息、永远不会衰亡,而且永远能焕发青春活力的一个美丽的秘密。在今天特定的日子里,让我们通过追忆美丽“三林”向所有女性读者问一声节日好。(林巧稚、林徽因都曾是人大代表)。

  林巧稚 让协和医院古建筑拥有美丽灵魂

  春节假日刚过,街上仍有残雪。

  90年前,在清朝豫王府旧址建起的老协和医院,一看就带有中国近代史的痕迹。它是典型的西风东渐的产物,其建筑形式、风格与气质,几乎完全不同于二三百年前的纯本土建筑,但中国文化艺术的气息犹存,这要归功于美国建筑设计师查尔斯·柯立芝。

  家住附近,常因感冒发烧到协和医院看急诊,却从未仔细欣赏这座中西合璧的典雅建筑,像欣赏一件艺术品一样。它是那么俊朗、沉稳、浑然大气,具有梁思成喜欢的传统中式大屋檐、汉白玉石桥、蔚蓝色的琉璃瓦和生动逼真的屋脊兽,同时也是西方现代工业的产物——钢筋水泥的依托物。但是,若没有人类伟大灵魂的附丽,再庞大、壮观的建筑物也会显得苍白无力。在此劳作并奉献一生的医生——“万婴之母”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让我们眼前的这座古建筑拥有了人的灵性和灵魂。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为社会服务近60年之久,直到80高龄仍在撰写50万字的学术著作《妇科肿瘤》;更不是所有妇产医生都有幸像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奠基人那样——亲手接生50000多名婴儿。

  进了医院大门,只见一扇素雅的棕色木制屏风下,立着一座林巧稚半身铜像。青铜的质感使人感到岁月的流逝,面容的温婉、秀丽依然和煦如春。令我们如沐春风的,是她纯洁、仁慈、博爱的心地。只有从内心瞻仰并祭拜了拥有信仰和信念的美丽生命,我们才算真正进入了一个国家级救死扶伤的神圣殿堂。

  爱屋及乌,此时看到楼道里穿梭的每一位白大褂都很美。

  “请问林巧稚医生曾在哪个房间工作?”

  “她曾在妇产科工作,现在的妇产科在东边的新大楼,你去那边问问吧。”

  协和医院妇产科在新楼的八层。

  保安员是位年轻的、态度很和善的外地人,他不知道林巧稚是谁并不奇怪,毕竟林巧稚最早在这里工作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事情。

  出生于福建厦门鼓浪屿一个基督教家庭的林巧稚,受从事教学和翻译工作的父亲影响,13岁就成为基督教徒。她的仁爱之心,从小就在《圣经》故事的阅读中得到浸润和升华。谁说爱心不是一种强大的考场与职场的竞争力呢?

  ——1921年,20岁的林巧稚报考北京协和医学院预科时,在很重要的科目——英文考试现场遇到突发事件。一位女同学突然昏倒,林巧稚丢下还没有做完的考卷,冲上去救护。结果女同学被顺利送至医院,安然无恙,但林巧稚却耽误了答卷的宝贵时间,交了未完成卷。她本以为事情就这样了,因英语考试不及格而落选,可结果让任何人都感到惊奇。——她收到了录取通知书。监考老师提交了一份报告,告之原委。主要由美籍教师组成的校方董事会被她的爱心行为所打动,予以优先录取的优惠。——爱心惠人者必得恩惠。这是基督信仰的逻辑。

  1929年,8年协和医学院的学习结束,林巧稚成绩优异,获博士学位,开始在协和医院妇产科当医生,不久即成为首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

  保安员一听是北京日报记者,很礼貌地引我到办公室。

  “今年是国际劳动妇女节百周年纪念,林巧稚是妇女的杰出代表。今年也是林巧稚诞辰110周年,你们有什么纪念活动吗?”

  “纪念林巧稚,每年都有活动啊。我们去年办了讲座和演讲比赛,她的生日在年底,今年还没到时间呢。”

  林巧稚当年上班路程不远,她就住在离协和医院一箭之遥的东堂子胡同。

  东堂子胡同位于东单北大街,由南向北,过了外交部街胡同,再往北即是。胡同西口75号,是蔡元培曾租住的老宅,有文物标牌“蔡元培故居”;胡同东口10号,便是林巧稚故居,未有文物标记。她曾在1941年日本人占领协和医院、全部员工被遣散时,在小院子里建起私人诊所,挂牌“医学博士林巧稚医师妇产科”。

  一位正闷头儿劈柴的老大爷起身说:

  “啊,林巧稚,那可是太早的事了。我在这里住了20多年,不大知道她啊。有不少人也来过这儿,都是来纪念她的。有人说她当年开的诊所不在这院子,在斜对面的一个小院,还过去看过。”

  ——在京城居住整整62年,终身未婚的林巧稚的生前遗愿,是将自己的躯体捐献给医学科学院。而我们却应该想到,尽量多保存一些有关她的有形的东西。

  林徽因 美丽国“徽”设计图案的一个成“因”


 林徽因

  林徽因 美丽国“徽”设计图案的一个成“因”

  比林巧稚小3岁的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是建筑学家、诗人。如果说林巧稚是中国第一位女妇产科学者的话,林徽因就是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偏巧,她俩都是祖籍福建,都是早年迁居北京,都是曾在美国留学,当然也都是北京四合院的美丽住户。

  东总部胡同很好找,它就在建国门北大街上,站在其胡同西口向南望去,一两公里外就是清晰的北京火车站塔楼。但是,寻觅坐落于其子胡同——北总部胡同中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却着实有些麻烦,竟然花了两个小时才探明究竟。一对臂戴红箍的老年姐妹觉得我既可疑又可怪,一直在注意我犹豫不决、逡巡不定的行踪。

  林徽因生前至交——美国人费慰梅著《梁思成与林徽因》一书写得明明白白:“1930年秋天,林徽因搬到靠近东城墙的北总部胡同三号一处典型的北京四合院里。”但费慰梅误我多矣,如今北总部胡同已寻不见她所说的三号院。一位从事文物管理工作的朋友电话中告诉我是23号院,仍然找不到。其实梁、林故居是24号院,正对因“五四运动”而闻名的赵家楼,但整个院落已拆除殆尽,大多为断壁残垣,仅剩少许房屋,尚有人住。

  一位清秀女子自称住户:“梁思成和林徽因在这里住了7年。去年这里人来得最多,一拨儿接一拨儿,有不少是记者。那时哲学家金岳霖就住隔壁,有一小门开通,诗人徐志摩、政治学家张奚若、经济学家陈岱孙、考古学家李济、汉学家费正清夫妇……都是常客。现在没什么可看的,据说要保留旧址,按照已有的工程结构图重修,等照原样修好了再来看吧。”

  建筑学才女林徽因绘有院落平面图,这回派上了用场。

  林徽因是为建筑而生的,在加拿大和梁思成结婚的日期一反中国传统风俗,选择了单日——1928年3月21日,只因3月21日是宋代建筑家李诫的生日。李诫(1035年——1110年)曾编著《营造法式》一书,堪称古代建筑科学技术的百科全书。而她在这个24号院给刚生下的儿子起名“从诫”,也是为追慕祖国的建筑先贤。或许是她的精诚所至,金石也为其开:1937年夏天她从北京四合院起程,随梁思成、莫宗江等赴山西省五台山考察古建筑,意外地发现建于唐代的佛光寺。是林徽因找到了石柱上标注的日期——唐朝大中11年、即公元857年,或是标注日期的石柱找到了她。

  我们都赞叹国徽设计的庄严、典雅、尊贵、美丽,在这美丽图案的设计中有林徽因的一份聪慧与才学。作为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她曾参加了7人设计小组。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云纹图案设计中也有她的心血。作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兼工程师,她曾有颇有创意的修建“城墙公园”的设想。她还为挽救一度业态萎靡的景泰蓝传统工艺,而抱病与同行亲临工厂车间,设计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清新图案。在50年代初的《新观察》杂志上,登载着她描述北京古建筑的篇篇美文——《中山堂》、《北海公园》、《天坛》、《颐和园》、《雍和宫》、《故宫》……

  让林徽因享有可观知名度的不是她的建筑学识,而是她在四合院里创作的诗歌。

  研究现代文学史的人会发现,诗人林徽因的写作以四合院为起点,胡同四合院的生态环境最适合她敏锐、细腻的文学触角,最能激发她的灵感、点燃她的才华。这可以从她的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中得到印证:“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声点亮了四面风……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雪化后那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

  美人亦慷慨,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日子里,林徽因有机会和梁思成出国避难,但夫妻俩选择留守家园。同时,林徽因在贫病交加中钻研《二十四史》,协助丈夫写成《中国建筑史》。

  走出正月十五的北总部胡同,暮色深沉,烟花盛放时,我还在想“人间四月天”……

 林海音 使古都南城成为永久的美丽风景

 林海音

  林海音 使古都南城成为永久的美丽风景

  比林巧稚、林徽因小10多岁的林海音(1918年3月18日——2001年12月1日)是记者、编辑、作家。林海音父母是台湾人,旅日经商,因此她在日本大阪出生,幼年随家人定居北京。她与两位“林姐姐”拥有类似的命运,皆为早年丧父(或丧母)。林巧稚5岁时母亲过世,林徽因21岁时父亲亡故,她本人13岁时父亲离去,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红颜薄命吧?

  林海音没有像两位“林姐姐”那样住在较为富有、殷实的东城,而是从1923年5岁时开始随父母住在贫民区较多的南城。正是这一地域差别,让她的生活积累格外丰富,在文学创作上获益良多,从而写出了感动几代人的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并被翻译成英文、日文、德文出版。小说改编的同名影片由吴贻弓导演执导,获得多项国际电影节奖。

  打的到和平门外琉璃厂大街,下车,步行向西,至西口,便见南柳巷胡同。林海音曾经居住的晋江会馆(建于清初,今为40号、42号院)就在胡同深处。

  林海音去台湾少说也有六七十年了,但她的名字依然被居民们熟记。“您找林海音故居是吧?前面,不远就到了。不就是晋江会馆吗?没错!”

  说是晋江会馆,不过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小四合院。不普通的是院子里的三棵挺拔、高大的槐树。京城一般的槐树不见高,只见宽,夏日里硕大的树冠浓荫蔽日,可这几棵槐树身形瘦溜,不去蔽日却想钻天揽日,有点儿气魄。

  西屋姓朱的大姐介绍说:

  “她家1931年搬到这儿,住北屋。不用缴房租,这会馆是福建和台湾籍人专用的。南屋王奶奶和林海音认识,她们自小在一起。1993年,林海音来过,在院门口和街坊照了相。她的小说《城南旧事》我也买了本,读了……她住在这里时还小呢,都叫她小名‘小英子’。她在这儿上小学、中学,直到找到工作、结婚……住了有10多年吧。”

  说起来,林海音还是我们报纸记者的前辈同行。

  晋江会馆斜对面,有座建于明代的佛寺——永兴庵,即南柳巷45号,现为民居,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曾是报纸批发站。每天清晨四五点已是人声嘈杂,常把睡梦中的小英子吵醒。这似乎预示着她长大要为报纸忙碌。

  1934年,16岁,考入成舍我先生创办的北平新闻专科学校,因该校免收学费可减轻家庭负担,且有机会进报馆当记者。

  成舍我以私人身份开办的报纸——《世界日报》在属下新闻学校招生简章中声明:“冀图本身或其子弟,将来毕业后,能光宗耀祖,升官发财,则请千万勿误入此途。因新闻事业,最需要忠实勤奋,吃苦耐劳……”

  民间报人成舍我结识陈独秀、蒙恩李大钊,其办报宗旨明确:“使国民对于报纸,皆能读、爱读、必读,使他们觉得读报,和吃饭一样的需要,看戏一样的有趣,然后,国家的观念,才能打入最大多数国民的心中,国家的根基才能树立坚固。”

  林海音19岁担任《世界日报》记者,负责报道妇女新闻。

  多年的记者生涯使她的文笔更加灵动、鲜活。她说“家是看不厌的”,哪怕它再穷、再旧,四合院里洁白的槐树花、鲜红的石榴果、黄艳艳、毛茸茸的小雏鸡和房檐坠落的明亮亮的小雨珠……都成为那灰色时代她童年里的多彩记忆。不泯的童心使她创造了一个属于她自己的温情世界:“我的衣襟上有一朵粉红色的夹竹桃,是临来时妈妈从院子里摘下给我别上的。她说:‘夹竹桃是你爸爸种的,戴着它,就像爸爸看见你上台时一样!’”

  林海音还记得爸爸说过的话:“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在记述老北京生活的文字中,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有着罕见的纯真、美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13:13 , Processed in 0.09837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