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命中的那些明亮与黯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5-4 15:13: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命中的那些明亮与黯淡
——关于阅读的记忆与思考
/魏智渊
时光有时真是一把杀猪刀,它不仅杀死容颜,还能杀死志意,不是将砂粒磨成珍珠,而经常是将珍珠般的理想,径由日常生活而一刀刀地斩成砂粒,最终将人变得庸俗不堪。多少最初的信誓旦旦,终于变成了尔虞我诈?
谁能逃遁这种命运?而竟能于岁月深处,结一粒珍珠?
——早安蜗牛
许多时候,深夜醒来,会有一种时光流逝,老大无成的虚幻感。
有时是被冻醒的,例如有一次在贵州石门坎,冰天雪地中,一间没有炉火的房间里;有时是被热醒的,炎炎夏日,有几年我住在顶楼且没有空调;有时是因劣质酒而宿醉之后,半夜时肠火中烧中醒来;更多时候,是前一刻还能感受到自己的呼噜声,后一刻,却蓦然而醒,窗外,夜沉沉,有星星或没星星,但再也睡不着了……
四十而不惑,而我却更“惑”了。周围,那么多的人都“功成名就”了,我却仍然像一个初闯江湖的傻小子,不断地在拐进陌生的江面,被迫面对陌生的挑战。
在这寂寞以及不甘寂寞的旅程中,阅读,本该是一道光亮。但我常常却怀疑自己的阅读面、阅读力,以及阅读方向。经常有人要我推荐书籍或介绍阅读方法,我而,也竟然写了一本《教师阅读地图》(这需要何等勇气),有时我会想,或许,任何一种真诚的现象学的自我解剖,都是一种路标。难道有时候成功的阅读史,却也同时是一种遮蔽?这样一想,我这样一个人关于阅读的思考与记忆,也有自己的独特价值?
1
一个人总会在不同层次和深度上被体制化(箱格化)。
应试教育是一种体制化,流俗之网是一种体制化,生活所给予我们的选择,即所谓的自由,常常是虚幻的,是在“板刀面”和“混沌面”之间的选择,本质上是没有差别的。除非你的生命中有光亮(或者你像孔子、耶稣或释迦牟尼一样有悟性),被伟大的传统所启发,否则,你并不具备自由的能力。——虽然,你可以决定今天的午餐要不要到食堂去吃。你的自由意志的强度与厚度,常常取决于你的精神格局。相比于绵羊,狮子是更自由的。
这伟大的传统,即构成文明,即是活生生的伟大的人,以及被沉入文字的精神。阅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承载了这精神;阅读之所以危险,是因为这精神需要经历一个唤醒的过程。上帝总留了一把密码锁给你,可惜因为尺码的原因,你却打不开许多锁。
2
我的童年是贫瘠的,而我的性格,则有几分张无忌式的优柔。
小学时代,印象深刻的,不是《西游记》之类,虽然当时已经接触到了《说唱西游记》,而是两样东西:《东方少年》上连载的郑渊洁的“皮皮鲁和鲁西西”系列,以及评书(《岳飞传》、《杨家将》、《夜幕下的哈尔滨》等)。
“皮皮鲁和鲁西西”让我痴迷,但当年意识不到的是,这种痴迷源于潜意识中的无意义感和逃避倾向。我考试总能获得第一名,很大原因上是因为我有一个岳母(或李萍)式的母亲经常进行励志教育且严格要求,我是在为母亲而学,给父母挣面子,而不是出自内心深处对知识的渴求,或被某种精神之光照耀。也就是说,动机是外在的奖励,而不是内在的冲动。
皮皮鲁是个不喜欢学习的顽皮的孩子,而鲁西西则是一个好学生。但是皮皮鲁有一次打开一个罐头,发现了一个(或五个,忘记了)罐头小人。从此,皮皮鲁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因为他可以不劳而获。考试的时候,罐头小人就藏在皮皮鲁的头发或耳朵旁,告诉皮皮鲁每一道题目的正确答案。每次看到类似这些有趣的情节,内心的快乐是不言而喻的。它助长了我的白日梦情节,经常让我沉溺于类似的幻想之中。骨子深处,我对无意义的学习非常厌倦,这也是最终读了中师的重要原因,想尽快摆脱这场折磨。
现在我对阅读以及儿童阅读有了足够的理解后,当然已经明白了,类似皮皮鲁系列或淘气包马小跳系列这样的作品,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儿童文学”,他们有助于儿童的宣泄,但本身并没有什么营养,是一种精神上的安慰剂。孩子可以读,就像大人经常也会读充满刺激的流行作品一样,但不要指望它让你的生命发出光亮。我经常难以刻苦,或许,就与这种阅读有关?(当然,首先是因为我内心总有逃避倾向,才会喜欢这类书籍)
可惜,那时候没有遇到街头卖艺的大师,给我一本《儿歌三百首》。
评书给予我的影响,主要是一种正义感,一种对于好人坏人的鲜明的爱憎。痛恨小人,痛恨那些损害团队利益的人(像秦桧,就损害了整个统治团队的利益。明白了皇帝才是真正的根源,秦桧不过是个替罪羊,他反映了皇帝内心的不安又替皇帝承担了罪责,是长大以后的事)。中午放学,匆匆跑回家,打开收音机,享受30分钟的精神大餐。至于在学校里学到了什么,除了识字和计算,就不知道还有什么了,竟然还不如这30分钟重要。
3
少年时代,或者说中学时代(包括初中与中师),所读甚多,但经典极少。
无人指引,只是随着80年代的文学热读下去,读下去……《人民文学》、《语文报》(曾连载过肖复兴的《早恋》)、《诗刊》、《诗选刊》、《星星诗刊》、《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接触大量的实验性文学作品,读一些西方小说。能背诵整本的普希金的诗集(刘湛秋译本),将泰戈尔的《吉檀迦利》当成爱情诗来兴发感动。但当时是不读金庸和琼瑶之类的,我倾向于严肃文学,骨子里有一份傲慢,对热衷于武侠与言情的人有一种不屑(现在当然知道自己错了)。
在这种阅读中,影响至深的是张贤亮、柯云路和张承志。
必须特别提一下张承志,因为他影响我最深刻,并且,主要是一篇叫《北方的河》的中篇小说。
《北方的河》有一点意识流的色彩,它本质上是一首诗,而且,是激情澎湃的诗篇,张承志用滚滚向前奔流不息的黄河来作为意象,表现一个青年人的志意与激情,在文革之后,百废待兴的充满希望或可能性的时代里的那种激情,这也是80年代的“时代精神”。
张承志不是一味地昂扬,《北方的河》是将昂扬寓于沉郁顿挫之中,因而特别地具有一种力量感。在相当长时间内,这本书是我的力量源泉,就像《钢铁是怎样练成的》或《平凡的世界》是另外的许多70年代生的自卑而超越者的力量源泉一样。我经常在想,“铁皮鼓”这个网名所蕴含的隆隆鼓声中,或许,竟然深藏着这本书中的黄河的回声?
有意思的是,《北方的河》中的主人公,内心汹涌澎湃如黄河,他想要做些什么,但还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生命处于引而未发的状态,愤悱的状态。他的旅游,本质上是“春日游,杏花吹满头”,“妾拟将身嫁与,纵被无情弃,不能羞”,但究竟“嫁”给谁?这份志意,这份生命能量被引向哪里?他自己也是不知道的。
显然,这本书中沉淀的精神,于少年是极富吸引力的。
积极影响,是奠定了我的理想主义气质,或者说,给予我一种朝向理想主义的不甘于平庸生活的冲动。消极影响,是滋长了一种精神暴力,而对日常生活缺乏一种理解宽容。事实上,理解到张承志那种狭隘的种族主义倾向以及革命气质,是后来的事情。
到现在,当然进一步明白了,真正的理想主义,哪有如此简单?这种理想主义,很容易导向愤青,即长于批判,却做不到将激情约束使之细水长流,于日常耕作中渐达目标。
后期,影响我很深的人是北岛和顾城,尤其是北岛(能背诵极多的他的作品)。
北岛的作品体现出很强的社会责任感,本质上是崇高的;顾城的作品体现出生命质地中的那种往往被尘埃掩盖的明亮与纯粹,以及梦幻性,本质上是优美的。这二者,兼具于我的生命中。
遗憾的是,没能在这一时期大量地背诵唐诗宋词,更没接触到大量的古今中外的经典,这种遗憾,是很难弥补的。
4
踏上讲台时,也不过十七八岁。
仍以阅读现代作品为主,当代知名小说家,如余华、贾平凹、韩少功等(名字可以无穷无尽地列下去),几乎一直这样读下来了。现代的作品,也读了相当多,大家基本上通读了。影响至深者:
鲁迅。他的思力,他的语言风格,都对我有深刻的影响。读了他的全集,尤其喜欢杂文。我现在最擅长写的文本,仍然是评论性文体。
张爱玲。读了她的几乎全部作品,喜欢她的天才般的洞察力,写日常生活中的小人物的人性,入骨。
钱钟书。《围城》及几个短篇,和《写在人生的边上》这样的集子,都影响很深,尤其是《围城》,反复读过十遍左右。
现代派作品。主要是卡夫卡、马尔克斯、昆德拉以及普鲁斯特。
昆德拉对我的震撼是非常厉害的。他颠覆了我对许多东西的信念,由他入手,我开始了比较长期的对极权主义和后极权主义的思考。我最喜欢的他的作品,不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而是《玩笑》(长篇处女作)。
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影响也是极大的。当时没想到一个人对内心世界的描述竟然可以细腻到这个程度,这对我的文字风格也有一定影响。卡夫卡和普鲁斯特,都吻合我的内向气质,让我产生了深刻的共鸣。
古代文学是我最匮乏的,许多经典都没读过。后来有过一定数量的学习,包括从诗经楚辞以降的许多名篇(数以百计)都能成诵,但已经不太可能成为一种原初性的奠基。虽如此,仍然有一些东西影响很深,分别是陶潜、古诗十九首与魏晋风流。骨子里的那种忧郁感、存在感,以及对声名的厌倦,也与此有关。
5
1996年读陕西教育学院,是生命中的一大转折,是年23岁。
这一时期意气风发,不但入学成绩第一,而且整个专业水平在中文专业中也是领先的。我忘记了在教育学院都学过什么,但是,它的并不完备的图书馆和阅览室,却给我以深刻的影响。
浪费是必不可少的,例如花了大量时间去攻读文论,手抄一些当时以为很好的书,等等,连老舍全集之类,都是一本接一本地读过的。但真正要论影响,却仍然是报刊杂志,是当初没有接触过的东西。
一是《南方周末》。一接触,就读了许多年,教书后又订给学生读。鲜活的时文,深度的新闻分析,各种当代出色的风格,即刺激思想,增强分析能力,又影响文风。
二是《读书》。我读书本来就杂,而《读书》杂志具有某种整合性,从风马牛不相及的领域中,精辟地指出一些联系,尤其是对一些现象(如法国大革命之类)的多学科分析。这是不同领域的高端思维碰撞场所,经济学、法学、文字学、人类学、诗学、精神分析学、政治学……不是枯燥的理论,而是鲜活但高端的分析。这就像一个沙龙,让我这个对许多学科了解不多甚至闻所未闻的情况下,迅速地进入多维度思考。后来我在教高中语文课时,经常能转换角度,跟这种阅读有关。例如我会将经济学分析引入语文教学中,如《<</span>庄周买水>中的经济学问题》等。要知道,第一次了解到“权力寻租”,就是通过《读书》。
另外的杂志,也所读甚多,尤其是类似人大复印资料这样的东西,不断地沙里淘金,希望能淘到好东西。此外,经常和朋友去陕西师大以及文艺路淘旧书,不是一本一本地淘,直接就拿一个蛇皮袋,扛回来。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就是那时候淘到的,很便宜,如获至宝。
这一时期,我的评论写得也有一定水平了。但从来没有想过要发表作品(这很奇怪,我从初中起就立志做读者),不过,一篇作业《被阉割了的人性世界——评潘军小说<</span>三月一日>》仍然被老师推荐发表于校刊,这算是我发表的第一篇作品了。
6
1998年,信心满满地毕业后,却在高中语文教师的岗位上遭遇挫折。
言辞木讷的我,如何让讲课吸引学生,而不是茶壶里煮饺子?几年中,我将大量的精力用于修炼文本解读,不但让强项更强,而且让强项更实用,更贴近中学课文所涉及到的作家。
例如,为了讲好鲁迅的作品,除了阅读鲁迅全集外,搜罗了大量鲁迅的研究作品,可以说到了疯狂的程度。尤其是鲁迅关于国民性的批判,披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对制度批判、人性批判、文化批判等不同维度有了深入的了解,也初次接触到了鲁迅的现代性(最初是通过王富仁的作品)。这种阅读,却是为了更好地将鲁迅作品与当代打通,让孩子理解鲁迅作品的当代意义。
渐渐地,我能讲好小说了,但却不能讲好诗歌。喜欢诗歌,却无法分析诗歌,这是令人沮丧的。
一次,从朋友那里偶然地看到了叶嘉莹的《唐宋词十七讲》,立即被吸引了,就赖了几年才还他(这是阅读史中惟一的一次),就在这几年中,我把这本书反复看了又看,看叶嘉莹的讲词方法。从专业发展角度讲,这本书称得上是根本书籍了。
我将叶嘉莹的兴发感动与符码分析,与我在另外地方学到的人性及文化分析结合起来,诗歌教学,硬是被我锻造成了强项。课堂上,学生的眼睛亮起来了。而且,我不但能讲诗歌,还能写“诗歌”(分行的散文,或打油诗)。
影响我的不仅仅是叶嘉莹,还有两本很重要的杂志:《文史知识》与《名作欣赏》。
我将这两份杂志中所解读的诗歌和文章中,与教材有关的做成索引,所以我的备课本(当时是手写的),一般都附录有参考资料(后来买到了《文史知识》20年光盘,更方便了,我把里面的文字制作成了word版,方便检索,至今仍在)。当时的备课本又大又厚,有一本备课本,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但课文却只有一篇,叫《林黛玉进贾府》。可想而知,为了讲好《红楼梦》节选,我又钻研过红学。
能讲好这些,未必能应试。应试似乎只是做题目讲题目,但非常枯燥,学生不喜欢听,于是,又得琢磨如何讲好语文知识。高考题反复做,反复归纳整理,仍然只是技熟,不得其本。后来得到一本章熊和缪小放合著的《简明·连贯·得体》,影响深远,终于能跳出应试来理解修辞问题了,对我教学助益很大。
到离开乾县一中(呆了六年)的时候,我已经是别人眼中优秀的语文老师了。但这时候,我还非常发怵古文。觉得古文除了背诵翻译,总结归纳,似乎很难讲出趣味。
到了成都一所私立学校,和李镇西老师带一个年级。有一次,李镇西老师外出学习约两个月,我奉命兼带他们班的课,挑战很大。因为那两个月要教的恰恰是两个古文单元,即《阿房宫赋》之类的文章。
怎么办?研究呗。
我开始钻研古文的章法,体会古人的行文脉络,即那种气势是如何造成的,以及如何将字词或句子的理解,与结构关联起来。在这方面,文史知识助益颇多,加上之前研究诗词时,颇读了周振甫先生的一些东西,诗文的章法有相通之处,无非起承转合,而中间又有诸种变式。
研究的结果,是这两个月的古文很得学生好评,总算不负李镇西老师所托。
但仍然有至今上不好的类型,说明文,以及部分散文。
7
2002年开始上网,先是逛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后是K12的韩军在线,语文网,最终落脚于教育在线网站,这是生命中的一个崭新的单元。
有了许多新鲜的阅读,例如沿着昆德拉的路线,又读哈维尔等人,知道了林昭、顾准、王申酉……另外的龙应台之类,不计其数。
2002年至2006年,完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向,关注点由公共问题转向了教育问题,更准确地说,是转向了教育中的专业问题(毕竟教育也是个公共问题),真正地逐渐在成为一名教师,而不只是一名语文教师。
必须要描述的,是这几个倾向:
首先,我开始进入到一个写作的喷薄期。
以前一直重读轻写,更不投稿。所谓的写作,更多的是通过随笔跟学生的即兴互写(对话)且乐此不疲(更符合写作的本义)。但是在网上,交往中,说话的欲望被激活了。你会对许多领域发表观点(毕竟有以前的广泛阅读作基础,有理解做基础),何况,还有那么多人跟你互动。有“观众”,就会激发表演的欲望。单是跟一个叫“刘支书助理”的网友就美国攻打伊拉克在帖子中进行的讨论,我陆续发表观点,字数加起来就是十多万字(现在想起来真是浪费)。
写起来后,就有教育媒体会找你,直接拿走网上的东西,或约稿。然后文章就会被大量地发表,有段时间每个月稿费超过了工资(教育类文章的稿酬可是很少的),两年左右,迅速地发表了上百篇文章。
这一热潮,2005-2006年消失了。2004年去成都私立学校教书,遇到不少挫折(主要是班主任工作方面的)。这时候有一种羞愧感,因为自己写的许多文章都在讨论教育,结果自己带不好一个班级!于是,开始对写作本身进行了反思。一是写得太多太滥,轻率动笔,泥沙俱下;二是虽以深刻著称,但其实只是相对于平庸的杂志文章而言的深刻,跟真正的深刻,还搭不上边。羞耻心生,就开始远离了所谓的教育写作以及公共写作了。这时期,作品结集为三本多余的书,之后就是一段时间的沉寂。
其次,开始从乡村走向都市,从独行走向广泛交往。
“从乡村走向都市”不但是事实(我从陕西农村走向成都、苏州),更是一个隐喻。以前视野封闭,以自己默默的阅读为主,现在一下子遇到了许多也在阅读的人,而且高手甚多,所以,就进入了一些圈子。有些是人际圈子,像在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有些是探讨教育但不止于教育的圈子,遇到了不少高手,其中有些已经功成名就(像李镇西老师),更多的当时只是大侠甚至小虾米,后来(即现在)也都是名师、特级或担任各种职务(校长、教研员)了。
其中关系密切的团队,是以李玉龙老师为首的原《教师之友》团队(他现在似乎重商了),并成为杂志比较稳定的作者之一。
这种交往带来的益处是显然的,因为思考是被激活了的,并且,每一个高手本身都带了一些资源,让你得以窥见更多的领域。而大约2006年前后,我与《教师之友》团队走远了。从我内在的思考进展来说,我正在脱离愤青味,关注点不仅仅限于公共话题,更倾向于专业思考。这并不是简单地否定某个团队的道路,而是意识到了那不是全部,而且任何圈子,一旦把自己的思考当成绝对真理并将观点态度渗透于人际关系中,最终竟然变得相互攻讦,是我不喜欢的。
脱离一个圈子,进入另一个圈子,就是新教育圈子。2006年到苏州,专职做新教育,与随后而至的干国祥、马玲组建了研究中心。又一年或几年,发现自己并不适应新教育中的某个或某些圈子,最终,就以研究中心为比较固定的圈子,至今。
第三,这一时期的阅读,主要是面的拓展。以前读历史,只读类似翦伯赞的《汉代史》之类的东西,就觉得很好了。这时候接触到了《万历十五年》之类的作品,加上《晚清大变局》等的影响,以及《读书》中渗透的一些史学观念,认识已经大不相同。
其中,最重要的是转向教育阅读,广泛地包括了教育学、课程理论、语文教学论等等。其中2004-2005,成都一年半,购书万余元,基本上是教育类的。这,应该是一个极大的转变。这方面的阅读,深刻地受到了干国祥的影响,基本上他推荐的书,都会买来重点阅读。例如《后现代课程观》(当时读不太明白)、《论对话》、《被压迫者教育学》、《教育的目的》、《教学勇气》、《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语文科课程论基础》、《民主主义与教育》……重要的书籍都列举不尽,但要论哪本真正读透了,却不敢说,应该是用更长的岁月,才慢慢读透的。
除这些外,还看了大量的电影。尤其重要的是,看了大量的非主流电影,例如《地下》之类,其中有部分印象深刻。当然,更包括教育电影,像《死亡诗社》、《蒙娜丽莎的微笑》等等。可以说,好电影看得差不多了。在这里,尤其要提及的,是周星驰的电影《大话西游》,这种无厘头的游戏风格,对我有一定影响。这部电影我也看了不下十遍吧?
这一时期,也是比较辛苦且心酸的漂泊期,体验各种辛苦,见识各种人性,领略不同工作,是另一话题,按下不提。
8
2006年,研究中心的成立,肯定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共同体中工作和学习,必定带上共同体的深刻烙印。
脱离了中学语文(至今未返回),开始长期地浸润于自己不喜欢的小学教育中,更重要的是,还是以旁观的方式,而不是亲自带班。亲历了儿童课程,再主持教师专业发展,经历了种种培训,其中辛苦,难以一语道尽。
这段时间,阅读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一是读了不少童书(包括绘本、儿童诗歌),其中影响至深者,是《小王子》、《特别的女生萨哈拉》以及《永远讲不完的故事》。这种阅读,跟工作息息相关。
二是开始了真正的基于团队的深读。即跟随研究中心进行深度共读,并且领域也由原来的教育学,向哲学、心理学转移。
童书阅读当然是愉快的经历,哲学心理学的阅读,却经历了漫长的不愉快。因为,我的生命气质不是思辨的,不是分析的,而是宏大的(即整全的),道德的,诗性的。哲学和心理学的阅读就变得很痛苦,读过许多,却走不到心里,真正走到心里,至少花了三年以上的时间。像现在能对一些哲学和心理学作品深有感触甚至兴发感动,是当初根本想象不到的。
这段时间读过的书,包括共读过的书,是相当数量而且无法列举的。例如海德格尔的《艺术作品的本源》以及《筑·居·思》等篇章,就是在这时候共读且深刻共鸣过的。无论如何,这段时间已经不再把批判的矛头指向政府或社会,而完成了从批判者向建设者的转型。并且,在哲学心理学、教育学、语文理论、文学批评、课程理论等诸多领域,也有了越来越多和越来越深的领悟。
另外,因为团队辗转支教以及进行实验区培训,大量地接触课堂及课程,可以说伴随着新教育课程逐渐走过来的,这可能比阅读,更有教益。
这一时期的阅读,不列。
9
2009年,其时蜗居宝应,“无事可做”,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就成立了。
这是一个新的时期。因为网师开设的课程,都是一些研究中心认为非常重要的基础书籍。这些书固然基本上读过甚至仔细读过,但要真正地转化为课程,就没那么容易了。所以,跟着网师发展,重新经历了一轮钻研,担任多门课程讲师,分别对《给教师的建议》(即将出版《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人间词话》、《苏菲的世界》、《非理性的人》、《儿童心理学》等进行过一定的研读。
2009年至今,与团队颠沛流离,从宝应到鄂尔多斯,2012年开始,因为丰台二中附属新教育实验小学的成立,我又穿梭与鄂尔多斯与北京之间,工作越来越忙碌了,而阅读,也与工作息息相关。
这是一个不敢乱读书的时期,更加重视所读书籍的根本性,主要在哲学、心理学方面继续阅读,兹不列举。稍微值得一提的,是对儒家经典的初步领悟。这与研究中心对牟宗三的《圆善论》、老子的《道德经》的共读有关,也与网师课程《论语》有关。对海德格尔的逐渐理解,更有助于理解儒道文化。这种领悟之所以重要,因为它是新教育实验的文化根基。
近期,对认知理论的啃读(皮亚杰及维果茨基系列,包括脑科学),成为一个重点,这是一个以前少接触的陌生领域(虽然经验上体会不少了)。我意识到,阅读不能只凭兴趣,而要突破自我限制,进入到一些和自己的性情气质不太吻合的领域。
其实,我是在逐渐进入对人的整全理解之中,从信仰到生命发展,广泛涉及到认知、科学、哲学、宗教、心理学等诸多领域。这些阅读,都围绕人的发展(成人及孩子)而展开。兼读一些案例性的研究书籍,例如传记研究等。
10
列举书目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我重点论述了童年、少年、青年期的阅读,因为这段时间的阅读,往往对生命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我生命里有崇高的一面——这崇高,无关褒贬,只是类型上的说法。我特别喜欢康德,喜欢“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就跟这种类型有关。是这种类型,并不意味着我一定是“道德的”(有时候这种类型的人非常容易犯道德错误,我未必就例外了),而是说,我对于价值观领域的问题,会有一种强烈的敏感。这种敏感,有时候会带来激烈的反应,包括粗暴,而缺乏必要的谅解与宽容。(这也是我一直在反省并努力加以克服的)但无论如何,我的这种气质中,有着评书以及《北方的河》的回声。这是根基性的,而后面的大量的此领域的阅读(直至从生物学角度解释道德问题),更多的是一种对困扰自己的主题的不断沉思。
我生命里有优美的一面,尤其是青春期,大量地痴迷地背诵普希金的时候,心总是飞扬的,那些诗歌,那些明亮与忧伤,就是我的青春啊!一次次地,岁月的犁铧,把这些翻进泥土里,翻进潜意识里。没有这些泥土,对文本的敏感是谈不上的。如果说崇高的阴影是粗暴的话,那么,优美的阴影则是自欺,它常常让你看不到现实,而很容易沉溺于梦幻,或被海市蜃楼所打动从而伤痕累累。
我生命中也有反讽的一面。或许,反讽源于我对虚无感的体验,对人生无意义感的刻骨铭心的感觉,所以倾向于消解与自嘲,本质上是一种游戏性。反讽同时源于我对于崇高感阴暗面的反思,我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崇高,这似乎很难理解,但人生就是这样地充满了悖论。许多个夜晚,非常抑郁的时候,就会去看《大话西游》。无厘头?搞笑?其实,《大话西游》中,有很深刻,很忧伤的东西(我曾写过《至尊玉的夕阳》)。尤其是紫霞仙子跟姐姐的那段对话:
青霞:你真地决定嫁给他?
紫霞:我骗他的,我在等我的男人回来接我!
青霞:哈哈哈!你居然会相信那个小滑头会回来接你?要是真的话我可得恭喜你了。不过就算他回来他有什么本事把你从牛魔王手上抢回去?
紫霞:上天既然安排他能拔出我的紫青宝剑,他一定是个不平凡的人,错不了!我知道有一天他会在一个万众瞩目的情况下出现,身披金甲圣衣,脚踏七色的云彩来娶我!
青霞:哈,还说不是神经病!
紫霞:这不是神经病,是理想!
深刻地意识到理想本身的非理性,或者说荒谬、荒诞,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没理由的信念,被普通人视为“神经病”的坚持,或许才是理想本身或本质。
11
人生总是充满了遗憾与教训,而且,新的遗憾与教训还在不断地滋生。
以人生选择而论,前半生,总是被抛进不同的境遇中而被迫选择。我一直怀疑我进入新教育是一个极大的错误,我遇到了许多跟我尺码不同的人。——不是说别人不好,只是气息不同。我从根本处是个乡下小子,虽可说朴实诚挚,但终究成不了名士,更不会周旋交际。或许,更适合我的生活是逍遥,农夫于村野或耕或息的那种逍遥。我不适合于名利场,适合于朴素而温馨的地方,不适合大酒店,适合于小酒馆。这些话或许会得罪一些人,但我确实不是在批评或否定别人,只是我的生命痛苦地感觉到了某种不协调。
在乡下教一群乡下小子,比在都市里教一群纨绔子弟更适合我。这些年竟然进入了小学领域,就像欧阳锋逆练九阴真经(可惜没有他的天资,练不到绝顶神功),它或许是错的选择,选择的动机不是内心的快乐,而是对团队责任感。德福不能双全,总令我在很多时刻深刻地怀疑自己。是不是应该选择某个时候返回中学语文领域?我感觉,多半是不可能的,我错过了人生最关键的一段时光,未必再愿意去经历了。
以阅读而论,自身资质有限,又缺乏老师引导,走的弯路太多,浪费令人心痛,可以用一个句式来概括:“假如那个年龄读了……,那么,我就有可能……” 可惜生活没有“假如”,所以这些教训(当然也包括少许经验),就融入到我的职业理解中。如今,我们可以勾画出一个好得多的“完美阅读地图”。固然,每个人的生命气质不同,阅读必然千姿百态,但作为一种参考,其意义,也未必全然是无。
到现在,许多家长并不明白,如果孩子在儿童时代,在少年时代,缺失了某种东西,那么他将永远地与这些美好的东西擦肩而过,他的人生会深刻地受到限制。但许多家长并不以为是损失,因为他自身从未领略过这种美好,而且也会觉得,我不生活的好好的?哪里损失了?
不但家长如此,很多教师,并不以学习为己任。在他们的备课中,看不到一种真正的热情。学习上的热情是一种忘我,经常体现为一种不惜代价的探索,或对一个主题(有时候甚至只是一个汉字)的痴迷。
此外,可检讨处甚多:
我的毅力不够,对根本书籍的专注啃读,仍然要经历艰苦的练习,尤其要防止这种练习因工作繁忙而被遗忘;
经历了论坛时代、博客时代,又进入了微博时代,(读经典的呼声,已经只成为一种姿态,而很难再转化为年轻一代的实实在在的行为甚至生活方式之一了。)我本身也沾染了网络的浮躁(当然也享受着网络的便利),并且一直在苦苦抗争;
……
总之,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遗憾太多,浪费严重。天资既不好,又欠缺勤奋。所读作品中,经典的数量及阅读品质相当的不够。是以年届四十,相比于同辈人的功成名就,仍惶惑不知所之。实际做事的能力,更是乏善可陈。
我这些年当然一直在进步,但这种进步远远低于我的期待。
12
我写过阅读史,这次居然重写,是因为要向我的战友们做一次关于个人阅读的汇报,讲座时间既短,索性以此文弥补。
这或许是一种妄想,凭什么你的警示,就能够被接受(甚至被理解)?但最终释然。路,确实是要各人自己走的,但我仍然不妨以自己的经历在某个方向上树立一块标志,告诉更年轻者“此路不通”。
而或许,我在未来还会不断地书写阅读史,至少书写“新的篇章”。这种书写是一种不断的自我提醒,以防止自己遗忘了自己而沦为常人。
就像我在“早安蜗牛”中所比喻的,愿望,最初的愿望,本是一粒粗糙的沙子。它有三种命运:或者,被枯死的皮肤包裹起来,最终成为不痛不痒的茧子;或者,一直磨着你的血肉,让你痛苦不堪,总觉得生活不对劲;或者,不断地用最好的营养缠绕它,直到成为珍珠。
我想,我这辈子没有成为珍珠的可能了。但是,我也不愿意使之成为茧子,我宁可接受磨砺血肉的痛苦。因为,我至少对一件事心存恐惧,就是对存在本身的麻木。我宁可接受沙砂的刺激,也不愿意到临终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其实从来没有活过。
201336日星期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8:25 , Processed in 0.06993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