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观察:学分制能否撬动应试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5-17 17:14: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观察:学分制能否撬动应试教育?  2013年05月17日  作者:程墨 杨保华 杜学敏   
武汉一初中开设选修课,希望既保证升学率又将素质教育还给学生
学分制能否撬动应试教育?
  ■本报记者 程墨 实习生 杨保华 杜学敏
  从2012年秋季开学起,武汉第三寄宿中学开设了演讲、朗诵、无线电制作、机器人、航模等六大类68门选修课,推行学分制,将素质教育与评优、毕业挂钩。这在湖北省初中学校中还是首次。  
  尊重个体差异,学生自主选课拿学分
  自己编程、制作机器人,举行模拟法庭熟悉法律知识,在植物园里认花、养花……近日,记者在武汉第三寄宿中学七年级学生的选修课上见识了一幕幕别开生面的趣味课堂。“学校共安排了70门校本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其中,必修课为高效阅读和硬笔书法两门;选修课分为六大类,涉及演讲、朗诵、无线电制作、机器人、航模、武术、器乐等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创新力、责任感、实践能力、健康身心、艺术素养等素质。”该校学分制领导小组副组长黄群芳说。
  除了语数外等课程和校本课的必修课外,选修课由学生按自己的兴趣自主选课,可以跨班级、跨年级选修,并填写课程学习计划表。
  在该校管理方案中,记者看到,每一类课程按学时和达成能力计分,满分为5分。学分计算由基本学分和奖励学分组成。基本学分的评价,考核成绩占60%,课时量占10%,学习过程占10%,学习态度占20%。对学生在校外自主学习,并在某一领域获得特长认定的,将拿到奖励学分。此外,在学习态度或过程中有明显进步的,也给予1学分的奖励。每名学生每学期须完成30学分,其中必修课不低于15学分。为保证初三年级中考课程正常进行,学分制仅在初一和初二年级开设。
  黄群芳告诉记者,此举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尊重学生差异和个人选择,给每个学生竞争和展示的平台,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
  选修课进课表,减负从课堂增效开始
  为了腾出上校本课程的时间,该校每周减少2.5节文化课时间,而且周六不补课,供学生上选修课和素质拓展。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初中生自选校本课程,学生们普遍支持,但少数家长担心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少了,会影响中考成绩。一位家长还专门给校长吴晓红写了一封“反对信”。
  对此,吴晓红表示,减负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但教学质量不能降低。考试科目课时缩短了,可通过提高课堂效率来弥补,“这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向45分钟要效率,在课堂上要学会做加法,课程教学安排上要注重整合”。
  吴晓红透露,学校定期送教师出去培训,还邀请了专业人士编教案,每名教师的教案由专家把关,为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师工作量纳入绩效考核,并请专家团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严格考核。
  也有家长质疑,增加的课程是否会给学生带来额外的课业负担。
  “文化课时间上选修课,课时量并没有增加,长期的高负荷得到释放,其实是给学生减负了。”该校学分制工作实施小组组长谢志刚说,“学生在校本课中提高了非智力因素,会促进考试成绩提高,将来还能与高中学分制课程衔接,让学生顺利过渡”。
  不再唯分数论,学分作为评优依据
  事实证明,学分制并没有影响到学生的成绩,今年武汉市的初三模考,该校仍然名列前茅。同时,该校的一些项目屡次代表我国参加世界性大赛,2012年12月,该校科技教师张小健率领的机器人小组还获得了第十四届国际奥林匹克机器人大赛优胜奖。
  吴晓红表示,试行学分制是为了培养有品位、高素质的优秀学生,不再唯分数论。期末时依学习态度、考核成绩等给分,学分在中考分配生、三好学生评选和升学推优时依然成为重要依据。中考毕业时,学生除了学到课本知识外,还能够有琴棋书画、球类、武术等特长,“相信那时,家长的种种顾虑自然就消除了”。
  “以往评‘三好’时,往往只看成绩,现在的学分制有了全面衡量,无论是学习拔尖儿的,还是成绩一般的同学,只要肯努力,都有机会。而且,学校提供机会的同时,也激发了我们的主观能动性。”七年级(18)班学生王佳卉说。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叶显发认为,武汉第三寄宿中学提出培养学生的六大能力:领导力、创新力、责任感、实践能力、健康身心、艺术素养,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这也符合国家课程规章的基本要求。他认为,该校学分制的探索,对于改变千校一面瞄准考试的现状,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中国教育报》2013年5月17日第2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18:02 , Processed in 0.078406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