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思想家哲学家是可怕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5-18 10:5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思想家哲学家是可怕的 作者: 叶廷芳


        一
        傅小平:近年,你在人口、文物、建筑等领域的介入,受到媒体和大众的普遍关注。这反而使你作为德语文学翻译家和研究者的身份被淡化了。事实上,最初正是因为研究和翻译卡夫卡和迪伦马特的作品,你被更多的读者熟识。尤其是卡夫卡某种意义上成了你的标识。
        叶廷芳:我最早知道卡夫卡是在1964年。之前,连他的名字都没听说过。在大学里,我们能接触到的都是被官方认可的苏联、东欧作家。那时,周扬他们比较有眼光,觉得虽然有些作品不能公开发表,但内部应该有介绍,所以就以“内部参考”的形式搞了一本《现代文艺理论译丛》。就是在这本刊物上,我接触到卡夫卡,他被称为“颓废派”作家。我发现卡夫卡在西方文艺批评界有很大的影响,当时就比较留意,希望将来有朝一日环境变了,能把它翻译出来。
        傅小平:后来的事实表明,你研究卡夫卡的兴趣,似乎胜过翻译他的作品。
        叶廷芳:这得说到我初读卡夫卡作品的经验。1972年,我从干校回来不久,听说北京外文书店在东郊通县的一个仓库,有200万册外文原版书要“清仓”处理,我当即通过公用电话把这一消息告诉了正跟我学习德语的何其芳。我们约好第二天下午一起跑到那里去淘书。那确是非常庞大的书库,绝大多数都是苏联东欧国家出版的书籍,原价非常便宜,且一律打三折。德文书大多数都是精装,且装帧十分精致、漂亮。几乎每位古典作家都有单卷本选集,大作家则有全集或选集,我们还看到了心仪已久的《海涅全集》,就各买了一套,打折后仅8.4元。
        两天后,我们又去了一趟书库。这次发现了两本东德出版的卡夫卡的作品,一本是《卡夫卡选集》,包括两部长篇《城堡》、《诉讼》和若干短篇小说;另一部是《美国》即《失踪者》。但当时卡夫卡在国内是公认的“颓废派”作家,因而是“禁书”!于是我悄悄问何其芳:这两部书值不值得买?他嘴巴一撅:“当然值得买!”停了一会儿他又说:“搞研究先不要管它进步与反动!研究以后再来下结论嘛!”这正符合我的想法。
        当晚,我回到家后就看完了《变形记》,心想“这就叫颓废派?”总好像里面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不是仅仅用“悲观”二字就能概括的。不久,我又从文学批评家汉斯?马耶尔嘴里听说,卡夫卡的威望已超过被视为20世纪德语文学泰斗的托马斯?曼时,更是坚定了我日后研究卡夫卡的信念。所以我后来研究卡夫卡的兴趣,始终比翻译他的作品的兴趣要大。
        傅小平:什么时候开始真正着手研究卡夫卡?
        叶廷芳:那是“文革”结束以后的事了。上世纪70 年代末,社会的开放,让我们感觉到应该在文学上做一些突破。于是,知识界就试图打破一些“禁区”。我当时所在的《世界文学》杂志,就从卡夫卡等所谓的颓废派作家开始“破禁”。
        李文俊从英文翻译了《变形记》,他和夫人李佩芬主张由我来介绍卡夫卡,我就赶写出了一万多字的评论《卡夫卡和他的作品》,首次从正面肯定卡夫卡。这两篇一起发表在《世界文学》1979年第1期上。文章发表时,我心理上还有点打鼓,就觉得闯了禁区,会不会遭到责难。所以,就用了名字的谐音“丁方”。我老家人用方言称呼我就念成“丁方”的。后来看看发了也没事,胆子就大了,一发不可收拾,又写了《西方现代艺术的探险者》等,又陆陆续续以专著形式“再论”卡夫卡,在文艺界引起大的反响。
        傅小平:用这么短的时间,写出高质量的评论文章,一定是过去几年里,你已经有了很深的积淀。这和没经历过文革的人对文革前后的“认识”似有出入。也有很多过来人,感慨自己在那段特殊时期里荒废了青春岁月。我想,这说出了部分事实,但要以为那时候的文学阅读一片荒芜,则可能是简单而片面的。
        叶廷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尤其是文革十年。整个中国的翻译、研究工作几乎都停止了。这并不是说我们彻底放弃了学习。比如说,七五年到七七年,那段时间没事可干,我们就想了一个招。因为,当时鲁迅走红,而鲁迅对外国文学也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那我们就想,是不是可以借鲁迅的威望,为外国文学争一条出路。就这样,1975年,我和所里几位不同专业的同事,搞了个《鲁迅与外国文学》的课题,想写一本书。我们把冯至请出来挂帅,和戈宝权、陈水宜等专家一起展开研究。
        这前后持续了两年,后来政坛上刮起了“反击右倾翻案风”,出版社不得不推翻了原来的承诺。我清楚地记得何其芳愤愤不平说了这样一番话,他们说鲁迅这个伟大,那个伟大,怎么一到外国文学领域就不伟大了?都说他是马克思主义者,怎么一到这里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了?这太岂有此理了!当然,期间也不完全是一无所获。我写了一篇题为《鲁迅与外国文学的关系》的论文在《鲁迅研究资料》上发表,得到鲁迅研究专家、该刊主编李何林先生的好评。所以,那时候的确碰到很多阻碍,但也不能说就没有积累,没有知识和精神上的准备。
        傅小平:某种意义上,由你主编的九卷本《卡夫卡全集》,可以说是对你研究和翻译卡夫卡的一个总结。
        叶廷芳:可以这么说吧。那是在1994年。在漓江出版社编过“诺贝尔文学奖丛书”的刘硕良,退休了以后要继续发挥余热,就和河北教育出版社达成合作, 准备出一套“世界文豪书系”,引进出版几十位外国文学大家的全集、文集。因为是教育出版社么,全省的教科书都由他们出,资金雄厚,承担得起这样的大工程。这样,他们就找到我来编,我主要帮忙找权威的译者,做了很多联系统筹的工作。这前前后后花了两年时间。中间也出了些波折,有个很好的译者答应了参与翻译,结果被派往外国当大使,就临时找了七八个人来合译。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尽管我最后做了校阅,也不可能逐字逐句核对原文,只能是看到了明显的错误做下修订,所以译文难免有不尽人意之处。不过凭心而论,其中张荣昌、赵蓉恒等人的翻译是相当不错的。
        傅小平:你只是集中翻译了书信、日记部分。这是为何?
        叶廷芳:卡夫卡的小说,翻译的人多。我就翻译别人不太译的部分。其实,如果只是为了研究,似乎没很大的必要把它们翻译出来。但卡夫卡的这部分创作有其独特之处。一则,书信日记在他创作中占了五分之二左右的篇幅。它们不是流水账,不是感情叙述,而是字斟句酌表达他的思想。他写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内心的需求,绝大部分就是他的个人独白,很能反映出他的艺术观、世界观。
        对读者认识卡夫卡,应该说是非常重要。而卡夫卡写的情书,也会改变人们对卡夫卡的惯常的孤独者的形象。他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相反对爱情也很渴望,而且非常热烈。
        二
        傅小平:你倾心研究、翻译卡夫卡,是否与你特殊的个人境遇有关?事实上,在赏析《变形记》时,你就写道:“人一旦遭遇不幸(丧失工作能力的疾病、伤残、政治袭击等),他就不再被社会甚至家庭所承认,从而失去作为人的价值和尊严,成为无异于低等动物的 ‘非人’。”这何尝不是吐露了你的心声。
        叶廷芳:最初读到《变形记》,就感到非常震惊。它让我联想到自己曾经的境遇:畏父与遭弃,心灵上产生共鸣。
        我是残疾人,9岁那年,我与同村的孩子玩骑“龙杠”游戏时,从硬木单杠上摔下来,摔伤左臂。因为误医,伤口感染溃烂,命保住了,却永远失去左臂。这一下子让我从家里的宠儿变成了累赘。父亲总觉得我给他丢了脸,日甚一日地厌烦我,脾气变得暴躁,生气时忍不住就骂我“活现眼”,甚至怨我“怎么不去死?”,使我在他的面前总是战战兢兢。
        小学毕业后,我因为残疾被中学拒收。父亲毕竟是父亲,考虑到我的生计,他背着我大哥做了份田契,将家里最好的一亩半地给我。“我将来不能养活你,这一亩半地你拿它糊口,老婆我就不给你娶了。”我没要父亲的地契,我不相信我一只手就会饿死。
        你知道,卡夫卡的父亲非常严厉不拘言笑。卡夫卡对他敬而远之。写作是他的事业,却从未被家人所理解。他一直想摆脱职业岗位,到柏林去待两年,去创作。虽然父亲的经济状况允许,但并不同意。他后来写了著名的《致父亲》,某种意义上这就是一篇檄文,一篇反家长制思想、反父权文化的宣言书。我想,这同时也是他“父亲”心结的一种释放。
        父亲对我来说也是这样。我有这么一个心结。现在想来,我其实挺理解他。他曾在搬重物时摔倒导致吐血,最后变成肺结核,十几年也没有去过医院,也不知道有X光可照。他死于肺结核。
        傅小平:我想你的研究、翻译,同时还透视出更深远的中国背景。很显然,你捕捉到了历史和时代的脉动。要不很难解释,何以卡夫卡来到中国后会产生如此重要的影响。
        叶廷芳:随着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涌入,我们对存在主义,对人道主义的认识都有所深化。这么说吧,马克思主义比较关注人类的群众运动,存在主义更关注每个生命个体的特殊境遇。很长一段时期里,我们被种种运动裹挟着前行,严重忽略了个人体验。等到个体解放后,发现自己在生活中碰到那么多磕磕碰碰,很多时候都会产生萨特式的恶心感。比如说,我们做一些很简单、很基本的事,都意味着要打通很多关节,要跟着献媚,甚至要陪人上床,这十足的令人恶心!这不只是在文革时期,我们会有这样的遭遇。文革结束以后,还是有这样的现象。
        卡夫卡的《城堡》,通篇说的其实就是K.办居住证这样一件很简单的事,卡夫卡用了23万字的篇幅来写这个事,但到最后K.还是没办成。他把人的这种荒诞处境,可以说推到了极致。实际上,卡夫卡写出了文明的悖论。我们人类一方面看是发展了,但换个角度看也许是倒退了。你比如说,科学发明本该造福人类,但它同时也对人类带来了危害。科学发明的成果,被用来造核武器,来毁灭人类自己。所以说,卡夫卡的思考,对人类生存有重要的警示作用。
        傅小平:某种意义上正因为此,卡夫卡被认为是先知。他的敏感和超强的感受力,使他远远走在时代的前面。他的很多忧思后来都应验了。他的作品也可以说是现代主义、存在主义等思潮的预演,尽管他本人或许未必听闻过这些术语。
        叶廷芳:的确。卡夫卡活着的时候,读过克尔凯戈尔,感到强烈共鸣和振动,但未必知道什么存在主义理论。所以,在他的作品里,也没有出现“存在”、“异化”等概念。但显然表达了这样的意思。他笔下接近“异化”的词,更可以当陌生化、疏远化来理解,可能当“疏远”来理解更恰当。其实,什么叫“异化”,无非指的人最终走到了生存愿望的反面。卡夫卡作品主要表达的就是这个主题。
        傅小平:到了当下,后现代主义思潮盛行。存在主义等已不再流行,在有些学者看来甚至是过时了。事实上,卡夫卡的阅读热潮似乎也已经过去。在你看来,把卡夫卡放到后现代视域来阐释、研究,有何新的可能?
        叶廷芳:以我看,每一种学说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它们可能会经历潮起潮落,但未必就会过时。存在主义同样如此,它只是没以前那么热了。如你所说,现在流行的是后现代主义。我近年做了一个报告,把后现代主义总括了下,就是主张这个世界是多元的,它打破了一元论。一元的世界,意味着谁都想抢占霸权,所以就有了那么多独裁、学阀。多元的世界则强调每个个体都有独立存在的理由,它们之间不是互相斗争,而是互相尊重。比如,前现代时期,无论是表现主义、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它们都各各打出旗帜,标榜自己最准确。不过,自荒诞派喜剧开始,包括黑色幽默、新小说派等等,它们都不再标榜什么,也没表现出什么称霸文坛的野心。事实上,卡夫卡一直对文明提出质疑,他挑战权威、偶像。从这点看,后现代主义实际上与卡夫卡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傅小平:以我看,文学翻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也该是“一元论”的,多少带有遵“组织”之命的意思。
        叶廷芳:尤其在文革期间,无论是研究还是翻译,都是自上而下由组织上决定的。一般是上面来组稿,这个事先报党支部,由它推荐谁来写,按惯例会首先考虑党员。我在北大当助教时,记得有次举行“杜甫纪念会”,就是要求只有党员才能参加。当时我不是党员,但冯至在会上要做报道,我毕竟是冯至培养的。有这层关系,组织上同意我去看看,要不没资格去评论的。翻译的情况也是这样,都是上面安排翻译,你才有资格去翻译的。
        傅小平:这种情况,到什么时候结束?
        叶廷芳:要等到改革开放以后了,78年是一个开端。那时,我在研究翻译卡夫卡的同时,也开始翻译迪伦马特。其实,也是在“文革”期间,我买到一本当年作为反面教材出版的“黄皮书”《老妇还乡》,看后很感兴趣。所以,一等政治气候回暖,我就决心从原文即德文本翻译迪伦马特。后来,我才发现卡夫卡与迪伦马特的作品之间,其实有着内在的关联,就是他们的创作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悖谬”。
        傅小平:经常在一些论文或批评文章里见到这个词,不确定这是早已有之的术语,还是出自你的译笔?
        叶廷芳:这是一个哲学术语,指的一个事物两条逻辑线的相互矛盾与抵消。当时翻译着实费了番心思,我还特别与哲学及美学界的朋友反复琢磨,最后才定了下来。这个术语特别能反映卡夫卡的思维特点。可以说,不了解它的涵义,就很难理解他的作品。比如,《城堡》里的K.为在城堡治下的村子里取得一个临时户口,奋斗终身而不得。临死前,他不需要这个户口了,却又给了他了。这样悖谬的例子,在卡夫卡的作品里能举出很多。同样,“悖谬”也是迪伦马特美学的核心概念。就像此前说的,无论我个人的经历,还是我置身其中的这个国家的境况,乃至人类的命运,都从某种程度上体现出悖谬的特点。所以,我回过头看,觉得自己在翻译、研究上的这种选择,并不仅仅是一种巧合。
        傅小平:应该说,迪伦马特被引进后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叶廷芳:在我考虑引进时,我就知道迪伦马特的剧本在中国会有影响。但它的成功还是出乎我的意料。我选编且主译的《迪伦马特喜剧选》,译文全部变成戏剧脚本。中国不少剧作家,都把迪伦马特视为现代戏剧艺术楷模。他至少有7部剧作被搬上中国舞台,若论当代外国剧作家在中国的上演率,他的排名是最靠前的。
        迪伦马特对我本人也有很大的影响。正是从他开始,我一脚踩进了戏剧界。慢慢地,有些人就把我看做戏剧评论家。当时搞戏剧评论,比较为人熟知的,一个就是我,另一个是研究俄语文学的童道明。反正,话剧界经常送票来,让我们就剧本的编排等等发表意见。那几年,我一口气就看了一千多个戏。
        傅小平:戏剧的现状看起来不容乐观,你做何判断?
        叶廷芳:说实在的,戏剧不缺导演,但缺演员,更缺优秀的剧作家。现在有写作能力的,都转到影视创作上去了。写话剧挣不了钱,养活不了自己。
        傅小平:我注意到,你没有在戏剧研究上停留很长时间。此后,就把视野投向了其他领域。当然回过头看,还是文学研究和翻译让你走向了宽广的世界。事实上,正因为有了中西文化的对照,你的思想和言路才得以真正打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9:41 , Processed in 0.09829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