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朗读教学艺术 (1) 师:下面请你们通过读课题来回答我的问题。 师:这是什么样的东西? 生:最珍贵的东西。 师:最珍贵的是什么? 生:最珍贵的东西。 师:其实朗读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你只要明白这句话要表达的意思,用重音、用节奏把这些意思凸显出来,再加上勤练习,就一定能把课文读好。 ——选自支玉恒《最珍贵的东西》 阐释:这是一种最典型的语感训练,强调不同的逻辑重音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这样的训练方式通常在朗读课题和句子教学中进行。 (2) 师: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生:(有些拖音)掌声。 师:不要拖音,要读得干净利落。(老师示范读)再读—— 生:掌声。 师:对了。 ——选自贾志敏〈〈掌声〉〉 阐释:读书要敢于指导,敢于示范,体现教学的严谨和规范。 (3) 师:咱们一起来把课题读一下,我听一听你们读得怎么样? 生:(读)“再见了,亲人。” 师:以后再也见不到了,要有这种情感。(很有情感地示范)“再见了,亲人”大家读。 生:“再见了,亲人。” 师:现在亲人就在眼前,一边握手,一边说:“再见了,亲人。”(语速较快,有节奏地示范)大家读。 生:“再见了,亲人。” 师:我听着你们读得不太像啊,现在亲人就在眼前,手握着手,体会一下,读。 生:“再见了,亲人。” 师:还要把手抖起来就像了,现在亲人已经上车了,站在车窗里面往外看,朝鲜人民站在站台上,望着车上的战士,怎么读? 生:(语气激昂)再见了,亲人 师:列车已经走远了,朝鲜人民望着远去的列车,最后一次深情地呼唤。 生:(声音悠长)“再见了,亲人。” 师:这样读就对了。同一句话,不同的情况,读法就不同了。 ——支玉恒《再见了,亲人》 阐释:设置不同的情景来读,丰富读的样式,体验其中的情感,把语言文字的内涵美和韵律美有机地结合起来,孩子读书的体验更加丰富了,他们会顿悟:哦,原来课题也可以有不同的读法。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在《水》一课中读课题的环节,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4) 师:下面请大家各自放开声音再读一次!听明白这句话没有?我这句话包括了几个要求?用先总后分的方式来回答。 生:老师在这句话提了三个要求:第一个要求是各读各的,第二个要求是声音要洪亮,第三个要求是读一次。 师:谁再来说,这次要先分后总。 生:老师这句话的第一个要求是把课文读响亮,第二个要求是各读各的,第三个要求是读一次。这就是老师提出的三个要求。 师:很好,谁再来说,这次要求先总后分再总。 生:老师这句话讲了三个要求,第一个是声音要洪亮,第二个要求是读一次,第三个要求是各读各的。这就是老师说的三个要求。 ——选自支玉恒《最珍贵的东西》 阐释:这是支老师的专利。除此之外,也没有谁会想到在朗读要求上来训练学生的听话和说话的能力。而且这样的训练也是支老师刻意这样设计的,这与文本的语言表达方式是一致的,这是教学的一种孕伏。 (5) 师:敢站起来读的请起立!你们这几位太慢了,慢了就失去一次机会。做事情要迅速、麻利。站着的同学读第一自然段。(生读第一段) 师:一起读第二自然段。(齐读第二段)好读得不错。既然大家都这么有积极性,我还要看看大家有没有自信心。谁敢说,我是班里读书读地最好的? 生:我! 师:好,你读下一段。(生读第三段) 师:读得不错。你再来推荐一位比你读得更好的同学。 (生推荐读) 师:读得真好。现在请你推荐一位平时胆子最小的同学, 生:我推荐董逸群。 师:(对董逸群)你是不是胆子很小?没关系,他们胆子大,只能站在位子上读,咱们胆子小,来前面读,把腰挺起来,正眼看一下下面的老师们,用眼光想他们宣告我不怕。(学生因为高度紧张,哭了起来,支老师把孩子轻轻揽在怀里,柔声鼓励)你今天在这儿读了以后,再没人敢说你胆子小了,因为咱们对着一千多位老师读过书呢!(孩子依然哽咽,不敢读,支老师一边鼓励孩子,一边降低要求)咱只读一句,好吗?读读下一段的第一句。 生(哽咽着):“还有信念,还有希望,还有意志,还有梦想…… 师:读得多好啊!老再读一读。(生依然哽咽,但声音大了一些。) 师:你们听她的声音像胆小吗?不象啊!现在挺胸抬头,大大方方地读。(学生抑制住哽咽,较为流畅的读完第八段,全场掌声雷动。) 师:多好啊!老师们都为你鼓掌了。现在你对同学们说:“现在,谁还敢说我胆小!” 生:谁还敢说我胆小! 师:以后敢不敢读了? 生:敢读。 师:请你读一段乐意吗? 生:乐意。(生更为流畅地读完第九段,全场再次响起掌声。) 师:其实,你读书的声音非常好听,以后把胆子练大点,你就是一个非常卓越的人啊! ——选自支玉恒《最珍贵的东西》 阐释:在支老师的教学中,朗读是一次公平的机遇,每个人都要紧紧抓住;朗读是一次展露才华的舞台,欣赏自己,赏识他人;朗读还是培养自信的场所,倾注教师对弱势群体的生命关怀。教师的育人情怀,教师的育人智慧尽显其中。 (6) 于永正:听你读这篇课文就像一辆车子走在不平整的路上,磕磕绊绊、一顿一顿的。 于永正:听你读这篇课文,就像一辆车子行驶在平坦的路上,很顺畅。 ——选自于永正《杨氏之子》 阐释:这是一个最新版的朗读评价语言,既形象又富有情趣。往深处想,学语文就是学语言,不仅是文本语言,还有教师语言。语言的品质中不仅有通俗易懂的直白,还应该有语言的诗性和智慧,把就是富有启发性和隐喻意义。 (7) 师:有三位小朋友站了起来,他们读得好啊!这个同学读书读得快,第一个读完,说明他阅读速度很快;这位同学坐得正、坐得直,说明他读书认真态度好;这个小朋友我听他读得很正确。为这三个同学鼓掌。 ——贾志敏《掌声》 阐释:表扬中有鲜活的榜样,表扬中含朗读的要求。 (8) 师:我有一个小问题,孔君平说:“此为君家果。”是逗着小孩玩年,还是讽刺挖苦呢?大家听老师读一遍,注意看老师的表情——刚上课时我让大家观察表情,表情也会说话的。 (师范读《杨氏之子》,面容和蔼,表情幽默,动作风趣,学生为之热烈鼓掌。) 师:怎么样?是讽刺还是逗着玩、开玩笑? 生:是逗着玩,是大人跟小孩子开玩笑。 师:你看,表情朗读就有这么大的作用。下面请大家一起像于老师这样读一下课文。如果你的表情和动作能配合一下那就太好了。(学生自由课文。) ——选自于永正《杨氏之子》 阐释:这是一个十分高明的教学设计,有时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朗读是活的,她能听,又能看,还能激起联想,甚至能够活跃教学气氛,调节教学节奏。于老师这一设计,巧妙地贴近了儿童的学习心理,用表情朗读的方式创造童真童趣的韵味,学生一目了然,一听便明。由此生发出这样一声感叹:于老师——教学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