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孩子有一个“文学情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18 13:47: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让孩子有一个“文学情人”



    唐晓敏


    让孩子有一个“文学情人”,这是说,应培养孩子对文学的挚爱之情,让文学成为孩子心中的最爱。
    法国思想家、教育家、作家卢梭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时说,他自五、六岁时跟他父亲一起读小说,“我母亲留下了一些小说,吃过饭我就和父亲读这些小说。起初,父亲不过是想利用这些的趣的读物叫人练习阅读,但不久以后,我们就兴致勃勃地两国个人轮流读,没完没了,往往通宵达旦,一本书到手,不一气读完是决不罢休的。有时父亲听到早晨的燕子叫了,才很难为情地说:‘我们去睡吧;我简直比你还孩子气呢。’”这一阅读让卢梭有了丰富的内心世界,培养了他坚毅的品格和自由精神。他成年后曾说,自己阅读《英雄传》等作品之后,“头脑中不断为罗马和雅典伟人的思想所盘踞,我仿佛在和他们为伍一般;我自身又是共和国之邦的公民和爱国狂热的父亲的儿子,我已为父亲的身教所感召了;我相信自己就是希腊人或罗马人了;我已将自己与书中的人格融为一体了;当我想到那令人神往的伟人杰士的坚忍和无畏时,不觉间双目炯炯而声音雄壮。”卢梭曾说:“由于这种有趣的阅读,以及父亲和我关于这本书的讨论,便养成我那自由和民主的精神,养成我那高傲而不受屈辱的性格。”
    俄罗斯女诗人茨维塔耶娃从童年起,就非常喜欢普希金。她读了普希金的《茨冈人》、《叶甫盖尼•奥涅金》、《波尔塔瓦》、《致大海》等作品。她回忆说:“我的童年是跟着普希金一个脚印、一个脚印地走过来的。”阅读普希金,决定了她精神世界的高度。并影响到了她生活的诸多方面,甚至是待人接物的方式。她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多方面地决定了我的性格。如果说,我后来在一辈子中——直到仿天,从来都是先写信,先伸出手,或者不怕公众舆论而把双手都伸出去,那只是因为在我的晨露时候,书里面的塔吉雅娜在蜡烛光下躺着,把散开的长辫搭在胸前,当着我的面做了这样的事。”
    中国的文学理论家钱谷融讲,他从小学时养成了爱读小说的习惯,最早接触的是文不白的《三国演义》,“读过《三国演义》以后,我对小说发生了极大的兴趣。就把家里所有的小说书,一部一部得找出来读。在初中时代,小说就读得更多了……那些书使我大开眼界,在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片新天地,我结识了许多与旧小说中所写的完全不同的人物……引起我对人生的思考,在我心头激发起对青春、对未来岁月的朦胧和充满诗意的幻想。”
    文学作描绘的,是一个超越现实世界的精神世界,是孩子眼前的“一片新土地”, 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而言,其生活中是不是有这片“新天地”,结果是大有不同的。这片新天地里有着孩子所敬仰的人物,这些人物是孩子的榜样,孩子通过学习、模仿这些人物并将他们的品质内化而成长。文学激发孩子“对青春、对未来岁月的朦胧和充满诗意的幻想”,这对孩子的成长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的成长需要有所向往和追求。文学也让孩子与历史、文化相接触和融合。由此,孩子体会到的感情就不仅仅是自身的感情,而是人类的感情。林语堂说过“人如无一个心爱之作家,则是迷失的灵魂。他依旧是一个未受胎的卵,一个未得花粉的雌蕊。一个人的心爱作家或“文学情人”,就是其灵魂之花粉。”我们还可以说,孩子接触文学,不仅仅是得到了雄蕊的花粉,也是得到大千世界的灵气。通过文学作品,历史与境外的许许多多的杰出人物和美好景色会聚于心,他们由此得以体验他们的情感。有着这样丰富的内心世界的孩子,他们的心灵会既坚毅又柔软。
    文学还让人敏于感受。人自然都有感受能力,但若相让感受能力深刻而强烈,则需要文学的熏陶。文学理论家王元骧曾讲过:“我的家乡濒临东海,那里青山起伏,绿水蜿蜒,算得上是一个秀丽的地方。我平时贪玩,家乡的山山水水几乎都留下我的踪迹……我可以说完全是在大自然的怀抱里长大的。但除了嫦娥、吴刚、牛郎织女的故事引起我的一些遐想之外,我几乎感受不到什么自然美。我看到的不过是山、是水、是树木、是大海、是月亮、是星空……是朱自清的《绿》、《荷塘月色》,冰心的《往事》、《寄小读者》,闻一多的《秋色》、《忆菊》、《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再别康桥》,使我睁大了眼睛、开启了心灵,渐渐感受到了夜色的温柔、月色的神秘、晨曦的烂漫、夕照的辉煌、山川的灵秀、大海的壮丽,还有春光的明媚和秋色的斑斓。”
    王蒙也说:“原来我对春天没有那么多的感觉,没有那么多的多愁善感,可是在我看了很多描写春天的书之后,觉得这简直是不得了,这草儿青了,花儿红了,还有流水丁冬,还有流水潺潺,还有燕子飞过来了,哎呀,我就感觉春天真那么好!什么“微风吹在脸上没了凉意”,这种感觉一下子把我激活了。……学习给了我感情,对春天的感情,对风的感情,对皎洁的月儿的感情,对花开花落的感情。”
    卢梭五、六岁时读小说,茨维塔耶娃也是六、七岁时爱上了普希金的诗歌。孩子这样早能够读懂文学作品吗?自然,我们不能认为他们此时能够完全读懂作品,可是,文学的“懂”是相对而言的。有些作品,我们需要一生的时间来读,也未必都懂。孩子只要有感受,受到感动,这就行了。而孩子读文学时,他们可能比成人更容易受感动。文史学者程千帆就提到:明代诗人王渔洋在诗话里讲到,他小时候读《诗经》,对某些篇章感动得下泪。一个孩子读《诗经》而感动得下泪。这很可能让我们感到诧异。是不是古人早熟,现在的孩子“差劲”了呢?恐怕也不是。关键在于,我们现在的语文教育的内容变了,孩子的时间、精力和心思都没有投入于文学作品的阅读,而是放在字词的“练习”上。四川师大教授谢不谦在博文中曾说,他的孩子读小学,语文课上孩子的作业是,让孩子每个字写400遍,以及用“玻璃”的“玻”与“璃”、“葡萄”的“葡”与“萄”各组5个词。这可能有点极端。但现在的语文学习,确实是把精力用错了地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6:27 , Processed in 0.06758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