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文化视域下之闽文化
2013-06-07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闽文化系列研究”七卷本 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
闽文化研究:继承、创新与发展
由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主持的福建省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七卷本“闽文化系列研究”已全部结项。在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侨大学、福建社科院、闽江学院的八位教授潜心研究和通力协作下,七部学术专著《闽文化新论》(汪征鲁)、《闽北文化述论》(徐晓望)、《闽都文化述论》(薛菁)、《闽南文化述论》(林枫、范正义)、《莆仙文化述论》(周雪香)、《客家文化述论》(谢重光)、《畲族文化述论》(郭志超),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闽文化研究的一批新成果,其对中华文化视域下地域文化的新探索,正在引起人们的注意,其中《畲族文化述论》和《客家文化述论》,已分别获得教育部和福建省人民政府的奖励。
福建的地域文化研究素有传统。最早的研究,可追溯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1926年厦门大学顾颉刚等人的“风俗调查会”,1930年福建协和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前身)的“福建文化研究会”及其《福建文化》季刊,开启了福建地域文化研究之先河。
闽文化研究形成热潮,则是在改革开放后新的历史时期。其时,改革开放在东南沿海风起潮涌,海峡两岸关系也正在发生变化,福建面临着新的机遇。就文化和社会经济的互动关系而言,这时期的闽文化热,是福建社会经济与文化互动的结果。福建经济的繁荣,为地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地域文化的发展,为地方经济的繁荣注入了新的精神力量。“闽学”与“朱子文化”热、“闽南文化”热、“妈祖文化”热、“客家文化”热的出现,都是典型的例子。就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来看,文化自觉的出现和不断的探究,也是地域文化得以发展的内在动因。在中华文化中,“闽文化”是怎样的一种文化?福建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有哪些不可忽视的文化因素?这是人们在社会经济变革中的必然追问。所以,福建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地域文化热,有其深刻的原因。
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正是在这场文化热潮中,于1991年成立的。弘扬中华文化、研究八闽文化、交流闽台文化、建设先进文化,被确定为办会宗旨。闽文化研究从这时开始,逐步进入力量整合、区域协作的新阶段。自2001年起,研究会连续数年,在厦门、泉州、福州、南平、漳州、莆田、宁德、龙岩等地,召开了十余场全省性的闽文化研讨会,前后参加研讨会的两岸学者、文化工作者有五百多人次,研讨成果结集为“八闽文化研究丛书”7部11册。这一阶段的群众性文化研究,为其后闽文化研究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福建地域文化研究的历史看,七卷本“闽文化系列研究”是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前辈学者学术传统的继承,并有所创新和发展;另一方面,也是新时期群众性闽文化研究的尝试性总结和提升。因此,“闽文化系列研究”七卷本是一套学术著作,而非普及读物。既然是学术著作,必然包含着对某些聚讼纷纭的未解问题的探讨。符合学术规范的个人学术见解,在这里都得到充分的尊重。
在群众性闽文化研究基础上组织专业性的学术研究之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正在进行地域文化的普及工作,已组织了近百人编纂大型辞书《闽台文化大辞典》。以工具书形式普及闽台地域文化知识,是我们工作中的新尝试。研究会在地域文化研究实践中认识到,坚持群众性的研讨和专业性的研究相结合、普及和提高相结合,必将有利于研究的深化和拓展,也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闽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文化发展上看,如何处理好“源”和“流”以及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在中华文化的视域中研究地域文化,是闽文化研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从闽文化内部来看,其民系文化的多样、丰富,固然形成闽文化的斑斓色彩和独特个性,但应认识到民系文化只是闽文化总体一致中的差异,并没有脱离整个闽文化体系,民系文化之间不应该只是“各美其美”,而应该走向“美美与共”的互补、和谐的境界。所以,研究地域文化,必须力戒地域眼光的狭隘性。
在闽文化研究史上,尽管七卷本“闽文化系列研究”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成果,但是,闽文化研究已引起广泛关注,一批富有潜力的中青年学者正在成长,可以期待闽文化研究必将走上一个更加深化和拓展的新阶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