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杨东平:积极的悲观主义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9-30 21:24: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杨东平:积极的悲观主义者




■李宗陶 发自上海

大年初六,城市灰白,没有阳光。杨东平沿着宛平南路步行40分钟,去赴沪上老友的聚会。40多年前的春天,周末,少年杨东平会从寄宿的位于市郊的上海中学走回康平路的家,那是在碧绿的麦田和金黄的油菜花中穿行。只是那良辰美景,不再来。

就像上海西区的许多老房子、老式里弄不会再来。所以每年回乡省亲,杨东平都会揣上相机,流连在那些越来越稀罕的老房子当中,在被城市抹掉之前记下它们的样子。左一张,右一张,心里有点“怕是再见不着了”的凉薄。

也有不会轻易被抹掉的,像朋友。这么多年了,能沉淀下来的朋友们隐约都是用这把尺子量的:志同道合,也就是气场相近、彼此相知。这天挟着一阵冷风进门,立刻就有暖暖的招呼:“公共交通来的吧。”“走路来的。”“呵,更环保。”端上一次性杯子顺便打个趣:“东平兄反对的”。这边也一笑:“少用,少用。”

杨东平生活在北京。他没买车,坐公交或打出租。他主张大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尤其是轨道交通,这不仅是国际经验,他觉得背后蕴含着社会公平的价值判断。在他看来,中国人应该实现的汽车梦,不是私家车,而是每家每户能坐得起、坐得上出租车。

节约用纸、不吃野生动物,等等,他在力行一种低消费低消耗的生活方式。但是,一旦涉及有关知识、艺术、心灵的内在生活,他毫不犹豫,渴望奢侈。

通常,人们记得这人是“搞教育的”。他是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已有12年历史的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的副会长、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他曾任CCTV《实话实说》的总策划、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的总策划,是一个幕后的大众媒体参与者。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他的专业背景是自动控制系液压传动与控制专业,他的毕业设计作品是一把渐开线花键拉刀。1972年4月,当他坐着马车,在漫天风沙中挥泪离开生活了整整3年的北大荒农村和23个上海知青组成的集体户,来到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住进8人一间的学生宿舍,在食堂吃到2角5分一份的肉片炒黄瓜时,恍若隔世,如入天堂。

这些年来,跟朋友们在一起的时候,某些必谈的话题徐徐展开,他总是说得少,听得仔细,偶尔点题,正中要害。

当北京胡同正以每年600条的速度消失,当推土机正从各个方向逼近紫禁城,以致东侧南池子的古代院落从240个速减到仅剩31个、西侧南长街也遭大面积蚕食的时候,他和一批同道,心急如焚。那封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信是这样开头的:“我们是一些热爱北京文化的知识分子、新闻记者和北京市民……”

当《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在绝大多数民办学校都没有通过公开渠道看到过具体条文却将付梓的前夕,多方呼吁举行听证会、提请有关部门重视立法的透明度和程序公正性的,是他。

新时期第一套《新公民读本》,在他和同道手中诞生,今年有望作为教材进入中、小学。

1980年代中期,他那些强烈批评现行教育、敦促教育改革的文章,只能发表在非专业报纸上。2003年起,他主持的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每年编写一本体现民间立场与观点的《中国教育蓝皮书》,那是一批关注中国教育改革的理论研究者的思想精粹和行动记录。今年2月,他主编的我国第一部由NGO编写的《中国环境绿皮书》出版发行。讨伐声小了,建设性强了,但,该尖锐时,锋芒依然不减。

言论是有艺术的:主管部门的每一项政策性调整,每一丁点进步,都会被他在公开场合反复宣讲。既要有向上递折子的勇气,更要有向下“布道”的恒心。他调整好了。

他的电脑里,找得到一所县级中学历史老师的电话号码,那一定是一个不甘现状的一线工作者。他的脑子里,储存着许多正在进行时的人和事,每一个都似乎笼在一环淡淡的理想主义的光晕里。不是囿于书斋的,而是当下的、遍及祖国各地的,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那种书生气理想。

他和同道们的脸,始终朝向公众,朝向基层的“各种可能性”。这叫,相信未来。

这些年来,没有看到过他愤怒。愤世不难,扭头离去也很容易。难的是,站起身来,迎面走过去。

“90年代以后,知识分子阶层经过剧烈动荡、分化和重新定位,大致尘埃落定、各安其位,确定了各自的社会角色和生存方式。我自己的生存空间大致有3个:教育理论研究、环境保护和培育NGO、参与大众媒体。”

政府不是铁板一块

人物周刊:在北京,今天你还爱去的地方是哪儿?曾经爱去但现在感觉不是那么回事的是哪儿?

杨东平:北京是个大地方,有几套不同的风景——供外国人、外地人看的;北京人自己去的;北京会玩的人才去的。当然,现在交通便利了,这种差别正在淡化。10年前,十三陵荒芜颓废的德陵,是我们很喜欢去的地方,“自然之友”也在那里搞过活动,现在已重新修缮,对外关闭了。后海和法源寺也是我爱去的,但渐渐面目全非。

人物周刊:这十多年,相当一部分中国人完成了“绿色”启蒙,今天都会讲“不仅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可持续发展等等,这跟“自然之友”这样一批为大自然请命、传播新知的NGO直接相关。听说你们刚成立时,是在公园里聚会的?

杨东平:1997年春天,我作为“自然之友”的代表,访问了总部在纽约的美国环境保护基金会(EDF),那是一个成立于1967年、有30万会员的著名民间环保组织。EDF的创始人说,他们最初只有10个人和“在客厅里的思想”——必须要干点事。我当时就笑了:梦开始的时候,都差不多。

我们最初只有4个人:梁从诫先生、王先生、梁晓燕和我。这里面有中国最早的生态主义者。梁先生对国外情况比较了解,提议注册NGO,我跟他一起奔走。那时我们常在紫竹院公园碰面,讨论这些事,算“公园里的思想”吧。今天,在北京、上海、深圳、重庆、南京、武汉……从可可西里到香格里拉,都有“自然之友”的会员和“干事”。

人物周刊:在滇金丝猴、藏羚羊的保护、都江堰杨柳湖大坝工程的下马、怒江建坝和西部水电开发之争、北京大兴区引进西班牙斗牛、兴建“亚洲最大斗牛场”初衷的改变这些事件中,“自然之友”都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总体来看,这些声音在大环境里还是被视为天真、偏激或不合时宜,NGO也是败多胜少。现在您对NGO在中国的命运依然乐观吗?

杨东平:说乐观,太轻松,说“大势所趋”比较好。“世界潮流,浩浩荡荡”,势不可挡。中国社会整体的进步,反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主张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正日益深入人心。我们深信大多数人的理性和向善之心,相信青年和儿童,相信从无到有,春风化雨。

古人所谓“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人生态度。像环境保护、古都保护,我们这些人都是心存着一种积极的悲观主义。NGO有一个基本理念:与政府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政府不是铁板一块,尤其是基层政府,具有各种可能性。政府是需要帮助、不断学习的,在很多情况下,它不是不想做得更好,而是观念有误或缺乏方法。还有,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是把公众参与、影响决策的过程视为公民教育的一部分,通过影响舆论和公众,最终影响现实的变化,这是一个长效的过程,不能只看短期的功利。

2005年底,获《南方周末》好评的9个NGO之中,有两个是我参与创办和主持的。第3个项目“西部阳光公益基金会”也已经成熟,就等分娩了。我自己感觉,我们已经比当初所能想象的走得远了。

走出书斋与回到书斋同样重要

人物周刊:我知道在高校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有一部分学者对那些频频曝光、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同行心里是不以为然的。

杨东平:由于知识分子角色的分化和专业化,许多学者拒绝大众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在发达国家,学者和评论家也是两种不同的职业。但在中国,我深知社会生活中发言权的匮乏,深知这一机会来之不易,所以还是越来越深地介入了大众媒体,虽然这经常会成为一种压力,让日子过得很不轻松。

知识分子的参与方式,1990年代与1980年代的重大区别,就是人们不再热衷于向领导人进言、递折子,而是以自己的专业知识面向公众发言,为社会发展提供思路。许多知识分子走出书斋,参与大众媒体和公众生活,与一些知识分子回到书斋,做自己十分专业的纯学问,是同样重要的。

人物周刊:从《实话实说》到《世纪大讲堂》,基本都是谈话类节目。站在幕后,你看到了什么?

杨东平:接触到形形色色的谈话者。谈话方式、谈话习惯不但是一种语言能力,而且也是人格的外化:有理所当然地把演播室变成他会议室的官员;有参与感极强、喜欢长篇大论、兜圈子的大学生;有极富语言暴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侃爷”;还有那些习惯于一人独白、不容人打断和插话的“话痨”——他是一个宣讲者、布道者、演说家,却不是一个好的谈话者……其实,不善于对话、倾听、讨论和交流的人,本质上是缺乏一点现代性的。真正优秀的话语在民间,在儿童中,那是两个较少受到主流文化侵蚀的群体。童言无忌,一下穿透成人社会的世故和伪饰;那些胡同里的大爷大妈,农村的基层干部和农妇,也总是有出人意外的精彩,让人会心一笑。

人物周刊:你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吗?

杨东平:我认为在关系中国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上,作出乐观还是悲观的预测是相对次要的,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做些什么,必须真实地投入和参与这个进程——不仅仅是个“前排观众”。这同时也是一种心灵的自我拯救。我们责无旁贷。

“玫瑰色教育”的破产

人物周刊:学生时代你什么样子?

杨东平:在中学,我一直是个资质平平的学生,后来当了班上的文娱委员,每周教唱一首革命歌曲,可能是觉得我的阶级觉悟太低了,终日浑浑噩噩、不思进取。当时要克服的主要缺点是“小资产阶级思想感情”,缺乏原则性和斗争性,一团和气。我曾经暴露过的一个真实思想是喜欢山水画,很向往古代山林间的隐士生活,招来了团组织的热情帮助。

小时候我的梦想是当个画家,最景仰的是上海的山水画家贺天健,但父亲严厉反对。其实,我后来所有的爱好——器乐、文学、摄影、旅游等等,他都反对。原因是政治化的:玩物丧志。我记得画过一幅列宁的侧面头像,有几分像,没想到父亲大怒,认为是丑化领袖,这让我深受打击。上世纪60年代,我这种家庭的子女,正确的抱负和发展的正道,是努力争取入团、入党,做可靠的革命接班人。

人物周刊:你是研究教育的,有没有反思过1949年到“文化大革命”发生那段时间的教育的特性?

杨东平:“十七年教育”是一种高度政治化的教育,兼顾严格的智育训练,有人归纳为“接班人教育”。强烈灌输阶级斗争、个人崇拜、集体主义、服从之类的主流意识形态,培养大敌当前,对无所不在的阶级敌人的警惕、憎恨之类的阶级觉悟和情感,虽然我们并不清楚敌人是谁。

另一方面,当时学校进行的人格养成和道德教化,我称之为“玫瑰色教育”。它的好处是赋予人生一种温暖的底色,奠了一层精神的底,所培养的学生大多为人正直,品行端正,艰苦环境里不太会沉沦,也不太会投机钻营。但弊病也十分明显:在大公无私的道德境界里进行无“我”的教育,培养了单纯、善良的品质,却使我们对自己的成长、对社会和人生的真相一无所知。这种教育的代价是惨重的:当我们被猝不及防地推上社会时,几乎无所适从。所有经历了“文革”和上山下乡的同龄人,几乎都是在粉碎了“玫瑰色教育”的假象之后,在严酷的现实中睁眼看社会,痛苦地重塑自我和社会认知,才得以生存和走出苦难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22:14 , Processed in 0.07419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