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教授访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9-30 22:39: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教授访谈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2日 13:01   新浪教育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芒,一个人可以思考浩渺的宇宙,一位学者可以凝聚万千的气象。博客上的嬉笑怒骂、调侃犀利,面对面采访时的亲切儒雅、温文细语,课堂授课时的严谨认真、求真务实……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杨东平教授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位多元的人,以其独特的见解引发我们思考,更让我们肃然起敬。

  发现自我,实现自我

  杨东平1949年9月28日出生, 1972年进入北京工业学院自动控制系就读。当时选择的专业于他,可以说是一场“文革历史的误会”。那时正是教育荒废、权威失落的时代,年轻人均以不受拘束的方式,如一把荒草“野蛮生长”。尽管如此,但他现在感到,能够接受理工科教育也是一种幸运,主要是破除了另一重迷信——对自然科学的敬畏和神秘感。通过学习认识和了解了人类文化的另外一半——科学技术是由一些基本规律支撑的,每一个中等资质的人都可以掌握。这些相对而言是不太容易通过自学弥补的。

  虽然其在学校读书期间,没有清晰的定位,可是他坚信“知识就是力量”, 在日复一日没有职业规划、不懂人生追求的生活常态下,他亦不同于别人浑浑噩噩的度过,在别人在进行打牌、玩麻等其它休闲娱乐时,他却仍然在模糊的理想中坚持着学习。这个习惯从本科期间养成,一直保持到现在。无论后来是在相对闲适的学校机关工作,还是在紧张的研究所工作,杨东平都坚持做到白天上班,晚上自学。1975年毕业,恰逢文革尾声,尽管当时的基本政策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但学校正在吸收新生力量补充十年来缺失的师资队伍,杨东平被选中留校任教。提及为什么自己没有在时代的洪流中被埋没成碌碌无为的一个,在没有过硬的专业教育知识的前提下,在当年的“工农兵学员”逐渐被后来的年轻一代取代的时候,他却能不被淘汰反而不断前进,并最终开拓出一个自己心神往之的事业,杨东平的看法是:进取心、不断尝试和不甘平庸。即使在不重视学习的大时代环境下,他把坚持化成信仰,执着的自学,并致力于在自己的兴趣点上不断的探索。

  在艰苦的岁月中,依然不改学者本色。

  杨东平通过自学、看书、写作,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兴趣不是本专业,而是渴望从事文字工作。也曾在朋友们的鼓励和肯定下写作了不少文学故事、影视剧本,但终因种种原因未能发表,提及此事,杨东平老师仍是一脸洒脱的自哂又带有些怀念的表情。无论那时社会对他的努力肯定与否,但这些都是他在前进的路上一次次的尝试吧,因为努力,所以无悔;因为爱好,所以怀念。

  无心插柳柳成荫

  十年磨一剑,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杨东平的生活出现了多种可能性。但他在自己感兴趣的写作方面依然坚持不懈、“痴心不悔”,在曲折中摸索前进着。然而,“没想到文学道路没走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竟然是教育研究方面的”。杨东平在命运为他安排的转角处毅然地作出了一次重大选择,开始进行教育方面的研究探索。他坦然的承认,如果当初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文学类的,也许他现在就是一个文学工作者了。杨东平说:“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目标,人在自己的职业发展生涯中,存在着多种可能性,不能过于僵化”,很少有人能够一条路走到底而不需要转弯,也很难保证一开始的选择就是完全适合自己的。虽然我们经常感到面对国家、体制、时势,个人显得有些渺小和无助,但也无需因此而过分夸大某一次选择的作用,从而畏手畏脚、踟蹰不前。

  1989年“学潮”运动过后,反和平演变成为主流,其他研究都停滞了下来。杨东平在这一无课题,二无经费的时候也没有闲着,他马不停蹄的进行着自己的爱好,关起门来,写自己的“闲书”。由于儿童和少年时期在上海生活了20年,成年后,又在北京生活了20多年,对于两座城市都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和自己独特的解读,因此,他就北京和上海这两座大都市的文化进行了比较研究,1992年《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终于正式完稿了。然而学潮运动影响仍在,经济形式依旧低迷,看着厚重的书稿,曾向他约稿的上海人民出版社及后来几家出版社出于经济效益考虑也犹豫了,或者建议其干脆分拆成多册出版,但他并不气馁,经多方联络后,人民出版社下属的东风出版社社长拍板:出版!谁又曾想到,当初不带任何功利色彩而纯出于个人爱好的动机写作的一部文稿,事先不被看好的“冷门”书,竟一跃成为了畅销书籍,掀起了巨大的浪潮,不少读者称:“作者立意新颖、评论客观,分析鞭辟入里,很有文化底蕴,堪称中国的《双城记》!”该书面世之后,先后重印六次,并且被译作了中文繁体字版和日文版在海外广泛传播。该书开创性地成为了众多学者从事相关研究的奠基石,城市和地域文化研究也刮起了“季风”,带动了一类出版物的出版发行,至今在城市地域文化研究方面仍然起着深远的影响。

  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

  中国当代知识分子,也许急需继承的不是鲁讯深邃的思想,更多的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良知和敢与大多数为敌的战斗精神。对于杨东平,他有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不仅潜心教育研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还“面向公众,参与社会生活”。杨东平在博客中写道:“许多知识分子走出书斋,参与大众媒体和公众生活,与一些知识分子回到书斋,做自己十分专业的纯学问,是同样重要的。”因为,作为一个社会科学研究学者,不同于理工科的专家,可以在实验室里完成一项又一项科研成果,而应从群众中来,想人民之所想,急民生之所急。

  因此,在《城市季风》一书深入大众之后,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邀请杨东平参与节目制作,继而其又担任了《实话实说》栏目的策划和创办工作,并获得了广泛的喜爱和关注。该节目之所以受到观众的喜爱,很大程度是由于“谈话”本身的魅力,而杨东平正是意识到了中国需要实话实说,老百姓需要实话实说这个急迫的事实。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和策划,杨东平深刻认识到大众媒体对人民生活的重大作用,他因而积极参与到大众媒体工作,珍惜直接面对读者和观众发言的机会。02年以来,其先后到凤凰卫视、杨澜创办的阳光卫视工作,使自己的理念能够通过一个更大的宣传平台得以实现。

  2004年,杨东平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影响中国的50位公共知识分子”之一。

  杨东平嬉笑怒骂,奋笔疾呼。他“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博客中抨击在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奥数教育”。称其对少年儿童的摧残之烈,远甚于黄、毒、赌,远甚于网瘾网迷,说它“祸国殃民”毫不过分,“原因很简单,因为黄赌毒之类受害者少,影响的是极少数所谓的‘问题学生’;而奥数班、培优班之类,大面积覆盖学校教育,堂而皇之地绑架了大多数学生、尤其是所谓的好学生,贻误、伤害着整整一代少年儿童,当然情节更为严重、性质更为恶劣。”“青少年正被少数人的物欲所绑架,他们打着‘智力开发’、‘优质教育’、‘培优’的美丽旗号,内外勾结,在牟取私己的暴利!”杨东平《打倒万恶的奥数教育》博文发表后,立即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目前该博文的点击率达50万,评论有7000余条。大多网友对杨东平的意见持支持态度,并有网友希望杨东平能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为数十年来的“奥数热”退烧。这次引起巨大关注的抨击,被网友们命名为“杨东平事件”。这样做的压力无疑是极大的,还有来自一些人的质疑。但这是一次学者对于社会发展的痛定思痛的思考,是一种在面对公众普遍的习惯而勇敢站出来说出不同声音的勇气,更是“学者的良知”。

  “杨东平事件”并不是一个单一的事件。他一直致力于就教育公平及教育改革进行有长期且有针对性的探,并强烈呼吁政府行政部门有所动作。在参与中央组织部中央人才规划时,也提出要在教育体制和录取方式上有所创新。

  有不理解的人说他激进,但杨东平始终坚信,虽然公平是相对的,但我们不能将其当做容忍的借口,而拒绝改进。他呼吁的是实现最低纲领,即一种最低层次的公平:将最明显的不公平和不合理剔除。他愿借助网络的力量,使自己对社会发展的殷切期望和审慎批判得以更加广泛的传播。

  自1993年起,受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的委托,杨东平还担任有广泛影响的《社会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的作者。

  走进绿色文化

  1994年,北京的一些志同道合的知识分子成立了一个民间环境保护组织“自然之友”。成员以首都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分子为主,以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建设中国的绿色文化为己任。由此,杨东平的关怀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其人生进入了一种全新的状态。这对杨东平,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转折。

  现代社会的参与是一种自主型参与,需要一种新的政治文化。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之中,社会结构变迁的特征之一,是社团等社会中间组织大量涌现,从而在国家与市民之间构筑了社会的空间,成为公民社会参与的重要渠道。因此,杨东平还担任了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理事 、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等社会职务,在这些NGO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杨东平见证了我国非政府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对于青年学生的发展,杨东平非常重视,言谈间常常提到他的思虑。杨东平认为年轻人接受正统的学校教育只能是一段时间,而人的学习却是一生都无止境的事情。因而自学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我们的观念要从以前的组织培养到现在的自我实现转变,把个性发展作为教育方针。他认为衡量一个青年人是否具有自学能力和发展潜力的标志有:首先,要喜欢阅读。广泛阅读各方面的书籍,不局限于专业课本,这样才能找到自己感兴趣、适合的方向;其次,要有自己的兴趣特长。这是指有自己喜欢的事情,而非仅仅作为一个资格证书的形式存在,因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是不可能不成功的。他对于个人发展的总结化为以下十六字:

  自我发现,自我实现。

  发现机会,把握机会。

  杨东平自称是一个“不专一”的人,教育理论研究、参与大众媒体和环境保护。他作为一个个体,其通过执着的追求和不断修正社会角色的定位给予我们职业发展的启示;作为一个大人文领域的研究学者,为我校的理工科严肃的学术氛围带来了一丝新鲜的气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承当、发展着另一种功能和使命,利用自己的专门知识积极地参与社会,主动利用大众媒体,代表社会公正、社会良知面向公众发言,对社会舆论和决策施加影响;作为一个公益事业积极推动者,更是积极奔走,唤起人们对于公益事业的热爱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我们无可逃遁,我们责无旁贷。

  在杨东平教授谦和的微笑中,我们见到了一位智者心怀天下的光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7:28 , Processed in 0.07231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