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黄金十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22 08:33: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的黄金十年

作者:姚海军
  

我参加工作的最初十年,是在老家的5所小学间穿行的。伴随我的,是那芬芳扑鼻的油菜花香和农村孩子憨憨的笑容,以及他们身上洗都无法洗去的阳光味道。这十年,未曾有大的建树,但无法抹掉的是青春的记忆。人生最黄金的十年青春,都在那里了……

                                                       ————题记

      1993年秋,从阜宁师范毕业的我懵懵懂懂地走上了回老家从教的道路。我被分配到了乡镇最北边的秉义小学。秉义小学离我家很近,正好也可以照应一下家里的父母。而且,我是回到小学时的母校工作的,甚至觉得自己能从这所学校的学生成为这所学校的老师是一件挺自豪的事情,是荣归故里了。

于是,我的教育人生就从秉义小学——这个写满了我童年记忆的地方起航了。

  

第一节公开课

  

刚参加工作不久,乡教办负责语文教学的一位领导偶然听了我一节语文课,觉得我执教的第一年就能有较自觉的课程意识很不简单,便在第二年的上学期安排我为全乡的五年级语文老师执教一节公开课。

作为一名刚毕业的村小老师,我为全乡老师开课在当时的乡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让校长很开心,觉得这也是学校的光荣,很高兴地让我到学校的小商店里拿了两包香烟,说让我自己去招待招待老师们(后来,我知道这样的课是可以为学校加分的)。那节课我真的忘了是怎么上的了,没有人帮我备课,更没有试教什么的,就是我自己捣鼓出来的一节课。评课的时候,老师们说了一些“现在的师范生素质就是不一样”“能讲普通话”“能画简笔画”“我们回去照着学”之类的话,听起来让人挺得意的,觉得自己好像蛮行了。活动的时候,一边忙着给大家倒茶敬烟,一边拿着本会议记录机械地记着大家说的奉承话。现在想想,那些话大多是一些与语文课并不着边的话。不过,倒是真要感谢那样的评课,要是用我现在对语文课堂的理解,那节课有多少语文的成分?我不被批得狗屎烂臭?也许我从教之初的所有信心也便丧失殆尽了。

  

一个人的校园

  

工作一年,学生竞赛取得了好名次,我个人的公开课也获得好评,我正干得起劲儿,等来的却是一纸调令,从我们乡镇的最北边来到最南边——绿杨小学。教育助理用惯有的官腔对我说,让你到偏远的学校任教是一种磨练,好好干!

这所学校和前一所学校有所不同,那就是老师、学生大多来得迟、走得早。于是,校园上空那美丽的朝阳和夕阳美景常常只是我一个人独享。饱览着校园墙角那棵老槐树背后的夕阳美景,我常仰望苍穹,发出“校园是我一个人”的慨叹。谁与我为伴啊?相看两不厌,只有老槐树!

等到夜黑,我便开亮了办公室、宿舍、厨房里的所有电灯,因为那时19岁的我不太能承受校园里过分的寂静和黑暗。此时,唯有读书写字可伴我度过漫漫长夜,我再次捧起那些熟悉的杂志,和巴金、高尔基、雨果等人的经典著作,看多了,就开始涂鸦,我就将学校印试卷用的那种大白纸细心地裁了,订成16开大小的本子,用来记录自己的心情和心得。那些本子的第一张往往被我做成封面,写上“草叶集”“且行且思”等,自得其乐。可惜,这些青春的见证,现在都找不到了。

  

走进中心小学

  

正当我安于现状,觉得在绿杨这样的地方正好可以静下心来看书的时候,通知又来了,让我新学期到中心小学上班。当我走进中心小学的时候,我戴上了一副眼镜,我可以很自豪地说,眼睛是在绿杨的时候看书看得近视了的。

到了中心小学上班以后,才知道原来教这个班的语文老师调到县城去了,所以才半途将我调来。据说,调谁来带这个班让领导们很是费神,因为这个班级当年要代表乡里参加县里的一个全县统一考试。选择我来接受这样的重担,当然跟我在工作的前一年半时间里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有关。

工作环境的变化,让我始终保持着一种类似于刚刚工作时的那份兴奋劲儿,工作中不敢有丝毫懈怠,对学生则是一如既往的友好、热情,把自己视作他们的大哥,用一种殷切期待的目光关注着他们成长。

说是中心小学,其实还是实实在在的乡村学校。教室旁边的水杉林子里留下了我和孩子们一起读书的身影,食堂门前的水塘涟漪中震荡着我和孩子们一起游戏的笑声。当我患了点小感冒去医院挂水的时候,孩子们带上刚买的苹果和煮好的鸡蛋到医院里造足了声势,让我这个大男人感动之余面对医生、护士们时有点不好意思。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和保证,爱戴老师的学生一定能在学习中付出他们应该付出的努力。我所带的这个班在当年的全县统一考试中取得了中游成绩,这在中心小学的历史上是数得上号的成绩。这以后,我便陪着这个班级的学生直到六年级。他们毕业了,我便一直留在了六年级,直到如今。

  

最年轻的校长

  

这以后,我像爬楼梯一样做了几所学校的副主任、主任、副校长。1998年,在毫无目标的情况下,稀里糊涂地在乡政府干了一年的通讯报道工作。种种情况,让我很不适应。于是,我迅速回到学校。第二年的暑期,不少老校长退了二线,我被提拔到海峰小学做了校长,当时,我26岁,是全乡最年轻的校长。作为校长走进这所校园的时候,我想到一个词,而且,我至今都觉得这个词很实在很好。这个词就是“精神家园”。我暗暗思考着怎样将一所校园建设成师生的“精神家园”。在这个过程里,几件事情让我印象深刻,今天想来,仍然忍不住会心微笑。

我一到学校,就带领老师们一起,亲自动手将所有的墙壁、窗户粉刷一新。等到“工程”结束的时候,我们一起背着手在校园里逛,像欣赏一个刚出生的孩子一样看着自己亲手打扮起来的校园。那一刻,谁都觉得学校不是学校了,学校是自己的家!

并且,我将县绿化改造所铲除的废弃草皮捡回学校,在两排教室的中间铺了两个大大的长方形。从此,那块尘土飞扬的泥场不见了。春天到来的时候,孩子们在上面尽情地打滚,老师们也会捧着几张报纸在上面小坐一会。当时,在一所村小,这绝对是一份奢侈的享受。每当谈到这块给学校带来幸福的草皮,大家都会说,是姚校长半路捡来的。

海峰小学是用烈士陈海峰的名字命名的学校。我在朦胧中觉得这应该成为教育关注的资源——那时还谈不上课程意识。于是,组织老师们到村中、到盐城的新四军纪念馆等处调查、走访,编成了校本教材。还请烈士的后代到学校来参加少先队活动,并将这一系列活动纳入学校的一个课题管理之中。就是在这样的摸索中,我和老师们一起探索着“德育”“心育”的基本做法,实践着“本土化”的教育理念。这些都是我在基本没有别人指导下进行的教科研工作的萌芽。

我们学校的老师大多是中老年教师,思想转变慢,但是态度极其诚恳。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一辈子都不曾知道原来做老师还可以做这些事情,不就是每天上课改作业吗?现在想想,很多青年教师是不具备那份虔诚的态度的。随之而来的是,老师们的工作状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学校的各项工作可谓顺风顺水。

每当我一个人默视校园的时候,便能真切地感受到那份家园的温暖与美好。

遗憾的是,2003年8月,一张“两寸半”的纸条又将我调到了另外一所学校,随即,又在一时性起参加的考试中获得了走进县城学校的机会。我离开了自己精心营造的“家园”,每当在朦胧中回想她的时候,我深深地为自己的“背叛”感到愧疚……

  

起航

  

不同的环境确实能给人提供不一样的发展平台。走进县实验小学之后的我凭着自己的勤奋、肯干,很快在校长的眼中成长为“一个有思想的人”,他给了我很多发展的机会。我一而再、再而三地获得了县里课堂教学比赛、论文比赛的一等奖,在省里、市里的一些比赛中也有所收获,在《中国教育报》《教师博览》这样有影响的报刊上和《小学语文教学》这样的学科专业杂志上也偶尔能留下自己的姓名……渐渐地,课堂、文章成了我得以在教师群体中立足的资本。教育局的领导甚至认为我经历了一个“从农村到城市”的历程,非常具有代表性,还多次让我在各种会议、论坛上做专业成长方面的讲座。

人们在评价我的时候,往往会看到实验小学培养人的一面,觉得是实验小学这个更高的平台为我搭建了发展的机会。要是完全这样下结语的话,那真是会遭到我内心深处本能的抵触。说实在的,从工作的那天开始,我曾经想过要“孔雀东南飞”,但是从没想过要走进自家县城那所最好的小学,之所以参加那次招聘考试,完全是考着玩的。如果社会没有给我一个变换工作环境的机会,我也许会在乡村教育的那片沃野上收获不一样的芬芳。

可以肯定地说,别人看到的是一个现实的平台,在我的心中,还有一个心灵深处的平台,那就是哺育了我十年的乡村教育。这十年,是没有太多显性成果的十年,但这青春的十年为我平淡的教育人生留下了最原始、最宝贵的财富;这十年,是在乡村教育温润中度过的十年;这十年,是毫无压力,可以天马行空的十年;这十年,也是我“手写备课笔记”“备课不充分就不上课”的十年;这十年,是起航的十年……这十年中的很多很多,如今的我都不能再 “享受”。

所以,每当我取得微薄的专业进步的时候,我都会很自觉地去寻找十年记忆中的某一个印迹。当我找到了某种非常切合的相似点时,我的心中便充满感激,内心深处就会激发起一个更加努力的念想——为自己大声地喝一声:“起航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4:19 , Processed in 0.091392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