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君立:曾经的大学
作者:杜君立
——从《燕京大学1919—1952》说起
在过去的大学里,有过丰富的校园生活,有过教授治校的漫长岁月;演讲是自由的,讲课是自由的;没有统一教材,不必讲自己不愿讲的东西;学生可以批评教授,教授也不怕得罪学生;教授是自由流动的,不用看校长的脸色,合则留,不合则去;职称是真正的学衔,由校长说了算,真有水平,没有学历也可以,在这所大学是教授,在另一所大学可能你连一个助教也当不上,没有终身制,没有铁饭碗。那时的教授和学生也不满意他们的生活,他们依然在为更高的理想而奋斗。这一切后来都消失了,好象没有发生过一样……
——谢泳
当现实困惑越来越多时,人们往往会从历史中寻找智慧。近年来,随着晚清史和民国史的升温,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命运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从蔡元培到胡适》和《陈寅恪与傅斯年》之后,岳南耗时8年写作的170万字巨著《南渡北归》再次掀起狂潮。往事并不如烟,从这些回首百年的历史沧桑中,当下的人们更容易看清现代文明在中国的坎坷之路。
作为一本典型的民间历史文本,陈远《燕京大学1919—1952》是对尘封已久的燕京大学的一次成功打捞;虽然很多历史档案仍被封禁,但来自亲历者的口述史却增添了另一种真实与鲜活。
作为知识分子的发源地,大学在西方有超过1000年的历史。如果再向上追溯,那么古希腊才是西方大学的真正源头,从苏格拉底的思辨到亚里斯多德的推理,柏拉图的乌托邦理想就是以他的学院来支配城邦政治。一般人们将建于1088年的意大利波隆那大学视为世界最早的大学。在中世纪,大学如雨后春笋一般,先后传播到法国、英国,之后再到德国和俄罗斯,后来又到了美国。早期的大学多是自治团体,它既不隶属于教会,又不受制于政府,有相对的独立性,其目的就是为了自由的研究学术。博洛尼亚大学甚至有独立的审判权。
大学是一种理想的传统,因为大学,知识分子成为一种职业。无论是私立、国立还是教会大学,他们一般都保持着独立管理和学术自由,即使在接受外来资助的情况下。巴黎大学由原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学校发展而来,教授由教会发给薪俸;学校的管理人员由取得博士和硕士学位的人选举产生。英国的大学没有一个是国立的,他们都是私人组织的团体;它们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获得大量补助,但是政府发给补助并不附带严厉的条件,也不以约束为交换。可以说,正因为有了这种自治的传统,思想才前所未有地成为一种社会力量,从而引发了一场接一场的思想革命。换句话说,没有这些大学,就不可有有后来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基督教与现代大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一个清教徒创立的国家,美国的大学大多为教会所建,著名的如哈佛、耶鲁和康奈尔等大学,这些大学的历史甚至远远超过美国的历史。中国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但却缺乏独立的学术研究机构。所谓的稷下学宫、太学、国子监等高等书院以儒学教育为主,其唯一目的就是培养依附于皇权的统治官僚。
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也称通识教育)是美英大学的最大特点,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自由、独立发展;这种体制下的大学并不是为了造就技术专家,只是为社会培养受到较全面基本训练的优秀公民,大学就是启蒙,赋予他们完整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精神,专业能力在大学毕业以后才开始培养。牛津运动的创始人纽曼甚至说认为“大学应该是培养‘英国绅士’的地方”。磨刀不误砍柴工,仅仅一代人的时间,这种具有思想精英和贵族精神导向的大学传统在中国很快结出了丰硕成果,至今亦令人无限怀念。
从某种程度上,燕京大学是中国大学历史命运的一个缩影,甚至更为典型和悲壮。作为一个由美国人创建的教会大学,燕京大学体现了大学这种精英教育方式的西方性和世界性,这也使中国大学从一开始就与世界保持同步。比如1928年成立的哈佛燕京学社就是这种同步与合作的最好体现。
1919年,汇文大学与协和大学合并成立了燕京大学。燕京大学的建设经费大多来自美国的个人捐赠。燕大虽是外国人所建,但几乎所有的院系主管都由中国人来担任,大多数教师也都是中国人。在崇尚自由民主的燕大,中外不同国籍的教职员待遇均等,教授月薪360元,校长亦如此,这几乎是一般工人月薪的20倍。到30年代,燕大共建成1个研究院,3个研究所,4个学院和19个科系,一时之间群贤毕至,如洪业、冯友兰、吴文藻、雷洁琼、周作人、陈垣、顾颉刚、钱穆、钱玄同、朱自清、谢冰心、许地山、齐思和等。
燕京大学治学严谨,根据当时制定的教职员资格标准,1922年只有4人被认定为教授。作为中国最好的文科院校之一,燕京大学的新闻、法学和社会学等科系人才辈出,费孝通、瞿同祖、吴文藻等一代社会学大家俱出自燕京。在二三十年代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等发起的乡村建设运动中,燕大社会学系成为最活跃的一支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