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辨认我们时代的大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28 13:05: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何辨认我们时代的大师 作者: 朵渔      



 前不久,著名画家范曾状告艺术批评家郭庆祥案做出了一审判决。判决书说:郭文通篇用“才能平平”、“逞能”、“炫才露己”、“虚伪”等贬损性语言,对范曾的诗、书、画及其人格进行评价,造成其社会评价的降低及精神痛苦。判决郭庆“在十日内向范曾书面道歉并赔偿7万元”。


  判决一出,立即引来争议无数。有人哀叹“看来以后艺术批评可以休矣”,有人抱怨“评论家们要记着啊,大师伤不起”!著名法学家贺卫方更是直陈:“据我所知,范曾的名誉至少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就很低,这是源远流长和举世公认的,跟郭文的影响毫无关联。”(@贺卫方)


  范曾也许会打赢一场“名誉权”官司,但注定难以挽回名誉,因为对艺术的判决,从来不是依靠法律进行的。有人说他画风“开创一个时代”,也有人说他的画“不过是连环画的放大”。李敖更是一贯的尖酸刻薄:“范曾人品有问题,当属可信。他的画,乍看不错,但看多了,千篇一律。他的字,做作讨厌,帐房的毛笔字而已。”(李敖《评范曾》)判决一出,汹汹网议也是一边倒地指责范曾“大德有亏”,比如他与恩师沈从文的过节,(范曾的老师沈从文曾说,文革时写大字报“揭发我最多的是范曾”,“过去老话说,十大罪状已够致人于死地,范曾一下子竟写出几百条”。沈从文《读范曾揭发大字报有感》)他的去国与回国,他的“流水线作画法”等等。范先生似乎有些百口莫辩了。靠打官司,能堵住众人嘴么?


  中国有句老话:文人无行。文人做出点出格的事,也容易被人原谅。只要其“大德不亏”,“私德之污”也可解读为“个性”。英国人保罗·约翰逊曾写了一本书《知识分子》,专揭一些大知识分子的“私德”。比如,他说罗素很财迷,把自己的一笔笔收入都记在一个小本子上,放在贴身口袋里,心绪不佳时就掏出来看看,称之为最有益的消遣。说萨特“一心成为他所仰慕的女子芬芳的闺房里的中心人物”,并在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帮助下,勾引了好些十六七岁的女学生。说托尔斯泰的“博爱”只是一种表演,事实上他从未爱过一个具体的人,等等。读过此书,不禁心中懔然。暗想,如果老托活在当下微博时代,他会不会在没有写出《战争与和平》、《复活》等巨著之前,就被口水活活淹死?


  公德与私德,向来难断,扯不清的事先搁置一边。本文感兴趣的,是范曾老先生头上那顶“大师”的帽子。范老顶着“大师”的帽子已久,他到底是不是大师?如何辨认我们时代的大师?在一个口水淹死大师的时代,如何不误伤我们“时代的大师”,不做“乌合之众”的一员,同时又不被形形色色的“伪大师”所欺骗?


  这是一个“推倒大师”的时代,更有人认为,“这是一个没有大师的时代”。这样的结论未免过于虚无。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大师,每个大师也都活在他自己的时代。只不过是,大师多为后世指认,只有时间才可以将一个真正的大师充分经典化。也就是说,大多数“活着的大师”是隐而不彰的,就像深海里的大鱼。但他们毕竟存在,哪怕只是一个传说。


  前不久,在新浪微博看到一则段子:当代最著名的小提琴家JoshuaBell,用价值350万美金的一把琴,在华盛顿DC地铁站L’EnfantPlaza的入口处,连续演奏了45分钟。他一曲曲地拉,从巴赫、舒伯特、ManuelPonce、Massenet,最后又拉回巴赫,最终却只有7个人停下来听,结束时也没有掌声。而两天前他在波士顿歌剧院的专场演奏,门票百元,却一票难求。(@远牧师)是我们的脚步太匆忙,还是我们的耳朵出了问题?也许都不是。只是大师站错了地方。在一个需要背景、平台、象征资本确认身份的时代,仅靠人们的耳朵就能辨认出“时代的大师”,的确有些不现实。JoshuaBell做这件事本身就有些“行为艺术”的味道,他至少揭示了一个道理:真正的大师,既要承受得起万众瞩目的尊荣,也要承受得起无人问津的落寞。


  著名翻译家罗念生,就是一条深海里的鱼。他在物质匮乏、政治空间逼仄、个人自由和尊严亦得不到尊重的最艰难的岁月里,几乎翻译了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的全部传世作品,成为暗夜里的持灯人。每晚,老人伏案的身影映在窗户上,引起孩子们的好奇。有一次,他们联合起来,向里面大声齐呼“书呆子,书呆子”,老人才离开书桌,笑着向孩子们招手。老人耳背,怕有人敲门自己听不见,于是在门上贴了张纸条:“有事请敲窗户。”这让我想起了西哲伊拉莫斯,哪怕他已被当世承认,哪怕他已抵达声誉的顶峰。每天傍晚,他照例要拉上窗帘,独自读经。


  能够在自己的时代“默默者存”的大师,已属幸运。事实上,大多数“时代的大师”都是很难见容于时代的。因为他们往往走在时代的前面,与时代拉开了很长的距离,属于少数“特立独行”者。因此,在一个“铁的时代”,打倒一个大师简直轻而易举,因为附加在“大师”身上的枷锁实在太多了。“政治正确”是一根棍子,“生活作风”是一根棍子,甚至一句梦话、私语都可以入罪。


  1987年,在中国访问的《纽约客》记者PeterHessler在河南安阳考古图书馆里,见到一本书《美帝国主义劫掠我国殷周铜器图录》。他发现这本出版于1962年的书上没有作者署名。他询问工作人员是否知道这本书的作者,工作人员回答道:“陈梦家,他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陈梦家还活着吗?”Peter接着问。“他早在文革中就自杀了。”“这里还有谁认识陈梦家?”工作人员让他去找老杨。老杨告诉这位“纽约客”,陈梦家的这本书是作者四十年代在美国时写的,而待出版的时候他已经是“右派分子”,人民的敌人了,所以不能署名。“文革”开始后,陈梦家作为“资产阶级学术权威”被批斗,还曾因为“男女关系生活作风”问题挨批,最后服药自杀。什么是“男女关系生活作风问题”?老美不懂。“意思就是,你和一个不是太太的女人有关系。”老杨说。


  1934年5月,诗人曼德尔施塔姆因一首讽刺斯大林的诗而被捕,并被流放到了北乌拉尔地区卡马河上游的一个小镇上。没有了自由、生活、亲人和诗神,绝望中的曼德尔施塔姆企图跳楼自杀,但仅仅摔断了胳膊。斯大林闻知此事后,进行了过问。他问诗人、作家帕斯捷尔纳克,曼德尔施塔姆到底“是不是大师”?帕斯捷尔纳克只是含糊其辞地说:“这无济于事”。这其中的潜台词是,无论曼德尔施塔姆是不是大师,他的命运都不会有什么不同,最终还是会悲惨地死去。因为在一个高度集权、意识形态一元化的时代,任何溢出合唱队的声音都会被取消。正如曼德尔施塔姆的后辈布罗茨基所言,“其声音愈是清晰,便愈显得不和谐。没有合唱队喜欢这种声音,美学上的孤立需要肉体的容积。当一个人创建了自己的世界,他便成了一个异体,将面对袭向他的各种法则:万有引力、压迫、抵制和消灭。”(《文明的孩子》)


  至此,我例举了三种“时代的大师”:取消了背景、身份和象征资本的芸芸众生中的大师,“默默者存”的深海里的鱼,以及溢出合唱队的“特立独行者”。第一种大师最易辨认,也最易蒙混。在一个金钱衡量一切的社会,“大师”的帽子随时有被贱卖的可能,尤其是在“说不清”的艺术领域。在一个金钱与大师的帽子互撑门面的浮华市场里,当可以量化的银子成为衡量“大师”的唯一标准时,这样的大师最易忽悠和造假。因为人们看重的不再是“大师”的精神含量和人文价值,而是通过“大师”这个帽子所产生的利润。而选择做一条“深海里的鱼”,不仅需要天大的定力,更需要“向死而生”的勇气。你所做的一切,可能连你自己都不知道会有多大的价值,更遑论让他人去承认。“无人会,登临意”,寂寞深处,只能让创造的价值自然沉淀。我所钦佩的,自然是第三种大师。他可能会被口水淹没,会被合唱队取消,甚至在当世永远都得不到一顶“大师”的帽子,但他是真正的大师,因为他清晰、有力、不妥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5:17 , Processed in 0.07996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