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3-10-30 06:53:51
|
只看该作者
三、信息整合的结构分析
信息整合的结构是适应于受话者信息整合心理机制的,具有可理解性的篇章结构。因此,要分析这一结构,首先要探讨信息整合的心理机制问题。
(一)信息整合的心理机制
1、何谓信息整合
“整合”是由拉丁语“integratio”(复原、填补)一词演变而来的,这一概念引入语言学领域后,在篇章活动中更体现为过程而非结果。信息整合是指理解新获取信息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特点是新获取的信息不断融入已有的知识结构。
2、信息整合的心理过程
信息整合是建立在人们接受新事物,新经验时从已知到新知的认知心理顺序上。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进行篇章理解时,对受话者而言每一段话都是一个信息片断,每一个信息片断的内容或信息片断之间都可以分为已知信息和新知信息。受话者总是“用旧信息(已知信息)作为通向记忆中相关部分的地址,再将句子中的新(知)信息与已知信息联系起来,然后达到理解”[1]。
3、已有知识结构
在信息整合的心理机制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已有知识结构。它是受话者按已知到新知的认心理顺序,整合信息的基础。
所谓已有知识结构是发话者能够作出认知评价的、受话者既有的知识体系。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已有知识有两种:[2]①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主要包括社会交际中获得的语言知识,工作、学习、实践中获得的百科知识和专业知识……:②存储在短时记忆中的知识。包括交际活动时从现场(包括)上下文及时获取的知识……
两者的区别与联系是:长时记忆存储的知识比较稳定,保持时间长,短时记忆存储的知识不稳定,容易被遗忘。但只要对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加以一定量的复述,则可保持较长时间,并且还可通过复述而进入长时记忆。
与已有知识结构或已知信息密切相关的另一概念是新知信息,它与已知信息共同构成了认知心理顺序的两个基点。
所谓新知信息是指发话者估计受话者不具备,而且无法从交际场景和上下文获取的信息。这里要指出的是,新知信息的“新”是相对而言的,一旦新知信息被整合入已知信息,它的未知性被消除,就成为已知信息的一部分存储在人的短时记忆中,可以作为从已知到新知的信息整合过程的新起点。
考虑到以上信息整合的心理机制,相应的,不能顺利整合信息的障碍主要在于:
(二)整合障碍产生的原因
1、受话者不具备必要的相关知识
信息整合是建立在受话者从已知到新知的认知心理顺序上,因此,受话者是否具备与篇章理解相关的知识,直接关系到他能否顺利整合信息,最终理解篇章意义。
如我们上文所言,人类社会的各个成员都会在他们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通过与人交际,从事不同的工作……习得有关客观世界的各种知识和特定的语言知识,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已有知识结构。但每个人的已有知识结构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区别。因此,受话者在进行特定篇章的信息整合活动时,可能会因自身已有知识结构中不具备必需的相关知识,而且也无法从情景和上下文推知而造成信息整合的不顺利。如下例:
例1) P4S8XX款电脑具有STR和STD的特殊功能。……
——广告词
分析:这是摘自某品牌电脑广告词中的一句话。如果受话者不具备一定的电脑知识,已有知识结构中没有关于何谓STR——(Suspend-to-RAM休眠到内存);STD——(Suspend-to-Disk休眠到硬盘)的知识储备,又不能从上下文推知,则无法进行从已知到新知的整合过程。
2、受话者具有必需的相关知识,但篇章中缺乏一定的标记去提示。
当受话者具备了整合信息的相关知识,并以之为基础进行信息整合时,他会按已知到新知的认知心理顺序,不断对篇章内容的各部分、依次作程序化处理。适合于受话者信息整合心理机制的篇章结构,会有一定的标记去提示受话者调动已有知识结构中的相关信息,来填补新知信息的空白,从而顺利将篇章各部分信息整合在一起,最终达到篇章意义的理解。若是缺少必要的标记,则会给受话者整合信息的过程造成障碍如下例:
例2) [a]杰克的狗又强壮,又喜欢跟孩子玩。
A:
[b]狗是孩子最好的朋友。
B: [a]杰克的狗又强壮,又喜欢跟孩子玩。[b]这样的狗是孩子最好的朋友。
分析:经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要将A例中[a]、[b]两句话整合在一起的难度,远远超过了B例。在A例中[a]句与[b]句分别以“杰克的狗”、“狗”为话题进行表述,没有任何标记指示两句之间有联系。因此,A例中[a]、[b]更像是互不相干的单句。而B例中,[b]句通过指示代词“这”对“狗”加以定指,表明“狗”应是一个已知信息,但在[b]句中“狗”的语义不确定,便促使受话者到上文中去寻找相关信息,将[a]句中“杰克的狗”,与[b]句中“狗”联系起来,更重要的是将“杰克的狗”与 “狗”各自所在的[a]、[b]句信息内容整合在了一起。
3、话语间的语义空白无法填补
在受话者整合信息的过程中会出现篇章内容没有提供整合所需信息的情况,具体体现为话语间的语义空白。此时,如果受话者无法运用已有知识结构进行推导,在信息整合的心理过程中填补出缺欠信息,则无法顺利整合信息,请看下例:
例3) [a ]一连两个星期没下雨。[b]田里的西瓜更甜了。
分析:在对[a],[b]两句的整合中,如果受话者已有知识结构中具有“生长期水分少,西瓜较甜”的知识,那么就会顺利填补“干旱的天气有利于西瓜变甜”的语义空白,从而推导出[a],[b]两句间的因果联系。反之,如果受话者无法填补这一空白,则不会觉得[a],[b]两句间有什么关联,从而也无法进行整合。
鉴于以上三方面造成信息整合障碍的原因,发话者在组织信息整合的篇章结构时,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以下策略:
(三)发话者组织信息整合的篇章结构时的策略
1、篇章表述起点的选择
发话者在组织信息整合的篇章结构时,首先会遇到选择篇章表述起点的问题。一般而言,从受话者的认知心理出发,发话者可以选择的表述起点有二:以受话者的已知信息作为表述起点;以受话者新知的信息作为表述起点。关于受话者的已知信息和新知信息我们已在上文讨论过,为了便于后面问题的讨论,现简单重述如下:
已 知 信 息 知识已知:存储在长时记忆中,处于绝对已知状态的信息。
(已有知识结构) 情景已知:存储在短时记忆中,处于相对已知推知的信息。
新知信息:发话者估计受话者不具备,而且无法从上下文推知的信息。
从这一认知情况出发,发话者在设置表述起点时有如下几种情况:
① 大多数情况下,发话者会尽量选择受话者的已知信息作为表述起点。
组织篇章时能以受话者的已知信息作为表述起点,就意味着把受话者相应的知识储存调动了起来,然后再把新知的信息附加上去。这种表述起点的选择方式最适应于受话者从已知到新知的认知心理顺序,能让受话者在最顺利,最轻松的状态下整合篇章内容信息。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发话者会尽量选择受话者的已知信息作为表述起点。根据受话者拥有的已有知识类型,我们又分两种情况讨论:
[1]以知识状态的已知信息作为表述起点。
即发话者对受话者的认知状态进行揣测,将受话者存储在长时记忆中,处于绝对已知状态的信息作为表述起点。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教师授课:
教师授课是以课堂教学为背景的篇章活动。教师作为发话者,他清楚作为受话者的学生在某一特定教学过程中,目前所具备的知识状态。并且有意识的以学生既有的已知信息作为表述起点,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去整合相关教学中的新知信息,最终使之获得完整的知识。教师教学导语中常用到“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我们今天要……”的句式,就是以学生既有知识作为表述起点的具体体现。
[2]以情景获得的已知信息作为表述起点。
即发话者估量受话者可以从上下文或交际背景中获取的,存储在短时记忆中,处于相对已知状态的信息,并以之作为表述起点。
这一种情形的表述起点选择,受交际情景影响很大,发话者要根据受话者获取信息的侧重点来设置表述起点。如下例表:
例4)
受话者所处情景:
小王、小李、一块砖头
发话人选择 表述起点
表述结构形式
受话者注意到小王头破血流
小王
小王被小李用砖头打了。
受话者注意到小李垂头丧气
小李
小李用砖头打了小王。
受话者注意到砖头血迹斑斑
砖头
就是用这块砖头,小李打了小王。
分析:如上表所示,同一事件,发话者根据受话者从交际场景中获得的侧重点不同的信息分别选择了表述起点,进而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加以表述。由于句式的表述起点与受话者的已知信息吻合,从而更有利于受话者的理解。
②特定情况下,发话者不得不以受话者的新知信息作为表述起点
根据发话者引入新知信息的方式,我们分情况具体讨论:
[1]不定指方式引入新知信息作为表述起点。
不定指相对于定指而言,它是指词义所指称的对象不确定。“不确定”就意味着不清楚,不知道,“不定指”也就是新知信息的特征。发话者以这一方式引入新知信息,将它放在表述起点的位置上,假设它的已知性,目的是让受话者按已知到新知的认知心理顺序整合篇章内容信息的活动得以展开,进而通过下文的相关信息将其词义确定下来。
例5) [a]远远走过来一个人。[b]他穿着一件蓝衬衣,个子很高,白净的肤色,一看就不是本地人。
分析:[a]句中,以不定指的“一个人”作为表述起点,引起受话者注意,在受话者心理上建立了一个理解的基点。这个基点实际上充满了不定性,是一个未知信息,但发话者将它放在表述起点的位置上,假设它的已知性,目的是让受话者按已知到新知的认知心理顺序整合篇章内容信息的活动得以展开。当[a]“一个人”作为 [b]句中代词“他”的先行词使[a]、[b]句联系起来时,b 句中的相关信息就消除了其不定性,使之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已知信息。
[2]说明方式引入新知信息作为表述起点。
a、直接说明引入新知信息作为表述起点。
在将新知信息作为表述起点时,发话者会在引入新知信息的同时,以修饰语的方式附加上关键性的说明,在引入新知信息的同时,依靠说明来消除/削弱新知信息的未知性。例如:
例6) 本村青年李学军在当满两年兵之后的那个多雪的冬天,回村探亲了。
——摘自《冬天》潘文
例7) 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构成成分的B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益。
——广告
分析:例6),例7)的共同点在于在引入新知信息“李学军”、“B物质”的同时,在新知信息前都有一段说明来加以界定。这一界定相对削弱/消除了新知信息的不确定性。有利于受话者信息的整合。
b、引入新知信息作为表述起点,再加以补充说明。
例8) [a]晚上,程总到柏原的房间来坐了一会儿。[b]程总是省食品工业联合公司的总工程师,食品机械专家。[c]柏原不懂机械,来时便聘了程总作考察顾问。
——摘自《玉碎》黄晓延
分析:[a]中“程总”作为上文中没有出现过的人物,对于受话者来说是新知信息,受话者出于理解需要会到下文寻找相关信息,发话者在下文[b]、[c]中补充说明了关于程总的信息,形成一个关于程总的知识体系,程总这个人物便作为已知信息贮藏在了受话者的短时记忆中。
③极个别情况下,发话者故意以受话者的新知信息作为表述起点。
在某些对受话者有特殊阅读要求的文学文体中,如诗歌,后现代派小说中,发话者出于特定的创作意图,有时会故意违反受话者从已知到新知的认知心理顺序,以新知信息作为表述起点,使受话者无法顺利、容易的理解篇章信息。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激发受话者的阅读的主动性,促使其参与到作品的创作中来。
这种选择新知信息作为表述起点的情况与上不同。当发话者为了表述的需要不得不以新知信息作为表述起点时,发话者会尽力消除新知信息的不确定性,而这种发话者故意为之的情况则不会,发话者就是要利用新知信息的不确定性来达到自己的创作意图。
例9)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
——摘自《有的人》臧克家
分析:在这节诗中,诗人先以不定指“有的人”引入未知信息,但并不予与说明;代词“他”同样具有不确定性,而且无法通过与“有的人”的同指关系消除其不确定性。可以说在诗中新知信息的不确定性始终没有被消除,而也正因如此,给了读者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让读者领会到诗的魅力。
2、已知到新知的推进结构
发话者从特定受话者的认知状态出发,选择了表述起点,进而要考虑如何将篇章内容信息表述出来。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获取新经验时遵循“从已知到新知”的心理顺序,也就是说,受话者在面对新信息时总是先调动既有的已知信息,再以之作为基础来理解新信息。这一认知心理反映在篇章理解过程中,便体现在,一般情况下,上文是否提供了足够的相关已知信息,直接关系到受话者是否能在最轻松、最顺利的状态下理解下文。以持此观点的Haviland和Clark在1974年曾在实验[3]中用过的两对英语句子为例:
例10) a、 Ed was given an alligator for his birthday.( Ed因过生日而受赠一条鳄鱼。)
A:
b、The alligator was his favorite present.( 这鳄鱼是他心爱的礼物。)
a、Ed wanted an alligator for his birthday.( Ed因过生日而想要一条鳄鱼。)
B:
b、The alligator was his favorite present. (这鳄鱼是他心爱的礼物。)
在这两对句子中,第一个句子各异,而第二个句子相同。根据Haviland和Clark的测试结果,在理解相同的第二个句子时,第一对句子需要的时间比第二对要少。显然,这是因为第一对中的第一个句子提到的鳄鱼是特定的,上下文提供了足够的已知信息,所以第二个句子中所包含的新信息理解起来也快;而第二对句子却不是这样,其第二个句子中的定贯词the要先假设一条特定的鳄鱼,即要推论出这个Ed因过生日而被赠一条鳄鱼,才能充分被理解,所以需要的时间比较多。若在此原理上推出第三对句子:
a、Ed wanted a dog for his birthday. ( Ed因过生日而要一条狗。)
C:
b、The alligator was his favorite present. ( 这鳄鱼是他心爱的礼物。)
第二个句子中的定贯词the要假设一条特定鳄鱼,第一个句子无法提供已知信息,已知——未知的推断完全断裂,则第二个句子完全无法理解。
因此,为了让受话者顺利的整合篇章内容信息,发话者会自觉或不自觉的按照受话者已知到新知的认知心理顺序来安排篇章内容信息的推进,即以“话题——述题”的篇章结构组织方式来安排篇章内容。
① “话题——述题”的篇章结构组织方式
适应于受话者已知到新知的认知心理顺序,发话者总会以“话题——述题”的结构来组织句子,其中话题传递的是已知信息,述题传递的是新知信息。受话者以话题为基础来整合述题所负载的新知信息,从而理解句子的意思。基于同样的原理,篇章内容的结构组织也是提出一个话题,再从中展开。展开的方式是话题——述题超越句子界限的延续推进,据此,受话者可以按已知到新知的认知心理顺序来整合篇章全部的内容信息。
那么,话题与述题又是如何跨越句子的界限而发生关系,从而使篇章内容得以推进的呢?
篇章是由句子与句子组成的连续话语,发话者从受话者认知状态出发选择每个句子的话题和述题。只要一个句子的话题所承载的已知信息是受话者从上文获取的,话题就能通过已知信息与上文联系起来,这个句子就与上文在受话者心目中连接在了一起。同理,发话者又可选择受话者在这个句子既获的知识作为下文话题,进而将下文与这个句子连在一起。这个过程将一直延续下去,直到发话者认为该换个话题。在新话题的延伸上,以上过程又会重复进行。这一过程向我们清楚地显示,篇章内所有的话题之间都被一种发展中的内在联系所贯穿,形成一个不断向前推进的话题链。语言学将这个以话题作为主要标志的推进过程叫做话题推进,而推进的目的在于将述题所承载的,也是发话者估量受话者未知,而又想使之理解的篇章主要信息表述出来。可以说,整个篇章内容就是附着在这条话题链上被组织起来的。
例11) [a]时令更替,使一年分为四季,从而也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四季风。[b]绵绵春风撩人情丝,习习夏风慰人清凉,还有恼人秋风带来草木萧瑟,凛冽冬风肆虐大地。[c] 风带来的不同感觉让我们真正体会到季节的变化,明白时间的流逝。
——转摘自《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南》(语文出版社1993年版)朗读篇目50
分析:[b]部分由分别以“春风”、“夏风”、“秋风”、“冬风”为话题的分句组成。受话者根据在[a]句中获取的已知信息“四季风”,再结合自身具有的“四季风是春风、夏风、秋风、冬风的总称”的知识,受话者可以判断[b]部分的话题是由上文[a]部分提供,从而在心目中将[a]、[b]部分连接起来。同理,[c]部分的话题是受话者在[b]部分获取的已知信息——风带来的“撩人情丝、慰人清凉、恼人、凛冽”的感觉。所以,[c]部分又和[b]部分连接起来。例11)的内容就是靠一个关于风的话题的不断推进,组织起来的。
也因此,在组织篇章内容结构的过程中,发话者选择什么作话题,什么作述题就十分重要。
② 从受话者的认知状态选择话题与述题
为了让受话者在最轻松、最顺利的状态下整合篇章内容信息,话题与述题应该服从已知与新知的选择。即一般情况下,话题承载已知信息,以之相对述题是对话题的陈述,承载着新知信息。至于信息的已知与新知当然还是对受话者而言的,因此发话者对话题与述题的选择还是取决于受话者的认知状态。
对于述题所承载的新知信息我们可以简而言之的概括为:发话者估量受话者不具备,也无法从上下文或语境中获取,但又希望被受话者理解的信息。述题所承载的新知信息与发话者言语行为的意图密切联系,是话题推进的内在动因。
对于何谓受话者的已知信息在前面我们已经再三论及,但具体涉及可以作为话题的受话者的已知信息,有必要进一步说明:一般情况下,在“话题——述题”的篇章内容组织方式中,可以作为话题的受话者的已知信息,主要是受话者存储在短时记忆中的已知信息。具体而言有三种形式:
[1]上文话题负载的已知信息。
下文话题延续了上文话题尚未得到充分表述的内容,同时也延续了上文话题负载的已知信息。这一已知信息激活了受话者存储在短时记忆中上文话题的已知信息,从而使上下文通过这一已知信息衔接在一起。
例12) [a]文风就是文章的作风。[b]它是作者的思想作风和语言运用的综合反映。[c]它具有时代性、民族性的特征,是社会上带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文章现象。
——《写作》江少川
分析:受话者在[a]句中获取了关于“文风”的已知信息。[b]、[c]两句都是以指代[a]句话题“文风”的代词“它”作为话题,分别对“文风”这一话题进行表述。由于[b]、[c]两句话题与[a]句话题的指代关系,可以判断b、c两句话题延续了[a]句话题负载的已知信息。[a]、[b]、[c]部分通过“文风”这一已知信息连接在一起。
[2]由上文的述题引入的未知信息,经表述后,转换成的已知信息。
下文话题承载的是由上文的述题引入的未知信息,经表述后,转换成的已知信息。这一已知信息激活了受话者存储在短时记忆中的,转换上文述题未知信息而形成的已知信息,从而使上下文通过这一已知信息衔接在一起。
例13) [a]第一个回乡办厂当老板的是逍遥岩乐家村的青年乐云华。[b]他在东莞市打工三年,学到一整套鞭炮生产技术。
——摘自《九乡打工仔回乡纪实》岳黎明
分析:经过[a] 句中对述题“乐云华”的说明,受话者获取了关于“乐云华”的相关已知信息。[b]句话题是与“乐云华”具有指称关系的代词“他”,也延续了上文述题未知信息经转换,形成的已知信息。[a]、[b] 句通过“乐云华”这一已知信息连接在一起。
[3]将上文话题具备的已知信息和述题转换后的已知信息综合而成的已知信息。
下文话题承载的是将上文话题具备的已知信息和述题转换后的已知信息综合而成的已知信息。这一已知信息激活了受话者存储在短时记忆中,理解了上文所获取的,综合性的已知信息,从而使上下文衔接在一起。
例14) [a]大饭店、大公司、大商场不该摆出“大架子”,要善于做小生意。[b]这样,才能增加经济效益。
——《“架子”与生意》《经济日报》1998年11月10日
分析:[b]句的话题以“这样”指代了上文所有相关信息,其中包含了受话者理解[a]句时所获得的综合性的信息。[a]、[b]两句通过[a]句的综合性的已知信息连接在一起。
以上简单举例说明了受话者在上文获取的三种已知信息作为下文话题的情况,实际上,下文话题呈现这些已知信息的方式是多样的,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话题推进类型。关于话题的推进类型我们会在后面详细论及。
3、篇章形式的衔接结构
发话者从受话者的认知状态出发,从已知到新知来推动信息篇章信息内容,这一语义形式的结构需要语言标记把它在篇章中显现出来,并作为为手段引导受话者随着话题的推进,顺利获取篇章内容信息。篇章形式的衔接结构就是这一标记和手段。
这是因为,首先发话者从受话者认知状态出发,顺应受话者从已知到新知的认知心理顺序来推进篇章信息内容。在推进过程中,发话者会考虑受话者如何从上文获取已知信息,怎样以受话者既获信息作为下文话题,使上下文发生关联,再在此基础上附加上述题所负载的新知信息,从而使篇章信息内容得以推进……这些篇章语义性质的关联性用语言形式表现出来,就成为了篇章形式的衔接结构。换言之,篇章话题的推进是通过篇章形式的衔接结构实现的。更重要的是,篇章形式的衔接结构还成为受话者按已知到新知的认知心理顺序,整合篇章内容信息的重要凭依。篇章形式的衔接结构中,标志衔接关系的语言记号能够及时的引导受话者随着话题的推进,顺利获取篇章内容信息。
从篇章的语义形式上看,一篇具有语义关联性的篇章最显著的标志在于连贯感的产生,即理解篇章语义后通达顺畅,自然轻松的感觉。从篇章的语言形式上看,一篇具有语义关联性的篇章是句子或高于的其他层次上的语言单位相互衔接的结果。那么,衔接是怎样使彼此离散的句子或高于句子的语言单位凝成一个具有连贯特征,也就是具有内聚性的整体单位的呢?我们认为是“衔接连线”,“节点的相关性”在起作用。
① 衔接连线
衔接的本质是可理解性。篇章中,如果对“某一部分的理解需要借助于对另一部分的理解才能进行,那么这两部分之间就存在衔接关系”[4]。衔接所依据的仍然是人从已知到新知的认知心理顺序。
我们可以把这种理解的依赖性想象成节点之间一根有方向的连线,可以称为衔接连线。节点分别是有待理解的部分(节点1)和理解必须依赖的另一部分(节点2),连线则是从有待理解的部分出发,寻找理解必须依赖的另一部分的思维轨迹,寻找的方向就是连线的方向。具体示例如下:
例15) [a]今年从苏北农校毕业的上海姑娘屠敏,第一个递交了申请书。[b]她志愿到内蒙呼伦贝尔草原当技术员。
衔接连线: 节点2(屠敏) 连线 节点1(她)
说明:在例15)中,[b]句代词“她 ”具有不确定性是有待理解的部分,确定“她”的词义的已知信息在[a]中,因此理解“她”的过程是将[b]中的“她”与[a]句中的先行词“屠敏”连起一条连线的过程,而连线的方向则是由“她”回指向先行词“屠敏”。
篇章各部分的衔接关系都可以用这种有方向的线性方式表现出来。而要使受话者在心目中建立起衔接连线即产生语义通畅的感觉,发话者必须考虑到:
[1]从受话者知识状态出发设置衔接连线的节点。
产生衔接关系的原理在于对某一部分的理解需要借助于对另一部分的理解才能进行。对于发话者来说,篇章中传递的所有信息都是已知信息,也就不存在有待理解的部分和理解所依赖部分的差异。篇章中之所以会出现待有待理解的部分和理解所依赖部分的差别,是对受话者而言的。因此,要顺利组织起衔接结构,设置好衔接连线的节点,发话者必然要对受话者的知识状态进行估计。
关于受话者的知识状态,前文中已有较详细的阐述,在此便不再赘言,但有一点需要补充说明。在涉及衔接问题时,与已知信息相对的可以是未知信息,也可以是不确定信息——或者是语言单位信息不足,或者语言单位的抽象信息无法与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对象联系起来。这些语言一旦离开特定的交际场合,特定的交际对象,如果不附加上必要的说明信息,就可能出现不确定性。不确定信息多见于一些词义上不确定的词语如代词,代词只有指代功能而根本没有什么具体含义,不找到它的指代对象,它们就不能提供任何具体信息。
篇章衔接中主要利用不确定信息对确定(已知)信息的理解依赖:发话者从受话者的知识状态出发,分析哪些信息对其是确定的,哪些是不确定的,以此为据来安排篇章中的节点和它们的位置。篇章中衔接连线的节点总是成对出现的,节点1是有待被理解的部分,特征是信息的不确定性;节点2是理解所依赖部分,特征是信息的已知性也即确定性。根据受话者认知心理顺序,发话者一般将节点2置前,节点1置后,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在理解过程中,节点1会激活受话者短时记忆中的相关信息,促使受话者到上下文中寻找可以消除此不确定性的已知信息。当在节点2找寻到所需信息时,与节点1相关的部分就与节点2相关的部分在读者的心目中被衔接起来。
[2]吻合受话者认知心理顺序的衔接连线的方向
人们在面对不确定信息时,总是不由自主地去回溯、寻觅相关的已知信息,然后再从已知信息出发去理解不确定信息。发话者通常从人们的这种理解心理出发,通过设想受话者的知识状态和理解需求来安排篇章顺序。所以一般情况下,篇章总是从确定向不确定的方向,也就是不断消除消息的不确定性的方式向前推进,而受话者的理解则是不断地从不确定向确定回溯。正因为如此,通常衔接连线在篇章中的方向总是后指的,不过不排除某些特殊的表达要求也会把从不确定朝向确定的方向变为前指。例15)就是一个常见的后指的例子,下面请看一个前指的例子:
例16) 她在课堂上是我们的良师 ,(她)在课外是我们的益友,……若要问这个人是谁?她就是我们初二(一)班的班主任马涛。
分析:在 例16)中为了强调人物的行为,使用了倒置语序,将词义不确定的代词“她”置前,将已知信息“马涛”置后,形成了前指的衔接连线方向。
另外,衔接连线能将篇章各组成部分连接在一起,形成篇章形式的衔接结构,还因为节点与所在语言片段语义的相关性。
②节点的语义相关性
所谓节点就是能够起到衔接作用的各种语法手段如代词与先行词,下义词与上义词,所指相同的两个名词都可以构成一对节点。节点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依附在一定的语言片断上,作为该片段的一个组成成分而存在如作为句子的主语、宾语……,因而节点与节点所在的语言片断之间必然有一定的语义联系,这种语义联系就是节点的语义相关性。简言之,节点对节点所在的语言片断的关联称作节点的相关性。
由于语义相关性的存在, 衔接连线连住了一对节点,也就连住了两个语言片断(或者是两个句子,或者是两个段落)。篇章就是用衔接连线把与节点有相关性的语言片段依次连接起来而成的。
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衔接连线中节点的相关作用——衣服是用线将大大小小的布料缝纫而成的,篇章是衔接连线将大大小小的语言片断缀接而成的。衔接连线相当于缝纫用线,节点相当于布料上穿出的针眼。线连住了针眼,也就连住了布料。连住针眼不是缝纫的目的,针眼的意义在于它与个块布料的相关。同理把节点连接起来也不是组织篇章衔接结构的目的,节点的意义在于它与各语言片段的关系,连住了节点也就连住了各个语言片断。这样,不仅节点之间的联系在消除理解中的不确定性,由于语义相关性的作用,节点所在的语言片断之间的联系也在消除理解中的不确定性,语义的连贯性由此而生。换言之,当衔接连线把一对节点连接起来时,更重要得是通过节点的相关性也会把节点所在的语言片段连接起来,从而使各个语言片段之间有了意义上的连贯,也就有了篇章的基础。如下例:
例17)
A:[a] 读《到城里去》这篇小说,我脑海中呈现出一个女人的身影,她涌动于城乡之间的浩大人群间,她既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又在我们的生活之外,我们有时会谈论和她类似的农村妇女,小说家也经常写到她们,但是对我来说,她们依然是“陌生人”。[b]但,这个名叫宋家银的女人,我却不禁随着她呼吸和疼痛,感同身受地被她的雄辩真理所激荡。
B:[a] 这个女人不可爱,她虚荣、冷酷、吝啬,不孝敬公婆,不爱她的男人。[[b]]但是,这个女人光彩照人,她被一个信念鼓舞着:到城里去![c]这象战斗的口号,这也确实是艰苦漫长的战斗,宋家银的生命充满刀光剑影。
——摘自《小说评点》2003年第8期
分析:
Ⅰ、受话者从A读到B 时,B段[a]句中的指示代词“这”具有不确定性,受话者为消除这一不确定性,到上文A 寻找相关已知信息,A中[b]句“宋家银”提供了这一信息,“这”(节点1)与“宋家银”(节点2)形成一对指称关系的节点。
Ⅱ、在A 段中“宋家银”在所属的句子[b]中充当主语,与A 段具有语义相关性;在B段中“这”所特指的“这个女人”充当[a] 的主语,与B段具有相关性 。
Ⅲ、A 段与 B段由于 “这”与“宋家银”形成一对指称关系的节点,又由于节点对各自所在段落具有相关性,因此在形式上被衔接起来,更重要的是[A]段与[B]段之间有了意义上的连贯。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使特定篇章段落衔接的节点往往不止一对,如上例中A 段中[b]句的“宋家银”也可以与 B段中c句的“宋家银”形成一对重复关系的节点。节点对越多说明两段衔接的越紧密,修辞手法中常用到的呼应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以上我们看到发话者从受话者知识状态,认知心理顺序出发通过衔接连线,节点的相关性组织起篇章形式的衔接结构。但关于篇章的衔接结构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话题,除了以上所论及的内容外,节点与节点之间具体关系的不同还会形成不同的衔接类型。鉴于这一部分内容较多,我们把将在下文专门讨论。
4、对受话者知识的利用
为提高理解的效率,发话者在组织篇章结构时会注意到在尽可能提高受话者理解程度的同时,少耗费受话者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发话者会考虑在保证必要信息量以及易于理解的前提下使话语更加经济,这一考虑具体体现在篇章结构中就成为特殊的结构形式——语义空白。请看下例:
例18) 天气凉了,把衣服穿上,小心感冒!
环节1 环节2 环节3
分析:这是我们经常接触的发话者一个要求受话者做出特定动作的言语行为,它由三个环节组成。我们每个具备一般生活常识的人理解这句话,明白发话者的意图都不会有问题。但如果仔细考察这句话,我们会发现,组成这句话的三个部分之间实际上并不存在直接的语义联系:“天气凉了”与“把衣服穿上”,“小心感冒”之间要通过许多环节的关联才能建立理解的依赖性,例如气温下降会冷,气温下降会让人觉得冷,衣服可以保暖,着凉会感冒…… 对一个缺乏有关知识的人来说,离开这些环节,它们完全是三个独立的单位,在整个语义的表述中出现了空白。那么,为什么我们能毫不费力的理解这一句话,甚至都没有意识到它们之间的不衔接?
这是因为,语义空白的设置是有前提的。发话者在组织篇章结构时,表达方式的经济必须以受话者能够理解为大前提。所以发话者必然从受话者知识状态出发进行估计,省略掉的是他认为受话者已具备,或可以借助其他方式获得的信息。上例中其实发话者省略掉的诸如,气温下降会冷,衣服可以保暖,着凉会感冒……环节都是一般人具备的,我们在理解时会自动从已有知识系统中调出,填补空白的环节,建立起话语间的衔接连线。这一过程瞬息即过,甚至都不会令人察觉。
由于这种语义上的跳脱是以受话者的知识状态为前提的,所以要让特定受话者理解,发话者必须针对不同的受话者来具体安排这一特殊结构。假设例18)所针对的受话者是四、五岁的小孩子,发话者考虑到小孩具备的知识经验相对较少,就必然会提供更多的语言信息,话语的结构也相应会有变化。如“天气凉了,衣服穿少了会着凉,把衣服穿上,着凉会感冒!”
理解过程中,受话者碰到语义空白这一结构的特殊形式时,理解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
① 受话者没有意识到语义空白,顺利实现理解。
这种情况中,受话者所具备的知识状态能够填补交际话语中的语义空白。也就是说,受话者不必作出认知努力,就可以自动的从既有知识、经验中提取相关信息,补上缺失环节,理解没有遇到任何阻碍。
为保证受话者的理解,发话者在组织篇章结构时,一般都会选择绝大多数人司空见惯,在思维中以整体单元形式保存的一些经验式片断来设置语义空白,省略掉的都是如电灯亮了就会有光线,下雨路面会湿,人穿了衣服会暖和……常识型的环节。因此,在理解过程中受话者往往没有意识到语义空白,也不会给理解造成困扰。如上文例18)。
② 受话者意识到语义空白,理解出现一定困难。
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有二:
[1]发话者没有正确估计受话者的知识状态
发话者认为受话者应该具备的知识,实际上受话者并不具备,从而无法填补出发话者省略的信息,造成理解上的困难,继而发觉语义空白。请看下面的一段对话:
例19) 背景:甲是从未来过本市的外地人,乙是本地人
甲:请问,5路车站在那里?
乙:在市邮电局门口。
分析:针对甲的问话 ,乙的话的意图是要告诉甲5路车站的位置,但他没有正确估计甲作为从未来过本市的外地人,并不具备市邮电局位置的知识,而是以市邮电局位置的知识作参照物,省略了具体的路线。如果甲同时无法通过交际环境来及时获取信息的话,甲的理解需求便无法得到满足。
[2] 受话者2去理解发话者针对受话者1而组织的篇章。
发话者针对特定个别对象组织的篇章,语义空白的设置是从特定个别对象的知识状态出发的,有一些省略的信息属于发话者与之共有的,不具有普遍性。如果发话者针对特定个别对象组织的篇章被第三者理解,就可能造成理解上的困难。一个最简单,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恋人约会时常说的一句话“x 点,老地方见!”这里的“老地方”属于恋人共有的知识,因此在针对彼此使用时,可以省略具体信息如:怎么去,在那里……也不影响交际。但在第三者听来,却会因为必要信息的缺失而无法确切理解话语的意思。
在以上对篇章信息整合结构的分析中,我们从受话者的知识状态及认知心理顺序出发,探讨了篇章信息整合的心理机制和造成篇章信息整合障碍的原因。并进一步讨论了为了避免给受话者的信息整合造成障碍,让受话者最大限度的理解篇章,发话者制订了适应于受话者接受心理的结构策略:表述起点的选择,已知到新知的推进结构,篇章形式的衔接结构。这些策略形成了篇章信息的整合结构,同时我们也论及了特殊的结构形式——由发话者从受话者认知状态出发设置的语义空白。在这一部分的讨论中,我们一直想强调的是篇章信息整合结构的语言形式不仅是发话者从受话者认知状态,认知心理顺序出发组织篇章内容的思路体现,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策略,给受话者提供了整合篇章信息内容的凭依,使之能在最顺利最轻松的状态下整合篇章信息内容。
但是,受话者整合了篇章信息内容并不等于真正的理解了篇章,理解了篇章的标志在于受话者找到一个能统摄全部篇章的信息内容的图式。所以,接下来我们要分析构建图式的结构。
--------------------------------------------------------------------------------
[1] 同前引3,第209页。
[2] 参看:王甦/王圣安,《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 实验详见王甦/王圣安,《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 参见:卲敬敏主编《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79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