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学故乡的意义探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12 15:34: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学故乡的意义探寻

2013年07月来源:光明日报




故乡在一个作家那里代表了什么呢?这使我想起了电影《魂断蓝桥》中男主人公带着漂亮、天真的女朋友到他的庄园(亦即他的故乡)时说的一句话,童年是无穷无尽的。那是一个人面对自然,一个小生命面对无穷的大生命时的种种历险,是一个生命本真时期对本体世界的有趣探索。人长大后,便开始面对知识和逻辑的世界,面对道德虚拟的空间,面对责任、存在的巨大压力。也许探索本体世界的日子已经彻底地错失了,我们开始探讨人的世界,于是,名利、哲学、艺术等都充塞着一个实体,即人。文学即人学,这一命题在人文时代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将人这一实体高高地举了起来,使人类终于认识到了自身的崇高与潜能,但是,它同时也遮蔽了人的虚体,即人在面对无限时的虚无,在面对死亡时的绝望,在进入梦境后的潜在。而那个虚体,往往是与故乡在某个深谷里相遇并潜伏着。在某种意义上,作家就是在描述人的实体存在时,尽最大可能地寻找、记忆甚至想象人的虚体存在。《红楼梦》看似在对人的日常生活进行写实,实际上最后落在了人的虚体存在上,是中国文学中对人的虚体存在进行了最大可能描述与寻找的作品。西方人将虚体存在称为“彼岸”,中国人则将其称为“虚境”,是道的另一面存在。因而,故乡对于文学的意义具有了形而上的色彩。

对故乡的执拗写作,终究会成为一个作家最为黝黑的特征,也就成了他的地域特色。对于乡村长大的作家来说,故乡便是大地、水草、山川甚至沙漠,而对于城市长大的作家来说,故乡便是天气、街市、世情甚至人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一方人也就有了一方的文化与性格。城市也一样,北京和上海是绝然不同的。老舍与王朔笔下的北京总是充满着某种“天下观”和意识形态,充分地表露出“天子脚下”的臣民意识,而张爱玲与王安忆笔下的上海、香港则充满了市井气息和流言蜚语,展露的是商业社会的种种世情。

中国古人的文学方式是人与自然的对话,讲究的是物我两忘、天人合一。这样的传统使中国人始终对自然有一种对应的本能,将有限的自我融入无限的宇宙之中,将死亡的恐惧化为对道的信仰,而最终将人的实在与空虚相得益彰、相辅相成。这种传统一直持续了上千年。也许因为诗歌的体量小,不能像小说那样大面积地描述故乡,所以在古典诗歌中,我们很少听说李白的什么地方或杜甫的什么地域。小说不同,它用庞大的文字创造了一个世界,一个与那个作家的童年、故乡、知识、经历、愿望甚至梦境等相一致的世界。

这种现象到新世纪时似乎变得“自觉”,作家群的地域现象越来越突出。与其说是作家的自觉,倒不如说是作家的增加使作家群和地域特色越来越明显。比如,拿西部来说,在现代文学史上,西部是一片荒漠,连一个西部作家的影子都未掠过,但是,自延安成为红色革命根据地之后,文学重镇西迁,不久便有柳青出现。之后一段时间,先是路遥捧出了《平凡的世界》,接着是陈忠实推出了《白鹿原》,再是贾平凹奉献了《怀念狼》《高兴》《古炉》《带灯》等,将陕西那片深厚的土地挖得越来越深。同样,雪漠也用“大漠三部曲”一次又一次地将凉州大地上的生态特征展露给世界,李学辉相伴推出《末代紧皮手》,将凉州人对土地的独特崇拜挖了出来。再往西走,便是刘亮程的村庄。刘亮程的散文和小说似乎都在建设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有一个孤独的人在做着一件孤独的事,即感悟世界。他是一个闲人,他不用去忙着做与别人争名利的事。刘亮程创造了另一个故乡。

这至少说明,故乡对于一个作家极为重要,而重视故乡便会构成他的地域特色。也许不必刻意去提作家群现象,因为作家必将是独特的。只有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独特的作家,才可能会构成一种风景。假使这些风景有共同的景致,它才可能会出现地域特色的作家群现象。现代以来,因为共同的美学追求,出现过一些文人的团体,如创造社、语丝社、左联等。他们因为对文学有共同的理解,所以走到一起,形成一个文学团体。上世纪80年代,这样的社团森林般崛起,随后又潮落般消失。他们很少因为地域特征而结社,都超越了地域的边界。但是,在研究者或组织者、宣传者那里,人们往往会寻找另一种“团队”——不能称为团体——这样做的结果便以地域来划分一些作家,将他们“强硬”拉到一起。

这样的行为到底有没有意义?它能否成为一种文学现象?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但是,另一个问题也随之产生,即全球化语境下,地域文化有多大的生存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从反面证明人类的文化差异越来越小,人类的文化多样性存在变得日渐严峻。也许在过去的几千年间,人类想方设法使文化趋同,今天这样一种方式仍然在进行,如对大国语言的全球化学习,对工业文明的全球化推进。但是,这样一种工业化的进程在为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为人类带来更大的困境。当文化的差异越来越小,当地域文化消失殆尽之时,也就是人类被新的庞大的文化体制复制和工具化的时期,尤其是人类被物化和异化将是不可避免的命运。在这样的境遇下,文学能做点什么?

也许一些作家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贾平凹说,他要为家乡立传。雪漠说,他要把正在消失的故乡记录下来,让后来的人们知道,人类曾经如此生活过。作家们开始记录这个时代,当然,不是简单的记录,而是带着深深的反思。如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是对即将消亡的鄂温克族的回忆、记录和思索,梁鸿的《中国在梁庄》是对故乡文化在发生巨变的深刻反思。有很多作家甚至以他者的身份进入别人的故乡,去记录异乡的存在,如杨显惠的《甘南纪事》,李娟的新疆系列散文……

自然,文学是可以超越这些的,但是,文学在故乡驻足,在故乡落泪,在故乡留影,在故乡深思,最后将故乡写成一种文学形象,永久地留存于文学的天地,也是极其伟大的,尤其是在今天。

(作者为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15:25 , Processed in 0.07763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