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风:与学生心灵对话40年
内蒙古一位67岁的乡村教师将40年的教学经历编写成《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等3本教育文集,自费出版发行。这位老师对教育的执着和热爱感动着人们。
研究教育
刘风在《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中写道:教育之所以说它是一种唤醒,就在于它能唤醒人的良知,萌动一颗爱心,使之成为和谐而有益于社会的人。教育的功能是通过心与心的交融,情与情发生共鸣,最后让学生生成自己的精神--一个属于自己的灵魂。
1962年,伊克召盟(现鄂尔多斯市)师范学校毕业,20岁的农家子弟刘风到达拉特旗四村公社一所小学当语文老师。面对30多个农村娃,他尝试应用循序渐进、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教育原则,搞启发式教学实验。经过两年的实验,30多个孩子语文统考成绩从全旗64个小学倒数第二一跃为全旗第二,引起轰动,黄河对岸大城市包头的教师闻讯前来学习听课。
文革开始,刘风被打成“现行反革命”。1978年10月平反后重返教坛,刘风又有机会从事他热爱的教育事业。
1983年秋天,教育局把他从达拉特旗德胜太中学调往旗教师进修学校,就在去报到的路上,他被旗蒙古族中学校长硬请到学校。在学校书记和校长强烈要求下,教育局把他改调蒙古族中学任教。
这年秋季,学校从蒙汉杂居的牧区招来一个蒙语授课班搞“蒙汉双语齐头并进”教改试验,让刘风任班主任。开学初,他以小学二年级的汉语文题进行了一次摸底测验,人均37.5分,及格率为10%。针对学生实际,刘风决定利用蒙语优势促进汉语教学。他先给这个班补习了一年汉语基础知识,作文采取分阶段训练。1987年初中毕业时,学生们在自治区初中毕业会考中汉语成绩平均89.5分,全班学生升入高中。
刘风的教学论文《垫路·搭桥·捅墙——提高蒙生作文能力的一种途径》入选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汉语文教学论文集》,作为基层教学能手,他被选为内蒙古自治区双语教研会理事。
心灵对话
女儿刘向岸回忆说,当初父亲为搞好蒙汉双语教学而刻苦自学蒙语。
刘风说,师生之间的对话不光是在语言上,更应是灵魂上的交流。在此过程中通过平等对话,通过体验使之感悟、觉醒,达到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学生娜仁说,那时班里有些纯牧区的学生,汉语不好。为了提高汉语写作能力,上语文课时,刘老师常把大家带到操场上,观察蓝天、白云、飞鸟、树木,从大家熟悉的自然界和生活入手,进行启发式教学,大家汉语写作能力提高很快。娜仁说:“刘老师对每篇作文都认真批改,从潜词造句到标点符号,十分细心。”
据刘风的同事介绍,刘老师一生执教做到了“四个一”:没耽误学生一节课,没体罚一个学生,没有少批一次学生作业,补课没收过学生一分钱。
刘风十分注重因材施教,从来没有因为家庭原因或学习成绩不好而放弃一个学生。
刘水生由于家庭贫困,上到六年级时无奈辍学,刘风了解到情况后为刘水生垫付了学费。刘水生入伍后因为文化程度高成了部队里的“知识分子”,后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队干部。
牛二换学习不太好,但喜欢唱歌,音色好,刘风将他介绍给了伊克召盟文工团,牛二换成了优秀的演员;马场壕中学学生王白的学习成绩一般,但有体育特长,刘风带着她参加盟运动会,夺得女子铁饼第一名,后来成为一名体育教师……
已退休的刘水生深有感触地说:“我从刘风老师身上不光学了很多知识,更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在部队带兵时,看到有些战士家庭有困难,我资助他们时常想到刘老师为我交学费……”
教育启示
刘风为了出版这套教育文集几乎倾其一生积蓄。
一个乡村教师痴心教育、不图功名的精神,给内蒙古教育界和社会不小震动。
文集中的《蹊边履痕》收录了189篇学生作文,这是刘风从执教40年保存下来的1200篇学生优秀作文中遴选的。记者在刘风家中看到已经发黄的学生作文册。许多学生看到小时候的作文被老师装订成册,精心保存,十分感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