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思和:人文教育——将理想坚持到未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21 07:31: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陈思和:人文教育——将理想坚持到未来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陈思和 发布时间:2004年09月10日

  有些知识,是人一出生起就要学习的,慢慢地成了人自身的东西,比如有关生活的知识,如何照料自己,如何学习表达,等等;有些知识,是人所不具备的,需要通过学校教育来获得,比如数理化、历史地理等等;也有些东西,是与生俱来的,存在在人的本性之中,需要通过教育被唤起,这就是人文精神,也涉及到人文学科的教育。
  我常说青少年面对三个世界,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和心灵世界,生活世界的教育需要通过家庭与社会来完成;知识世界的教育可以由一般学校来完成;而心灵世界最复杂,属于终生教育,可以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来逐渐完善。
  人性的因素与知识的因素不一样,人性是人的生命以内的东西,知识是人的生命以外的东西。我们能吃能睡还不能说是个合格的人,还必须要有一种良知来支撑自己的行动,这样一种良知是通过点点滴滴的教育来把它唤醒。光靠科学技术的训练无法完成,光靠金钱权力也无法完成,它需要文史哲的长期熏陶和教育。
  人文教育不等于人文知识的教育,文学、历史、伦理、哲学等人文学科知识都有专门的课程设计,但人文知识如果不与真正的人文精神联系在一起,只是死背教条,脱离实际的感性生活,那只能有一种后果:学生把知识的因素都接受了,但人性的因素却越来越遮蔽了。这并不是人文教育的理想结果。
  人文精神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唤起人的自由自在的人格境界,一种在兴趣爱好支配下的劳动行为,一种心灵世界的多样化,一种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这些目标可以从多方面来理解,但人性向自由的追求,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目标,只有人是有意识地追求自由的动物。人类从原始社会到今天,创造了那么些科学成果,推动了物质文明,是为了什么?最终的目的不就是要人更自由、人性更完善么?如果站在人文的立场上看,所有的物质文明、所有的科学发明,都是追求人性自由的象征。我们现在比较重视教育适应市场,努力使教育直接转换成市场成果,却看不到教育最根本的价值在于培养人的人格和精神,唤起人对自由精神的追求,这不仅是人文教育最根本的价值所在,也是一切教育的根本立场。
  我们今天讨论人文教育的位置,本身就是一种理想主义。讲教育就一定要讲理想,搞教育的不讲理想,还有哪个行业来讲理想?也许,今天我们讲的教育理想有点脱离现实的实际状况,但是今天做不到的理想,不能证明明天也做不到。人文精神就是要促使人们永远不满现状,永远地提出问题,不断改善我们的教育环境。今天我们教育的十几岁的孩子,将在十几年以后在社会上发挥作用,如果我们现在不负起这个责任,十几年以后就要出问题。教育根本是理想人格的培养,没有理想就连人格也谈不上,这样的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所有学科中惟教育最与未来联系在一起,与理想联系在一起。
  本书正是在上述理想主义的精神鼓励下,尝试给高中学生设计的一套人文知识教材,分四个单元,适用于高中一年级和二年级的人文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第一单元是“从读书进入广阔天地”;第二单元为“让心灵向美和艺术敞开”;第三单元是“用一生写一个人字”;第四单元是“我们生活在传统中”。分别以读书、艺术、人生、传统为四大关键词。前两个单元各分18章,适应18周课时,每周两课时,一节课讲述课文,另一节课为讨论或教育实践。
  这套教材反对以灌输知识为宗旨,强调启发性与应用性,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可以联系实际、融会贯通,应用到具体的日常生活当中去。所以,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在准备时用大量的课外读物来补充。后两个单元各设计15章和12章,以结合人生经验和大量阅读,自学为主。读书是培养人文精神的基础,如何读书,是任何一个学生进入人文学科的必由之路。第一单元先从强调读书的重要性着手,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读书观念和方法,开阔思路扩大眼界,倡导真正的爱读书和会读书的好习惯。
  由感性到理性,但始终不要脱离你对生活的真实感知;由具体到抽象,但永远不要放弃有血有肉的生命体验;由书本到人生,但最后再返回更高层次的书本,在精神传统中寻求自己的“家”。这是学习这本教材的基本途径。希望广大教师与学生在应用这本教材的过程中,共同探索一条人文教育的实践道路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12:22 , Processed in 0.07405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