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四届跨学科教育研讨会散记(小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5 03:54: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四届跨学科教育研讨会散记(小草)
2013年5月25日在东北财经大学的之远楼10楼举行了一年一度的跨学科教育研讨会。这个会议如跨学科教育一样,是一个小规模、精致的学术会议,参会代表来源多样化,大多对跨学科教育有相当的理解和认同。会议的主体还包括跨学科教育中心的本科、硕士和博士生。早上八点,大连的天空落起了稀疏的雨点,带着这少有的温润我们走进了会议室,见到了难得一见的著名学者王焱先生,经济学家罗小朋先生,清华大学的景教授,南京大学的翟学伟教授,普联软件首席财务官张安伦先生。在会议开始前,我们收到了汪老师赠送的五卷本《青年对话录》,汪老师挥毫而至的签名是大连给我们留下的第一个印记。
会议的开始是汪老师的发言。汪老师的发言有四个要点:① 阐述开会的意义,会场就是一种气场,开会的意义不在于宣讲自己的东西,而在于表达内心最真挚的情感和扣人心弦的认知,以此来激发参会者的生命体验。②汪老师以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为底本,从杜威对教育功能的理解讲起,阐述了教育的三项功能:核心价值、生活技能、判断力(批判性思考力)的培养。生活技能的内容不同,但在每一个时代的教育中都不可缺少。当前教育最大的问题在于核心价值的培育。转型期社会最大的特征是传统价值观的瓦解,新价值观还处于发育和形成之中。在这样的社会中,什么的价值是值得追求的?这就要求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培育批判性思考力的途径并不依赖于知识尤其是书本知识,而是有赖于主体的实践,有赖于主体对中国现实问题的思考和对解决方案的寻找。③核心价值的表达体现于“life”,“life”的哲学表达是being,艺术表达是living。它体现在一个人的教养、修养和涵养中。(这三个概念汪老师没有给以阐述,笔者的理解是:教养依赖于原生家庭中父母的塑造。修养来自孔孟之道中反省的功夫,涵养指“一个人有宽阔的胸怀,懂道理,明事理,知进退,”主要来自于后天的阅读和学习。)④跨学科教育的课程设计注重三个元素的表达:专业课,自学,能力。
第二位发言人是来自跨学科教育中心的博士生董加加,他的主题是《且行且思,亦学亦师——写给我们的跨学科教育》。他表达了四个主题:①与跨学科教育的结缘。他用生动的文献再现了汪老师与东财的结缘,以及他与跨学科教育的结缘。他说,“我们的相聚,缘于这段美好的文字(指跨学科教育的招生简章)。在这方跨学科的沃土上,采撷文明的碎片,缀成思想的整体”。②跨学科教育的五个元素:“丁丁问题”、有灵魂的专家、人生问题与中国问题、知行合一、批判性思考。他讲到的“请讨论你成为金融专家、你的家庭责任、你的社会责任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与太极实践》的现场教学,以及为培养批判性思考力而做“压榨”老师的学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③跨学科教育课程体系的表达:核心概念、现象与分析、心智地图、问题导向的课程包。寻找每一门课程的核心概念,“将课程归纳为若干核心概念及揭示每一核心概念之意义的现实世界的重要问题”是跨学科教育的枢杻所在,是“问题导向”的跨学科教育得以生成的标示。由这些基于核心概念的课程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心智地图,最终生成一个180学时的课程包。④跨学科教学课程的实践:“起而行之”——180课时的课程包,常识、场景与情境,实验课,关于“家庭主妇”理财问题的试卷,来自学生的反馈。在这一部分,他强调为理论建立常识性的表达,突显课堂的“暖记忆”,把自由探索的心智还给学生。事实上,“跨学科教育的成功依赖于每一个成员的认真的投入”。通过这些方式,学生们在学习中获得了真切而饱满的体验,正如一位学生所说:“时光飞逝,进入实验班已然大半个学期了,这仿佛是到目前为止过的最快的半学期,但却是最丰富的半学期。这段时间里,我经历了好多第一次。第一次和来自各个专业的同学同聚一堂,第一次经历了7个老师轮流讲一门课的课堂形式,第一次自己背着电脑上实验课,第一次以课堂形式跟学姐学长近距离接触,第一次感受到大学自由进取的课堂氛围,第一次每天晚上都忍不住上QQ查看群消息……这所有的一切都给了我不一样的感觉,我很感激也享受其中。”
最后,董加加以“素净的博学,承载多少求索的渴望;精致的财园,见证我们成长的足迹。憧憬过,也黯然过,回眸间,抹不去的,是那纯净的思想,和沉甸甸的情谊”来结束自己的报告。(董加加的报告有很多跨学科教育实践内容和实践效果的表达,虽然我参加过三次跨学科会议,对跨学科教育的实践其实了解的比较少,而这份讲稿非常好地弥补了这个缺憾。此刻,翻看这份报告,如看到一个丰厚的青春,这与当前大学校园里那些普遍的困顿纠结、苍白无力的青春相比,我想,他们是幸运的。)
    讨论:翟老师表达了自己体认的当前教育的诸多困境,罗小朋结合自己在美20余年的经验,阐述了如何利用现代媒体来扩展学生的视野。他讲了一个美国人开发15分钟基础教育课程软件的事例,表明利用现代媒体可以非常有效地教。他还说,中西方教育虽然面临的困境有别,但同样都有自己的困境。对中国教育来说,当前真的是大灾难来了。但是,即使是在文革中也有真正的人生。
第三位发言人是来自长沙的李健。李健重点谈到了自己的跨学科学习之旅。由于没有此发言的文字稿,在此从略。上午的会议在十一点之余结束,与会代表在午餐时就议题广泛的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下午的会议一点半开始。首先是来自梧州市的黄革登的发言。主题是《直面真实的教育——困难、行动与希望》。他以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为背景,表达了他丰富多彩的博雅教育活动,同时也提及自己和学生们一起在应试教育中的拼搏、苦痛和挣扎。他的博雅教育与跨学科教育一脉相承,旨在帮助每个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和健全的人格结构。具体做法有以下步骤:一是精选七大专题,200余本课外图书供学生们阅读,推广博雅阅读的理念。二是精心设计课内外活动,组织写诗,朗诵,改编词曲,演唱等,使学生们了解人生艺术性的一面。三是建立相互信任的深度师生交流,他讲了帮助倍受情感和心理困扰的学生成长的感人故事。四是成立兴趣小组,开展专题讨论,莎剧表演,厨艺比拼等。黄老师丰富的教学经验,深邃的思想,对教育的热忱深深地打动了与会人员,大家以为,只有这样的语文教学和语文老师才是中国基础教育未来的希望所在。
第二位发言人是来自杭州的归擎,他主要表达了在后现代状况下,常识的消失,知识客观性的丧失,以及人与人之间共识的难以达成。他举了不少例子来表达他深奥的思考。如,因为交通的便捷和高科技种植业的发展,古人“不食不时”的共识在现代几近消失。
讨论:归擎的发言和思考为跨学科教育会议迎来了第一次讨论的高潮。跨学科中心的一位女同学和翟老师提出了尖锐的问题,归擎据理以辩,也有来自与会者的辩护,现场讨论十分热烈。最后,讨论的焦点聚集于知识的主观性与客观性,人类的价值共识是否存在?主持人魏宝社老师说,这样一个大问题是我们所无法解决的,顺势就此打住。
第三位发言人是来自郑州的庞振超。题目是《跨学科教育的追求、背景和突围——基于民国大学经验的认识》,其观点如下:①在近百年来的中国大学史上跨学科教育是对民国大学教育的接续,民国大学追求的通才和跨学科教育追求的有灵魂的专家,二者具有深刻的内在关联,都包含三层意蕴:以心智修养为根本,以深刻的民族意识为情怀,以重建中华文明为终极使命。②虽然遭受民族危亡、欠薪严重和激烈的学生运动等重重困境,然而,民国大学在借鉴西方大学经验的基础上,还是建立起了以“教授治校”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并在这一制度的支撑下,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知识分子社团和尊崇自由的大学精神,在培育通才和孕育现代学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历史光彩在今天依然卓卓其华。今天的大学改革面对的根本困境既不是经济的贫困,也不是师资的匮乏,而是教育体制和内部结构对现代大学制度的偏离。③诞生于21世纪初的跨学科教育是在“东财校园里为借助最大资源而采取的相当偶然的存在方式”(汪丁丁),是对教育资源的最大利用和极限组合。她的存在向我们召示了: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双重的超越:从教育培养人的角度看,教育的目的在于把现实的人转化为理想的人。从教育的社会作用看,教育是在现实基础上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人。康德、雅斯贝斯、蒙台梭利等均有明确的言论,对教育重塑人与社会的未来寄予了极大的期望和信心。
讨论:张安伦先生提供了一个民国大学教师的个人史料,他表示,民国大学史的更多细节还有待考察。景教授认为,现代大学并不缺少经费,问题在于很大一部分经费都被浪费掉了(笔者的观察与此深切相合)。他还谈到,180学时课程包能培养出有灵魂的专家吗?我个人在现有体制内的小尺度的教学改革(或叫修修补补的改革)和跨学科的教学改革最大的不同在哪里?(笔者的相关思考是如何借助跨学科教育的思路更好地促进自己小尺度的教学改革。)
     汪老师在回应中,介绍了180学时课程包的生成情况,他说,这是他与7位博士生,2个自愿者辛苦3个月的最终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体现出了强烈的团队意识,激发出了深厚的“相与之情”。同时,汪老师还表达了他的担忧,工作之后,在真正的利益斗争中这种手足之情能否经得住考验?笔记以为,这种担忧绝非来自汪师对学生们心灵的拷问,而是他一贯思之思考的“体制之恶”问题的延伸。他还说,跨学科教育是各种资源(包括人)协调起来的一种努力,这包含着敬业和智慧。
    第四位发言人是来自蚌埠的王成军,主题是《威廉姆斯学院何以成为全美最好大学及其可能的启示》,此学院已有220年的历史,是一所小型学院,宋氏三姐妹、冰心都曾就读于此学院,歌手王力宏也曾在此就读。此大学与欧美其他名校一样,最大特点是师生比高,小班化教学,导师制,师生和生生交流频繁而深刻,这些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搭建了非常好的平台。跨学科教育实验与此学院的做法多有相合之处。
讨论:最后,与会人员的提问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学生们的发展是否达成了跨学科教育的追求和目标,如,学生们为什么在会场发言不多?二是跨学科教育培养的学生们的出路问题(这是一个娜拉出走之后的问题,之前的问题是:要不要出走?)。对第一个问题,来自北京的刘兴鹏回应说,跨学科教育的效果不应当放在当前来检验,而应当放在20年以后。汪老师说,今天的讨论相对高端,学生们还有一些距离。笔者以为,百年树人,教育的效果具有滞后性,学生们还处于发酵之中。但是,他们一旦走进跨学科教育,其人生将从此与前不同。对第二个问题,悲观者担心,跨学科教育培养的有灵魂的专家与现有的教育体制和社会用人机制可能并不相容。对此,汪老师不无悲观,但也流露出应有的信心和豪情。他说:“我们的教育的确收到了许多好评,有老师告诉我,批阅中心学生的试卷让他们感觉到,这才真正的大学生的试卷。”最后,他提请魏老师来表达对跨学科教育的乐观感受。魏老师说:“与博雅教育相比,我们的金融学专业毕竟是接地气的,也能给学生一技之长,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展教育实验,我想,我们的行动是稳妥而坚实的。”
晚上七点与会者共进晚餐。回到住处,其中的七位代表又品尝了大连烧烤,丝丝渗透脊背的海风并没有影响大家的兴致。W博士令人忍俊不禁的幽默、Z君对电视人与学术人的生动点评,L和G的善问,H师的好奇,媒体人Z先生与媒体的热闹严然有别的冷静,如今回想起来,让我想起他们在网络里的头像,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留在我永远的记忆里。而那一个晚上和第二天上午在海边的流连,大概也是我在日常生活中难得的笑得开心的时刻了。
后续:继续思考跨学科教育的问题,我感到了,板结的现代教育体制如鲁迅所说的铁屋子,他给予学生们的精神是一片苍白,我们不会希望有一群人在铁屋子上打破一个洞,然后再去打破另一个洞,最终粉碎它。但是,我们相信,每一群站起来打破它的人都非常的重要,我们不再质疑这行动本身,而是对他们的勇气和毅力给予理解。我想起了杜威1896-1904年在芝加哥大学开办的杜威学校,想起1917年蔡元培的北大改革,想起他1918年蔡先生的演说《黑暗与光明的消长》,他们在行动时几乎都不能完全知道这行动的结果是什么,他们只是循着那一丝光明,去追随自己的梦想而已。
6月18日续:当我了解了更多基础教育的改革之后,我想,高等教育的改革者们对他们所进行的改革,其结果是了然于心的,也许。旁观的质疑可能是由于其不知,正如对基础教育的改革一样,也有很多人是不知的。比如,我问身边的许多人:你考虑过让孩子读私立小学吗?他们通常的说法是:让孩子游离主流体制之外,就无法回来了。小学在哪不重要,就是玩玩的,投入那么多不值得(这与我们的父母一辈人对教育的看法差不多)。在私立学校门口都是开宝马车的人,孩子在那里学不到好东西,反而会学到很多坏东西(我也有这样的担心)。赞成者说,收那么多钱,总是与公立学校有别。不过,我感觉这些说法都太简单了,很多时候只是想当然。当然,我也深深地感觉到,选择是一种冒险,教育也是一种冒险,就如生命来到这个世界本身一样。
说明:这份记录尽可能地忠实于会场当时的表达,但难免其中有很多笔者理解之后的表达,与发言者思想不合之处,概由笔者负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2:57 , Processed in 0.07826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