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需要建设性的舆论环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6 05:12: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育需要建设性的舆论环境

注:本文发表于6月19日《中国教育报》

                             姜朝晖/文

 近期,随着媒体对“校长开房案”等一系列教师性侵儿童事件的曝光,教师的社会尊严和职业声誉受到严重影响。

  不仅如此,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除对一些堪称“楷模”的教师进行集中宣传之外,一些媒体涉及教师群体的报道基本是负面新闻。虐童案、校外培训收取高额补课费等事件,早就产生了一轮又一轮冲击波。“妖魔化”的教师形象,对社会公众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导向作用。

  从媒体的角度来看,选择负面的教育热点新闻,甚至采用“标题党”的报道方式,都是为了吸引眼球,能多赢得点击率、收视率、转载率或者订阅群体。从媒体发展和经营的角度来说,这本无可厚非。从大众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存在“猎奇心理”,对于负面新闻的偏好远大于普通正面新闻报道,这也同样可以理解。遗憾的是,在一种有意或无意的“共谋”下,教育的种种问题被无限放大,即使许多事件并没有某些媒体描述的那般恶劣,往往也逃不了被任意曲解的命运。不可否认,在极少部分新闻事件背后,确实有有关部门强力干预或隐瞒的因素。但是,总体来看,这种事件被曲解的力度可能更大,甚至已经演变成了一种不良的舆论习气。

  平心而论,教师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总体上责任心和使命感都要高于一般的职业群体。对教师群体的职业操守,本也不需要大张旗鼓地质疑或辩护。然而,长期以来,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教师是榜样、楷模,是园丁、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随着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的出现,教师又仿佛一夜之间跌下了“神坛”,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捧得越高,落得也越狠。因此,“妖魔化”教师,或是“神圣化”教师,都不是正确的价值取向。秉持这种价值取向,会对教育、学校和学生的利益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

  当前,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介,对人们的生活正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进入信息化时代,媒介方式更加多元、迅捷,尤其微博、微信的出现,大众逐渐从资讯的接受者,转变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建构者。这充分反映了社会的进步,但由此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教育领域,负面新闻层出不穷,甚至某些问题产生了“新闻集聚和连锁效应”。最终,新闻事件会随着热度消逝从人们的脑海中淡出,但给教育发展留下的隐患却很难消除。

  因此,我们有必要由此出发,对教育舆论的方式进行重新审视。具体来说,聚焦于教育新闻的评论,有必要问一问——究竟谁来评,评什么,如何评,以及为什么评?

  从评论的主体来看,在这个时代,放眼整个社会,谁对教育都有发言权。由于教育受众面广,谁也都可以对教育说上两句。然而,对于教育问题的点评,除了情绪化的宣泄之外,是不是还应该有更多理性分析和学理分析?同时,媒体报道是不是应该兼顾更多群体的声音?从评论的对象来看,目前的教育新闻,究竟“新”在何处?用教育媒体工作者和专业评论者的眼光来审视,我们会发现几乎所有的负面新闻都在重复上演,除了时间的变化,内容本质上并未有变化。从评论的方式来看,教育新闻不但要有感性经验的判断、理性学理的分析,同时还需兼有一份教育情怀。从评论的目的来看,教育负面新闻不仅仅是要准确地报道教育问题并澄清本质,其最终目的还是希望能够引起各界的关注和重视,通过行政干预和立法规范等途径,尽量减少、矫正、预防一些不良或不当教育问题的反复发生。

  总的来说,教育新闻报道或教育评论,应该以人性为基点,致力于揭示教育的实际问题,而不应肆意以猎新好奇为目的,偏离基本的道德准则。作为媒体的消费者,也应该了解教育活动的特点及规律,能够理性看待新闻事件,立足教育,放眼社会,齐心协力,共同营造一个宽容、理解、合作的建设性舆论环境。(姜朝晖)



来源: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 ... /201306/153293.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7:49 , Processed in 0.10036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