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影:最美的乡村女教师
● 安徽临泉 李 强
又一次上课的铃声响起了,一辆轮椅又一次慢慢摇进教室,一位略显瘦削的女教师端坐在轮椅上,用肌肉萎缩的双手紧握着一根“加长粉笔”在黑板上吃力地舞动着,一行行秀丽而工整的板书出现在学生的面前……
这根特殊的粉笔,在这间简陋的教室里,已经舞动了十几年;这辆轮椅的主人,临泉县城关镇希望小学校长任影已在这里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多年来,她承受着类风湿疾病带来的痛苦,在脖颈不能扭动、双手畸形、高位截瘫已经丧失站立能力的情况下,仍然每天带着微笑,舞动着这根特殊的粉笔,为乡村教育书写着一个又一个“希望”。
“活着也是一种责任”
1984年8月,18岁的任影初中毕业后考入阜阳一中。这一年,全县仅有3名女生考入这所学校,美好的未来正在向她招手。可是,她在读高二时,噩运却偷偷地降临了:开始是手指发肿,接着是胳膊、双腿、全身红肿,疼痛难忍。医院检查结论是类风湿性关节炎。这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被医学界称作“不死的癌症”。
为了坚持学习,任影每天不得不服用大剂量的止痛片,但依然无法减轻全身的疼痛。她的病情仍然在恶化,疼痛让她的行动变得十分艰难。从寝室到教室,其他同学只需走5分钟,而她却要一步步缓慢地挪动走上半个小时。教室在三楼,每天早晨她就扶着楼梯,艰难地挪进教室,中饭则靠同学轮流帮着带上来。下午放学后,待同学们走光,她才扶着楼梯,一步步挪下去。
多舛的命运,梦魇般的苦难,并没有泯灭任影上大学的信念。她终于读完了高中,并先后两次参加高考,两次都达了线,但都由于身体原因未能走进大学之门。
1989年第二次高考后,她瘫痪了,只能卧在床上,手部也变形了。在家中那个小小的空间里,她有时试着自己努力翻个身却怎么也做不到,每次费力地转动脖子,看到的只是窗外那一小片天空。她觉得自己太无能了,太拖累父母了。她想不能再让家庭为医药费发愁了。她有些绝望了。1991年的一个夏日,任影故意说胃不舒服,几天不进食。母亲似乎察觉了她的意图,流着眼泪苦苦相劝,才使任影的心软了下来。
有一天,她发现一只小鸟从窗外掠过,顿时泪流满面。她想,鸟儿还有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而自己却什么都没有。难道属于自己的永远只是这窗户大的天空吗?一个又一个深夜,任影望着漆黑的天空,暗自流泪。1995年的一天,夜深人静时,她终于实施了戕害自己的计划,幸而家人发现及时,被抢救过来。醒来时,她第一次看见父亲流泪了。父亲在她瘫痪近10年的过程中,再苦再累也没落过一滴泪。此时,他却老泪纵横地哭求任影:“如果你真有孝心的话,就陪我和你妈活着。哪怕是我们活多久,你就活多久。我们只求你陪我们活着!”父亲的话语如一记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任影的心坎上。她觉得自己太自私了。她想到年过半百的父亲每天要去砖窑厂干重活为自己挣药费,想到父母去北京为自己买药竟舍不得花钱买只馍……当一个个充满人间至爱的场景浮现在她脑海时,她终于悟得了:活着,也是一种责任!
“哪怕只有一名学生,我也要坚持教下去”
“陪我们好好活着!”父母的话给了任影生活的信念。怎么活着呢?任影陷入了深思。她想,不能就这样躺在床上拖累父母一辈子,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县残联的同志听说了任影的事情,为她送来了大量介绍残疾人自强自立故事的书籍,鼓励她做生活的强者。看到一个个残疾人在逆境中奋进不已的故事,任影更加树立了生活的信心。1996年,她决定报名参加县里开设的“社区医学函授班”,希望将来有个一技之长,为贫困的乡亲治病。这一天,瘫痪在床7年的任影第一次走出家门,由妹妹推着轮椅到县城参加函授班招生考试。路上,每当妹妹艰难地推她上坡时,总有热心人过来帮扶一把。她的心一次次被感动。她觉得,这个世界虽然有痛苦,但也有温暖。
任影从轮椅中几次走出小屋后,发现村里有些八九岁的孩子因为附近没有学校不能上学,有的即使上了学也因为基础太差无法跟上学习进度。于是,她便在家中办起了义务辅导班,一边学习医学函授教材,一边帮助村里成绩差的中小学生补课。一段时间之后,她又萌发出办学前班的念头,希望村里的幼儿都能早点接受教育。
当任影把这个想法说出来时,家里人吓了一跳:一个连自己的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的残疾人办学,怎么上课?招不到学生怎么办?可任影对办学铁了心。她坚定地表示:“哪怕只有一名学生,我也要坚持教下去。”在她的再三坚持下,父母便借钱盖了两间草房,满足了她的办学心愿。然而,随之而来的难题摆在她的面前:坐在轮椅上当老师,怎么在黑板上写字呢?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任影想了很多办法,找来各式各样的笔放在桌子上反复试验,但都不行。一天,她在看医学书,突然把医生用的注射器和圆珠笔筒联系到一起。她想,注射器能够前后拉动,如果在内管里放上合适的粉笔,再用一根木棒连结上,不就解决了板书问题吗?于是,她和母亲一起试验,终于制出了可以坐在轮椅上书写板书的工具:在一根带有凹槽的细木棍一端套上一个注射器外套,再在内管里装入粉笔 —— 一支推拉自如的“加长粉笔”做成了。为了克服双手肌肉萎缩、严重畸形的困难,熟练操作这支特殊的粉笔,任影进行了刻苦练习。由于粉笔硬梆梆的,板书笔画难以控制,她得使上全身的力气才能在黑板上写出字来。为此,她练了整整一个夏天,练得胳膊疼得抬不起来,肿得像棒槌似的。
1998年8月1日,任影创办的学前班开学了,来的孩子竟有24名,其中还有两名残疾儿童。那一天,教室窗户外站满了家长。当母亲推着她进入教室时,任影感动得哭了。看着家长信任的目光和教室里的孩子,那一刻,任影觉得自己仿佛“站”了起来。
从这天起,任影就在轮椅前放一张桌子,一个个手把手地教他们写基本笔画,并用那支特殊的粉笔板书。
一年过去了,第一届学前班孩子毕业了,他们都有了明显的长进。家长们纷纷找上门,恳求她无论如何继续办一年级。看到家长们这么信任,任影和父亲商议,又赶紧盖了两间教室。第二个新学年,学前班又招了26个孩子,一年级除了原来的24名孩子,还有邻村的11名学生。任影太高兴了,她给学校起了个名字叫“任庄希望小学”。她说校名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办学给了自己人生的希望;二是希望家乡的教育充满希望。
“工作着是美丽的。心中只要有太阳,人生就没有阴雨天。”又一个新学年开学时,任影写下了这样的座右铭。
“从你身上,我们学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
任庄希望小学的办学规模一年年在扩大,至2001年,已发展成在校学生200多名、在职教师11名的完全小学。
学校办红火了,办学条件必须跟上。2002年,任影一方面向兄弟姐妹“集资”,另一方面向其他人借贷,凑了十几万元,盖起一栋3层6间教室的教学楼。2007年,县教育部门评审认定学校基本符合办学要求,并将其纳入城关镇中心学校管理,更名为城关镇希望小学。
任影,这位临泉的“张海迪”,不仅通过办学向孩子传授知识,而且以自己的行动向人们传递着一种自强不息的信念。
任影早在1999年就拿到了社区医学函授专业毕业证书。为了更好地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2001年10月,她报名参加了高等教育管理专业大专自学考试。几年中,她白天教学,晚上自学,每天看书到深夜。2006年,她终于通过自学考试,取得了教育管理大专学历,圆了上大学的梦。
任影的同事郭俊英老师说:“任影爱说爱笑,十分开朗,她自强不息的精神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她每天坚持学习,晚上甚至都学到11点。这对我们这些身体健康的人都是一种促进和鞭策。”
任影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影响着孩子们。她不仅以身示范,而且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教给学生,鼓励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独立、学会合作、学会关爱、学会感恩。”学生王皓说:“有的同学调皮时,任老师就说:‘我这样连喝杯水都困难的人都想多学点知识,你们比我强多了,怎么能荒废大好时光呢?’这几句话对我们触动很大。任老师克服这么大的困难办学,并亲自给我们上课,不好好学习怎么对得起她!”2011年秋天,六年级的学生照完毕业照,纷纷跑到任影老师的身边,轮流送给她一个甜甜的吻,并在她耳边说:“老师,我们喜欢你。”
任有武是村里一名残疾青年,由于患有严重的小儿麻痹症,只能靠手按着脚跟走路。上初中时,他因为行动不便,遇到雨雪天气就无法去上课,任影就主动帮他补课。由于自卑,任有武经常想放弃念书,任影就用自己办学的经历教育他,鼓励他一定要读书,学习一门技术。中学毕业后,任有武通过自学,取得了医学专业毕业证书,并在村里办起了诊所。
合肥一位陈女士得知任影的事迹后,年年都寄钱给希望小学,还打电话鼓励任影把学校办好。任影向这位未曾谋面的大姐表达感谢时,她对任影说:“我应该感谢你,从你身上我们学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陈女士还给学校捐赠了一台电脑。现在,任影已学会使用电脑,一双萎缩的手渐渐能较快地打字了。她经常用电脑敲打学校的各种材料,还在网上开通了自己的QQ空间和博客。
“我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
这几年,一些朋友多次劝她接受手术,但任影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把学校办好,她坚持要把积攒下来的每一分钱,都用到学校发展上。她说:“虽然我失去了行动能力,但我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网友“清河人家”听到这话,为任影老师写了一首诗:
一把轮椅,注定了脚不能前行/但你却把轮椅当成前行的脚步/有风有雨的路上,把坚强当作雨伞/笑容就会风雨无阻!
《光明日报》编辑韩小蕙老师了解任影的事迹后,写下了《献给最美乡村教师——致任影》的诗:
粉笔太短/轮椅太低/连喝杯水都困难/翅膀折了/心还在/就依然翱翔蓝天/人生太短/起点太低/连村庄也未走出/风雨来了/人还在/就依然阳光灿烂/太短?不/太低?不/学生在高处/希望在高处/激情在高处/你,任影/——我们最美丽的女教师/在高处!
任影坚持办学的精神在临泉、在阜阳、在安徽省、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2010年教师节当天,中共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在一份材料上批示:“任影同志的事迹十分感人,向她表示敬意!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向她学习。”近几年,省、市、县、镇有关部门领导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宣传她的事迹,省教育厅,阜阳市委,临泉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还派人登门慰问。
2010年9月以来,任影的事迹陆续被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网、中国文明网、安徽文明网、安徽日报、安徽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报道。2011年9月10日,在北京市广播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举办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颁奖典礼上,主持人朗诵了这样一段颁奖词:
“人坐在轮椅上,一双肌肉萎缩的手用力握紧一根木棍——任影,这位21岁时因严重类风湿疾病而导致双手畸形、高位截瘫的女教师,13年来,一直以这样的方式在自己创办的‘希望小学’里,传道授业解惑,像一位折翼的天使,托起乡村教育的‘希望’”!
这正是任影这位坚强女性顽强拼搏精神的写照。
面对众对的鼓励,任影感慨万分地说:“这些年,很多人关心、帮助我,让我再一次强烈地感受到了生命中的幸福。我不是一个孤独的前行者,我也不是一个人与困难孤军作战,与我同行的还有这么多有爱心的人。”她在日记中写道:“无论做什么事,不放弃就有希望!”
2012年春天,是任影又一个终生难忘的季节,在社会各界的资助下,她来到北京一家医院先后作了两次手术。据介绍,手术相当成功,不久,她就能站起来了。
任影说:如果能站起来,对她将是一次重生。她回到学校见到可爱的孩子们,将非常开心。她会像正常人一样,为这个社会、为帮助她的人们作出更大贡献。
“心中只要有太阳,人生就没有阴雨天。”这是任影多次送给青年朋友的一句话。任影,这位最美的乡村女教师,在沉重的厄运面前,她没有趴下,而是挺立起不屈的身躯,因为她的心中永远有太阳;在战胜病魔重新站立起来后,她的心中将会有一轮更灿烂的太阳!■
李建国:
育人为本 循循善诱
李建国,蚌埠市第二中学物理学科高级教师;中共党员。
刚过“不惑”的李建国,是蚌埠市乃至安徽省中学物理学科教师中的佼佼者之一。
他任教辅导的五届学生中,已有近80人次获全国高中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安徽赛区一、二、三等奖,其中两人以一、二名成绩入选安徽队参加全国赛分获一、三等奖,并有10余人考入国内名牌大学物理专业。
他多次为全市中学开设公开课,并为城乡教师新课改培训班讲课。
他多年担任学校高三年级物理学科备课组长。他指导的本校两位青年物理教师脱颖而出,分别获评省、市教坛新星。
他曾先后获得市教坛新星、市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李建国在十几年的教学中一直坚持育人第一。他不仅以身示范,为人师表,而且重视结合教学渗透人生观、社会公德教育和科学人文精神、物理哲学教育。2011年,他专门为全校学生开设了物理哲学选修课,引导学生学习现代物理学家的执着精神、精深思想、辩证思维和科学态度。为了上好这一课,他广泛阅读中学生科普书籍,并静心啃读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枯燥、艰深的论著。
听过李建国课的老师都评价他上课思路清晰、循循善诱、语言干净。他讲课不搞“一言堂”,重视点拨、启发,着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质疑、解惑。他认为,如果总是对学生不放心,这也讲,那也讲,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变成知识的容器,丧失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好的教师在解惑,更好的教师在示范,卓越的教师在启迪;要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引领他们养成终身受益的自主学习习惯。■
(本刊记者)
杨 春:
教求特色 研有硕果
杨春,蚌埠市第一实验小学中学语文学科高级教师,副校长;中共党员。
从1989年7月走上讲台到现在,杨春已在蚌埠一实小执教近23年。
杨春认为,一个成熟的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讲究教的艺术,教有特色,而且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有特色。多年来,她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问题教学为中心,着力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放手培养学生大声朗读、沉静思考、自主理解、边想边记、敢于质疑、勇于发问、大胆论辩的学习习惯和能力。每上一课,她会设计一些合适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动脑去想,动嘴去说,动手去写;她会充分利用插图、填补空白等多种教材资源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她甚至会鼓励学生对教师的解读、对较为权威的教材表述进行质疑。多年来,她一直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读书习惯,通过开展多种有趣的活动,调动学生自主读书的兴趣。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和合作整合语文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扩大语文阅读和生活语文的视野,她精心设计了一组专题网站。她认为,在信息化环境下,切不可谈“网”色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网站开放式、主动性学习、交流,好处多多。
近23年来,杨春且教且研,教有追求,研有硕果,先后有10余篇论文在各级杂志上发表,近30篇论文、案例在各级比赛中获奖,并参加过4个国家级课题的实践性研究,主持过1个省级教科研课题。
杨春曾在全国和全省课堂教学比赛中同获一等奖,两次被评为全国“教改先进个人”,并获得蚌埠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和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等光荣称号。■
(本刊记者)
夏一龙:
顺学而教 乐为春泥
夏一龙,南陵县籍山镇中心小学中学语文学科高级教师,副校长;中共党员。
夏一龙在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1983年走上讲台至今,他一直坚持“顺学而教”的理念。每接手新班级,他都细心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和家庭状况等。每次备课,他都潜心研究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精心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让所有学生都有所得。每次上课,他都十分关注学生的课堂反应,特别重视如何让接受能力弱的学生学会思考、敢于发言。为了破解作文教学的难题,他遵循习作教学规律,顺应学生作文心理,努力探索怎样让学生有兴趣写、有耐心改的路径。他的作文课一般安排四课时四环节,除了始作指导、终作评讲外,大部分时间让学生写,然后自改、互改并结对答辩。学生对这种作文方式都很欢迎。他以此为题先后撰写了《学生习作自改之路有多远》等10多篇教学论文在有关刊物上发表。
夏一龙十分重视教师专业成长。平时,他经常深入课堂听课,与青年教师切磋教学方法。他积极组织全校所有教师结对共进,以多种形式促进教师上好课、写美文。他还自办讲座,自编材料,手把手地教青年教师如何从“入门”到“学会”做课题研究。他所在的学校已有10余位教师在各级教研活动中上过展示课并获评教学奖,17人评为县骨干教师,3人分别评为省、市教坛新星和市骨干教师。
夏一龙先后获评芜湖市首届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德育先进工作者和县首届学科带头人、首届教坛新秀、优秀辅导员等。■
(本刊记者)
魏雪雁:
敬业乐教 爱生如子
魏雪雁,淮北市人民路小学语文学科高级教师;中共党员。
魏雪雁特别敬业。2005年学校新区启用之初,她几乎每天最早一个到校,中午悉心为学困生作辅导,下午放学后很晚才回家。2006年5月,她患急性阑尾炎住院手术后,一拆线就返回讲台,每天上课都是一身汗水。这些年,凡是学校安排的其它工作,她不说二字,总会尽力去做。一次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市经典诵读展演活动,她与几位老师一道花了几天课余时间,认真遴选篇目,指导学生朗诵,有时忙到晚上近10点都顾不上吃饭。最近几年,她参与了学校多个课题研究,其中仅一个课题她就做了4万余字的笔记,并撰写了5万多字的研究报告。
魏雪雁十分爱生。近五年来,她带的班级留守儿童约占三分之一。为了让孩子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和老师的关爱,每位同学生日时,她都自费买来书签、文具等小礼物送给孩子,还经常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购买学习用品,订阅学习资料。一位父母在外地打工的女生和弟弟午餐经常在小摊点上凑合,有时她见到后,便把他们带回家中吃饭。她从不放弃一个学生,经常为学困生讲励志故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并鼓励他们在参与班级管理中锻炼自己,在“猜一猜、试一试”学习体验中增强自信心,在“夸夸我的小伙伴”活动中看到自己的长处。
魏雪雁曾荣获全国中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三次获市教学评比一等奖,并评为市教坛新星、市学科带头人、市骨干教师、市优秀辅导员。■
(本刊记者)
儿童也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
● 安徽界首 张咏歌
教师是教育者,站到讲台上,就当然地获得了教育儿童的地位。这似乎是没有多少疑问的。不过,我们也应明白,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角色地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时候,教育的对象儿童也可以成为教育者的老师。
请看来自我们日常生活和课堂的三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这是一个关于动物保护的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面对一群成年人和儿童,先在大屏幕上播放记者暗访一家“特色菜馆”的情景。当出现一只颈套铁链的幼猴面对屠板惊恐万状、拼命向后挣逃的画面时,我们注意到演播室的现场观众中,最先动容的是孩子,表情痛苦最强烈的是孩子,最先失声啜泣的也是孩子。而大人们在表示惊讶、惊惧之后,又似乎兴奋起来,全都饶有兴味地观看杀猴的过程。面对杀戮行为,为什么儿童爱憎分明、痛苦强烈,而成年人则显得有些麻木?有人或许会作出通常的解释:儿童简单、天真,不如成年人成熟、理性看待事物的复杂性。这种解释合情合理吗?当成年人忙于毁灭森林、猎杀珍禽、锯掉象牙、分割鲸肉,忙于往菜单上填蛇胆、鹿茸乃至熊胆、猴脑时;当成年人昧着良心欺上瞒下、言不由衷、对罪恶熟视无睹、对丑行隔岸观火时,我们能说这是成人成熟、理性的处事态度和行为?我想,在“特色餐馆”的虐杀幼猴时成人、儿童作出的不同反应,唯一能解释的是,儿童的美德和善良要远远比某些成年人真切、朴实和明朗;儿童在热爱自然,热爱动物,热爱和平、反对杀戮、保护环境,维持生态等方面,往往比某些成年人理解得更真诚、更本色。从这个意义上看,儿童在这方面的表现,足以做某些成年人的老师。
第二个例子是著名哲学研究者周国平亲见的。他叙述道:“我记下我看到的一个场景——黄昏时刻,一对夫妇带着他们的孩子在小河边玩,兴致勃勃地替孩子捕捞河里的蝌蚪。我立刻发现我的记述有问题,确切地说,是黄昏时刻,一个孩子带着他的父母在小河边玩,教他们兴致勃勃地捕捞河里的蝌蚪。像捉蝌蚪这类‘无用’的事情,如果不是孩子,大人多半是不会去做的。我们久已生活在一个功利的世界里,只做‘有用’的事情,而‘有用’的事情是永远也做不完的,哪里还有工夫和兴致去玩,去做‘无用’的事情呢?大人正是在孩子的带引下,才重新回到那个早被遗忘的非功利的世界,心甘情愿地为了‘无用’的事情而牺牲掉许多‘有用’的事情。所以,的确是孩子带大人去玩,去逛公园,去跟踪草叶上的甲虫和泥地上的蚂蚁。孩子更新了我们对世界的感觉。”哲人的反思是有力而深刻的。很多的时候,成人用自己的眼光看待儿童的“童心”和“幼稚”,以为孩子的行为反映的是一种低级知识状态,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尽快地摆脱无知、浅薄,让他们渐渐进入成人的深刻文明阶段。岂不知,儿童对世界多样性认识的兴趣远远超过成人。儿童以自己的梦想在教导我们,重新唤醒埋伏在我们内心很久的善良、情趣、好奇。它使我们的教育有可能暂时摆脱功利,变成不断的自我超越过程。
第三个例子来自我的课堂观察。一次,听一个教师上《菜园里》儿歌。当教师对着图片教学生认识各种蔬菜名称时,有几个学生叫起来:“老师,辣椒的一端尖尖的,怎么回事呀?”“老师,为什么南瓜越老皮越黄呀?”这位老师没有料到学生会这样提问,一时无法回答,便“机智”地推开问题说:“哪个同学能回答他们的问题呀!”一个学生站起来急急地说:“那些东西长着长着就慢慢变成那样呗!”“他能回答同学的问题,真好!”教师就这样简单草率地把学生的疑问打发过去了。说实话,我们坐在后排听课的十几个教师大都没有意识到学生提问的意义,只是以为学生活泼好问而已,并不把学生的问题当成一回事。但细想一下,分析开来,儿童是在以自己的眼光提出了辣椒的形状以及南瓜的颜色受了哪些因素影响,甚至触及到是否可以控制的问题;它和牛顿当年问苹果为什么从树上掉下来是同样的道理。儿童的发问,显示出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惊人的发现问题能力。当然,对这类问题,教师在课堂不一定要完全回答,有时也不可能立即给出学生各种“奇怪”问题的答案。但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不能麻木、迟钝,要懂得儿童提问的价值和意义,要以鼓励的态度,加以引导、呵护。如果只是一笑置之,敷衍搪塞,久而久之,让儿童学会了成人的“成熟”,觉得自己的提问是“傻问”、“幼稚”,那么,他们发现和探究问题的萌芽就会渐渐枯萎。
由上述三个例子可以看出,儿童的童心、智慧、善良、兴趣、探索是我们成人远远不具备的。教师如果一味地把儿童的行为和状态看作是“不及格、非正式、未成型、待加工”,教育就会变成对儿童进行全面的成人化塑造、为成人而预备的教育。这实在是天大的误解,天大的错觉,天大的“不自量力”。古语云,教学相长。教师要想不断地提高自己教育儿童的能力,必须转变观念,敢于、善于向儿童学习,让儿童也成为我们的老师。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永葆童真,和学生平等地打交道,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发现儿童之发现,并且获得许多教育儿童、成长自己的机会。■
就该这样做
● 安徽马鞍山 张旭华
“如果我们遇到需要帮助的残疾人,应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同学们,请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大家评一评,哪些同学的想法好”。这是人教版第三册语文园地(六)口语交际的内容。那天的语文课上,我首先通过一组图片,让孩子们了解何为残疾人,接着让孩子们想像残疾人在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困难,随后再引导他们讨论,如果遇到残疾人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这个单元的学习专题就是学会关爱他人,孩子们已了解到不少相关的内容,加上这节课前又作了预习,所以课堂上个个发言踊跃。这个说,如果我在公共汽车上遇到残疾人,我会主动起身让座;那个说,如果我在路上遇到残疾人,我会走上前搀扶他……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以自然流畅的话语表现了他们善良的品质。但是,从孩子们的发言中,我似乎感觉到那流利的语言背后少了些深层次的东西。为了能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到残疾人生活的不易,让他们的善心不只是停留在“如果”这一层面,而是化为自觉的、实实在在的行动,我布置给孩子们一项特殊的作业:回家后,用布蒙上眼睛三十分钟,体验一下盲人的生活,并将自己真实的感受记录下来。孩子们觉得很好奇,都爽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孩子们在一篇篇习作中细细写出了扮作盲人后的独特感受:
“我的眼睛蒙上后,眼前顿时一片漆黑,我看不见爸爸,看不见妈妈,心里害怕极了。”
“我仿佛走进了一个黑暗的世界,我看不见周围的一切。我无法写作业,无法看电视,也无法看书……我不知道我还能干什么,只好呆呆地站在原地。”
“我想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可我什么也看不见。我双手伸向前方,不停地摸索着,双脚小心翼翼地向前移动,生怕撞着墙或者其它什么。”
“当妈妈把布从我的眼睛上取下又能看到周围的一切时,我是那样得高兴。今天的三十分钟让我感觉到是那么的漫长,而真正的盲人每天都是这样生活,真是不易啊!”
“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能看到亲爱的爸爸和妈妈,能看到红的花绿的草,这是多么幸福啊!我要多多关爱那些盲人,关爱那些身体有残疾的人,让世界充满爱!”
……
读着读着,我的眼睛有些湿润。孩子们的这些话语,饱含着天底下最真最纯的情感啊!
陆游在一首教子诗中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两句诗启示我们,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如果仅仅停留在空洞的说教、乏味的灌输上,很难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更难以让他们内化这些道德认识。陶行知先生说:“要一面学,一面做。‘学’和‘做’要连起来。我们要应用学理来指导生活,同时再以生活来印证学理”。教师应该清楚地明白“心中悟出始知深”的道理。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努力创设适当的教育情景,拨动学生们情感之弦,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
2012年新年前夕,我们班有10名同学用自己的零花钱去超市买了米、油、面条等,在社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一位七十多岁且身有残疾的孤寡老人家慰问。孩子们正在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明白的道理,践行着心中之爱。我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感动。这不正是以爱育爱、以爱传爱绽放的美丽花朵吗?■
以亲和的语言对学生说……
● 安徽灵璧 张 芳
“眼睛看着老师的孩子是最聪明的!”
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具有好动、自控能力差、注意的持久性较弱等特点,不少孩子总是喜欢在课堂上讲小话、做小动作。怎样帮助这些孩子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呢?看着许多眼睛始终跟着老师的可爱的孩子们,我灵机一动,何不借助于他们身边最有说服力的榜样力量呢?一天上课时,我走到一个孩子身边,轻轻地抚摸着他的头说:“你们看,这孩子多聪明呀,听课时眼睛一直盯着老师!我要把这颗智慧星送给他。”我把智慧星贴在他的身上,又微笑着说:“聪明的孩子上课时眼睛都是看着老师的!”其他孩子听了,马上学着他的样子。我明白了,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老是批评没用,反复批评不见得有效果。现在,我经常用类似的语言提醒他们眼睛要跟着老师转,孩子们专心听课习惯基本养成了。
“专心听别人发言的孩子是最可爱的!”
一年级的孩子参与教学的热情特别高,老师一提问题许多孩子喜欢站着举手抢着回答,没有轮到的都急得嗷嗷叫。孩子有表现欲并没有错,但都这么站着叫着还能上好课吗?于是,我笑着提醒说:“专心听别人发言的孩子是最可爱的!我要把发言的机会留给他。”这么一说,站着、喊着举手的孩子立即安静下来,坐端正了。我一见特高兴地说:“你们现在越来越可爱了,老师真喜欢你们啊!”孩子们也笑着说:“我们也喜欢张老师,我们最喜欢上语文课!”现在,每次上课,凡是认真听别的小朋友发言的,我会随时奖励一颗星。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已逐渐养成了举手发言和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写字姿势正确的孩子是最漂亮的!”
许多老师在指导学生写字时大都喜欢用“写字时要做到三个一(一尺、一寸、一拳头)”、“注意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头正、肩平、臂开、足安)”等语言提醒学生,不少孩子口诀虽倒背如流,但写字时仍我行我素。怎样帮助一年级孩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呢?孩子都有爱模仿的天性。我在教孩子握笔、写字的姿势时,不仅讲要领,而且反复示范,并让孩子们跟着我反复练习。示范书写时,孩子们特羡慕我的字,经常送给我掌声。这时,我会说:“谢谢孩子们的鼓励!你们只要认真,也一定能像老师写的一样漂亮!你们看,他的写字姿态多美呀!我送给他一颗写字星。会写字的孩子姿势一定是正确的,写出来的字也是最美的!写字姿势优美的孩子是最漂亮的!”孩子们一听,都坐得身正肩平,认认真真地写字了。
“送给别人掌声的孩子是最快乐的!”
班里有个小女孩很少举手发言,即使找她读书,声音也特小。一次课上,她的同桌大叫:“老师你看,她的手真小哦!”大家不约而同地把视线投向了她。她一见这阵势,小脸涨得通红,头深深地低下了。我这才发现,她的左手发育畸形,五个手指因无法分开而扭曲在一起。我心疼地走过去,轻轻地拉起她的左手说:“这只手虽小点,但仍然这么可爱。”后来每节课上,我都轻轻地走到她身边,找她回答问题;尽管她声音很小,我依然耐心地倾听,鼓励她有进步,并为她鼓掌。每当这时,孩子都学着我的样子安静地听,并为她鼓掌。我对孩子们说:“送给别人掌声也一定会得到别人的掌声,这样的孩子是最快乐的!”在我和同学们的一次次鼓励下,她越来越自信,说话声越来越响亮了。有一天,她终于主动高高举起了那只小手,孩子们又一次送去热烈的掌声。现在,每到看到小伙伴进步的时候,孩子们都会毫不吝啬地送上掌声。
课堂上我还会说“会学习的孩子眼睛是看着黑板的”、“会读书的孩子手里总是捧着书的”、“会思考的孩子总能想出别人没想到的东西”、“写字时教室里一定是最安静的”等激励性的话。这些话像春雨,像和风,多么温柔,多么有亲和力、引导力呀!■
还是要倡导“低音教学”
● 安徽合肥 任 琨
第一次听到“低音教学”是在去年7月初。当时,我到东北师范大学参加骨干教师培训,一位小学特级教师介绍她到日本考察的经历时提到了这一名词。
这位老师介绍说,日本的学校实行开放式教学,打破空间限制,教室与教室之间往往是相通的,但彼此之间并没有影响,原因是他们倡导“低音教学”——不管是老师上课,还是学生下课,说话的声音都比较小。
这让我想到我所在学校沈老师上语文课的情景。
沈老师是一位典雅内秀的年轻女老师。她平时说话轻柔,上课时声音虽不大,但很清晰自然。她应该也属于“低音教学”老师吧。
沈老师说话声低,她班上的学生说话声也比较低。这个班她带了六年,想必学生在习惯老师低低说话声的同时,也养成了低声说话的习惯。
一次听沈老师上公开课,地点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空间比教室要大很多,但沈老师仍然是“低音教学”,她没有用任何扩音设备。我紧靠最后一排学生坐下,凝神静气地听着、记录着。整节课教室静静的,老师讲课、同学发言和读书声音都不大。有时候,沈老师的提问声如微风,似乎难以听到,学生却都听清了,小手高高地举起来。我很诧异,这个班学生的“听力”怎么这样好。我悄悄问一位女生:“老师说话你听得清吗?”她使劲点头:“听得清。”
课后,我一直在思考这件事。如今,不少学校老师都自配“小蜜蜂”,主机成天别在腰间,话筒挂在耳上,上操,上课,排路队,一刻也不愿拿下来。我们学校也有不少老师用起这样的“装备”。可沈老师却没有“小蜜蜂”,而且上课时声音还较低,但竟然没有影响到孩子们听课。在区里组织的毕业检测中,她的班成绩居然是同年级最好的,远远超出总平均成绩。这似乎有点不可思议。
于是,我进一步调查了解,发现她的班学生上课注意力都很集中,下课时也始终保持比较安静的状态,而其他班的学生则有些浮躁,课上难以聚精会神,下课也追逐打闹不已。沈老师班学生平时学习习惯也好。每次上课,老师还没到教室,他们就已经做好准备。老师发一个指令,即使声音很轻柔,但同学们就明白要干什么,齐刷刷地响应。师生之间如此默契,且养成习惯。这样的情况还真不多见。
这样看来,“低音教学”不只是一种教学形式,其实也是培养学生听话能力、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方式。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在他的《课堂激发学生兴趣十法》一文中说:“有时我讲课,讲到精要之处时,便问学生:‘老师是小声讲好,还是大声讲好呢?’学生纷纷要求小声讲。于是,我便用极小的音量讲。学生纷纷伸颈,侧目,全神贯注地听。我用较小的气力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可见,教师低音说话,反而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学效果更好。
为什么会这样呢?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绝对感觉阈限”,指的是刚刚能引起知觉的最小刺激量。教师在一个比较安静的教室里,只要用较低的音量就能保证学生都能听到,因为此时学生的绝对感觉阈限会比较低。所以,为了保护学生的听力,教师在保证学生都能听清的情况下,讲话应尽量保持最低音量。人的知觉有个适应的问题。如果教师仅靠提高讲话音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时间久了,学生的绝对感觉阀限就会随之提高,听觉能力也会随之下降。教师的音量低,学生会慢慢适应低音教学,绝对感觉阀限慢慢下降后,听觉灵敏度就会上升,反倒提高了听力。
从科学原理看,人对声音的知觉受音量、音调、音色三方面影响的。音调高时,适当调低音量;音调低时,适当提高音量,效果会比较好。音调受声音振动频率影响,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正常人耳对2500Hz左右的声音感觉最灵敏,最有穿透力;而随着频率的上升、下降,人耳的感觉会越来越弱。这些反映都是由人耳的构造特点以及振动频率所决定的。
女教师音调大都比较高,明亮清澈,穿透力比较强,有些接近2500Hz频率。所以教学之中,女教师应适当调低音量,不然听起来容易让学生感到疲劳,不能降低学生的“绝对感觉阀限”,不能提高学生耳朵的灵敏度,久而久之,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和教学效果。
有一位老师在听了特级教师窦桂梅的《我的爸爸叫焦尼》公开课之后,对窦老师的声音发出感慨:“她的声音那么轻,那么柔,那么有磁力,当时在场的不管是学生,还是听课的教师,都被窦老师牵引着凝神静听。那轻柔的声音,丝丝都是幸福,点点都是愉悦。轻柔的声音让人安静,轻柔的声音让人感到安全,轻柔的声音让人身心放松,轻柔的声音能吸引人,拴住人的心……听窦老师上课真是享受!”
教师上课控制好自己的声音,能在课堂上产生这么强的感染力!
沈老师从一年级开始就带这个班语文兼班主任。六年来,孩子们一入学,就在沈老师轻柔的声音熏染下练就了一双灵敏的耳朵,他们甚至连一些比较低微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沈老师的低音教学不仅营造了一种相对比较安静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宁静地思考、学习,而且让他们养成了一种用低音说话的习惯。我想,这种习惯不也是温文尔雅的“绅士”、“淑女”必备的素养吗?
沈老师的这个班到六年级时,更换了数学老师。这位老师曾抱怨说,有时他上课,很多学生常常用手把耳朵堵上说“好吵”。这位老师说自己很难过、委屈,从来都是学生抱怨老师说话听不清,这些学生居然怪她上课声音太大,影响听课。后来,这位老师调整了自己的音量和语调,课堂渐渐变得和谐起来。
其实,这位老师还算不得“高音”,真正“高音”的是那些每天腰间挂着“小蜜蜂”的老师,他们音量大,调门高。有一次我上课,隔壁在上数学课,老师的声音震天,干扰太大了。我实在忍受不了,不得不到隔壁提醒老师小声一些。
上面提到的那位主动调整自己声音的老师在听了窦桂梅老师的课之后十分感慨。她说:“我平时上课之所以喜欢高声,是因为班里学生多,总觉得声音低了学生听不清。每当我听到学生低低的说话声或接触桌凳发出的声音,便想用自己的高音警醒学生。我总认为高声有震慑力,总想把音量放到最大。现在我明白了,高声讲课,往往没有抑扬顿挫,声音也不悦耳,很难吸引学生;不吸引学生,学生就要动;学生越动,老师越生气,声音也越高。这就叫恶性循环。其结果是越大声讲,越没效果,反而落下了慢性咽炎。”
诚哉斯言!看来,我们还应该倡导“低音教学”。■
老师,您说的不对
● 江苏溧阳 陈 珊
“老师,你说的不对!”一年多来,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为了这句话,我一有空就奔波于各大书店及图书馆,想在茫茫书海中寻找充分的资料来证明自己是对的。
2011年新学期伊始,学校安排我上一节观摩研讨课。我既感到兴奋,又觉得责任重大。
我选择的是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一课。我考虑到,上古诗词的人比较少,选这一课容易出新、出彩。
备课时,我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研读教材。面对着词题中的“常记”,我有些困惑:这次郊游果真愉悦到足以让李清照一直念念不忘吗?李清照为什么过了很久还常常忆起这次郊游活动?这与李清照的生活经历及写作背景有关联吗?为解决这一系列疑惑,我又认真研读了教参并广泛查阅了相关资料。教参中虽没有我想要的答案,但广泛的查阅却让我眼界大开——李清照南渡后的晚年生活是凄苦的。在这个阶段,她创作了《声声慢·寻寻觅觅》《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等大量声情并茂、催人泪下的千古名篇。那么,这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不是李清照晚年在极度凄苦之中对甜蜜往事的回忆呢?对,一定是这样的,否则就无法给“常记”的“常”以合情合理的解释了。想到这儿,我开心地舒了一口气。
上课那天,学生格外争气,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我一引导学生品味“常记”,他们叽叽喳喳一番就得出结论:“常记”,说明这次郊游印象深刻,作者念念不忘;“常记”,说明这是在回忆很久以前的往事,否则不能称“常记”。接下来,我让学生从字词入手体会李清照郊游的愉悦心情后,又转入我的“得意之问”:仅仅是因为这次郊游十分愉悦才让词人常常记起吗?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了解了李清照前期生活的甜蜜快乐,也感受了她后期生活的凄苦悲惨。最后,在我的“煽情”下,学生如临窗之老妇,悠悠、凄凉地吟诵起来:“常记溪亭日暮……”。听着学生投入的诵读,我情不自禁地在心底高喊一声:“我的这节课成功了!”
但没想到,下课后有两个学生追上我。“老师,你说的不对!”史丹同学声音虽轻,语气却十分肯定。“我看《课课通》上说这首词是李清照早期写的,不是她后期写的。”蒋雨箫同学也说:“是的,昨天我爸爸也说这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面对学生的质疑,我的好心情一转眼荡然无存。
其实,在查阅相关资料时我也留意到这一点,对这首词是不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反复进行判断——应该是早期的。当在网上搜搜到一篇与我一样观点的论文时,更坚定了自己的这个看法。现在,两位学生提出了质疑,怎么办?我必须用事实证明我的看法是对的才行。
为此,我又查阅了很多资料。这些资料都提到该词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看来,我真的理解错了。可是,“常记”的“常”又如何解释呢?查了半天,也没找到答案。
前不久,我在市图书馆找到一本由江苏古籍出版社于1986年出版的唐圭璋教授主编的《唐宋词鉴赏辞典》。唐先生在有关这首词的解释中写道:“这首《如梦令》是她前期词中罕见的明珠……起句‘常记’的‘常’同‘尝’,意思是‘曾经’。”我终于找到了梦寐以求的答案了!我既兴奋不已,也格外沮丧,因为我真的错了。■
失落的最后一课
● 安徽利辛 张万友
那是我任教高中第二学年的一天下午。当我照例走进高二(15)理科班的教室时,学生先是有些惊讶,随后报以热烈的掌声。正当我感到纳闷时,几位学生争着说:“老师,政治、地理老师都不来上课了!”
我立刻明白了,他们刚结束文科学业考试,按照惯例,政治、地理、历史等文科对他们来说“拜拜”了,我教的历史自然也该“下岗”了。以前,学校会在这个时候重新安排课程。今年,由于学业考试紧挨着期末考试,未来得及调整课程,所以,我还是按课表来了,只是想站个堂。
“老师,还给我们上一节课吧!”
“对,还给我们上一节课!”
看到我没有上课的意思,好几位学生大声地恳求着。
我说:“学业考试既然已经结束,这节课就不上了,留给你们复习其它科吧,快期末考试了。”
“随便讲点吧!”一些学生依然希望我说一点。平时上课,我都精心备课,而这节课我并未做任何准备,怎么上呢?我又一次强调快考试了,要求他们自习。
教室里终于安静了,学生极不情愿地拿出课本或作业自习。他们很失落,而更失落的是我。教室里的沉寂和学生失望的眼神,使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息。学生希望我上课,说明他们还是喜欢历史,同时也表明自己并不希望从现在开始就被绑在考试科目的战车上。他们都需要我给他们上最后一节历史课,而我却不能满足他们的愿望。
我如坐针毡,深感自责,脸上一阵阵发热,不敢去正视学生的眼睛。下课铃终于响了,学生全体起立鼓掌。我无力地挥挥手,黯然地走出教室。
回想起来,学生十分珍惜这最后一课,而我却留下了一个多么大的遗憾。在我看来,这最后一节课似乎是多余的,敷衍过去就行了;但对学生而言,这样的课是难得的,值得珍惜。我虽然似乎很负责地来了,但我又做了什么呢?与其沉闷地陪学生坐一节课,还不如不来呢。
现在想来,为什么我当时不能善始善终,做得更好呢?我可以让学生谈谈两年来对历史课的感受,也可以谈谈对历史课的建议和意见;我自己也可以谈点对历史课的新看法,谈点趣味历史及历史的意义,甚至还可以谈点历史与人生以及历史、文学和哲学对人生的意义等话题。如果这样,它将是一节多么有意义的课呀!这最后一课,有多少教育资源可以利用,而我却放弃了,让学生失望了。我放弃的不只是一节课,而是放弃了一次与学生深度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难得机会。
我一直在反思这失落的最后一课。老师的每一节课都是神圣的,不应该因某种理由而搪塞。我还想到教育机智问题。如果那节课上,我能灵活变通,从容应对,无论从为师为教为学的角度随便讲点什么,那该是多么好的最后一课啊!■
探寻爱的源头活水
● 安徽安庆 王治国
苏霍姆林斯基的《睿智的父母之爱》一书是由作者与家长及所有读者一次次倾心谈话组成的。全书既有精辟的理论概括,又有令人信服的鲜活的例。
高尔基说过:“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父母的一件大事了。这需要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苏氏在这本书中以教育者的使命感告诉每一个即将成为父母或正在做父母的人,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是一件大事。“无论您在生产岗位的责任多么重大,无论您的工作多么复杂、多么富于创造性,您都要记住:在您家里,还有更重要、更复杂、更细致的工作在等着您。这就是教育孩子。”面对这样的一位宽厚长者发自肺腑的劝导,相信很多人听了都会脸红。因为在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以自己的忙为理由,草草打发家里那个需要我们善待的小人儿。怎样为人父母?怎样教育孩子?怎样的爱才是智慧的?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它让人在心生感动的同时,也促使我们总结反思自己在爱情生活、家庭生活和子女教育中的对错与得失。
正视爱情
10年前,她走向考桌,抽出题签,出色地回答了所有的历史问题,然后是文学、数学、化学、物理,她都回答得同样出色。她是学校的骄傲。
她结婚半年后就和丈夫分了手。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位当年学业优异的女生居然说:“同情也好,安慰也好,我都不需要,现在我只是非常怨恨那些在我少年时代教育过我的人。”10年后,她领着自己的女儿到学校报名时告诉苏氏,她和丈夫分手的原因是:“我们只是不会生活。我们不会做丈夫和妻子 —— 我不会,他也不会。我们不会相亲相爱,而爱一个人是需要很大技巧的。我们简直想像不出夫妻之爱是什么样子,从来没有人给我们讲这个。”这位女士气恼反思的,也正是多年来一直让苏氏困扰不安的问题。是的,正如苏氏所说,我们的学校几乎教了许多知识,我们的学生可以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却不知道人生中最主要的东西 —— 学会生活。怎样准备未来的家庭生活,怎样做妻子和丈夫,做自己孩子的父母,他们一无所知。
我们身边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往往能在学校的考卷上拿高分,可是面对生活的这张巨大的无字试卷却往往蹙眉犯愁,不知从何答起。因为我们的教育从来没有教给我们这些。
“教育,这首先是人学。”苏氏把教育视为“人学”,首先基于他对学生作为“人”的深刻理解与认识。他在本书开篇就讲了这个曾经学业优异却活得并不如意的女生故事。他告诉家长:“人,一旦学会了思考,有了感情,就会急急奔向那口被称为人类幸福之泉的井。每个人都渴望幸福,但远远不是每个人都会想到用自己的劳动继续挖掘这口幸福之井,发现新的源泉。应该从小就教育孩子为了别人的幸福寻找新的源泉——可是遗憾得很,在我们的教育中至今没有这样的课程。”在苏氏看来,爱情就是一项艰巨的劳动,责任感、义务感、宽容等是这项劳动必须遵守的规则。如果我们学会正视爱情,肯为挖掘这口幸福之井而奉献,那么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就不再遥远了。
苏氏在自己女儿满14岁时,给她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告诉女儿:“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与力量!”“世上各种有生命的东西生活、繁殖,成千上万地延续自己的有生命的后代。但是,只有人懂得爱。”
当我们的教育中视“爱情教育”为禁区或洪水猛兽时,苏氏却大胆地与女儿一起探讨什么是爱情,怎样正视爱情。我羡慕苏氏的女儿有这样睿智的父亲,同时也为自己年少时的爱情教育几乎一片空白而感到遗憾。那时,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对爱情缄口不谈。在他们看来,爱情是老虎屁股,摸不得的。而苏氏在《爱情的教育》中却说:“爱情,是对人道主义的最严峻考试。我们应当从一个人的童年和少年时期起就培养他去迎接这场考试。”
对于在童年时代和少年时期错失了爱情教育的成年人,苏氏为他们办了家长学校。家长学校分为好几个组:没有孩子的年轻夫妇为第一组;即将入学的学前儿童家长为第二组;其他年龄段学生的父亲、母亲也被安排在相应的组别。你能够想像吗,在苏氏的家长学校,新婚夫妇的课堂——这些未来的家长主要学习的内容是如何处理夫妻关系,怎样控制各自的欲望,使家庭的各种愿望能够协调起来。
一次家庭聚会时,我私下与小姑父谈心。小姑父正为他那上高二的女儿“崇拜”一位有才又帅气的男同学而忧心忡忡,不知如何是好。我告诉他:你应该高兴啊!这说明你女儿很有眼光呀!小姑父一听,恍然大悟地释然一笑。哪个少女不怀春?没有,才不正常呢!
我不止一次地感觉到,为人父母的我们懂得怎样爱,才会正确引导孩子去正视爱情,才会不辜负这人类的最美最高尚的情感。
享受劳动
本书最后一章,苏氏在《写给一位年轻父亲的信》中写道:“生活千百次地教育了我,使我相信,真正能够享受生活幸福的,总是那些开始上学就开始劳动的人。”他说的这种劳动,不是做劳动的游戏,而是真正的劳动,挥洒汗水,浑身劳累。苏氏认为:“是真正的劳动捍卫着人的良心,失去了它,温柔的幸福之火就会失控,变成吞噬一切的野火。”苏氏目睹并研究了许多人的命运的形成过程,发现那些在童年时代就开始劳动生活的人成了最幸福的人。因此,他特别重视劳动教育。苏氏所在的学校备有各种特殊的农用机械,拖拉机、汽车、摩托车、脱粒机、刈草机、簸谷机应有尽有。这些机械供儿童专用,虽很小,但能够真正使用。他让孩子们操作这些机械,感受劳动的辛苦与甜蜜。苏氏还要求即将入学的7岁儿童在自家院子里为妈妈栽上一棵苹果树,并把第一批果实献给妈妈。每年的秋天,当地家庭都要欢度玫瑰节。他要求新入学的孩子玫瑰节在自家的宅院里种上几株玫瑰。这一天,学校给孩子们准备好玫瑰花苗,并且嘱咐孩子们:拿去栽上,好好照料它们!玫瑰花会使你们家变得更美,会给你们的母亲、父亲、奶奶、爷爷带来欢乐。
苏氏坚信,手捧鲜花的人做不出坏事。孩子们在精心呵护玫瑰苗的过程中,在亲眼看到亲手种植的玫瑰绽放枝头的过程中,在亲手采撷花朵、果实送给亲人的过程中,也会将爱父母和爱他人的种子悄然播下。他要让孩子懂得劳动不再是一种苦役,而是创造幸福生活之源。
由苏氏对孩子的劳动教育,我不由想到日本小学的“给食”:从一年级开始,“给食”就全由孩子们自己轮流负责搬运、摆放,老师只在一边看,谁花多少时间,打翻多少瓶牛奶也没有关系,反正最后能让大家吃上饭就行。这不正渗透了“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靠人靠天不是好汉”的劳动教育吗?陶行知先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就强调重视劳动教育,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品德。他创设的乡村幼稚园里,不仅有自制玩具和娱乐场所,而且还因地制宜地办有儿童小农场,让孩子们在那里“种几颗黄豆”、“栽几种花草”、“养几只老母鸡”,干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可是,长久以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朝为田舍翁,暮登天子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想,造就了多少“四体不勤”、“百无一用”的书生啊!我们的不少家长总是教育孩子以读书为上,追逐着上这个兴趣班那个辅导班,盯着孩子的考试成绩,而从未想到孩子该做些什么劳动。家长们何曾想到,一个连基本的劳动能力都没有的人怎能活得幸福长久?媒体曾报道徐力弑母事件,实在令人惊心。我想,正是那个除了学习不让孩子参加任何劳动的妈妈,毁了自己也毁了孩子。
儿童的劳动教育的确应该成为学校家庭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中国古语云: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样的人将来有多大作为?我们的孩子,在学校书本学习占重头戏,学生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劳动就是清扫教室,在家里,不少孩子也是埋首作业堆,没有一点时间做家务。陶行知先生在《我之学校观》中曾说道:“学校有死的,有活的,那以学生全人、全校、全天的生活为中心的,才算是活学校。死学校只专在书本上做工夫。”他曾讽刺脱离生活的旧教育是“大笼统,小笼统,大小笼统都是蛀书虫,吃饭不务农;穿衣不做工。水已尽,山将穷;老鼠钻进牛角筒。”他提出,受教育者应该有“农夫的身手。”他甚至规定:“不会种菜,不算学生;不会煮饭,不得毕业。”多少年过去了,现状又如何呢?
保护别人
“米佳的爸爸进监狱了!”静悄悄的图画课上,帕夫利克把这件事当做重大新闻大声告诉了同学。帕夫利克和米佳是邻居,昨晚他刚从妈妈那里得知米佳的父亲被法院定了罪。孩子的心里藏不住这样惊人的消息。
“这有什么奇怪的?”苏氏站出来告诉孩子们:“米佳的爸爸是个玻璃工。他来咱们学校安装过窗户的玻璃,还记得吧?监狱里也有不少窗户需要安装玻璃,这活儿可不是很快能干完的。”
米佳一听,眼里现出了感激的神情。
一个孩子在最无助、最恐惧的时刻,是多么需要帮助和保护啊!就在米佳的心即将破碎的时刻,一双慈悲的大手伸向了他。作为一个人,具备这种仁慈和敏锐是多么重要啊!
苏氏在本书《保护孩子心灵的纯洁》一文中写道:“尊重一个人,就不能粗暴地触动他心灵中最敏感、最疼痛的地方。”苏氏确实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这条做人准则。他是一个有着同情目光、慈悲心肠和大爱境界的人,一个用心灵去感受世界的人;他给了米佳如此温暖的慰藉。“教育者真正的本事,是有办法让他的学生珍惜自己的人格和尊严。”米佳遇上有这样“真正的本事”的苏氏,太幸运了。
是的,真正善良的人,是不会问赤身裸体的人:“你的衣服在哪里”;也不会问无家可归的人:“你的房子出了什么事?”当时,假如苏氏将米佳爸爸犯罪入狱的事公之于众,甚至将其作为反面教材来教育孩子(现实生活中,不乏有这样的例子),结果又会如何?
一个善于保护别人的人,必定是对生活有着丰富感受的人。这种感受越细腻、越丰富,他的生命状态就越好,就越能给别人带来幸福。我们有苏氏这样一颗敏感而慈悲的心吗?我们像苏氏这样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刻站出来过吗?很多时候,我们是在挥舞着精神的皮鞭,侮辱着孩子。我们批下的一次一次不及格的分数,我们对学生一次又一次恨铁不成钢的批评,甚至一次次“株连”孩子父母的训斥,是鞭子,更是大棒。我们所缺少的保护孩子的言行,让多少孩子的心灵变得冷漠,把多少孩子向上的愿望打掉。爱,就是学会正确地保护别人。我们想到“保护”这个词吗?
“记住,人最光荣的事情,是给社会送去一个真正的公民。如果你们做到了这一点,你们就会品尝到为人父母的最大幸福。”苏氏以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家庭实践,为我们这个不完美的世界呈现了一份完美的答卷。教育要有爱,教育要会爱。相信《睿智的父母之爱》会给我们一汪睿智之爱的源头活水。■
访“清华老校长”休宁故居
● 安徽休宁 汪红兴
人们皆知蜚声中外的清华大学,皆知那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但却不一定知道率先将清华改办成完全的独立大学的人是谁;那句校训是谁提出的。我想,即便今天的清华大学师生,能够答得上来的人也寥寥无几。这个人,似乎像一颗流星,湮没在历史的星空中,寂然无声。
历史终归是历史,金子永远会闪光,功绩永远抹不去。近年来,随着民国时期教育家、学者真实面目的回归,他的名字又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这个人就是周诒春。
1911年清华建校时,周诒春就是校董、副校长和教务长,1913年8月至1918年1月又出任清华学校校长,此后一直被尊称为“清华老校长”。他还任过孙中山先生的英文秘书。
清华校友刘师舜曾说:“我等无清华,无以至今日。清华无周校长,无以奠其基。”这段话说明了周诒春之于清华的重大作用和地位。
周诒春于1883年出生在汉口。他天资聪颖,12岁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后赴美国耶鲁和威斯康辛大学留学,获学士硕士学位,回国后一直在北京、南京等地任职。上世纪三十年代,他还担任过燕京大学校长。
一日翻阅地方史料,偶然得知周诒春的祖籍就在休宁县蓝田镇迪岭村,而且故居尚存。我的住地距其地不远,于是产生了实地造访的念头。
去的那天,大山深处的年味尚未散尽,空旷的山谷中不时传来“噼哩啪啦”的鞭炮声。我独自一人,顶着寒风,骑着单车,沿着夹溪河逆行,骑了十几公里,便至徽州著名的拱北廊桥。行前,得知周诒春祖居就在这附近,但问了几个路人,都说不知道。我又进入山脚一户人家询问。一位老者说,正前方两里许一山坳中便是。
于是前行,走过一段正在修筑的机耕路,终于到达一个狭小的山坞中。一座孤零零的徽派老宅出现在眼前,粉墙黛瓦,马头墙高耸,寂寥,冷落。它静静地立在寒风中,仿佛在等游子归来。村人告诉我,这便是周诒春的故居。
故居古旧的木门上挂着“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牌。一幅大红的春节对联仍然贴在门上。故居好像修缮过,基本完好。
故居附近的田间有位老汉正在平地,我便上去搭讪。不曾想,三言两语间,竟发现老人竟是周诒春的侄孙,今年62岁,叫周学年。老人说,这个村民组的人都姓周,故名周村。他是这个村与周诒春血缘最近的人,老宅的所有权也有他的一份。
老人很健谈,一下就打开了话匣。他说,去年七月,周诒春的外孙女、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之清回乡祭祖,就是与他联系接待的,他还与李之清合了影。这些年,外地人来寻访周宅,都是他张罗接待的。
老宅是一幢普通的两进两层四合民居,中有天井,但并无皖南常见的精美雕刻,看来当初建此房时,周家并不显赫,只是普通的徽商。周诒春当年在汉口时,其父就是一个普通茶商。这房子还是周诒春父辈建的。据说,前几年房子的构件严重腐烂,岌岌可危,也无人打理。两年前,有人得知这个故居是周诒春的,一下子身价陡涨。文化部门视若珍宝,花钱购下,花费几十万元修旧如旧,才有了今天这般模样。
房子虽修好了,四壁依然空空荡荡,找不到一点周诒春生前活动的遗迹。这实在让人遗憾。周学年介绍说,当年他父亲三兄弟分家时,作为长辈的周诒春曾亲自前来主持,分家的字书至今还保存着呢。
毫无疑问,周诒春的根就在这里。老宅背后的来龙山上,荒草萋萋,有一片空地,立着周诒春母亲的墓,挺大的,占地四五十个平方,朝向很好。我对碑文进行了仔细辨认,字迹虽经岁月的浸淫,但依然清晰,确系周诒春1916年为母所立。据村人言,当年其母病故于汉口,周诒春亲自护送母亲的骨灰回到故乡入土,并在村中住宿了一晚。当时,他已担任清华学校校长了。
村中还流传着有关周诒春的一则轶闻。据说,当年周村村后黄岗山一带乱砍滥伐现象严重,人们肆意开山挖地,造成自然生态、水土资源受到破坏,影响到水利安全和税收。时任清华学校校长的周诒春得知这一情况后,特意致信当时的休宁县知事。县里十分重视,便在村口立了块禁碑,严禁乱伐。解放后,禁碑被人弃置路旁。1976年,一名叫周兴林的村民将其搬回家中,保护起来,前两年捐给了县里。这块碑现藏县博物馆中。
村民告诉我,村里近几年来有点热,来了一拨又一拨的清华老校友及各界人士,似乎要准备开发此处,建故居纪念馆,打造旅游景点,但很快又冷了下来。
周诒春虽然不是清华最有名的校长,但他对清华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所以,现在人们开始怀念他是理所当然的。在他的故乡,若能建个故居纪念馆,也是应该的。他毕竟是中华民族教育的有功之臣。他对清华的贡献在着眼于民族教育的独立,最先提出了把清华改办成完全的、独立的大学,让清华告别一个旧时代。他在任内确定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字校训,后来融入了清华校徽、校歌等,鼓舞着一代又一代清华人。周诒春是值得纪念的。
好事总是多磨的,我们只能默默地期待着。
名人故居,我见过不少,冷的多,热的少,尤其是一些著名学者的故居。屯溪有戴震故居、绩溪上庄有胡适故居,都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但似乎都门庭冷落。我想,也许正因为冷落,所以能保存长久。梁思成、林徽因的故居,尽管名噪一时,但地处闹市,如今已不复存在了。周诒春故居在这深山之中,想必不会有此厄运的。
青山巍巍,流水潺潺。周诒春,这位清华老校长,血脉中流淌着徽州人热血的教育家,是故乡人民永远的骄傲。徽州,似乎与清华有不解之缘,百年间已出了四位校长:周诒春(1913 — 1918)校长;金邦正(1920 —1922)校长;胡东成,曾任副校长,现任校学术委员会负责人;程建平,现任副校长。
离开迪岭村时,与周学年握手道别。暮色渐起,炊烟袅袅,我对那老宅又多了几分依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