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越飞:成功的自媒体人——屌丝中的精英
2013年05月10日
来源:搜狐传媒
- 原标题 [潘越飞:成功的自媒体人——屌丝中的精英]
0
| |
潘越飞对自媒体的定义是,"说人话、接地气、有标签",他理解的自媒体,背后是活生生的人。有一次,他借着酒劲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上吐槽,事后想起颇有悔意,但粉丝们却坦言,看到了一个更真实的潘越飞。
写字之外,潘越飞的生活比原来更忙了,因为越来越多的公司在开会的时候,把新媒体人当作邀请的一分子,潘开始在深圳、成都、北京和杭州等多个城市间作空中飞人。成名后的收入,只够打打牙祭。潘越飞说传统媒体给他的稿费大致有1000元;虎嗅网和雷锋网的稿费合起来有1500元;虎嗅给过他一个耐克的运动手表,大概值1000元,"这是给年度主力作者的奖励。"
潘越飞人生轨迹的改变源于科技博客再次上位。从2010年至今,国内科技博客界已涌现出诸如36氪、雷锋网、虎嗅网、PingWest、钛媒体等多家新创网站。科技博客有着十多年的历史,博主们赚到的名声比钱要多些,后因盈利模式的缺乏而归于平静。
潘越飞就是活跃在拥有众多自媒体的虎嗅网上。成名后,同事们把他的绰号"潘姐姐"变成了"潘老师"。他说自己与传统媒体彻底决裂了,开始进入浙报集团新媒体事业部。他告诉记者,可能会做一些与新媒体有关的工作。
他描述现如今的生活状态:"一个多月来,我以自媒体的名义到处骗粉骗关注骗酒喝,也到处找自媒体人饮茶饮酒饮咖啡。一个多月后,‘你全家才是自媒体’成了我们这群人的口头禅,半戏谑半自豪半无奈。"
潘越飞观点:留不住的媒体人 挡不住的自媒体
每次谈及新媒体,总有一大帮人会说,用户口味怎么变化了,用户习惯怎么改了,用户获取信息渠道怎么换了,连公关玩法怎么变了都有人讨论。却鲜有人说起,转型中的传统媒体人要怎么办,拿老命陪转型失败的东家一起垫背?新人眼看已经享受过传统媒体红利的老人荣休而自己坐等裁员?
传统媒体人中的自由大脑,铁定是留不住了。而自媒体,对于传统媒体人也好、对于行业的探索者也好、对于有洞见者也好,或将是眼下最好的出路。
媒体人的思变浪潮,前所未有的强烈
新媒体会让人上瘾,一旦接触,欲罢不能。
近日碰到三个媒体朋友,都是被新媒体勾去了魂。
A君:十年前是北京某都市报的新媒体总监,负责手机报和网站,虽广告销售收益只占报社小头,但感到势头猛涨,必是趋势。A希望扩大报社资源投入,无果,只因这是锦上添花之物,没有扩大的动力,数月后,他跳槽至电子商务业,如果已成业界大拿。
B君:超年轻的财经媒体编委级人物,认为传统媒体的制度已经过气,如明明200字是独家内容,记者硬是要强行掰成千字长文,只因媒体按字数给奖金。B试图自上而下推动新媒体机制改革,发现传统媒体负担过于巨大,已成难以转身的庞大怪物,不得不离开。
C君:小记者,数月前开始在网上写文章,情绪强烈,观点鲜明,反响不错。于是一发不可收拾,网友对他的内容给出观点、分析和线索补充,其他媒体人进行解读和反驳,C得到了信息的完善和是否要写下去的判断,这一个全新的流程让他摆脱了传统媒体闭门造车的困境,爽快至极。近日,C选择了去新媒体机构。
从老到少的媒体人,因为资源不够、因为制度难改、因为采编新体验,在接触到新媒体后,都心甘情愿成了其门下走狗。
我最近在北京接触了许多媒体人,但凡脑筋活络点的,都在考虑转型的问题。这股变则思动潮,在今年是前所未有的猛烈。
传统媒体真的留不住人了。
脱开护身宝甲,不能只有一副小身板
媒体人对自身的恐慌感,可能来自于拔高了自己、也拉低了自己的东家招牌。
拿我自己来说,报社前辈曾屡屡教导:你以为你是谁,要是没有顶着报社的抬头,到外面谁理你。
领导的原意是让我安心做记者,每天想着在版面上玩出花来,但这一番话,实际上让我更慌张
七个制约自媒体发展的难题,需要你的智慧
身边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加入了自媒体的行列,纷纷在微信上开设公共账号,其中有真正关注行业的媒体人、有资深的业内人士、有犀利有趣的玩家。几乎每一天,我就会看到朋友圈里又多了一个开通公众账号的朋友。
靠谱的自媒体:说人话、接地气、有标签
自媒体虽然道阻且长,但终究会有一批脱颖而出。
乱世,当出自媒体
邵飘萍等一批媒体人博得大名,甚至出现猛人梁启超,一个人干了N个媒体,媒体史上屈指可数,与其身处乱世有关。 随后的太平盛世,再难出现有同样影响力的媒体人了,
移动浪潮兴起,就是一个新的乱世。
网易云音乐,正在力推大牌音乐人的私房歌单,这将瓦解传统音乐排行榜;
豆瓣阅读已经出现月入两三万的作者,这将冲击中短篇文章市场;
微信公众账号,扁平化的传播结构和高质量的粉丝互动,正在印证"再小的个体,也有品牌"的正确性。
创业家、雷锋网等科技自媒体平台,已经让不少作者靠文章觅得新工作;
《晓说》这样的视频脱口秀,硬生生让一个过气明星重新回到了巅峰状态。
好吧,我想说,其实我就是文章开头的那个C君,10天前从一个传统报纸记者,进入了一个新媒体机构,选择了做自媒体。我不再依赖版面混日,我想发出真正的观点,给出内心的思考,抛掉传统的身份,得到大家直接的反应
渺小的我,也许是先驱,也许是先烈,但我至少现在可以很假装潇洒地说一句:兄弟们,小的先走一步咯。因为,我和许多自媒体的先行者一样,坚定地认为,自媒体是这一波的浪潮。
对于新媒体产业来说,靠规模经济(对媒体来说,就是简单的流量、点击率、粉丝数、订阅量、开机率等)已经是工业时代的过气玩法了;最新的方向是范围经济,即满足某个特定人群的需求,在电商领域就有裂帛和阿芙精油两个典型案例,与自媒体有异曲同工之妙。
每一波的浪潮,总有一部分利益获得者,总有一部分空手而归者。只是这一波浪潮,来得更急,造星的覆盖面更大,不容错过。
潘越飞 浙报集团新媒体人
微信公众账号panyuefei2013
力争接地气,力求不和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