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尽情嘲笑正字控 文/枫林仙 9月18日下午,82岁的老文人流沙河(真名余勋坦)斩钉截铁地说:“每一个正体字都可以证明自身的存在,而每一个简体字都无法证明其存在的理由。”理由呢,流沙河给出的是,“因为使用简化字,我们已经很难明白古人的真实意思。” 今年以来,流沙河在金融时报中文网开设“简化字不讲理”专栏,大谈他的汉字“研究”,以攻讦简体字为唯一鹄的,忙得不亦乐乎。虽然专栏文章在文字学方面的专业性几乎不值一提,但却甚为热火。翻看其下的评论,大多数叫好不断。多是不明究里的宣扬“中华文化”、“传统文化”、“台湾正字”之类的论调。俨然在开繁体字追悼会。 然而,此翁对简体字的攻讦却常常可笑得没有常识。例如,此翁以“猫”字为例,称“貓”字化为“猫”字,偏旁由猫科而犬科,违背科学。真是奇哉怪也!猴字向为犬旁,繁体亦然,此为科学乎?这种论调已近于无理取闹。又如,“農”简化为“农”,他认为消灭了其中包含的古代采蚌壳为农具,晨兴以犁田之诗意。其实简体“农”字来源于草书“農”字,乃草书楷化。难道古人写草书是为了抹杀掉“農”字的诗意? 这种几近于罗织罪名的控诉,往浅了说是文字膜拜,是文化恋尸癖。 流沙河及其拥趸作上述怪论的最重要理由是,繁体汉字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然而此种论调同样可谓奇哉怪也。文字等于文化吗?繁体字亦不等于中国传统文化。拿传统文化说事无非是扯虎皮做大旗,既夸张,又虚娇。日本使用汉字的历史超过千年,近代以来亦实行汉字简化,其不少简化亦不符汉字结体规则,若沢、広、駅、渓、団等类。为何不见流沙河等人哂之斥之詈之贬之?但若论对中国中古文化遗产的保存,两岸三地又能与日本比得了多少? 而且目前在大陆地区,为进行古典学术研究而出版的繁体字著作绝对数量并不小于港台。相反,倒是港台的学者和学术机构经常要向大陆购买此类繁体字出版物。而任何从事人文社科研究的大陆学者,在识用繁体字方面,都没有重大障碍。这也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因为使用简体字就灭绝了。 但是关于所谓繁体字的各种酸不啦叽的奇谈怪论绝非文字守旧主张,其实质乃是要批评官方政策。背后充满了强烈的意识形态偏见。目前使用繁体字也成了某些人自封的政治正确,例如,今年7月,信奉左派意识形态的香港演员黄秋生在微博中叫嚷,“在中国写中文正体字居然过半人看不懂,华夏文明在内地已死。”事后黄秋生遭到舆论有理有据的反驳,不得不偃旗息鼓,道歉作罢。其实还在2012年10月,黄秋生就曾以自己会写繁体字傲慢地攻击明星罗志祥的粉丝,还要“教他们写正字”。当时许多人只当那是口水仗,不了了之。 流沙河和黄秋生等辈不过冰山一角。水面下是一大波民国粉、台湾粉、香港粉以及莫名其妙的所谓文化保守主义分子。他们无非是不满当下,满怀仇恨,拿繁体字和简体字说事,无非是要以古讽今,以古刺今,以古虚今。 其实他们的论调即便放在文字学上也站不住脚。简体字由来有据,本属当然。例如,文学字专家张涌泉的《汉语俗字研究》考证说明,七成以上的简体字来源于古人的所谓俗字。今天通行的简体字“礼”(繁体写作“禮”),早在唐代就已出现。在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书写的玄秘塔碑帖中,就已是如此写法。 民国时亦推行简化字。1935年(民国24年)8月21日,王世杰通过国民政府教育部第11400号部令,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共计324个。同时,公布《推行简体字办法》9条。《办法》规定:“凡小学,短期小学,民众学校各课本,儿童及民众该物均应采用部颁简体字。”并通知各印书馆,从1936年1月起,课本、读物不用简体字不予审定。这一史实实实在在地扇了所谓民国粉重重一记耳光。 而简化字运动自钱玄同推行伊始,便与汉字革命纠缠在一块儿。特别是拼音化和拉丁化运动,宣扬废除汉字,以兴中国。被民国粉狂热吹捧的鲁迅就是汉字拉丁化运动的支持者。他曾在《汉字和拉丁化》一文中明确表示:“不错,汉字是古代传下来的宝贝,但我们的祖先,比汉字还要古,所以我们更是古代传下来的宝贝。为汉字而牺牲我们,还是为我们而牺牲汉字呢?这是只要还没有丧心病狂的人,都能够马上回答的。” 但是实际上汉字拉丁化和废汉运动与汉字简化之间并无逻辑上的因果关系,只不过是历史偶然造成二者的高度混淆。这也是两个运动最终结局有重大差别的原因。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上世纪五十年代曾集中全国专家深入讨论过汉字改革问题。经过慎重讨论,最后确定两条腿走路。 一方面,按照国际化要求制定汉语拼音方案。这一方案中保留了较强烈的替代汉字的废汉倾向,但由于其严格的规则性与国际通用性,现在已成为汉字拉丁化翻译的标准依据。曾经显赫的威妥玛式拼法和民国时期制订的国语罗马字拼写法早早被抛弃。甚至连一向反陆的台湾也最终采用了更完善的汉语拼音方案。1999年7月,李登辉时期,台“行政院教育改革推动小组”决议中文音译采用汉语拼音。2000年陈水扁上台,全面力推汉语拼音。2009年3月3日,台湾当局强令要求全台各地368个乡镇的地名一个月内恢复使用汉语拼音。这一事实恐怕会让台湾粉们脸上硬生生地作痛吧! 另一方面则是制订汉字简化方案。对第一次汉字简化方案稍有了解者,便清楚该方案虽然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大体上是尊重汉字演变传统和历史积累的。以采用古代俗字和草书楷化为主要方法,大体上符合汉字规律。其中不足之处容可批评改进,只需平心静气商榷讨论即可,但绝不至于一竿子打倒。 事实上汉字简化几乎是历史趋势。繁体字控们标榜台湾用繁体字是正体字,其实无知透顶!例如,“秋”字其实就是简体字,现在通行的繁体字书籍中多用此字,其实严格来说,应该写成“穐”或者“龝”。而秦朝统一汉字为小篆,其实也是一次对之前汉字简化字的整理和结集。康熙字典里五万余个繁体字,你识得的有几个? 如果多看看普通台湾人手写的汉字,也会发现他们其实早就已经繁简混用。两岸三地有些人视繁简之别若水火,将其意识形态化,仿佛识用得了繁体便是高等华人。其中的愚蠢无可救药。 谚云:一为文人便不足观!流沙河这位当了二十多年右派的文人要批评现状却不敢直话直说,偏偏选择此处下手。可谓既矫情又猥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