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照相馆的沧海桑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20 23:41: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照相馆的沧海桑田

    再也没有比照相馆更敏感于色彩的变化了。因为,驻守于照相馆的摄影师们历经沧桑,阅人无数,观察人们的表情、衣着、气质,捕捉时代的脉搏。从黑白到色彩、从胶卷到数码,照相馆本身的变迁,恰好与数十年沧海桑田齐步走。
  文 唐骋华 图 资料
上世纪中叶,照相馆拍摄的明星照片家喻户晓。
  黑白与彩色
  小宋、老宋、宋经理……在王开照相馆守了30余年,宋力的身份和称呼换了好几茬,但他最爱听的,是顾客那一声声亲热的“宋师傅”。每天早晨9点,宋师傅都准时来到南京东路378号,穿过挂满各色相片的走廊。而他的头发已灰白。
  宋力拥有健康黑发的年纪,黑白照片也是主旋律。1979年他进入王开照相馆做学徒。恰逢知青返城高峰,只剩下青春尾巴的男男女女忙着恋爱、结婚。据统计,从1978年到1980年,上海共有70万对新人。他们向各照相馆涌去。
  “早上卷帘门一拉开,新人们洪水般冲进来,拦也拦不牢。”王开下午3点就闭馆,即便如此,师傅们还得忙活到凌晨一两点。
  照片是黑白的,和从前一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婚纱照跟证件照没多大区别,因为根本就没婚纱可言。”宋力说。但现在,新花样涌现。人们开始穿西装、挑婚纱,讲究起造型,时代越进步,新人的头靠得越近。新娘手里还多了束鲜花。鲜花总想突破黑白两色的围困,于是用油彩“着色”流行。
  1984年,王开照相馆领风气之先,引进彩色相机。鲜花们终于能被本色地保留在底片上了。
  起初,彩照属“奢侈消费”,每张三四元,而很多人的工资才三四十元。因此,全家福、证件照仍多为黑白照,或事后上色。直到1992年陆贞雄开办“乐乐彩扩社”,他还购买了两个照相机,一个专门装彩色胶卷,一个装黑白胶卷。
  陆贞雄比宋力年长,却并非科班出身。实际上,他长期在纺织厂工作,下海开照相馆是为了圆梦。“我的娘舅、大哥、二哥都是搞摄影的,特别是大哥,任《新闻报》(解放日报前身)摄影记者,拍了许多珍贵的照片。”
  耳濡目染之下,幼年的陆贞雄就常去暗房,对这间能变出精彩影像的“黑屋子”,充满好奇。他也熟悉了显影药水、定影药水,但大人不让碰,怕底片曝光。或许出于“补偿心理”,45岁那年,陆贞雄在汕头路开了一间小小的照相馆,后搬到青岛路。
  时髦与变迁
  那部黑白照相机陆贞雄不多久便弃用了,十多年间,胶卷也逐步被数码技术所取代。相应的,顾客的需求也在变迁。
  年逾七旬的上海航天局高级工程师陈尔慧回忆,他父亲13岁来上海打拼,成家立业,留下不少照片,甚至有一张小型足球队的合影,时髦得很。小时候,陈尔慧的家对面就是泰山照相馆,木楼梯一米来宽,里面有布景有道具。“我大部分报名照、全家福是去那儿拍的。”附近的北京路、石门路上也有不少照相馆,店面虽小,场地、器材则一应俱全。
  “那时相机很贵,普通人不可能买得起,要留下青春玉照,必须到照相馆。”陈尔慧说。逢年过节,照相馆里人满为患,就算只冲印胶卷,一罐也得上百元。
  此情此景已不再。如今,数码相机人手一部,摄影的门槛大大降低。既然谁都能“随手拍”,进照相馆就需要理由。陈尔慧观察到,“冲洗扩印、添印等业务远远超过来拍照的。”陆贞雄则发现,角度、姿势、布景乃至修片,日益重要。“相片相片,从前强调拍得‘像’,要真实;现代人想呈现最美好的那一面、那个瞬间。这就对摄影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跟着时代的脚步,陆贞雄一步步朝前走。小照相馆的好处是转型快。
  宋力却明显感到,家大业大的王开日子越来越难过。
  王开照相馆创始于1920年,五年后孙中山葬礼,王开的摄影师赴京全程跟踪拍摄,打响了品牌。1930年代,王开为阮玲玉、周璇、金焰、胡蝶等明星拍摄的照片家喻户晓。王开还有两万多张海派名人的照片,保存至今。1950年代公私合营,此后三十多年,几代上海人的全家福、结婚照上都印着“王开照相”。在老上海人心目中,王开就是档次的象征。
  然而,改革开放后欧美、港台地区的影楼迅速涌入,它们带来了新款式、新造型、新服务,抢占了婚纱照和写真集这两块最大的蛋糕,传统照相馆陷入窘境。
  修改与手艺
  及至2000年,迫于不断攀升的运营成本,王开裁员,2005年又转制为民营企业。宋力没有走,他还入了股,“实在割舍不下啊。”同样割舍不下的是对传统技术的留恋。对PS,宋力是看不太惯的。“他们只要新人凹造型,拍完修一下全都成了美女帅哥。美是美,可个个长得大同小异。”
  其实,图片的后期处理是颇考究的。宋力介绍,从前如果照片上的人拍成“大小眼”,要拿到暗房里,通过画格子、测量规划、用刀刮胶卷等步骤修正,需数小时。修掉脸上的瑕疵或皱纹,就更属复杂工艺了。
  在PS大行其道的年代,这些都没用了吧?陈仲群在广灵一路开了18年的群林摄影社,凭着他的绘画基础、暗房手艺,及完美主义般的认真,“神奇照相馆”的美名四处传扬。然而再高超的手艺也抵不过逐年攀升的成本,无奈之下,照相馆近期已黯然关门。
  宋力却不肯悲观。“手艺是照相馆的硬指标,王开摄影的长处就是擅长用光、构图色彩还原、后期制作等等,不能丢。不然,我们跟摄影爱好者有什么区别?顾客又凭什么来呢?”陆贞雄则着重分析传统技艺的优势。“同样的照片,用胶卷拍,放得很大也非常清晰,数码相机就不行了,像素再高还是看得出颗粒。”这也是仍然有人追捧胶卷、黑白照片的原因。
  当然,更重要的是那种气氛。王开的那些老照片是抹不去的时代印记。陈尔慧至今记得祖父有张照片,“穿长衫、马褂,头戴小滴子瓜皮帽”,可惜丢了。“我父亲照的和搜集的照片我也见过不少,风景照、集体照、明星照,可就是找不到了。”
  陆贞雄幸运多了,他保有一张祖父陆士谔的合家欢。2010年,祖父写于百年前的小说《新中国》重版,因预言了上海世博会而广受关注。“许多人慕名来照相馆,我就拿出这张合家欢给他们介绍。”这张经修复的照片依旧清晰、透亮,留着那个年代的纯粹与干净。而世事沧桑,从黑白到彩色、从胶卷到数码,换了人间。
  相关
  和照相馆有关的电影
    《八月照相馆》
  韩国1999年
  首尔郊外,余永元经营着家传的小照相馆。女交警金德琳每天都要来冲洗照片,两人日久生情,但永元有难言之隐。德琳写信给永元,塞在照相馆的门缝中。冬天,德琳在关闭的照相馆里,见到自己的照片……
    《乡村照相馆》
  日本2004年
  年轻的摄影师高桥孝从乡下来到东京,为梦想打拼。高桥的村子将因建水库而被淹,村里人希望他和他父亲能为每户人家拍全家福,出版影集作纪念。高桥被打动了,和父亲穿梭于山间小道,走遍每一户人家。在这个过程中,原本尴尬冷漠的父子关系也逐渐改善。
    《旧情照相馆》
  中国台湾2009年
  沈家三姐妹各怀心思,做摄影师的父亲去世,为处理后事,老三搬进“旧情照相馆”。大姊想卖掉房子。金钱和亲情在拉锯,三姐妹也开始反省。随着一张张老照片被冲洗出来,局面慢慢转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12:48 , Processed in 0.34228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