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洪流——中国农民工30年迁徙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5 13:00: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洪流——中国农民工30年迁徙史
作者:      时间:2012-09-07   来源:《南方都市报》特别报道组
第一部 反叛土地的农民(1980-1984)
综述:改革春天 农民工破土萌动(2)
城乡二元之困
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主要依靠工人不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经过毛泽东根据特殊国情转化,本质上是一场农民革命。中国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革命时期,是革命的主要依靠对象。在历史上,他们从未如此深入全面地参与一项全国性的政权争夺和秩序重建。他们被以毛泽东为首的早期共产党人所感染,也成了革命者,或革命的追随者。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进入建设阶段,立即转入以城市为中心。中央党校教授王海光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形成》一文中说,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人口向城市迁徙比较自由,凭迁徙证,对在城市有生存基础的居民都准予入户。但是随后开展的“三反五反”运动,对城镇私营工商业形成了沉痛打击,大量城镇人员失业。
一方面城镇人员就业困难,一方面农民不断涌入城市。为此,1953年4月17日,政务院发出《关于劝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要求各级政府劝止农民自行进城找工作,动员滞留在城市的无业农民回乡。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上马。在粮食紧张的情况下,为保障重工业建设,国家实行统购统销,但出现了在农村购得过多,在城市销得过多。为缓解给农村带来的粮食压力,1955年开始,中央要求各城市严格控制人口迁入,并清理了没有城市户口的外流人员。
此时农村的集体化已进入高级社阶段,对农民也形成了约束,参加农业生产成为一种强制。
但是在城乡双重限制下,从农村逃往城市的人口仍在增加。强制性劳动意味着失去了劳动的自由,农民与其说是土地的主人,不如说更像是参与农村集体劳动的按件计酬式(工分制)的雇佣人员,而统购统销又完全控制了这种强制性劳动的回报,导致农民对农村缺乏热情和信心。
从1956年到1957年,中央和国务院至少下发了5个指示、通知、文件,要求劝阻农民盲目外流,把他们稳定在农村,流落外地的要遣返,农村的机关团体不得私自介绍农民找工作,城市各单位也不得私自录用盲目流入城市的农民。
到1958年,通过频繁颁发的法律规定,中国全面形成了城乡二元体制。
王海光写道:“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这项制度安排,在马克思主义的自由和人性解放的意义上,不仅退回了革命时的出发点,甚至还倒退得更远。我们似乎又看到了中世纪的编户齐民、世袭身份和贵贱等级的历史遗蜕。”
但是即使在制度森严的1960年代,中国农民迫于农村条件恶劣,依然开始冒着政治风险,采取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从农村土地之外寻找生活所需的来源。
“文革”期间,秩序大乱之下,部分地区的人民公社疲于应对政治运动,对农民的控制相对松动。这期间,大量农民走出家乡,到城市或者其他境况较好的农村,有的做小买卖,有的乞讨为生。
这些人像一枚枚细针,在中国农村这个密闭的塑料袋上扎下了一个个几乎微不足道的细孔,但是空气开始流动,改革迫在眉睫。
改革的躁动
中国农村的改革开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但是在此之前的二三十年里,农村政策也进行了反复的微调,大多数的调整是自上而下引导的,但也有一些调整,是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一起,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在政策大背景不允许的情况下,自下而上尝试的。
目前已知的,被研究者反复提及的,是浙江温州永嘉县的包产到户。这场从当时农村实际出发的,由县委主要负责人支持的,在全县范围内发动的包产到户,在1956年的中国无疑是合作化这一主流下的异端,以至于震惊中央和全国,很快被喊停。
在这前后,安徽芜湖、四川江津、广东中山和顺德、山西榆次等地都出现过各种形式的包产到户,虽然实行的力度、范围和时间都不如永嘉包产到户,但在各地都进行了合作化下的生产责任制尝试。结果自然都以失败告终。
1976年,中国翻过了毛泽东那一页,政治氛围逐渐趋向活跃,政策也逐渐开始松动。
1978年春天,安徽一些生产队再度开始偷偷实行包产到户。在一些山地面积较多的地区,生产队开始默许农民开垦山地,自耕自种。这年冬季,凤阳小岗村因为村民代表以决绝的方式约定包产到户,而成为农民求变的标志性事件。
一般认为,安徽包产到户能够延续,是得到了时任安徽省委书记万里的支持。类似的情况也在当时的四川省出现。
尽管一种意见认为,包产到户对当时平原地区已经起步的农业机械化造成了阻碍。如今随着工业化的进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包产到户又暴露出小农经济缺乏规模效应的弊端,在市场中缺乏竞争力。
但是在生产力极端落后的1970年代末期,包产到户对于提高劳动积极性和生产效率、解放农村劳动力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其实在人民公社的后期,一些地区已经不要求所有的劳动力参加集体劳动,只要求各户派出一两名劳动力。包产到户后,劳动力是否参加农业生产完全取决于自身的意愿。在东南沿海和西部山区,人均耕地面积有限,对劳动力的需求量远远低于实际供应量。
多出来的农村劳动力往哪里去?
中国经济改革是从农村改革起步的,农村改革初步成功后,随即在包括城市在内的整个中国进行了全面的新经济政策。1980年,沿海四大特区设立;4年后,沿着中国海岸线,南到广西北海,北到辽宁大连,14个沿海港口城市对外开放。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发展工业化是共识。但是毛泽东一直不得其法。他认为工业化应该靠自力更生,应该以农业集体化为工业进行大量生产资料的原始积累。但是邓小平则认为,工业化可以借助外力,应该门户开放。
这一轮城市开放,以珠三角的深圳最为典型。比邻的香港资本争相进入,一时间中外合资企业纷纷成立,工业区建设如火如荼。建筑行业的工人需求首先激增,然后是各种生产资料需求的增加,产业链条逐渐延伸,对产业工人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多出来的城市劳动力需求从哪里来?
城市与农村发生了碰撞,两者分别有了劳动力输入和输出的需求。
到工厂去到城市去
关于中国究竟哪里最早出现农民工,同样难有准确的答案。
我们在山东、福建、浙江、四川、安徽、广东等地都曾试图寻找较早外出务工的人员,但发现从全国范围的地域中去比较,难以得出“最早”的结论。可见在农民向城市流动的萌芽和起步阶段,全国属于多点并发的状态,而不是一点带动。
有趣的是,农民务工较早的地区,并不是生活条件贫困的西部农村,而是东南沿海及其周边地区的农村。如较早进入建筑行业的,就是山东和广东等地;较早进入商业领域的,是江浙地区;较早去往海外从事服务业的,是闽西地区。
相比较而言,西部地广人稀,虽然耕地质量不高,但人均耕地面积大,需要的劳动力数量也大。而在东南沿海的丘陵地区,人均耕地面积极少,在江苏、浙江、福建、安徽等地的中西部,人均耕地都很少能超过一亩,农村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较少。再加上东南沿海贴近一系列开放城市,在进城务工时有地理、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便利。
早期农民工的去向,一是农村的乡镇,一是大城市。
作为农村改革成果的一部分,农村的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单一的粮食生产,变成粮食生产、家庭副业、手工业、以农副产品交易为主的小型商业、乡镇企业等多种形式的农村经济格局。
其中,乡镇企业带来的新气象最为明显。在人民公社中后期,公社和生产队也办有社队企业,从事简单生产资料的加工生产。这些社队企业虽然是集体所有制,但是已经进行了计划经济下市场交易的尝试。更关键的是,这些企业培养了中国最早的一批企业生产和销售人员。
在人民公社走向瓦解的过程中,社队企业逐渐转化为乡镇企业,被赋予了商品经济的职能。一批生产和销售人员又自发开始个体经营或创办新的乡镇企业。一时间,乡镇企业成为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
农民通过乡镇企业来脱离土地耕种,另辟创收渠道的模式,以江苏的苏南地区最为典型。一大批最早带动集体经济突围的乡镇企业,为苏南地区创造了全国最好的县域经济实力。
城市是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另外一种方式,这种吸引能力随着城市改革力度、广度和深度的增强而增强,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在浙江温州,农民迅速向本地城镇集结,争相承包改组社队企业或创办私营企业。“能够躺在一根扁担上睡觉”的中国犹太人,成为中国最早的个体供销员,开始背着打火机和纽扣,赶往一个个中国城市的百货商场。
在广东电白、山东桓台、四川仪陇,农民们放下锄头,拿起瓦刀,或自发或由政府组织,结成一支支建筑队,奔赴北京、海南、深圳等所有需要大开发建设的城市。
在福建长乐和福清,凭借出洋的传统和亲友介绍,一大批农民洗脚上岸,用偷渡等方式各显神通去往美国和日本。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从洗盘子和送外卖开始,如今已经把家乡改造得大路通达、别墅林立。
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1984年中国大时代送别“万岁”回归“您好”,亿万农民带着数十年农村贫穷生活所积累的困顿和失望,带着对城市新兴发展的热情和憧憬,打点背囊离开了乡村。
这是一群人命运的开端,也是一个时代的开端。未来中国的万千气象,皆始于此,赖于此。
前文一开始提到的)孙涛很乐于向旅途中邂逅的人介绍他所了解的“中山顺德”:
“中山顺德这里,家家户户请客,都有个菜谱,放在桌上让客人看的。我们老家请客也有菜谱,写在红纸上,但那是厨子师傅和东家看的。”
“广东这里,结婚有婚宴、做生日的有寿筵,生了孩子的有姜宴。这边做菜,白斩鸡、烤鹅、鸭子啊,都是整只整只端上来的,每一个菜都有个非常好听的名字;我家乡做菜不是很讲究,都是把鸡子切碎以后,炒了以后,端一盘出来。人家一桌菜,我们这里摆3桌都可以。”
“中山顺德这边送红包,东家有时候就是把红包撕一个角,不要钱的,有的只收20块钱,你送五百送一千都好,他都只收20块钱。”
听他津津乐道,对座的老太太兴致渐高。
“那个比萨,我的孙子喜欢吃,有一回在天河城的比萨店,我儿子给我点了个炒面,39块钱啊,但就是炒的面糊,一点味道都没有。去年他们点的白切鸡,我一看就不好吃,白白的,没有颜色的。我这人就是要吃辣的,家乡味。再高档点的,有次去吃170元的自助餐,儿子端来鱼翅,让我吃,不好吃。去年过年,儿子买了大块的鱼翅,拿回老家给几个兄弟一人送了一块,媳妇在家里用煤炉子熬,熬到最后也熬不出来,只好统统倒掉了。”(未完待续)
参考资料: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形成》,王海光著,载《炎黄春秋》2011年第12期。
《从合作化到公社化——中国农村的集体化时代》,陈大斌著,新华出版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6:09 , Processed in 0.06167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