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更轻松更愉快——学者谈经典的传播方式创新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别鸣
阅读的兴趣培养,不仅在于良好的社会氛围,更在于贴近时代、贴近读者的优质读物层出不穷。
如今,有人质疑:生活远远大过了想象,远远大过了虚构,文学还能做什么?阅读的价值在哪里?
网络信息如此发达,生活如此绚烂多彩,面对社会的阅读需求,作家学者们也在思索。
冯天瑜:经典并不等于艰深
“可以把《老子》、《庄子》、《论语》通过漫画等形式表达,可以将文学名著多拍一些电影电视剧,从而影响到人们的阅读。”著名历史学家、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冯天瑜说。
他表示,提到国学经典、文学经典,很多人想到的就是深奥、晦涩。实际上不是这样,经典名著并不意味着艰深,文学名著本身就是很有吸引力的作品。比如水浒传,就很通俗可读。还有白居易的诗歌,在唐朝就是街头巷尾的老百姓传诵的作品。
冯天瑜认为,经典阅读最好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入手,让孩子从小接触国学经典、文学名著。即使是成年人,现在开始接触国学经典、文学名著也不晚,由浅入深,一步步入手,自然而然就能受到影响。在国学的传播形式上,也可以更加丰富多样。
他说,人们在研读经典的时候,经常抱的心态是读越多越好,但是常常“贪多嚼不烂”。宋初宰相赵普曾经半部论语治天下,对国学经典完全可以攻一经或是攻一经的一个部分。
李敬泽:作家需要回应时代
“类型文学与严肃文学未必是挑战关系,网络也能带给文学创新的一面,而且它带来的可能性远远没有穷尽。”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敬泽说,总有人要追求个性表达和心灵探索,也总有人要放松心情,他自己也会读推理小说及《暮光之城》之类的作品,“我不认为这其中有多大的矛盾。”
在刚落幕的第二届屈原文学论坛上,李敬泽提出:我们这个时代确实对文学提出了非常迫切的创新要求,无论是读者、还是作家,都有一种很强烈的共同感觉,作家需要改变自己,进行新的创作,以有力回应这个时代,表现这个时代。
他说,在互联网时代为我们提供的信息洪流面前,文学绝不仅仅是哀叹于生活大于想象,生活大于虚构。作家恰恰是要在这个洪流面前重新确立文学的地位,重新确认文学能做什么。现代意义上的小说本就是随着城市、媒体、信息的交流才产生的,伴随着人类视野的拓展而发展,正是在这种发展中,那些伟大的文学前辈找到了小说的力量,找到了小说的必要性。
昌切:社会的文学需求不会改变
“古希腊诗人的作品,现代人读来依然可以热泪盈眶。”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昌切认为,文学所表达的内容往往是人类从来不曾改变的内容,比如对人生的慨叹、对情感的认识。
他认为,随着人年龄与阅历的增加,自然在阅读上会向深层次发展。在大学校园里可以发现,类似穿越小说、奇幻小说很难感染大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
“文学用语言手段表达作家对人生的看法,我们的人生其实有很多没有揭示的内容,一般人可能并不了解,这就需要通过作家的特殊体验认识,用文学手法表达出来,引起读者的共鸣。”
昌切说,文学艺术反映人的情感,这是其他形式都无法取代的。从根本上来说,社会的文学需求不会改变,一些现象只会是暂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