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开课执教始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9 00:41: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乡间踽踽独行
——公开课执教始末
山东·慕之
一个电话
身居乡间,徜徉在自己的语文世界里。创新与守旧,独自欣赏;得与失,自己承受。渐渐的,习惯了将所有的领悟沉积下来,顶多写点随笔在空间或者博客发一发,算是给自己一个说法。一直觉得自己还很浅薄,自己所做的一切尝试,似乎是“拾人牙慧”,也全然没有高深理论的支撑,就越发不敢示人了。直到我接到一个电话,完成了一件让我有点骄傲的事情,之后便觉得自己得重新定位一下了。
127日,市教育局教研室杨老师打电话给我,没有多余的寒暄,问我:“可能有一个教研活动,你能讲一节课吗?”当时,我的心情就复杂了起来。自己一直盼望着能有机会讲公开课,尤其是参加了多次教研活动,听了一些让人有些失望的课后。稍稍按捺一下兴奋与激动,回答到:
“杨老师要是不害怕我给你丢脸的话,我就讲。”
“要是信不过你,我也不会给你打电话啊!”杨老师说。
一问一答之间,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
公开课,在很多老师眼中只是职称晋升的砝码,可在我眼中,公开课是对某种教学思想的认可和传扬。执教公开课,是在传达某种教学思想,以期引发共鸣或探讨。我正是在这样的认识前提下,着手准备这堂公开课的。
一场竞赛
这不是一次轻松的备课,是自己与自己的一次竞赛。
备课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由于急于展现自己所谓的教学智慧,传达自己所谓教学思想,展示自己的教学创新,教学设计看上去有点前卫,除了自己坚持得比较好的小组教学之外,又加入了自主学习单、课堂观察、评价量规等元素。这些毫无来由的添加,《皇帝的新装》硬是被我设计得不伦不类,主次不分了。
于是,寻求杨老师的帮助。
“公开课肯定是要传达一些教学思想,要倡导一些科学的做法。我想知道,杨老师想要倡导的是什么。”
“你先按照你的思路来,我的要求不是太多,把课上实在就行。”杨老师说得很简洁。
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既然是市教育局组织的教研活动,传达的自然不能是我自己的教学思想,肯定要折射出教研室的导向。教研室的导向是什么呢?“实在”,这个要求未免太笼统了。那我的设计是不是“实在”了呢?
接下来,我便围绕着“实在”做文章,把自己的设计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由于不甘心,还是将自己的教改尝试加入其中,妄图获得教研室的认可。
1216日,教研室杨老师按照约定到校听课。
杨老师打算在全市语文教研活动举行之前,先行听听课,以便确保教研活动的效果。我自是满含期待地接受检阅。调课、准备多媒体设备、邀请同学科教师……等课堂结束时,我并没有体验到上课的幸福感。评课时,尽管同学科的教师说了很多夸赞的话,绝不会扰乱杨老师的思维。
“这堂课体现了刘老师的教学思想,展示了他在语文教学上的一些大胆的创新和尝试。”杨老师的评课如此开头。我知道,这话是对我的肯定,深入一点想,这堂课不是他想要的,也不是他想要倡导的。果不其然,杨老师随后的话便开始有针对性的批评和建议了。听了他的点评,我方才明白“实在”到底是什么意思。他结合对“语文味”的理解,给了我明确的建议:“《皇帝的新装》,要在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和运用想象与夸张的写作手法。”“实在”之意原来是将阅读与写作架构起来,在诵读中有所生成,有所升华。
于是,我又开始了与自己的竞赛。抛却自己那些浮华的认识和前卫的尝试,以“实在”为原则,再次对教学设计进行大幅度的修整。修改稿发到杨老师邮箱后,并没有收到他的回复,也没有接到他的电话。“难道是对我的认可吗?”接下来的两天在忐忑中度过。
毕竟不是一次普通的课,自接受这任务起便如临大敌,这也是自己自09年晋升中级以来遇到的最大的挑战。06年讲授教学能手课、07年执教优质课,那时仅凭借一腔无畏的激情与自信便可轻松搞定。事过经年,我的激情、自信还会像当年一样吗?于是,自己又找了时间,安排了班级,彩排了一遍,将发现的诸多问题又进行了调整。
一次盛宴
1218日,市第六中学多媒体教室。当我乘坐早间的公交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抵达这里时,全市的语文教师已经集中在这里了。
教研活动安排了两节公开课,我执教第二节。临上课之前的20分钟,我走进了我的“新学生”的班级,在他们的老师的带领下和学生见面。姚老师说:“刘老师确实有大将风度,马上就开始上课了,现在才来和学生见面。”姚老师已经安排学生进行预习了,她以为我应该早点来和学生见面,或者提前安排一下。我也想,可从乡间赶到时,已经不允许我这样做了。“同学们,下节课站在这里的陌生的我,将和坐在我面前的陌生的你,共同演绎一堂美妙的课……”我自信于自己的普通话和微笑,也自信于自己的板书,虽然我只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从教室的氛围中,我预感到接下来的课堂必将是美妙的。
我把这堂公开课看作一种思想的传达,更看作一次语文教学的盛宴。以前是品尝,现在是掌勺。我要为大家奉上一场绝美的盛宴。
学生入场,播放课件,导入,朗诵,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主展示,归纳生成,拓展训练……一切进行得有条不紊。本来感觉几个难以处理的环节,进行得却异常顺利。学生的素养确实比自己乡间的学生要高一些。笑声、掌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课堂结束后,老师们争相前来拷贝课件,成就感与幸福感猛然袭来,多媒体教室里,盛宴飘香。
一次邀请
接下来举行的座谈,自己第一次成为那个握住麦克风的人,激动中讲得多了一些。备课的前后种种,设计过程中的种种,自己领悟的种种,似乎有很多话想要蹦出来,想要传达。座谈结束后,同来的同事开玩笑说:“说得太多了,最后还邀请人家到我们那儿多指导。谁来咱们这穷乡僻壤啊。”
乡虽偏僻,却不穷困,有我们在乡间踽踽独行。
慕之于小园  
201411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4 14:33 , Processed in 0.06925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