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执拗的教育诗学的去魅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2-3 08:44: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执拗的教育诗学的去魅者




浙江省绍兴县柯桥中学

张红炎



    古人谓:知易行难。在现代化的四面凯歌声中,中国基础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是毋庸置疑的,但许多弊端日渐显露亦是不争的事实。常有一些基层教师在围观者众多响亮的喝彩声中一面对痼疾作出高调甚至放肆的抨击,一面又心安理得地成为所抨击对象的助推者。“形势比人强”、“外圆内方”、“人在江湖,身不由已”、“此一时,彼一时”是其挑落心理包袱的利器,令他们能在知行分裂的背景下,照样左冲右砍,如入无人之境。



    十六年前,我与茅卫东在激烈的争论中相识,之后又在不断的激烈的争论中维持着深厚的友谊。当班主任,上中央电视台做访谈嘉宾,负笈北上供职于一家教育媒体……这些对茅卫东职业生涯产生重大影响的诸事件中,我都是见证人。在我的眼里,茅卫东是一位知行合一的人,勤于动笔,耽于思考,能基本做到言为心声、修辞立其诚。他一向奉“未经审视和批判的生活不值得过”为圭臬,一旦认定的道理又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绝。《心平气和当老师》再现了茅卫东对自己二十年职业生涯的一次庄重的回眸,也堪称当代基础教育的忧思录。



    不过,在说此书之前,我必须先说一下茅卫东去年出版的《重寻教师尊严》一书。在我看来,这两本书可为姊妹篇,《心平气和当老师》重在实践,而《重寻教师尊严》则偏重于思考。书中最重头,最精彩的,也最发人深思的篇什是对教育诗学的反复去魅。教育诗学中有不少属“假、大、空、怪、力、乱、神”之类,一不留神,其“崇高、神奇、高效”等虚幻的光环足以令人意醉神迷,并产生审美层面的晕眩。对晕眩中的亢奋、愉悦的迷恋和上瘾,极易使我们丧失常识层面的研判力。可喜的是,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的茅卫东,尽管也是“桃花源中人”,但他热中有一冷眼,始终闪避晕眩的魅惑。所以,他不断地“向德育发问”,不停地进行“四大教育神话批判”,也从不相信“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谎言”,反复呼吁“别用道德绑架学生”,再三给“无人监考泼冷水”……也是,监考员是考场纪律的维护者,更是公证人。公证人缺位,谁还有资格回应考试是否干净的质疑?



    从骨子里来讲,茅卫东是一名理想主义者。他心目中的校园有那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从容和宁静,特反感“大嗡大轰、架秧子、一哄而上”的浮躁。学校是文化的涵养地和净化器,尤其应是劣质文化、恶质文化的中流砥柱,是社会价值观的批判者和引领者。在整个社会正由法制转入法治的时代,担负培养未来合格公民这一伟大使命的中小学,更应在各个层面体现法治理念。于是,他决不“跪着教书”,反对“校长一怒而新规出”,强调“请保护孩子的爱心”,坚持“至少可以不拖堂”,不认同学校以各种堂皇的借口诱导,逼迫学生让度他们应有的课间活动权、节假日休息权、高考志愿填报的自主权……的确,倡导法治精神,学校里的每一位人首先应是尚游戏精神的游戏中人。



    《心平气和当老师》也用了相当多的篇幅阐释了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商业年息渐浓、良风美俗渐行渐远的当下,这不是老生常谈,是空谷足音。北岛有一句“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正是对谎言泛滥时代锥心泣血的控诉,一名心智健全的青年若非受到太多谎言的欺骗,如何会对妇孺皆知的常识产生这种可怕的迷失和错乱?书中,茅卫东近乎天真地用博弈论进一步畅想:在诚信教育成功实施的未来,所有的公民用诚信约束自己,即是全社会联合博弈的行为。每一个胸无城府,生活简单透明,付出的成本极小,却从人际关系中享受到最大限度的善意。可现实却是:今日的师生无不深陷“囚徒困境”之中,这就是人人想偷跑的原因。他人即地狱的诚信危机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结果,我们一向引以为自豪的“余则成”式的精明丝毫没有成全我们的快乐,恰恰相反,精明的对冲、叠加和相互抵消反而构成了一种最大的不理性:我们在高考这场博弈中多付出了数倍的成本。这就不难理解茅卫东何以极力反对什么“兵法”“葵花宝典”施之于班主任工作之中。兵法崇尚的是“兵以诈立”“兵行诡道”“兵不厌诈”,其与应崇尚诚信的教育根本是两条道上的车。



    孔子云,和而不同。差异化正是每一生命个体价值得以呈现的根本保障,也是价值多元的前提,人的个性是先天、后天诸因素合成的美丽的花朵,而让个性的花朵自由地缩放却是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中的一项伟大的胜利。令茅卫东痛心的是:许多基层教师说话作文,竟千人一腔,尽是些成词滥调。更可悲的是,现在的孩子竟也自觉不自觉地汇入套话、假话、大话连篇的伪写作的洪流中。天南地北的两位名师上同一内容的课,竟连细节也如出一辙。这两位老师面对标准化和流行理念的强势召唤,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放弃个性,自废武功,接受招安!教师们对待个性的态度竟像弗罗姆《逃避自由》一书中人人对待自由的态度。个性被压抑时,整天喊着要强调尊重个性,而一有展示个性的机会,却视之为洪水猛兽。当广大的基层教育工作者纷纷放任趋同的惯性,拼命在流行理念中寻求庇护和安全感时,相信每一位有良知的人,都会像茅卫东一样,忧心忡忡。



    茅卫东可是正宗的绍兴人。他的故乡文化名人灿若星汉,但也是令人胆寒的师爷刀笔吏辈出的地方。刀笔吏那种“笔走偏锋,招招要害”的遗风余韵所及,加之受过严格的哲学学术训练,怀揣辩证法的利器,很易凡事悬高而击。一旦真理在握,便抡起板斧,青红不辨,皂白不分,一律排头砍去。茅卫东一直谨守史学领域知人论事的通则——同情之理解,温婉地“慎思之,明辨之”,不仅心平气和当老师,也心平气和争辩、质疑。

依我视之,两本书后,茅卫东应该不会“挥一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他是执拗的教育诗学的去魅者,更是《皇帝的新装》里的小男孩。他一直将道出常识、道出真相、挖出表层结构潜隐着的密码为已任。所以,他不会一个华丽的转身,随后飘然而去。毕竟在基础教育领域有太多欲揪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的人,也有太多光着身子还自以为穿着华衣锦服的裸奔者……



(此为原文,发表时略有删节)



(《心平气和当老师》,茅卫东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

当当购书地址: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847730



(《重寻教师尊严》,茅卫东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

当当购书地址: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1043870

5#
 楼主| 发表于 2014-2-3 09:08:19 | 只看该作者
我的2013
茅卫东
一晃,又是一年,罗列几件个人大事。
2013考试年
上半年参加了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拿到二级证书。暑期参加职校教师五年一轮的省级培训,内容是职业指导师资格,下半年自然就参加了国家职业指导师二级考试。分数还没出来,估计问题不大。
2013恢复写作
刚到职校那阵子,因为身体原因,除简单写点工作日志,就是整理以前的旧稿出了两本书,很少写稿子。好像是去年吧,一些朋友想起我来,陆续有几个约稿。今年写的东西稍微多一点,特别是下半年,所带班级的学生实习去了,每周只有三个就业班的十二节课,轻松搞定。10月份,除了工作日志外,差不多每天写一篇稿子,多数发在自己的博客上了。刚才数了一下,以能拿到稿费算,今年正好发表文章二十篇。
2013多了几个头衔。
暑假里,浙江教育报邀请了十位中小学教师参加主题为“教师不需要什么”的讨论会,按照编辑的说法,我也算是一个“有想法”的老师。
9月1号,我有了一个“不乖”教师的头衔。(《“不乖” 教师的正能量——海峡两岸30位优秀教师的修炼之道》,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秋节前,承蒙黄耀红兄抬爱,“为先在线”网站为我做了一期“非常教师”。在报社时,我曾设过同名栏目,没想到,几年后我也被视为“非常教师”哈。
11月份,在朋友鼓励下,建了一个名为“教育自由谈”(202017315)的QQ群,我就又有了一个群主的头衔,然后每周三晚上举行一次语音交流活动,到现在已经举行了六次活动。
2013依然抓瞎。
抓瞎,指的是教学。2010年11月到职校,三年时间过去,还是没弄明白这课该怎么上。热门的电视节目,比如《职来职往》、《非诚勿扰》、《爸爸去哪儿》进了课堂,反映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的影片也整片或剪辑出片断给学生看,但学生总是提不起多大兴趣;问学生,你们的梦想是什么,回答是不知道;问学生,希望上课时讨论什么问题,回答是不知道。上课总是鼓励学生发言甚至动员学生自己讲课,可是没什么效果,难得有学生愿意讲出一段完整的话来,更难得有学生愿意自己来讲课。年末时,有个班总算有两个女生做了PPT,算是有个突破。可是,同学在上面展示,大多数同学依然不买账,没有一点好奇,也不给一点面子。这些人,真的贱到只认识鞭子吗?
4#
 楼主| 发表于 2014-2-3 09:05:02 | 只看该作者
论教师学习的姿态(上)
——“茅卫东教育自由谈”之四
茅卫东
一、重建的勇气
我们不得不承认,因为众所周知但不便明说的原因,我们学到的许多知识,特别是人文方面的知识是错误的,是虚假的,是片面的。
比如,……我们却一直被教育要“爱”学生。
接受过这种教育的教师,在工作中真的“爱生如子”了?中国父母绝大多数是不会正确地给予孩子恰当的爱,教师能够爱学生?我不相信。我也从来没有见过哪个同事像爱自己孩子那样爱自己的学生。倒是很多同行像孩子父母那样,借口“为了你好”干出许多伤害孩子幼小心灵的事情。
与其这样,我们不如退后一步,坦然承认“爱”学生太难。这没什么,不“爱”,不等于就是“恨”啊,我们可以“喜欢”,再退一步,不“喜欢”也没什么呀,我们可以“尊重”。我坚持认为,“尊重”学生才是教育的基础和起点,没有尊重,所谓的教育最终只能滑向或是欺骗或是管制。
重建的勇气,就是我们做教师的必须有勇气质疑自己以往接受的教育,质疑那些似乎是天经地义不容置疑的经典和名言,敢于否定自己,断骨重接。
教育,不只是把一些知识教给学生,更重要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最重要的我以为就是质疑和批判精神。身为教师,我们自当有这个意识和能力,这种质疑和批判,完全可以先由自己开始,那就是以重建的心态去学习。
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观点:批判是容易的,建设才是困难的。这又是一句不讲理的话。
所以说,教师学习的姿态,首要的是有重建的勇气。如果固步自封拒绝改变,那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学习发生。
不幸的是,这种情况相当普遍。凡是持有“批判容易建设难”观点的人,我认为都是能够阅读但不会学习的人。
二、成长的需要
学习,也是强大自己内心的最佳途径。
个人观点,绝大多数中国人只有生理的成长,没有心理的成熟。生理的成长是挡不住的,只要不饿死,一个人就会慢慢长大,然后衰弱,最后死亡。每个人不论出身和阅历,生理的成长都是按照这个过程发展的。心理的成熟则要复杂得多,它并不是伴随生理成长而自然成熟的,而是需要父母的抚养、朋友的陪伴、教师的引领和自己的阅历与反省。
有人说中国教育很失败,其实从某个角度来看,中国教育非常成功。直到今天,听话懂事还是很多家长、很多教师、很多老板、很多官员喜欢的一个品质吧?中国文化或者说中国教育非常成功地把一代又一代人塑造成了不审问人生意义、不思考生命本质、不探求自然奥秘,眼睛从来不向内看,只顾挣钱、只顾寻求别人赏识,只顾努力做人上人的“聪明的傻瓜”。这些年流行的心灵鸡汤,就是这些“聪明的傻瓜”最喜欢的精神补品。
……我们很多人嘴长在自己脸上,却一辈子没有说过自己的话;腿长在自己身上,却一辈子没有走过自己的路,我们甚至一辈子都只是在被教育却没有用我们自己的脑袋真正思考过问题。
……
什么是学习?教师的学习,就是要努力发现真正的自己,找回失去的自我。所有以此为目的的努力,才是学习。不然,所谓的学习就只是一具行尸走肉为自己包裹上一层漂亮的裹尸布而已。
三、历史的眼光
……
身为教师,如果我们不懂人类历史的演变,如果我们无法通过学习历史看破现实的愚昧荒诞,如果我们丧失了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追求,那我们所谓的学习就只能是接受“心灵鸡汤”的滋养:顺从现实、在一个极不合理的现实中想尽千方百计用尽各种能说不能说的途径为自己谋求一个不错的位置并沾沾自喜。
然后呢,再次印证鲁迅当年讲过的那句话:中国历史上只有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做稳了奴隶,再弄个奴隶总管当当,这样的人生多有追求多有品位。当不了奴隶总管,就给奴隶总管做个情人,衣食无忧风风光光;没条件给奴隶总管当情人,能成为总管身边一条狗也不赖啊,“跟着你,有肉吃”。
这样的人做了教师,该有多么可怕。我们的孩子,遇上这样的教师,该是多么的不幸。
……
前些时候某一天受刺激了,写了几句话,拿出来再和大家分享一下:
朋友,
即使我们还只能像狗一样活着,
也要记着,
我们是人,
我们不是狗;
朋友,
即使我们不能活到直立行走的那一天,
也要努力尝试着站起来,
为了我们的孩子,
为了我们的孩子明天不用再像狗一样生活!
朋友,
我们的要求并不高,
我们不想成为人上人,
只希望能够自由呼吸;
我们不想成为世界首富,
只希望能够吃得放心;
我们不想称霸世界,
只希望能够自由行走;
我们更不想代言宇宙,
只希望能够说自己想说。
朋友,
我们可以选择顺从,
为自己谋取一点生存空间。
如果有一天,孩子问:
为什么我们活得像一条狗?
我们情何以堪!
我们不该成为吉娃娃取悦于某些所谓的“人”,
即使有机会成为藏獒我们也不稀罕,
我们只想做个人。
为了我们的尊严,
为了孩子的明天,
让我们面对丑陋勇敢地说一声:
“不”!
四、平等的姿态
中国自古就有“外来和尚会念经”一说。现在,外地名师请得不过瘾了,洋师过来传经送宝。谁是领导,谁就有话语权。校长基本上是什么课都会听,什么课都敢评,牛气啊。而上课老师呢,有辩解的机会吗?有辩解的勇气吗?几乎没有吧。谁是名师,谁就有话语权。再烂的课,只要是名师上的,总有人会来一番“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的演绎。
身为教师,如果我们的学习理念还停留在“亲其师,信其道”的水平上,这样的学习是不会有多少实质性收获的。我们应该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那份自觉,认真学习的同时,也要敢于发现问题提出质疑。
……
学习其实是一种交流,产生共鸣是一种愉快的体验,思想碰撞更是令人兴奋的时刻。一个真正的学者,不会把正常的质疑当成对自己的冒犯。或者说,一个把正常的质疑当成对自己冒犯的学者,他其实是宣布了自己学术生涯的终结。
不过,那些名师,大概不算是学术中人吧,所以他们需要普通教师的崇拜,享受甚至鼓励这种崇拜。
对此,我们要警惕。


3#
 楼主| 发表于 2014-2-3 09:02:54 | 只看该作者
我的职校课堂
来看看《爸爸去哪儿》
茅卫东
连续三周给学生看了《爸爸去哪儿》。
以前曾给学生看过《非诚勿扰》、《职来职往》等节目,都是挑选某一集中某一位嘉宾的片断,在观看过程中随时暂停,提出问题,让学生或回答或讨论或模拟。像这样几乎没有暂停,每次连续看两节课的情况以前非常难得。
我为什么这样上课?
原因也简单,因为我已经黔驴技穷,不知道还能用什么课堂组织形式,和学生交流什么教学内容了。
这三个12级的就业班,春招进校时我就给他们上过心理健康课。让他们下楼玩团体游戏,多数学生没有兴趣,有的甚至懒得下楼。课堂上让他们开口,怕是得运用特高科的手段才行。问他们喜欢什么,吃点喝点聊聊天就好。勉强上了两个月的课,新学期不再任课,但据同事说,这几个班的课太难上了,几乎所有上过课的老师都要求调离。
终于过了一年,又轮到我给他们上课了哈。科里安排的课程内容是《现代礼仪》。如果有条件,带学生飞到北京或上海参观一下明珠塔或人民大会堂,去中央音乐学院听一场古典音乐会,到中国大剧院看一出现代话剧,再去皇家粮仓看一回昆曲,在北京王府半岛饭店住上两晚,让他们近距离观察、体验什么是现代礼仪,或许能给学生不小的触动。
可惜没这条件啊。因为不是学校统一的课程,开学几周连教材都没有。根据我自己对学生的了解,大体安排了三个主题:一、为什么我们爱说脏话;二、为什么我们需要懂礼仪;三、我们应该如何讲礼仪。期中考试前完成前面两个,期中考试后重点就是礼仪讲解。
上课形式,主要是影视作品、真人秀节目的片断欣赏,边欣赏边讨论分析。看电影学生很喜欢,发现只是片断很失望,结果就是看个片断还经常被我掐断他们更恼火,讨论时能说上两句的很少,能说出几个关键词就很不错了。勉强过了期中考试,实在不知道该如何上课了。问几个班主任,也是没辙,说学生就是这样,什么课也没兴趣。
天无绝人之路。前些天有一次上课时,有学生建议看《爸爸去哪儿》,韩国引进的真人秀节目,超好看的。课后,她还主动把自己下载的几集节目送我拷贝。
回办公室看了几集,决定以后几周上课就给学生看这个节目了。每集不含广告大约80分钟,只好可以放两节课。第12周看了前两集,课堂气氛超好,有的班以前上课看个电影都能睡下十几个学生,看《爸爸去哪儿》,没人睡觉了,不时发出笑声。中间又没掐断,他们看得很过瘾。
上周,看3、4两集,开始有分歧了。有学生说韩国版的更好看,有人想看最新一集。众口难调,这个早有心理准备,还是按部就班一集集看下去合适,有一些学生心不在焉了。
今天(第14周)再看,开始有学生睡觉、玩手机、顾自聊天,不过总体上还是比以前上课纪律好点。到下周(第15周),可以把已经播出的几集节目全部重看一遍,第一季也差不多结束了。再以后,有兴趣的自己回家看,我得讲点自己准备的内容了。
花这么多时间让学生看《爸爸去哪儿》,这个节目到底好在哪里?
天真可爱。
节目中那五个孩子,最大的郭子睿六岁,最小的王诗龄四岁,家庭条件优越,都还不会装。他们的爸爸在镜头面前会有所顾忌,比如田亮在开始搞不定女儿时说自己在节目中有很多束缚,要做一个“慈祥的爸爸”。而孩子们不会,他们会抠脚趾,会说爸爸像猪一样打呼噜,会说哭就哭没有不用担心毁了自己的形象。当然,他们也会毫不掩饰表现对父亲的依恋,会稚声稚气地对老爷爷说“你在家要好好的”,会毫无防范进入大人们设下的孵蛋骗局……
一直认为,喜欢孩子的人内心相对更加的温暖柔软。很多人平时严肃得很,甚至有些冷酷,可是孩子的天真和善良往往能够融化这些人内心的坚冰,前几天刚刚在网上看到一个小故事。
公交车上,一个彪悍男子在抽烟,周围的人敢怒不敢言,一个小孩子拿出一块巧克力走上前去,仰着小脸说:“叔叔,抽烟不好,你吃块巧克力吧?”男子看着孩子的纯真笑脸,不好意思掐灭了烟头。
当然,也有人已经心如磐石:身穿警服居然会狠心把孩子往地上摔;偷窃时发现有婴儿居然下得去杀手。但我想,这般变态至极的人毕竟还是少数,多数人还是会喜欢孩子的天真可爱童言无忌。这也是《爸爸去哪儿》开播即热播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父子(女)情深
节目中,田雨橙告诉爸爸田亮的小秘密竟然是祝爸爸生日快乐,让田亮在后来看节目时禁不住眼中含泪;而田亮在女儿要求单独滑沙时,既担心女儿安全又不想女儿失望,最后悄悄拉着沙撬跟在后面飞跑,直到确定安全了才放手。王诗龄不顾同伴反对,因为“爸爸爱吃”所以坚持为爸爸要来辣椒;小Kimi不能理解游戏,为自己不能选自己的爸爸而伤心痛苦瘫倒在林志颖怀中;林志颖对小Kimi的理解和呵护,让人对这位单亲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年轻父亲刮目相看。郭子睿一遍一遍给父亲擦脸,让郭涛倍感幸福和温暖;而郭涛为了不让孩子失望,在众人满载而归之后独自留在湖中捞鱼。身为国际名模张亮一次次扛起儿子天天,天天的“只要你能陪着我就行”、“对不起爸爸,又让爸爸担心了”也一次次让张亮感到欣慰。
谁没有过童年,不论幸福还是遗憾。看人家父子(女)情深,或者重新回味已经深埋心底的甜蜜,或者换位思考学习照顾身边的人,都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笑料不断
Kimi躺在床上等爸爸,无聊中爬起来哼着即兴创作的小曲,在床上一圈一圈绕个不停,让人忍俊不禁;
菜市场买菜卖菜砍价很正常。王岳伦买菜也砍价,只是人家往低里砍,王导往高里喊。摊主出价“四块”,他要求“四块五”。父亲与众不同,女儿也不同凡响,人家海边是钓鱼,王诗龄非要钓摄像叔叔。父女俩乐翻观众无数。
瞪眼比拼选房子。张亮好不容易流着泪赢得第二选择权,天天却抽了条件最差连自来水都没有的五号房,做父亲的只好以“孩子喜欢就好”自我安慰。
还有那些后期制作的卖荫独白,诸如“今天不宜出门”、
……
职校生活太无聊,特别是外贸专业的学生,一群本来就不爱学习不会学习的人却整天待在教室里,想想也确实难为了他们。看看这个节目,乐一乐,放松一下,也挺好的。
悄悄成长
在憧憬、欢笑、哭闹、尝试、思考、冲突、互助中,孩子们悄悄地成长着。虽然第一季节目时间跨度并不是很大,但五位孩子的成长还是观众有目共睹的。
Kimi终于能够不需要爸爸的陪伴独立完成一项任务了。
田雨橙从一个随时随地都能上演一出哭戏的悲情女孩瞬间成长为一个小小女汉子,居然能够返身去接累坏了的天天哥哥。
郭子睿越来越有哥哥风范,能够帮着大人照顾弟弟妹妹,全然没有很多独生子女身上那种的娇气蛮横。
天天从一开始哭闹着拒绝入住旧房子,到后来主动选择众人都不看好的旧房子,理由竟然是为爸爸选择他喜欢的房子。
王诗龄和田雨橙有了点冲突。小小的王诗龄很纠结,各种讨好求和解,最后俩人拥抱合好,很是感人。
孩子们在成长,父亲们也在成长。王岳伦会给女儿梳辫子了;田亮和女儿有了真正的交流和沟通;除张亮这个大厨外,其他四位父亲的厨艺都有了提高,至少不会像开始那样手足无措了吧。
如果他们有心,除了开怀大笑之外,或许多少能对成长有所感悟:比如分享能够让自己找到朋友,帮助别人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做错了事情应该真诚道歉,原谅别人也是让自己解脱……如果有学生能够想得更远,想到五年、十年以后,这个节目或许也是一堂教他们为人父母的启蒙课。
即使他们只是觉得节目挺逗,好玩,也没什么。与其从早到晚无聊得要死,在我的课堂上开开心心一回,有什么不好呢?
就给他们看完第一季吧。
2#
 楼主| 发表于 2014-2-3 08:58:49 | 只看该作者
一个政治教师:能有怎样的“个性”?
——走进茅卫东先生的教育生活
作者 / 黄耀红


  在中国,不知到底有多少“卫东”,有多少枚这种“六十年代下的蛋”?
  不过,名为“卫东”,偏偏又教“政治”的老师,恐怕不会太多。
  可以肯定,在浙江绍兴,政治教师茅卫东是特立独行的那一个。
  大概是2002年左右,成千上万的优秀教师相遇于虚拟的人海。至今,有两个教师网络平台成为很多人的共同怀念。一个叫K12,一个叫教育在线。那时,尚没有碎片化的微博与微信,还处在BBS的早春。
  茅卫东说,他曾是K12上的一个“斑竹”,隐隐约约有点印象。
  四川李玉龙当年以其主题策划而赢过目光的《教师之友》,慧眼识珠,发表过茅卫东的长篇教育叙事,说起来,也似曾相识。
  文字里的相见,其实都是一种神遇。茅卫东的存在,只在一种意念里,正如时光的那些隐约和恍惚。
  后来,茅卫东从绍兴而入京城,供职于《中国教师报》。
  我无缘知悉这些变化,直至有一年,他来湖南桃源采访兼演讲,由林溪女士牵线,在长沙梦泽园之竹淇茶馆,才见到了真实的卫东。
  低调而谦和,含蓄而内蕴。
  到了2008年,正是我开始以一个所谓教育学博士的身份去一线小学上语文课的时候,因为一篇《春夜喜雨》的教学实录评论,茅卫东成为我的“假想敌”。他真诚地为我的教学实寻录“挑刺”,我亦天真的一一为之辩护。
  无论力度如何,至少,彼此都很真诚。
  君子,和而不同。至少,不做同而不和的小人。
  纯正的学术批评,其实是最深的了解与知音。不一致的观点,最能见证思想的繁荣。我们没有因此而给茅卫东发过一个信息,哪怕是QQ上一句留言。
  但,我敬重茅卫东,亦如他对我。我们在各自的著述里,都收录有这个案例。
  今天读他的叙事,才知道:茅卫东曾如此回避师范,最终却上了浙江师大政教系。这是众多乡下孩子的不可把握的命定。
  在中学,无论是怎样的名校,做一名政治教师,似乎不会是一种美妙的生活。
  我们自己,就是这样看过来的。
  你今天想想,哪个人的记忆里,会有一堂生动而可爱的政治课?哪个政治教师的言说与思维,不曾是那样熟悉得近乎陌生?
  很多时候,我们在背着所谓的填空、简答、论述题要点之时,年青的心头,所生出的何止是茫然,何止是抗拒,那甚至是一种莫名的恨。如果它不能竞换为那钢性的“分数”,这门学科到底还有什么样的力量?我们甚至将年龄稍大的政治女教师,冠以“马列主义老太太”而表达自己的悲悯。
  为什么如此灰扑扑的面相?
  是政治异化了我们,还是我们异化了政治?
  为什么我们的德育,我们的哲学,我们的政治,会变得如此教条如此陌生如此望而生畏呢?
  你若想不明白,不要紧,毕竟中小学时代终将过去。
  而如果以此为生的政治教师呢?他们如何重视发现自己的学科,自己的课程,自己的教师人生?
  苏格拉底说,不经审慎的生活,是不值得一过的。
  在茅卫东叙写的经历、故事与思索中,我们看到一个胸怀理想的青年内心的迷悯、坚忍与光明,听到他对于教育的反思与追问,看到他文字里呈现的中国教育真实与生动的教育图景或教育生态。
  而这一切,源于茅卫东的真与城,源于他的审问与明辩,慎思与笃行。
  我想,无论世事如何如浮云翻滚,他的内心有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心灵的风景。
  他的坚守,他的离开,他的回归。每一次选择里,其底色都是他理想的牵引,如牵牛花一样的蔓延在他的窗台。
  可以想象他的理想困惑,正如可以想象他在拼高考分数上的“成功”。
  理解他在学生面前的“好说话”,更激赏他的《向德育发问》。
  欣赏他将心理健康引入政治的自觉,更赞美他以呐喊的方式将“把人当人看”的当成一则教育常识。
  让神话退出学校,将教师请下神坛。
  茅卫东的低调里,其实有最牛逼的思想拷问。
  懂了吗?在这样的世道里,一个教师的个性,不是一束鲜花,而是一捧荆棘。
  在茅卫东这里,才看到一个政治教师的可爱与生动,看到他作为教师、作为人的内省与发问。
  茅卫东由“北飘”回到家乡,由普高进入职高,这是他的选择,他的思考用不着任何功利的评论。他压根就不是一个功利的人。
  作为读者,我感谢他描述了当下职教的真实生态,特别是那些学生的精神处境。比如好吃,贪玩,自卑,散漫,虚无。
  对一个教师来说,这是每日的面对,或许是一种痛苦。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呢?
  然而,谁又能说,他们可以边缘化?
  越是这样的生态里,越呼唤一种真实的教育和改变。
  正如学生所言,幸好有你。
  以茅卫东自身的优秀与担当,他的回归,他的选择里,依然有着理想的光辉,穿过世俗的美丽光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5:05 , Processed in 0.06502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