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09|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欢迎《小学生学习报》高-中-低-三个版别主编老师登陆本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14 14:16: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湖北[管季超工作室]-《教师之友网》公益服务学术网站
热烈欢迎


河南教育报刊社《小学生学习报》高-中-低-三个版别的主编老师
注册登陆本站!



=已按贵报主编要求,将三个版别的主编设为本栏版主,方便与【基地】校老师们交流!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 ... =3&extra=#pid158352
已看到25楼低段版赵主编的评报建议。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相关要求
总目标中的第七点: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
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第二学段(3~4年级)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第三学段(5~6年级)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第四学段(7~9年级)
课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我们看到
新课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虽然是最低标准,但如果按普通书10万字计算的话,9年才阅读40本书!
教学建议中关于阅读的建议是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还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还应注意学主阅读时的心理卫生和用眼卫生。



15#
发表于 2014-3-25 10:13:27 | 只看该作者
==如果:


1,如果你要了解《小学生学习报》湖北读报评报基地校[班]的动态,请到这里[实名注册]: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311



2,如果你是家长/学生,想与《小学生学习报》编辑直接对话,讨论问题,请到这里[网名注册亦可]: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87



3,如果你愿意以网络呈现方式记录你的课外阅读指导的教学实验,请到这里[建议实名注册]: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94



4,如果以校为单位上传学生习作,[管季超工作室]最少有3个网可提供给你网络发表途径[均请实名注册]: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308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64

http://xnjyw.haotui.com/forum-13-1.html


5,如果你要了解[管季超工作室]四大网媒的分工,请耐心看完这个帖子: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8004&extra=page%3D1&_dsign=f4f51ff0



6,如果你是教师达人或想向我们推荐,请在这个专栏实名注册后发言: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93




14#
发表于 2014-3-25 10:12:38 | 只看该作者
==如果:


1,如果你要了解《小学生学习报》湖北读报评报基地校[班]的动态,请到这里[实名注册]: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311



2,如果你是家长/学生,想与《小学生学习报》编辑直接对话,讨论问题,请到这里[网名注册亦可]: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87



3,如果你愿意以网络呈现方式记录你的课外阅读指导的教学实验,请到这里[建议实名注册]: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94



4,如果以校为单位上传学生习作,[管季超工作室]最少有3个网可提供给你网络发表途径[均请实名注册]: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308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64

http://xnjyw.haotui.com/forum-13-1.html


5,如果你要了解[管季超工作室]四大网媒的分工,请耐心看完这个帖子: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8004&extra=page%3D1&_dsign=f4f51ff0



6,如果你是教师达人或想向我们推荐,请在这个专栏实名注册后发言: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93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3-22 12:02:43 | 只看该作者
     [评报活动对促进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提升的影响]
                                               网络课题
                               开 题 说 明



一、课题缘起:http://www.jszywz.com/thread-70667-1-1.html
答:为了推进读报评报活动扎实开展,特开设此课题研究专帖区。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94着重记录该课题研究的真实研究过程。
      主要以图片/老师学生和家长的评报稿相关习作等‘过程性’素材为主。


二、该课题为什么特别强调‘过程性’‘真实’和‘及时呈现相关图文素材’?
答:所谓的“愚者千虑,终有一得,智者千虑,终有一失”,也许你没有想到的,就是别人一直在坚持的。把研究的过程详细发上来,就是便于集大家的智慧,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困惑,同时,也能让大家在自己的得失中得到提高,借鉴自己优秀的做法。


三、开设该网络课题研究的目的何在?
答:1,推动评报活动的扎实进行;2,思考研究探索课外阅读指导问题/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问题/习作教学中的‘以读促写’等问题。

四、怎样认识该网络课题研究?具体怎样操作?
答:
1,认识问题:
     这既是个挑战,又对各[评报基地校]的研究能力是个检验。为什么这么说呢?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0688&extra=page%3D1&_dsign=e679ff43现在的教育课题研究遍天飞,可相当一部分研究是拼凑的,是嫁接的。相当一部分不敢在阳光下显身,就是因为过程不详细,资料不真实。可如果我们敢于把研究的过程一步一步都晒出来,就证实这个研究切实是我们真实的研究过程,是真实研究过程的再现。这对对参与者来说,就是个挑战,敢不敢在这里做,就是敢不敢从事真正的教育研究。敢不敢把真实过程晾出来,就是敢不敢不拼凑,不嫁接,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学研究。

2,操作很简单:
==[评报基地校]指导教师以实名在《师慧园》注册===》开出自己的研究素材积累专帖===》及时在本专帖你个人专帖里发出一切与本‘课题’相关的图文素材[师生的均可]====》可及时在自己的专帖里记录星星点点的思考====》也可‘串门’到其他教师帖后讨论评点

五,研究周期及成果呈现:
1,研究周期:初定为半年。
2,成果呈现方式:以所有参与该课题教师合写[均署名]一篇《研究报告发表于网媒纸媒的方式呈现。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8004&extra=page%3D1&_dsign=f4f51ff0
                                                                     孝感市孝南区教学研究室小学语文教研员-管季超 ,2014,3,


12#
发表于 2014-3-19 09:07:49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0422&extra=page%3D1&_dsign=20dd7a37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0422&extra=page%3D1&_dsign=20dd7a37
=管季超先生:

          您好!

          我报高中低三个版别主编的评报建议帖已在此链各楼发齐。请您提醒【基地】校老师们看看,作个参考。
          老师们完全可以用他们认为更好的方式,别样的角度评报!
              谢谢您和小王主任所做的组织工作。祝您早日康复!!

                                                   《小学生学习报》编辑部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3-15 14:25:26 | 只看该作者
孝感美食之完全指南, 吃在孝感~~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655877.html
前言:吃在孝感这个帖子是俺最早在老孝感论坛上发现的,当时是很多网友都各自对吃在孝感的看法和推荐,综合起来后还不是很多,后发表在孝感广电论坛上,经过更多的网友的推荐后更加完善,几年下来可以说集成了孝感吃的大成,哈哈,这个由很多热心网友集成的帖子一直很受网友的欢迎,人气曾达到11070次,希望在槐荫论坛这里,更多的网友能推荐在孝感更好的饮食场所,俺会尽快更新添加进去~

1。解放西街的包子,皮薄汁多,肉厚,老面发的,百吃不腻。挨着的一家的三鲜粉,味道不多。枚宁关热干面,一块钱一碗,竟然还有一大勺炸酱。味道也不错,分量也足,吃完了还可以问老板要一碗海带汤,一块钱也可以吃的有滋有味。所以值得推荐!文化路竹林圆一侧的一家烧饼店可以,外焦里嫩,个人觉得猪油的比较好吃

2。要说烧饼,在和圣名品旁边得最好吃了~在文化路得竹林园对面得巷子里头得一家搞烧柴鱼的一家小吃不错~三元井的鸡爪,先卤后炸,入味也烂,进口就化,我一口气可以吃好几串,而且速度飞快,常常有朋友掐表看我的速度。后来被他们封一雅号“爪圣”!值得推荐。其实那里的绿豆汤味道也非常不错,我们去吃东西的时候常常点一“桶”绿豆汤,可见魅力非常!地址:卧龙银行门口!通常是在下午5,6点开集

3。玉泉南路,*近职业技术学院的地方,有很多流动的摊点,其中有两家做白吉肉夹馍的。一块钱一个,要肥吃肥要瘦吃瘦,由你点,里面可以搁点儿香菜呀,小葱呀什么的。比实验小学那里的便宜也好吃。给各位提个醒,那里硬币纸币都收,呵呵~!另外那里馒头夹鸡蛋味道也不错|

4。介绍小炒:师专那里的翰林,米酒馆二楼,园林路的汉川都是吃家常菜的地方,而且都是价格便宜,味道不错~!不要给我讲老赖酱板鸭~!偶的口水已经将我淹,其实论酱板鸭,我家附近有一家也可以和老赖的一博的,九真菜场的拐角一家那家的酱板鸭也是每天都供不应求,要比老赖的便宜很多!

5。不晓得你们有没有人知道文昌中学旁边那个烤肉串的婆婆。她那的肉串和臭干子不错哦!听说某某人是从小学就开始吃那个婆婆的东西。熊本拉面馆的拉面第一次吃觉得还行,再吃就觉得腻了,狮王的菜做的还行,三五的徒有其名,嘻嘻,小蓝鲸的偶没吃过,小吃类的就吃过几次烧烤,还行,米酒绝对正宗,不过还是觉得太腻,总之,孝感吃的DD还不错啊!

6。下面推荐一个大家不熟悉但好吃的东西,羹粉!地址环城路老新华派出所对面,挑水街口斜对面,一个旧瓦房里面有一家炸油条和一个卖羹粉的。将油条泡到羹粉里边吃边喝,酣畅淋漓。

7。长征一路东的烧饼好吃,就是在规划设计院门口的,是个地道的河南人做的烧饼!5毛钱一个,一块前两个,三个就是一块五啦,四个当然就是两块了,五个就是两块五了,六个就是8块了,7个就不要钱了,8个你就撑死了,9个你就长的象个烧饼了!

8。仙女路的虾子排挡的烧龙虾味道不错,不过他那里生意爆好,要去的话就要趁早,晚了就没位子咯。明星艺术幼儿园门口佳宜酒家的鸭头,鸭脖,等都蛮好吃,中山街锐锐酒家的蒸肉蛮好吃,还有老一中门口一家绿豆汤和果冻凉粉蛮好喝的,再就是小东门口上一家回民搞的羊肉饺子和羊排锅仔都蛮爽。(怕羊肉那种味的同志还是不去为好)

9。.在城站路乾坤酒店对面的孝棉集团里面有个小吃城.里面东西特好吃噢.....而且价格便宜.HOHO~~~

10.我觉得小蓝鲸比狮王味道好。乾坤虽然也不错,可是贵了点。另外,我觉得我们学校这边凯亚比翰林的味道好些,价钱也合理。我很赞成楼主的解放街的包子和仙女路的虾子好吃,我虽然住在园林路,可偶尔还专门跑去解放街买包子吃。仙女路的全虾比虾球好吃。

11,我再补充几点,烧烤要数从文化路到园林路那巷子里面几家,味道都很不错,特别是那的烤的土豆片比别的地方好吃.喝茶的话现在不要去竹林园了,那越来越差了,自我感觉时光倒流比加州的饮品要好一点点,但加州的吃的东东要强些。金色时光去得不多,觉得那比加州和时光便宜,可是环境没那2个地方好。包房的音响效果都还不错。还有啊楼主,现在肉夹馒长价了,没有1块钱一个的了

12.我也觉得时光倒流的饮料比加洲的要好。味道正一些。加洲阳光的煲仔饭比时光倒流的要好吃些。我觉得金色时光的不么样,去了一次都不想去了。没什么意思,在加洲阳光吃煲仔饭还送一杯红酒(这个红酒蛮好喝的,甜甜的味道象饮料)。品着红酒吃着煲仔饭别有一番情调!丹尼斯也有煲仔饭,我吃过,十元钱一份,没有加洲阳光的煲仔大。我吃的是鱼香肉丝的煲仔饭,味道还不错.其实丹尼斯的小吃既实惠又卫生.主要是环境蛮干净.比米酒馆强多啦!

13.我觉得吃贵在一种心情,尤其是看和什么人在一起吃。如果一个人吃。再好吃的东西吃起来也会很乏味的。我也是蛮喜欢吃的。当我食用一种美味的时候可以暂时忘记烦恼,沉浸在吃的乐趣中。我觉得在孝吃烧烤的话。在市实验小学那,有几家新疆人在那烤的羊肉串和牛筋蛮好吃味道比较纯正。而且肉也比较多~

14,金狮新推出的湖南菜我吃过的。真的不么样!最好不要去吃!另外金狮在文化路竹林员隔壁开的那个美乐福快餐,还可以觉得,味道还行,稍微有点贵,环境也不错!长征一路和宇济商贸城里汉川人开的小酒店里的蒸鳝和盘鳝都还不错,而且价格也不是很贵

15.在推荐点,玉泉南路尽头有家烧烤店,臭甘子、烤鸡爪、烤鱼都很不错,我每天几乎都和女朋友一起去,当然最吸引我的还是那份油煎大虾,都快吃上瘾了,竹缘面包房(园林路菜场旁边的)对面的鸡汤粉、原汤馄饨不错,一宫菜场(孝感学院旁边)有一家饺子炸的很有特色,园林路菜场口的九九鸭脖、鸭掌的牛杂面也够味!

16.竹林园那里的是猪油饼子吧!还有园林路的露珠水饺,原后湖公园那里的肉夹馍(现在不知道搬哪里了),长征路和园林路交汇处的鸡爪也不错!在学院门前,出大门右转!!走十五米开了一家店,那里的小面包特香,而且特别便宜,1块钱可以买5个呢!去买的人可多了!我跟大家介绍一下,在学院门口一出来,往左转的巷子里,那里的早点还搞的不错。。特别是那的三鲜粉,味道一级棒~~

17。鸭脑袋原来总觉得有点可怕 没什么吃的东西 今天买了些武汉九九的鸭脑袋 觉得还是很好吃的 有点辣 味道很好 另外理丝小区的肖记面食真的不错哈 最近经常不远万里跑的去吃热干面 那里的黄豆真好吃 还有理丝小区的韩国馒头还可以 1块钱4个 和小面包样的。挺好吃的

18. 我喜欢一家小夫妻俩开的安庆混沌,经常在机关幼儿园附近,现在放假了,就在园林路就是远洋的对面出摊了.它的混沌皮薄味鲜,加了虾米,服务也很热情,我推荐吃女主人煮的,比她LG下的好吃.

一转身,就是萧记,他的炸酱面最好吃,其他的一般,而且有点贵,我每次一碗吃不完,要硬是吃完了,就别想吃午饭了.

19,竹林园这段时间早餐挺火的,每次我去生意好的不得了.离我们单位近,我进去过几次.环境还可以,比吃路边摊感觉要好,虽然味道一般.有个油炸小面窝,1块钱5个,别人推荐给我,可能是我早上不习惯吃油的,所以觉得一般.有一点不同意,煲仔饭丹尼斯不好吃。还是园林北路的西餐厅的煲仔饭好吃,味正,油多,焦些,肉多些,

20,在我印象中最好吃的小吃,是长征一路靠近园林路一排早点摊档中,有一家专门做线粉包子的,好吃的没法说了!每天早上都是很多人围着蒸锅排队,店主一说好了,大家立刻狂抢,一般8:30就买不到了!遗憾的是,这个店后来不知道搬到哪里去了。宇济商贸城的湘邻酒家干锅剁椒鱼头做的不错~枚林观职院老大门旁边的一家热干面馆,那里的热干面的确是一绝,感觉比武汉的热干面都好吃。当年是我的“每早一碗”,比其他地方贵,1.5元,化工厂一带的其他早点摊主都放出风来说那家热干面里放了罂粟壳~~~不过今年夏天回孝感时再去,感觉那个店的热干面已经再也不好吃了——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哪里的热干面已经不再放罂粟壳了,又或者当天给我煮面的人不是老板而是老板娘吧——至今还不甘心啦!

21。挑水街在老卫校那,羹粉我吃过,一个字“绝“!~还有个好吃的不知道有没有人记得,叫什么‘油灯’(音译),小时候吃过!~我看了半天不知道那里的鱼做的可以啊~~文化路东路王中王的三鲜水饺很不错,个大味美,北方风味。

简爱的煲仔饭好香,米饭颗颗分明,既不太软也不太硬,每一粒都闪烁着酱料和腊味的精华之光,还泛着淡淡的葱香。料也下得很足,每吃一口都能吃到腊味,我们已经吃饱了,却还要撑下去!

22,吃过以前长征路往园林路走那条小街上的“海螺餐厅”吗?小餐馆,夫妻店,招牌菜是油烧大螺丝,25¥/盘,极品!这店现在搬到仙女路那条大排挡里了,摊子在排挡最靠近西北方向的那头(不是靠近城站路那头)

男BOSS烧的其它菜也不错,但没吃过他螺丝的话一定要点一盘。老板娘很和气,印象深刻!现在城里又出了一家做羹粉的,在文昌对面的小路口上(蒸面摊旁边,蒸面难吃,不要冒险!) 做的羹粉味道一般,偏咸

23,为了服务对孝感不大熟悉的DDMM,对胖婆早点面馆的地址进行公布:孝感宾馆斜对面,城里每个出租车司机都知道,这家的牛肉面和热干面都与众不同,非常好吃!瘦肉面也很有特色,最后向GGJJ求助:孝感市内哪还有卖剁馍的?

怀旧:以前实验小学门口很多早点摊,有一个老头做的韭菜馅煎饺好吃,可惜后来修“一条龙”,又改建广场,再也找不到了

24,来孝感时间不长,只去过几个地方,说一下感受:

金师很差,量少味道差人意。除了味精就是鸡精,没意思。德庄也在误导川菜,难道吃到你心口痛就是够麻够辣??小蓝鲸还可以,就是贵,乾坤不要说了,不如个小馆子搞的好吃。和展还没去过,等机会。

94年我第一次来孝感的时候,八里街一个老头的桂花米酒好吃的不得了,现在再也没有吃到那么好吃的米酒了,到处都是拿个大桶装着,要喝的话就搞个塑料封装--烂。

25,园林路里的鸡汤混沌,具体地址是在以前园林路里面的“竹林圆蛋糕房”对面,那蛋糕房不知为什么关门了,但馄饨早点店还在。这家的鸡汤很好喝,很多人吃了馄饨还不满足,另外花10¥单独叫一碗鸡汤喝,嘿嘿~~

广水酒楼的炖钵、海富酒楼的手撕鲶鱼、园林侧路山里人家的孝昌农家肉、德庄的鱼丸算不错啦~~小吃到长征路心连心超市对面那一溜汉川馆子不错~~


26,文化东路的酸辣粉,武汉有好多,但孝感只有这一家,做得还不错
在文化东路中段,靠街南边的小店面
我知道一宫菜场旁边的羹粉很不错啊~~那才是孝感真正的特色哦~~!!
新华街道办事处旁的万福饭店的菜搞得很有特色。
偶认为没有哪个地方的煲仔饭比得上简爱的好吃,从文化路建行那儿进去50米左右。文化路中段的马口蒸蟮也很不错.

27,这段时间刚迷上竹缘旁边的烧饼了,每次上夜班前都跑去买好多。还有,有去中百对面的德庄火锅吃过没,也不错哦。偶也吹一家 在文化東路靠近富康小區 OO六 具體地址忘了 那家麻辣牛骨頭特好吃 是一網友哥哥斷線的風箏(老三)帶我去吃過的後來五就長偷偷溜去吃 吃完還要打包一盤 我的結論是好吃又便宜且不會吃肥人(骨頭嘛)嘿嘿 不過是兩年前的事 不曉得現在還有沒有活在那  打算這次回去要狂去吃的 媽呀  我的口水喔

28 肖记的杂酱面味道还不错。上次有个人说一碗吃不了,其实可以要2元一碗的,还可以送一杯豆浆
十五军幼儿园旁边那个白发老太太卖的米酒(生的)味道 很好,听说早上在一宫菜场内卖。味道绝不比孝感米酒馆差。 那个玉泉路上卖的白吉馍不卫生,奉劝各位千万不要去吃。要吃也行,别忘了吧止泻药带上。

29,前几天晚上和同事去吃夜宵,在孝感学院那里有家烧烤店,就是老校门旁边那个学院邮局对面的那家,鸡爪子还可以,抄粉和炒面很少也很难吃 后湖那边有家叫"康师腐"的小店菜很好吃,价格也合理. 我觉得千江市场里红花酒家的香干子回锅肉还可以

30,中百前面走一点一家叫小雨轩湘菜馆的地方菜做得偷工减料,又贵.
偶的朋友昨天去点了个鱼汤,只见两条小鱼在一大锅清汤里游啊游,上面飘着几片萝卜,如此精致的的鱼儿,朋友们还没偿到鱼的味道,就只剩一锅汤了.园林路有家牛肉面还不错

31,以前我老婆和孩子都喜欢吃石头饼,不知道大家见过没
就是一锅的黑石头,把和的面拧一点进去炒,就成了一个坑坑洼洼的大饼了,5毛钱一个,她能一次吃俩,石头饼到处都是,文昌中学门口,后湖从一条龙进的那个门口,还有孝感学院门口,我经常去园林路的那家,反正那边的臭干子和烤鱼N不错~推荐

32,学院门口又有新惊喜了,前几天过去的时候发现一家,煎饼果子,山东的,个人感觉非常好吃的说。大家可以试下哦。园林路和文化路路口附近,好再来的烧烤一般,但藕汤不错

33,胖婆的热干面最好吃了,但那的牛肉面做的不如以前了。其实从胖婆门口向西走50米有一家面馆,在粮食车队门口,几个MM开的,做的牛肉面很有味道,她的牛肉不是切成片的而是切成丁的,很好吃,不妨去尝一尝。
还有在乾坤斜对面有一家德林酒家,那的炖钵也很有味道
还有现在商都作的菜也很好吃,价格也公道。有一个烤全羊很好吃,放心是很小的羊羔。

34,如果喜欢自己动手``玉泉小学对面有家“青瓦台”有点韩味``可以自己动手烤肉,烤菜~~~~~特别是小馒头烤起来味道不错当然必须配料罗,宇济商贸城的广水酒楼和湘迎人家也不错的!
北门口菜场里面的杜记牛肉面,不是很好找,就在卖鱼卖肉的那,外面是买熟牛肉的台子


35,反正偶去米酒馆只喝米酒,再不然的话就是去吃炒粉。不过现在属于有的时候去二楼,哈哈。。偶对吃的没所谓了,都说哪里好吃,但是也没偿出一个所以然来。。哈哈。味觉迟钝,不过,有人说军民的菜还可以的。。。也就那回事,没发现新意
多少年了,时常想念的味道。学门孝南区实验小学前的萝卜包子,汤家街靠环城路口的菱形烧饼(Sha 角饼子),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尝尝。

36,还有园北路口的包子呀。可别忘了! 今天早上过早的时候想了一下,再推荐两个,就是清真寺对面的新疆羊肉串(最近很少去吃了,主要是被那些新疆小偷搞烦了,看着他们就不爽)还有西安肉夹馍对面晨光餐的猪肝腰花汤(就是当年没建广场时实验小学门口的那条棚子里的,那时她的生意那个火,现在换了地方生意差了许多,不过每天人还是很多,质量也没有什么变化)

37,以前在孝感读书的时候,喜欢跑到长征二路上去买一钵鸭或者鸡,12块,后来涨到15了,很不错,极大的一盆,可以几个GGMM一起热火朝天地吃上一番,通常我们会买点烧烤,馒头之类的做辅料~~
早餐喜欢吃一宫菜场那的炸饺子,面是发得极好的,下入滚烫的油锅里,哗一声就涨开了,胖乎乎,香喷喷的,,,这是个下岗女工开的,动作麻利,人也很热情,肉的6毛,素的5毛,再配上一碗豆腐脑,或者豆浆,恩,一个字:爽!
或者你也可以选择葛粉,第一次吃的时候不太习惯,觉得嘴巴里满是糊糊的东西,但是品品,滋味还是不错的。
去文化路会买路边的包子,不知道是不是特色,反正,感觉还不错,还有楼上诸位说过的那个猪油饼子,虽然知道不利于偶的身材,还是会忍不住去买,那个香啊。。。啧啧。。。。


38,吃堡仔饭最开始是在快可立吃的,当时惊为天人,但是很快,那的堡仔饭就只剩下回忆了。接下来是加洲阳光,不能说不好吃,只是没有让人惊艳的感觉,只能说:just so so。最后说说简爱的堡仔饭,不知道为什么那么有名气,我慕名前去吃过一次,可能那天大厨心情不好,总之:失望。
点心呢,我比较喜欢鑫冠,那的泡芙是偶每次逛街必买的东东~~~口水。。。
米酒馆里的环境可能差了点,但是,米酒跟很多小吃还是可圈可点的~~
再就是仙女路上的排挡,那是公认的好吃~不过做学生时会觉得贵了点~~呵呵~
偶是个超级好吃鬼,在孝感四年就找了四年好吃的~~等我再想起来的时候再汇报~~

39,石头饼我跟我姐两人吃遍全孝感的就只有建设路菜场那家推三轮车摊子的女人做得好吃,在这个摊子对面的空地上冬天经常有家做铁板烧的 ,全孝感只有那一家有铁板煎鸡蛋,N好吃,夏天就是一个老婆婆的凉粉摊子,超好喝,我说这俩摊咋不一起出捏,还有一条龙中间一条子吃麻辣烫的,第一家红豆糊好吃,冬天去了是供不应求,还有园林路商业银行对面的一家做糕饼的弄的烧饼面包好吃,别地方都没那家做的好,不过刚出炉的最好吃,放一晚上就软了,过早的话,文化东路开发区公安分局和基地宿舍区那个门之间一块空地上的东西不错,特别是门面里的那几家,我舅舅吃过一次以后有机会绕圈子也要去那过早~

对了,学院门口有个很不起眼,但是价格还很硬的餐馆:梦圆,很不错,东西分量足,非常好吃~~~~

40,仙女路滴排挡数那家叫刚清滴虾球做滴最好吃哇!毕业滴时候我一好朋友离校回家滴头一天晚上我们俩去刚清(好象是这么写,大概在那排排挡滴中间吧)那里点了两盘!然后红着嘴巴辣滴嘶啦嘶啦滴~无比美好滴回忆!

饼饼宝贝你怎么能忘了说奶茶!唉..我来北京后见着奶茶就要喝,为的就是找一家和学校那家奶茶味道相似的..只可惜啊..让我如此怀念滴就是孝感学院西区大门对面的那家奶茶!!从西区大门出来就能看见,偏右边一点。真是绝啦!我比较喜欢加椰果滴,我几个同学比较喜欢珍珠果,于是后来我就一杯椰果,一杯珍珠果,一杯混着的!哈~才1块钱钱一杯哦~去年冬天回学校的时候又去喝了好多,只可惜那次回去气候不适应晚上睡觉没暖气竟然整凉胃了..上吐下泻..唉..可惜啊!

41,再次强烈推荐一下一宫菜场门口的炸饺子!!太好吃了!!我个人喜欢吃粉条馅的!!HO~以前寝室里滴10个MM们基本上都爱吃,有时派我骑车去买回寝室。一买就是10几个,那个老板人可好了~总是优先给我~哈~那个女老板挺不容易的,一个下岗女工,人特勤快~一般都卖到中午11点~去年回去滴时候她还认出我了,

长征路上有一排汉川小餐馆,其中有一家好象是叫汉川酒家还是汉川餐馆,听我同学说那家生意最好,请我去吃了一回,生意的确好滴惊人。但是因为生意太好,上菜好慢。。盘膳什么滴,味道都不错哇!

42,文昌中学门口出来右转有个小超市,超市门口有个女的做麻辣烫!旁边就是烧烤,我觉得烧烤老板看起来还尖酸,所以总不吃他们滴东东。于是一有时间就跑去吃麻辣烫,她那里滴红薯圆子好好吃哦~不过要碰,碰上了就特别好吃,外酥内嫩~麻辣烫的汤味道调的很好,所以烫出来滴海带藕千张豆泡什么的都好吃,尤其是加上她调的那个糊浆就更好吃咯~然后加上葱花辣椒油和虾米!哇哇哇!又口水了。。

鑫冠...泡芙...老婆饼..生日蛋糕...
竹缘...红豆干柴面包..呜呜呜..想死我了...

那个叫什么啊,发糕?我在孝感就吃了学院门口滴那家一面有壳滴发糕,还是叫米糕?好好吃喔~~
HOHO~口水ing..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1552724.html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1552724.html


孝感的古街幽巷及其历史文化内涵www.xiaonan.gov.cn2013-01-03
作者:朱幼勤

      澴河镇自置治县所在地后遂逐渐发展为一座具有一千余年悠久历史、街巷众多、商业繁荣的县镇。从街巷格局与变迁、趣味与风情、历史与传统、人事与环境、既往与现实,处处透露出孝感古街幽巷历史文化的内涵。了解这些,对于孝感城市景观建设目标定位为具有历史延续感的城市标识性孝文化景观界面;对于区域性气息浓厚、主题鲜明、尺度宜人的休闲观景带,以及一街(巷)一景、一特色组成孝感历史文化展现长廊界点,把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揉为一体,提升孝感市的知名度,提供了翔实的依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现将孝感古街幽巷分述如下:

      一、孝感较古老的街——“九街”以及其以后形成的老街。
      所谓“九街”是指孝感较古老的街。有宪司街、鼓楼街、分司街、跑马街、东河街、西河街、汤家街、北门内正街,西门内(外)正街。
      宋太祖即位第二年(969年)迁县治所在地至澴河镇,以县衙为中心向四周幅射的街巷逐渐增多。(参见《新元史地理志》)。县衙在县城的中心,体现了知县至高无上的封建权威。在县衙大门前形成了一条街称之为宪司街。宪司:指掌管、执行、监督国家宪典、宪章的官衙。这里是指县衙,宪司街因此得名。这条街是县城最古老的街。西至城墙脚下城隍庙,东至天灯街头,全长约150丈。捕署、察院也在这条街与县衙为东邻,关帝庙与县衙为西邻。传说城隍是守护城池的神,民间又认为城隍为冥漠中佑善罚恶主因果报应的神,后唐封为城隍王。明洪武三年(1370年)又正式规定各府州县均建城隍庙。自此以后有县衙必有城隍庙。县府官吏利用百姓对城隍王敬畏心理,以此辅助治理地方。民间对于关羽忠勇仁义很敬重,并加以神化,被尊为关公、关帝、武帝,县城及不少集镇都建有关帝庙。尤其是过节逢时官府或民间前来这两座庙祀奉者接踵而至。明代这条街是主要商业街,直至建国初期,这里仍有不少店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5月15日至9月日寇入侵孝感前,7架日机对孝感城区轮番狂轰滥炸。宪司街多家店铺夷为平地,炸死炸伤数十人,9岁的何大毛被炸死,中山街的胡保正,卖粽子、卖水果、唱皮影者……都在此遇难,有位老婆婆在三元井巷口被敌机俯冲扫射而死。卖小菜的跛子, 他的腿被炸飞挂在电线杆上,血肉模糊,惨不忍睹。此外,王家巷、四姆祠、三元井、文昌殿、北门口、书院街一带也损失惨重。这些街巷亦是市耻历史见证之一。
      天灯街是分司街北口与汤家街北口向东西走向的的一条街。后来民居增多,向东延伸至广储仓(位于东门)。在分司街、宪司街、天灯街三街口立有数丈高的木杆,杆中间系有横木,横木上端挂有灯笼一串,下端系绳,入夜往下放绳燃上灯笼里的蜡烛,再扯绳升起灯笼以供照明俗称天灯,故有天灯街之称。
      旧时民俗有立天灯的习俗。孝感天灯是位于灯街东头积善堂所立,目的是为夜间行人,尤其是为大比之年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去分司街贡院照明。清代科举制度考生参加乡试秀才的那天,都要在寅时赶赴考场集中点卯待考。天是言其高。天灯闪亮的光,有如星月光辉,有文星高照的喻义。后来天灯改用方形玻璃清油灯。因立天灯是善举,故此不少善男信女来善堂捐献清油。天灯是昔日孝感城关街灯之始。
      天灯下也是城关儿童夜后游乐场所。孝感名耆宿张力有《街坊稚儿天灯下戏耍》竹枝节词云:
      借得天灯文运光,
      摸瞎、挡羊、躲迷藏,(昔日儿童常玩的几种游戏)
      夜深戊时忘却归,
      引来爹娘呼儿郎!
      下列两首是儿童在天灯下玩游戏时所唱童谣,为孝感前清末期一位戴姓秀才所提供:
      其一、 学堂歌         
      孝感学生有千员,   
      学外邦,派出洋,
      回国来,兴汉邦!
      其二、 建共和
      孙先生,打满清,
      把汉兴,坐南京
      建共和,是福星。
      可见孝感城关亦有厚重的辛亥革命文化。
      民国七年(1918年)县城有20匹马力柴油机和15千瓦直流发电机各一台供城区官府照明,但不久倒闭。1945年抗战胜利后,有一家名为合记的小型发电厂,但发电量不足,居民大部分仍旧用煤油或清油灯照明,仍未有路灯。直至建国后才有路灯。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天灯街被称为东宪司街,建国后与宪司街合称为解放街,全长达到2华里。
      正对县衙大门口有一条自北至南向的街,称之为鼓楼街,全长约72丈。古代,凡是重要的城镇都建筑有鼓楼,又称谯楼。孝感鼓楼建筑在县衙前南方,离澴河不远处。下层为城堡,上层为两层飞檐壁楼建筑,虽说不能与丽谯之华??北京鼓楼媲美,但十分壮观。直至清光绪时,鼓楼仍然矗立。县城普建鼓楼始于元代。《元史齐履谦传》记载:“又请重建鼓楼,增置更鼓并守漏卒”。自此以后,凡州府县均建有鼓楼。鼓楼主建筑除陈设大鼓一面外,又陈置漏壶。古代直至清末,我国用干支纪时。即将一昼夜按地支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戊、亥十二个时辰,如午时(中午11—13点),子时(晚上23时—1时)等。夜半子时称子夜,也称午夜。每个时辰等于现在的二个小时,一个时辰又分为八刻。一夜又分为五段,用天干甲、乙、丙、丁、戊纪段,即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称为五鼓或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夜间报更的鼓称为“更鼓”。用铜壶漏的水漏的量来计时,设有守漏卒(元明为弓兵,清代为绿营守兵),又称更夫。每更一时辰,黄昏时守漏卒击鼓起更,一夜又分为四点。巡逻街巷的更夫根据鼓楼击鼓所指示的时间打锣一下表一更,敲梆二下表二点,即此时为一更二点。故而鼓楼又称为更鼓楼。清代捕快例行巡逻,更夫也兼有警示之责,在打鼓报更时也不时发出“小心火烛”、“防止盗贼”的喊声。
      此外,鼓楼还有鸣鼓报警的作用。《滑山县志》载:“北魏时,兖州多盗,李崇为刺史,及村设一楼,盗发之处,击鼓报警。”《武昌县志》载“宋薛宣令武昌乡置一楼,盗发伐鼓瞬息遍百里。盖世多盗,弥盗之法莫良乎此,顾后世多仿效之,州县多置鼓楼。”孝感县城南部及东南部是一望无垠的湖泽,多水盗、洪汛,鼓楼有守卒昼夜守望,若发现盗患及洪汛,即击鼓报警。这是鼓楼在古代的又一作用。
     《县志》载:明万历知县薛续茂“年少果锐,邑大治,夜不闭户,牛马露栖。”在他任期内,洪水泛滥,南城墙一处被洪水冲塌,湖垸一片汪洋,他在鼓楼视看灾情,见到此情,深感失职之疚,正欲纵身跳楼殉职,被身旁其嫂拼力拦腰抱住。因其嫂对其有抚育之恩,故随其在任,视之如母,言听计从。在其嫂激励下,精神一振,放弃以死殉职之念,立即投入救灾赈饥之中,身体力行。洪水退后,他为了巩固湖垸提防及城墙,日夜操劳,亦有政绩。“薛知县鼓楼视灾欲殉职,其嫂拦腰相救励志”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孝感鼓楼街原为鼓楼所在地,故名。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易名为府前街。
      在县衙后澴川驿前逐渐有了民居便发展为一条街,称之为洪后街,又名衙后街。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易名为府后街。这条街西起彭家巷东头三阳街,东至北正街。全长约72丈。清雍正元年(1723年)知县金虞将育婴堂由城东节孝祠迁至夏家坊(今属府前街)。大革命时期中共孝感特别支部旧址在府后街刘绍年家中;孝感县总工会旧址在府后街后街3号。
      明清时的县衙座北朝南,是以大堂为中轴的群体建筑。有大堂、二堂、后堂。二堂又称为琴治堂、退思堂、慎思堂,是知县小憩退思之所。《吕氏春秋?察贤》:宓子贱治单父,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其意是宓子贱慎思智明行无过,施仁政,把单父治理得很好。县衙又有“琴堂” 的别称。琴堂通后堂之间有花厅,厅外是庭园。花厅两侧是蓊蓊郁郁的古槐各一株。几级石阶下铺有条石的过道,建有跨过道的牌坊,牌坊中门上楷书“琴堂槐荫” 四字,遒劲有力。槐树右侧有鹅池。明清县衙建筑的古典风格,加上县衙大门前元代建筑的鼓楼声的映衬,这些均与琴堂秀雅幽馨的景致互得益彰,故而旧时的衙后街“琴堂槐荫”遂为“澴川八景”之一。古人有《琴堂槐荫诗》云:
      讼庭清暇鼓摇琴,
      满地高槐散绿荫;
      大署不来无酷吏,
      南薰操罢慰民心。
      中国槐是我国有名的乡土树种。早在周代,它就是官府里的吉祥富贵、尊优的象征。被认为是“灵星之精”,“虚星之精”,不仅神奇异常,还有助于怀来远人、决断诉讼。《周礼秋官》云“槐言之怀也,怀来远人于此,欲与之谋。”《春秋元命苞》云:“树槐听讼其下,”“怀之言归也,情见归实也。”槐树冠大遮荫好,枝条古朴典雅,串串花朵清香。故此民间又有“荫庇群生说,”并被称为槐荫树。这是县衙都要植槐树的来历,亦是民俗凡迁徙他乡的移民临行时要来县衙辞拜槐荫树的来历。孝感城关大都是移民落籍的人口,尤其是“麻城过籍”的人口较多,故此,衙后(街)在明清也被百姓称为槐树街。孝感也有不少以“槐树”称名的村湾。据《汉中秦姓族谱》戴:由官府又一次组织的清同治年间,孝感迁徙至陕西汉中的一支秦姓移民临行时全族人口来槐树街行辞拜之礼。所指的槐树街就是衙后街。
      从澴川驿南过洪后街不远是位于汪公池畔的西湖书院,北通城墙,在向东不远便是北城门处。明代这里大部分为空旷地,遂形成了一条街称为跑马街。
在历史上,孝感县治所在地澴河镇地处水陆交通要道,出北门便有驿道与贯通西北的大驿道相通。古代在驿道上官方设有驿站,宋代直至清代大的驿站又称为铺,小的驿站称为店、墩、。孝感民谚云:“五里一店,十里一铺,”又有“十里一铺,五里一墩,”即是指明至清代朝廷设铺,店(墩)之制。县州府之铺仍称为驿。孝感县治驿站称为澴川驿,在县衙后右侧,明清制大驿站设铺司1人,铺卒1—3人,饲额定马数匹。澴川驿属县治驿站,除设铺司铺卒人数较多以外,饲养的额定马也比其他驿站为之多。
      明清往来于通南北驿道的驿兵,由北城门进入孝感城内这片空旷地,依然是疾马奔驰到达澴川驿才戛然收缰下马,以按时完成传递文书的任务。孝感民谚云:“隔河三里半,打水不相溅。”按明清制:驿卒骑马传邮递时,如遇河流,一里一律低作二里半的路程:民谚又云:“九十当一百,一天跑到黑。”指古桃花驿(今杨店)南到汉口,北到小河各九十里,均要在一天内跑马到达,因那时驿传制度对时速限制很严,驿卒为了不贻误时间,沿路上一直飞马狂飙,已到城内目的地依然疾马如飞。澴川驿饲养的额马,均是经过挑选的良马,驿卒经常在这条路的开阔处遛马,每天还要经过这条开阔路策马出北城门牧马,故而这条路经常是马的嘶鸣声和奔腾的场面不断。
      元代各路州、府皆设书院。明、清书院仍盛。孝感书院设在汪公池畔的跑马街中段。明万历初年,国子监生张翰选在这里设经正书院。嘉靖年间废建西湖书院。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知县梁风翔重建西湖书院。清末废除科举,推行新学。尊圣谕在西湖书院兴办孝感小学堂。清嘉庆丙子、丁丑间(1816?1817年)孝感名人数十人在此设“诗社”,风雅称盛。孝感名士秦应逵(同治甲戊会元、进士及第)卸职回乡后在西湖书院设教育会研究教育辅助教育行政。民国三年(1914年)在西湖书院首创女子小学堂。民国四年(1915年)改为国民学校。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孝感名儒罗素吾等九人创建私立长启澴中学,以书院部分为校舍。近百年来有不少学有所长的人才及对革命作出贡献的人物,均在西湖书院学习过。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跑马街改名为书院街。其东段包括青龙巷全部,旧时跑马街包括洪后街西段部分,全长约81丈 。
      历史上我市处于古驿道交通要冲,古老的驿铺多:也曾是刘秀、黄巢、李自成、太平天国军、捻军、唐赛儿义军……等铁马横戈风沙恶的古战场;位于跑马街的澴川驿又是位于县城的驿站,这些都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西湖书院亦是推行清末张之洞改革教育制度、教育内容的最早学校之一。因此在书院街建设上,应该定位于展现“马文化”和古代书院展现段,使之成为我市又一体现城市历史文化的亮点。
      分司街全长约126丈,从南至北向。试院(又称贡院)设在这条街中段 。科举是读书人步入仕途的阶梯,是县衙重要政务之一,故而称之为分司街。孝感试院最早建于宋代。几经沧桑,金粉彩漆斑驳,彩绘的楼房门壁剥离,后终于拆除,搭盖考棚。高高的牌坊孤零地兀立。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重建试院。分三重,第一重门前照壁书有“腾龙”、“起凤”的匾额;第二重是主体、两侧有钟楼、鼓楼,院内高耸旗杆悬挂五彩“龙凤幡”。试院设文科试场,武科试场设在文科试场南广场上。直到清光绪时依然保持原貌。据《宋史名人传》及《胡氏宗谱》载:经孝感试院考中,最后经殿试,孝感三汊胡家冲湾胡氏一门状元、榜眼、探花五代连冠,令人感佩。清代孝感试院取录秀才达一千余人之多。考中举人者达326人,经殿试进土及第者达81人,其中榜眼1人,会元1人,堪称惟孝有才。
      民国二十九年(1938年),孝感沦陷其间,日伪推行奴化教育成立孝感高级中学,校址在考棚。可是适得其反,师生抗日情绪激昂,高唱流亡曲,散发反日传单,不少学生秘密走向大别山抗日根据地,参加了革命。新中国成立后,1970年成立高级中学,有不少著名学者领导人均毕业于该校。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分司街改名为中山街。
      孝感儒学(内设孔庙),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见《湖广通志》)。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毁于蒙古兵战乱。以后各朝代屡建有毁。明隆庆二年(1568年)知县刘琨以位于南门西处会贞观原址拓展重建。清咸丰元年(1857年)又重建洪水冲毁的儒学。这时候的儒学更为恢宏壮丽。入门立照墙,中为先师堂(大成殿又称圣人殿),神龛上木塑孔子大型彩塑坐像,形象鲜明。两旁各立雕龙立柱上至龛檐。堂前为露台,护以石柱,台下雕龙青石阶。露东的南沿两侧为庑,台下至大成殿为丹墀,丹墀东为名宦乡贤词。其南是泮沼。沼上石拱桥为状元桥。沼周有石栏,沼里植莲。夏日翠绿荷叶如盖,艳丽的荷花婷婷玉立,清香阵阵。这便是成为“澴川八景之一”的“泮沼荷香”。昔日孝感名儒对孝感八景多有诗词传诵。下列《泮沼荷香》即是其一:
      泮池水满碧粼粼,
      露洗高荷绝点尘;
      菡萏繁开香入梦,
      倚栏应有爱莲人。
      棂星门西北部有一棵千年古柏。大成门外有启圣殿。孔子的塑像在全国少见,孝感儒学孔子塑像可与曲阜孔庙塑像媲 美。可惜被毁。民国二十九年(1930年)以儒学为校址,成立了孝感县立中心小学。办学严谨,以“敦品、健体、勤学、复光”为校训。其校歌:“?岭耸秀,?水澄清,文物邦土,气象新。如春芽初发,如朝日初升,蓬蓬勃勃,欣欣向荣我中心!明礼义,知廉耻,以敦吾品;健体魄,勤学问,以立吾身。世界大同,民族待复兴,责任重大,勇猛前进我中心!”现为孝南区实验小学。孝感籍著名的国家领导人郭述申为该校书写校名,该校是不少的著名学者与领导人的母校。
      儒学前有广场称之为儒学场,大革命时期是群众集会场地。
      1911年辛亥革命第二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颁布国历,规定我国采用公元纪年,并与民国纪年同时并行,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但是民间对于公历元旦节并不从其一出现就表示接受。上海光复后的第一年元旦,沪军都督府为推行新国历,通令全市以公历元旦为年节并举行庆祝,这个通令不要说在乡村无理会,就是在市区响应者也寥寥无几,形成不了气候。此后全国各地仍习惯于大年初一为年节。
      孝感民智开通,辛亥革命时期,涌现了不少的革命志士这是推行新国历的有利条件。据《汉口民国日报》载:一九二七年元旦,孝感党部及国民革命军驻军与人民团体“发起于十六年元旦举行集会,以庆祝国历元旦暨北伐军胜利大会”。“商民协会、工会、农会、儿童团等团体至会人民在一万五千以上。”各团体相继发表演说,随即游行,沿途高呼口号,久久不散”。可见这次不仅是孝感首次所举行的大型的群众性的庆祝国历元旦活动而且在全省、全国也是首次。
      儒学场也是百姓春节群众游玩场所。春节期间,店铺、小贩便要在这里摆摊歇担营业。除了传统小食及糕点,转糖画、捏面人外,还有杂耍娱乐。如耍猴把戏、玩杂技、看西洋镜。玩具摊也是最能吸引儿童的地方。摊上所摆的玩具有泥人、面具、木制关刀、木制长枪、飞车、竹笛、璃喇叭、空竹……摊主把空竹抖得嗡嗡的叫,掖着气把琉璃喇叭吹得呜呜的鸣。孝感民谚有:“拜年的有吃喝,儒学场有玩乐。”民国二十二年(1932年)时任县长欧阳洪烈实行“禁政”(禁鸦片、禁睹、禁娼)规范市场,在儒学场首设菜市场。
      儒学两侧逐渐形成了一条从东至西向的一条街,长约72丈,因紧靠澴河(明末清初南门外沙滩尚未形成),位于南门之东,故以河方位命名称为东河街,又称为儒学街。
      近年来从云梦等地发掘的楚墓和古矿冶遗址中,发现楚国竹编物品种繁多,用途广泛,既在日常生活中起重要作用,又是古代手工艺术的珍品。例如作为半装载与提运的竹箢箕、竹筐、竹提篓、竹篮等编织十分精致耐用。秦汉以后竹编物品是楚国编织法的基础上发展的。(参见《考古》1983.3:《楚国的竹编织物》)。可见作为楚地的孝感亦是竹编织物的发源地。孝感民谚云:“金银铜铁锡,木瓦窟石漆,弹篾染画雕,还有酒箍皮”。又云:“竹子只服篾匠盘,劈的篾片像油面”。孝感民谚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自古以来,孝感十八匠艺人很多,也有不少的能工巧匠。明清直到民国,不少篾器匠人到东河街开设作坊。建国后的五十年代,全城的篾器作坊仍集中于此,故而这条街又称为篾货街。孝感民谚云:“篾货街的篾匠真是‘鬼’”,打的板箩能装水”。又有“肖筛子、邓箩筐、曾摇窠、戴竹床”及“周脚 篮、苏背蓬、鲁靠椅、戴蒸笼、还有涂家的放鸭棚”的赞誉。可见那时篾货街的竹编工艺十分高超。
      孝感乡下亦有众多的九佬十八匠。明、清、黄(陂)孝(感)有不少的能工巧匠,在汉口定居开发。汉口著名的商业街—汉正街、黄陂街、以及以行业命名的街港,其业主绝大多数为黄孝人。孝感的手艺人(包括汤家街的匠人)对汉口的开发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见拙文《黄、孝、汉川人在汉口早期的移民开发》见《孝感晚报》)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东河街改名为熊文端街。熊赐覆是清康熙时孝感籍名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很有政绩,为满人接受汉人的文化作出了卓越贡献,是中华文化的功臣(章太炎语)。他的著述颇丰,阐发理学原理透彻,与顾亭林、黄梨洲、王船山齐名,人称熊孝感,卒后赠太子太保衔,谥号文端。建国后这条街改名为新华街。
      西河街是由宪司街西由北弯曲向东与东河街西尾相接的一条街,长约81丈,亦是以澴河及南城门方位命名的街。
      清末民初这条街有多家香铺作坊。著名的恒益当铺也有这条街。昔日西河街自北弯曲向东接自西向东的拐角处,有一座惜字炉。旧时孝感敬惜字纸的习俗很盛,官民凡有字的纸,均要净手恭敬的送往焚烧。私塾、官学、会馆、寺庙、官衙都设有惜字炉。清?罗绪《惜字条规》诗云:“进间字纸藏经同,见者须当赴火中,灰送长流埋净土,后世子孙必昌荣。”直至今各学校教室均置有字纸篓的其习俗并是源于此。   
      这条街是全城最低处,每逢大雨渍水满街。清代流行城关俗语有“抬头三座庙”,又云“两步三幢庙”,“三步两搭桥”。便是指那时候东、西河街庙多桥多。
      西河街向南尽头有?口,是排放城内渍水及窨沟水入澴河的出口。我国商代就开始城市建设,并有地下排水管道的设置。春秋战国时期,燕国下都埋设有陶质圆形下水道,管道径大,两头有牙槽,连接后可防止污水渗漏,设计科学,结构合理。隋唐时,城市街道两侧普遍建有明沟、暗沟(即窨沟)。(《我国古代的城市下水道》吴天修著)。孝感城区腹背皆水,在排水系统设计中,具有滨水城市 的特点:流经城区的小河道起明沟作用又是自然景点。北池、义仓池、东池及与之相连接的小溪河道,将城内东、北两处渍水汇入,再经小河溪道穿城墙脚下孔道流入东护城河汇入?河。汪公池汇入西城渍水经暗沟流入南壕沟边?口汇入西护城河流入澴河。城里暗沟汇入明沟的渍水流入西河街?口处排入?河。
      窨沟?口石盖附近有一陋宅,是楚剧第一真旦白莲花(胡桂香)童年住所。
       汤家街是以姓氏命名的街道 ,北起北正街,与宪司街交汇处,南至东河街,全长81丈。
      《张氏族谱》载:明代称为张家街。由于张姓迁至北郊,汤姓是城郊四大姓,孝感民谚有“东汤、西高、南鲁、北肖。”城郊东汤姓,迁至这条街的较多,故名汤家街。这条街自清代至建国初期是以圆木器作坊集中地。也有不少油漆店,故又称为木器街。
      街中段有一座旌表忠烈的牌坊为青石建筑,横跨街中间,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仍巍然屹立。
      孝感县历史上最早的剧院—六也茶园就在这条街的天后宫内。
      天后宫又称妈祖庙。妈祖是护海女神。妈祖是福建莆田湄洲人,她谙熟水性不仅救助了不少海上溺水者,而且还善活疾病,救治了不少人。殁后为了纪念她助人为乐,仁慈济世的品行把她作为神,建庙供奉。水上民众更是把她作为护海神加以典礼膜拜。元代朝廷加封其为天妃神号。清康熙十九年又封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仁宏普救天妃”。“敕建神祠于湄洲,勒文以纪功德加封天后。”台湾、港、澳、福建等沿海各地遍建妈祖庙(天后宫)。台胞及海外侨胞回大陆或渔民、商船出海之前都要虔诚祭拜妈庙以祈求护佑。2012年台湾护岛(钓鱼列岛)志士将供奉妈祖的小神庙用渔船乘载护送至钓渔鱼岛固定地方供祭,以宣示主权,在钓鱼台岛海域被日寇坚船舰野蛮撞击,渔船受损未果。活激起我中华儿女群情愤慨。
      孝感天后宫是孝感船业所建的庙宇。民国十一年(1922年)福建商人将该庙前面一重租赁作福建会馆。福建会馆在祭拜天后时要在会馆搭台唱戏的娱神活动以使神乐,人也乐。孝感船民江河远行前也要祭拜天后祈祷护佑。
      民国九年(1920年)在天后宫建六也茶园。第二年由武汉青红帮几名头目与高恒春中药店老板合资修建舞台和观众座椅可容纳观众500余人。茶园大门口有二副对联:
      六五凡工四上,入耳皆成佳调;
      也乎之焉矣哉,赏心亦是文章。
      六根未净,六欲未除,听此间暮鼓晨钟,说万法便;
      也不是真,也非是假,愿天下痴男怨女,作如是观。
      此两联分别为前清两位秀才马骏卿,方策所撰书。联中点明天后宫地址及“六也”茶园蕴义,禅意深刻。”六也“取孔子“六也于一治一也”句。孔子曰:“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义。”“六也”有山东济南名播遐迩清代的老字号“者者居”引章据典的妙趣。六也茶园卖座力可观,既演北方京梆、也演过文明戏(话剧),当时著名的“马守义魔术团”也来此演出。邑人段桂芳在孝感所办“汉剧桂字班”的学生也常以此园作实习汇演。后来也演过花鼓戏(后来的楚剧),楚剧第一真旦胡桂香也曾在六也茶园应邀演出。日寇大入举入侵,国难当头、六也茶园倒闭。
      孝感楚剧园也设在原六也茶园附近。孝感民谚云:“花鼓戏一开锣,不是喻老四,就是了张德和。”“董永真遭孽,《路遇》又《分别》”。“四九见人心,恨不得一口?。”“杨绊讨亲,上轿作废。”“哼得三出戏,到老不怄气。”“戏园看戏,万意如意。”“白天辛辛苦苦,夜晚戏园子补”“吃菜要吃白菜心,看戏要看陈苟金。”“吃鸡要吃胯子,看戏要看陈哈子。”“喝汤要喝蹄子汤,看戏要看严汉江”。“看戏都爱看四喜,其实不如罗福礼。”“真旦上了台,犹如七姐下凡来”。“看了胡桂香,犹如喝鸡汤”。诸多孝感方言土语也来源于杂剧及黄孝楚剧。如“杨绊”、“叶五”、“五鬼闹判”等。可见汤家街楚戏园子对城乡观众影响深刻。
      如今这条街经改造扩建,发生了巨大变化,有孝感汉正街之称。
      北正街是以城门方位命名的街。自明正德十年(1514年)开辟北城门后遂形成的一条街,全长约135丈。北城门口是通驿道的出城处。明清直至民初,外地长途贩运府庄白布等传统产品的客商由驿道入北门城内络绎不绝。北正街餐饮旅馆业应运而生。些外,其它行业店铺也栉次鳞比。街两侧店铺前檐悬挂 金色字号匾额,或于大门侧悬挂旗招,大门前陈列形形色色实物幌,五彩缤纷。北正街与宪司街、汤家街交汇处是最早的夜市所在地。清代至民初,入夜孝感名食抄手、油炸干子 、烧饼等经营业主在这里摆摊歇担,直至夜深仍是一片“烛光灯火夜市忙”的景象。
抄手是我国古老的食品之一,称之为馄饨,武汉又称之为水饺、抄手,孝感又称之包面、抄手。《礼记》载:“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谓之馄饨。”隋代馄饨演变为饺子。宋代的馄饨,饺子、都要以面粉,瘦肉为食材。明清北正街是南北驿道往来客商进入城区入店住吃首选落脚地。故此孝感歇后语有“你管(在北门)。”又有民谚云:“北门的汤锅,西门的油?(油条)。”昔日孝感北门口有一家兼营抄手煨汤餐馆很用名气。用砂铫子煨出的猪筒子骨头汤为抄手的汤料,面皮及馅的制作上更为严格讲究、掌握火候得当。为外来客商及市民早点或宵夜的首选小食。孝感城关抄手贩用木扁担挑着担子,一头是长方小柜、抽屉里备有皮儿、馅儿和作料、另一头中汤锅,火门一打锅里的煨好的筒子骨头汤便沸腾起来、现包现吃。北门夜市亦是他歇担经营的场地。孝感楚剧名演员,第一真旦胡桂香夫妇从孝感南乡回县城后,在北门口抄手摊吃完了抄手,摊主执意不收钱,态度诚恳。胡桂香便唱了一段楚戏以作回报,这便引来了倾街群众前来听戏。明洪武三年,随明玉珍义军西征入四川的官兵大都是他的家乡应山以及毗连云梦、安陆、孝感等地的。后来这些孝感籍人在四川定居,并把孝感抄手制作带入了该地,抄手并在四川发展为独树一帜的风味小食。孝感无论城乡,每到腊月,家家户户并要打豆腐、烫豆丝、磨汤元、打糍粑等,这些也是备年习俗之一。还要霉制臭豆腐,臭千张、臭干子、酱豆等,这些作为平日佐饭的食馐。如果和文化联系在一起,古今文化名人赞扬其美味的诗联可信拈来,如古诗:“明言臭干子,入口发异香……珍馐富人趣,野味穷者光;”如对联“可与松花相比美;敢同虾酢做竞争,”横批“臭名远扬”,油炸干子食时佐以辣椒,更是大快朵颐。是孝感老少宵夜最爱吃的风味小吃。孝感儿歌有《油炸干子》:
      油炸干,火炸熄,
      ?吃十块,干着急!
      爹要吃,婆要吃,
      快些炸,带回?!
      昔日位于北正街十字路口处,有一家回民饮食馆牛肉糊汤豆丝、芝麻饼饮誉全城。牛肉糊汤豆丝的制作是:用干豆丝放入冷却的牛骨汤汁中煮沸腾,用文火再煮使之变软,汤汁成糊,加入辣椒,用炒牛肉片作臊,佐以又焦又香的烧饼吃起来蛮带劲。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名播遐迩的“鲁源兴米酒馆”便在这条街开业。该馆经营的米酒,以本地优质糯米为原料,以风窝草制成的“风窝酒曲”酿制而成,米散汁清,味醇甜润。糊汤米酒“色白如芙蓉出水,味香似木樨吐蕊”,均为孝感风味小吃。
      清乾隆时,肖港人赶骡途中被官府拉差打死,其弟、曾九倒穿草鞋上京告御状九年,终于惊动了乾隆帝,为其弟平反,并敕书“骡马不当差”的石碑,又赐给曾家堂匾及铜秤(含公平正义之意)石碑竖立于北门城口。这便是与西门“宋太祖沽酒处”石碑相媲美的人文景观。此后孝感又有《拉驴记》(曾九告御状)的故事。
      孝感民谚云:“金西门、银南门,送官迎府是东门,挑水卖荣小东门,黑漆棺材出学门,杀人放大是北门。”孝感形势巍焕,物产丰富,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北门是县城通往南北驿道的入口,且无沪城河。故而孝感历史上所发生的攻城护城的激烈战争多在北门。北宋末年金兵向中原地区发动了大规模的掠夺战争。孝感守军在北城门溃败,孝感失陷,县治于建炎元年(1127年)(《宋史?地理志》、《嘉庆湖广县志》)移至紫资砦。绍兴四年(1134年)岳飞率军打到湖北、收复了襄阳、随州、孝感等地,驻军武昌。1140年岳家军从鄂州出发大举北伐,直捣黄龙(开封朱仙镇)逃战乱的孝感城关百姓扶老携幼纷纷回到城关。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蒙古灭金后,大举南侵,南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年)忽必烈攻打鄂州(武昌),9月率军渡淮水、沿滠水南下,屯兵黄陂,攻孝感城、破北门,儒学被烧毁。县治又复移至紫资砦。明末李自成、张献忠义军在孝感地域转战十余年。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部将白朗率义军攻破孝感城北门,与义军顽抗的孝感归田官吏程良筹被杀,湖广参正反夏时亨败逃。儒学付之一炬。
      清代,咸丰及同治年间(1854??1868年)十余间,孝感县域是太平天国军及捻军与清军转战之地。孝感县曾被太平军及捻军破北门六次攻克。咸丰四年(1854年)三、四月,湖北九府六十多州县大部分(包括孝感)被太平天国军占领,湘军接着又在长沙之北大败,曾国藩走投无路,跳河自杀救起。一八六0年咸丰十年九月,英王陈玉成率北路军十几万人第二次东征,以横扫千军之势,风驰电掣般越过大别山,于三月十七日攻克蕲水发兵一支,于十八日轻取敌人认为“万不可矢”的黄州随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兵临孝感城。一时之间孝感城内外旗帜如林,营寨罗布,军民汇涌,严重地威迫着清军盘踞的武昌省城。太平天国军攻克孝感后,并在县衙建立了政权。百姓对英王颂声载道,民谣云:
      不怕清军兵马强,
      英王一到即完蛋,
      英王用兵如啸虎,
      清军遇到即死亡。
      我有英王为长城,
      哪怕清军百万兵,
      天朝有将如英王,
      穷人生活有保障。
      杀死清军百万兵,
      从此直入上武昌。
      同治三年(1864年),捻军张宗禹部与太平天国扶王王得才部,尊王赖文光部与太平天国军会合,攻破孝感城北门,知县薛体震、守备汤绍?战死。县治移至青山口。清军彭王麟水师与清军将领李续宾水陆会合反攻,攻打濒临?河的大东门及北门。孝感城攻守战激烈。太平天国军赖文光率军在麻城、黄安、孝感、黄陂屯驻五百里,进逼武汉。一八五三年直至一八六三年天王洪秀全多次派人到湖北武昌一带、收贡收粮,解归天京。恩赏丞相张子朋在黄陂、孝感、德安(安陆),各处打败敌人,胜利地运送粮米二万三千石到天京。其中在孝感所收贡收粮,水路在东门水码头运出,陆路在从北门驿道运出。(参见《胡林翼公抚鄂记》皮明庥《太平天国在湖北》。拙文《太平天国在孝感》,《?河镇考》)
      孝感城北门攻守战死难军民众多,故而孝感民谚有“杀人放火是北门”。
      我省早期的共产党员,大革命时期著名的革命活动家烈士汤经?(1905?1928年)故居在北正街与花园巷交汇处。原北正街13号(区工会左侧)为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宣传家、无产阶级教育家、中央委员、中纪委副书记,胡锡奎(1896??1970年)故居。
      民国十五年(1926年)北伐军进入孝感,拆城墙筑路,北正街及城内主要街巷经过铺修。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0月29日,日寇滕江所属骑兵部队入侵孝感。
      日寇入侵孝感前的1938年5月15日至9月,飞机轮番轰炸孝感城区北正街恒大商铺及周围房屋也被炸毁。孝感沦陷,在日寇血腥统治下,北正街便萧条了。
      建国初,县人民政府改建北正街及城区主要街巷,北正街加宽拉直铺盖水泥路面,旧门面拆除重建,商业经济繁荣起来。近年来,北正街面貌日新月异,已建成市区休闲、购物的第一条步行街。这里商品琳琅满目,人群络绎不绝,聚集如鲫。民初北门外正街形成,便有了北门内正街之称。
      西城门口至西湖桥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人文景观含量亦为之丰富。赵匡胤未登基时漫游鄂北历史名城襄阳之后,南下孝感在位于西湖小桥边一老妪家饮了私酿的陈年?酒,赞不绝口。五代时,朝廷严禁民间酿酒,酒馆纷纷歇业。他登基后第二年,即将县治所在地迁至?河镇。不久又敕令“特宽(孝感)西湖酒禁,仍置万户酒馆”。(即“万户酒法”纳税),此后西湖酒馆又多起来。后他又特地巡幸孝感城,便留下了西湖桥头明月楼前“帝子停骖”及西门城门旁“宋太祖沽酒处”的碑文古迹。西湖桥始建于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年)。明月楼是横跨桥东头两层飞檐楼阁建筑。春天漠漠阴霾欲雨天,在明月楼把酒临风,眺望湖光景色,则喜气洋洋。远处北畔的凌烟堂仿佛披上了朦胧的面纱;近处北畔巍峨矗立的大士阁及白骨塔在氤氲中模糊可见。西北畔是一丛茂密的芦苇。伏倒了芦苇,又悄然兀立,泛着新绿,与旱地相连。西湖通?河的碧清的小河流水在桥下静静淌着,沿岸翠绿垂柳披在一袭长长的乳白色的纱里;岸西绿树环抱的西湖湾掩映在弥漫雾气之中。再向小河入口处眺望,?河西码头樯帆林立,笼罩在??迷雾之中。清末民初孝感著名的方志学家徐焕斗有《春游凌烟堂》诗云:
      漠漠阴霾欲雨天,
      凌烟堂内果凌烟。
      堂外香客笑语喧,
      后院尼人清可怜。
      沿明月楼下众多酒馆糟坊两边并列,直到西门城门口。清代至民初,著名的糟坊酒馆达七家之多。酒馆前立有形如马的特殊招记,含有“帝子 停骖”之意,标记前楷书“闻香下马”及“?酒”二字,招记后书有“知味停车”。每家酒馆大门前摆设有露天桌椅八套,坐满了过往商贩及船帮脚夫,饮着?酒佳酿,在如画的景色中,天风振袖,雁鸟长鸣,芳樽唯恐浅,仿佛在仙境。孝感名儒有诗赞曰:
      高馆临湖旧业荒,
      青帘市岸拂垂杨,
      金舆玉辇无消息,
      犹想当年洒瓮香。
      民初西城门口外附近还有不少家油条、?子店。不少油条店还兼营孝感风味小吃之一??羹粉更是有名气。传说北宋未年,金兵攻破京城汴梁,有一宋姓妇人逃难至?河镇定居,以经营羹粉饮食为业。她用?河胖头鱼烹熬成汁搅入细米粉为羹,再加入米线佐入?花胡椒即成味道鲜美的羹粉,泡入油条啜食之,风味更佳。此外还有一家回民所经营的“炕热馍”店。这是以缸盆内燃板炭烘烤的面饼,形似草鞋,被人称为“草鞋板”。具有色金黄、酥、脆、香、热的特点,亦是孝感别具风味小吃。“西湖酒馆”遂成“?川八景”之一。
      孝感沦陷期间,白骨塔附近也是日寇残杀我抗日军民及无辜百姓的屠场之一。其中新四军7人在这里被日寇用刺刀乱刺 而死,在此活埋砍头者更多。日寇杀人残忍异常,且以杀人取乐,花样翻新。有次在这里杀害一个无故百姓,要他自己拿锹挖坑活埋自已。他挖到中途,剩日寇戏耍取乐之际,扔下铁锹便跑,居然逃脱厄运。日寇骂中国人是支那猪、马路大(木头),可以随意杀害,或作活体实验。
      西城门口附近的白骨塔又是市耻历史的见证之一。自西湖桥东至西城门口所形成的一条街称之为西门外正街,全长约110丈。
      西湖桥向西便是一条驿道通至濒临?河的渡船码头,称之为河口,河口是座古老的渡口。乘木桡船过河到对岸便是至云梦县城、德安、府城(安陆)、应城的驿道。这里是这些地方以及本县西北乡农民商贾进城的唯一要道。
      清咸丰四年(1854年)太平天国军左丞相曾天养率军向荆州、襄阳推进,连克应城、云梦、兵临?河西岸,过河口,经西湖桥,攻克孝感,旋又攻克荆门,并胜利挺进到宜昌。
      西门外正街东段与西城门相接。城门均为瓮门建筑,孝感又俗称为城门洞。西城门洞是西门内、外正街的交汇处。位于城门洞城墙根附近行、铺、店较多,还有饮食店(勤行)包括油条店。这里也是最早的菜市场。著名的梅家肉摊(一刀准)、顺利豆腐摊也在这里。孝感民谚“北门的汤锅,西门的油?(条)”即是指西门外正街西段,也指城门洞的油条铺。此后并形成了城门洞地名。直至民国十五(1926年)孝感城墙被拆除,城门洞旧址仍然是菜市场,及饮食摊集中地。
      西门内正街位于县衙西侧,过城城门口与西门外正街相接。再自北向南与宪司街西端拐角头相交汇,全长约135丈。因这条街位于西门大小码头附近,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又加之西门外正街人文景观含金量丰富,故而中外客商纷纷在此投资开行,本地名商大贾也相继在此设店开铺,使这条街名商巨贾云集,行业齐全,成为全城的商业中心,有“金西门”之称。
      西门内、外正街在陆路交通上位于自西北贯通山陕、襄阳向东西贯通闽粤等地的大驿道的中间地区,孝感北门口又位于自北京南至贯通省城武昌至韶关广州等地的大驿道中间地区。(参见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古代陆路交通驿道的发展》及拙文《孝感古驿道驿站及其史迹》)。在水路上又与西门大、小水码头相毗连。西门大、小码头位于?河与府河多汇处,?河东与长江、汉水洞庭湖沟通,贯?水、北抵大悟山麓的各大水运码头,故此,西门大小码头日间帆樯如林,夜里桅灯似星,每天往来及停泊帆船达千余只,为方圆百里土布,皮花、粮食土产、豆饼菜饼、匹头杂货、川南广货、劈柴、芦苇、煤炭无不在西门码头吞吐。西门内外正街不仅水码头货物而且也是陆路码头货物的集散地。(参见拙文《孝感六城四码头》)
      早在明清便先后有闽、湘、皖、赣、晋、陕等省商界大贾在孝感城设会馆,大量收购孝感传统产品府庄白布、皮棉(脱籽棉花)粮食及其他土特产等并转销客商当地传统物产农副产品。孝感商家尊称他们为财东。其中江西会馆位于西门内正街交汇处。金西门大商富贾云集。孝感三盛??范义盛,邓义盛,刘祥盛原本是外地三位商贩,后来在西门开行设店。由于经营白布、棉花有方而成为名闻遐迩的老字号。西门有儒商之称的孙恒记瓷器店有载重五万斤的大货船运送瓷器于江苏、上海。并在上海设有分店。著名的位于西门的老字号举不胜举诸如布匹、花行:胡永兴、汤德顺、廖荣记等。杂货业:方祥泰、谦和顺、程益兴等。烟草煤油业:福记、叶家烟铺、谢复顺、万盛、正记、昌记等。中药店同寿堂等。国外三大煤油公司亚细亚、美孚、德士古等在西门设有经销部;四大烟草公司纯属外商的有颐中、大美。英商合记蛋厂在西门设庄收购鸡蛋、鸭蛋。位于城门洞附近的汉兴和是孝感毗邻县最大的生猪活羊交易?。此外在西门的钱庄、典当、轧花、船厂、铜铺、牙行、澡堂、酒楼茶馆等各行各业应有尽有。新棉上市西门几家花行日均收购皮棉七千余担本县及毗连县来西门交易府庄白布、印花蓝布的农民少则二、三千人,高峰达万人。(参见刘性初、汤国桢、方敦信《孝感商业史上的金西门》王世伟整理及载于《孝感日报》拙文:《孝感生意经》系列篇)明清直至民初,孝感府庄白布、印花兰布远销山西、陕西、宁夏、内蒙、青海,又转销尼泊尔、波斯(伊朗),以及欧洲。英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在他的作品记述说:英国贵族以穿到中国印花兰布而自豪。(参见南京印花蓝布在欧洲)西门外正街与西门内正街包括城门洞被人习惯合称为“九街”之一。
      孝感论陷后,客商纷纷撤资逃离,本地富户相继奔去外地避难,加之日寇对西门控制及对典当钱庄洗劫,这条街冷落,从此一蹶不振。建国后商业中心转至北正街。
      老孝感城区所谓“九街”也远远不止“九街”。有些街原本较老,但后来冷落,未被人们列入“九街”,随着城区人口增多,扩建新形成的街巷也为之增多。按命名特点分之如下:
一是、按县城方位命名的有如下几条。
      其一,北门外正街:这是位于驿道进入北城门与北门内正街相接的一条街。清未民宅增多,遂形成一条街,直至民国这里依然有不少店铺,其中药铺尤多。历史上攻城略地,北城门外附近民宅多遭兵燹。这条街北端原驿道旁(现人民广场西侧)有古碑。碑基由青石砌成,基上卧有青石雕塑似龟的巨兽称之为??,相传它为龙王第九子,善 负重,故而石碑立于其上。碑上雕刻石檐,碑中间?刻“汉孝子董永故里”楷书。文革期间古碑建筑荡然无存。
      位于北门外正街口有一家潭姓的桃花面熟食店。桃花面是孝感独树一帜的统传饮食,早在清末民初在城里已作为早点或夜宵小食盛行之。其著名的还有冷、李、孙姓等多家。其制法是用手工擀制的面条,白如银丝,在手中抖动韧而不断;面皮薄如纸;在馅制作上尤有特色:将里脊肉置于砧板上用刀背锤拍再边将水点洒肉上,直至成肉泥中搅拌均匀即成。所包出的包面馅多、皮薄、大小一致,包面上皮皱纹有致软硬适宜。锅中水开后,将面条撒入,水沸后再将包面撒入,水开后,将面条、包面捞入碗中,舀入汤水,加入胡椒、味精、食盐、葱花适量,再将切成寸许香干子,芹菜以及黄花小炒作梢子。此时,将捞入碗里的面条用筷、挑起成拱状,包面便泛起面汤中,如朵朵含苞欲放的桃花,与搁入的梢子绿黄相互映衬,形色俱佳,故名桃花面。1958年11月14日,毛泽东主席到湖北农村调研,曾在孝感品尝(桃花面,于是久负盛名的桃花面与麻糖,米酒并列誉为孝感“三宝”)
     现在这条街改建为小商品市场、称之为“一条龙”商业繁荣今非昔比。
      其二、北门后正街。旧孝感县城亲水文化不仅体现在其滨河湖,而且也体现在城内多池塘水溪。较大的池塘有城墙北?台脚下附近的北池,位于城墙东将军台脚下附近的义仓池,位于城墙东?台脚下附近的东池以及位于城墙西?台脚下的汪公池。北池有一条绕墙根与义仓池相通的溪流。北池和溪流岸上绿树成荫,北池东畔胡氏祠东至城墙脚下是一丛林薮,几间瓦屋被绿荫掩映。溪流南段西畔是一片绿茵。春暧燕子花开,碧茵上、溪水岸,碎红一片。溪流至东察院前有一座小石拱桥横跨溪上,清澈的溪水在桥下静静的淌着,池面上破铜钱水草如繁星,浮在水上带刺的芡叶像一面面碧翠圆笠,在叶面旁间或有鲜丽的紫红色芡花亭亭凌于水面,清风乍起,泛起一片碧波。这里亦是城内清静之外。随着北池,义仓池民居逐渐增多,池塘,溪水淤塞,随之便有一条与北门内正街大致平行的街,称之为北门后正街。
      其三,大东门内正街。在大东门内附近建有“孝子董永祠”。原祠中立有董永塑像,堂后为幽静竹园,竹深处建有董永墓。《县志》载:“孝子董永祠最早建于城关北门,明成化年间(1465年)迁至文庙东面,与唐代忠臣张?合祀,改名‘忠孝祠’,明万历年间(1573年),又加入楚国令尹子文合祀,毁于明末。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即建文昌殿西北面立匾为‘孝子 董永祠’,咸丰年间复修,后毁”。
     清咸丰年间(1855年)英国基督教徒杨格非博士被英国基督教会派来中国传教。他在汉口后花楼办起一所诊所(即后来的协和医院)。又于1864年(同治年间)来孝感,在魏家湾首建孝感基督教堂。1893光绪年间至1912年(民国元年)他的继承人,郭理顺先后分别在东门建立起一座教堂、仁济医院及求实小学(现东门中学及原地区卫生学校旧址)。后又在东门东岳庙北抵城墙根建立起孝感乐仁麻疯院。一九四0年(民国三十九年)日寇将几名英国医生和护士长关入上海集中营。该医院瘫痪。现在在孝感涂巷滑石冲麻疯村(即皮肤病防治医院),其前身就是孝感乐仁麻疯病院。1916年(民国五年)又在东门修建了一座大教堂。1938年孝感沦陷,求实小学停办。1948年由“中华基督教会,孝感支部会恢复。1948年不少教师奋赴革命。1949年该校执行中共孝陂县委关于“坚持教学,守护学校”的指示。迎接解放。1950年人民政府将该校改名为“孝感专署直属小学”。
      东门城门濒临万福街码头。时期河故道蜿蜒曲折流经文昌阁前不远地方,逐形成了便于囤集货物的开阔岸地,故此遂发展成为水码头,往来货船大都在这里装卸货物。那时人们用“日有千人拱手,夜有万盏明灯”来形容水运繁荣景象。清末河道改道,万福街码头冷落,又逐形成了有“金西门”之称的西门大、小码头等四码头(实际上是六码头)。
      宋、元、明时期,孝感隶属德安府(现安陆市)清代隶属江汉道此后又称“第五行政督察专区(道、专区行政所在地仍在汉阳县)。”清代省府以及民国道专区官员来孝感视察时都要乘官船至万福水码头落岸,视察完毕后亦要在万福码头乘官船回省、府(或道、专区)。省、府(道、专区)官员来孝感视察时知县均要由东门至万福水码头迎送。故此,孝感民谚有“接官迎府是东门。”
      清代太平天国军恩赏丞相张子朋在黄陂、孝感德安(安陆)等处打败敌人,将所收贡收粮顺利地解运天京(南京),孝感水码头亦是解运之起始地。清将领彭玉麟所率水师与清将领李续宾水陆合击反攻孝感,水师由武昌出发到孝感水码头,攻打东城门,陆师攻打北城门。清咸丰八年(1858年)孝感知县李殿华率团练由万福街水码头乘船出发由府河经黄花涝到汉口后湖(今中心大道)以北市区与府城团练合兵攻打太平天军国,被击败逃回孝感。(参见《胡林翼抚鄂记》)。
      孝感沦陷,城区居民房屋多遭炸毁焚烧用马拉倒,拆走。其中位于东门城楼下占地十余亩。清代提督将军鲁洪达将军府第被日寇抢劫后烧毁。
      民初在大东门城门口与董孝子祠附近民居增多,直至上世纪三十年代遂有了大东门内正街之称,长约450丈。
      其四,小东门外正街。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新辟小东门。清同治五年(1886年)至民国15年(1926年)的孝感水上运输空前繁荣,小东门上、下码头是全城四码头之一。自小东门外城门口自西至东与敉宁关相接,并与小东门大小码头平行而形成的一条街称之为小东门外正街。全长25丈。
      孝感民谚有“挑水卖菜小东门”。与这条街相通的小东门码头,不仅是十分繁忙的水运码头,而且也是一个挑水码头。
      小东门外正街以及挑水街,以挑水为职业者多。
      小东门码头对岸便是明代孝感湖乡第一个围垦的垸子??黄花垸,面积约1500余亩。因洪水泛滥频繁,垸田水淹,庄稼无收年月较多,农民多在堤坡,高墩处种植蔬菜,其中白萝卜,胡萝卜较多,以此度时日。民谚有“有女不嫁黄花垸,只见萝卜不见饭。”该地农民还把萝卜、瓜菜用船装到小东门码头批发售卖。该码头不仅停泊了由对岸运来装载有新鲜菜蔬的船只,也停泊了由府、?、汉水,长江满载货物的大型桅船,从朱湖运来的干柴(芦苇)的船只也在此停泊,在孝感进行货物贸易。这里的河岸也是蔬菜批发交易的场所,有城里以零售为业的菜贩子在这里批购,也有水乡农民挑来盛产的蒿笋(茭白)、蒿苞、菱角、鸡头包(芡实)担,歇在这里进行批发零售。也有由汉口、姑嫂树等地客户整船批购,将菜蔬经黄花涝运至汉口等地批售。这里是孝感历史上最早的批发菜市场。小东门街也有不少以挑担卖菜的小贩(俗称“八根系”)。小东门码头也是全城柴场所在地。船家将朱湖盛产的芦苇运到这里囤卖。旧时孝感城关生活用柴以干柴(芦苇)为主,芦苇也是编织芦席的原料以及市民建屋用来作夹壁用的材料。小东门码头上堆起了一堆堆待售芦苇,称之为柴场。
      民初小东门码头有小火轮客船载乘客,经过黄花涝至长江往来汉口四官殿码头与孝感之间。
      孝感沦陷期间,家住这条街的少女徐淑娴、苏凤莲、胡月霞三人,拼力反抗日寇兽行,奔至?河投水自尽;家住这条街的少妇胡王氏,为躲避日寇打掳(烧、杀、奸、掳)藏身夹墙,不幸被搜出,她拼命反抗欲行兽行的日寇,凶残的日寇用刺刀刺其腹致死,血淋淋的胎儿露出腹外。明嘉靖年间,倭寇在我国沿海及台湾劫掠,侵扰澎湖,大屿有七女子不甘受辱同投一井而自尽,乡人为其?上植有长年开花的楸树七株,大屿岛因而改名七美屿,是澎湖县最早古迹,受后人瞻仰。小东门四女子不甘受日寇之辱壮烈牺牲,理应爱到后人纪念。
      其五,南门外正街。明正德十年开辟南门,南门码头亦是四码头之一。在该码头附近形成了一条南北向的街称之为南门外正街,全长约40丈。与府前街相接。清代至民国,这条街以及府前街以零售为主,也有一些专业作坊、店铺。如:瓷器、铜器、纸张、文具、鞋帽、糕点、酱园、篾货、木器等,曾是一条店铺林立、繁华的街道、孝感民谚有“银南门”之誉。
      其六、学门外正街全长39丈。学门码头形成后,大都起卸的是木、竹材。清末有一鲁姓树商,赊购了湖南一位树商的一批上好杉木,在学门外城墙脚下雇请木匠就地打制棺材,发了大财。城内的棺材铺纷纷将铺面迁至学门外,就地赊购就地打制棺材,这十几家棺材铺集中于学门外遂发展为一条街,称为学门外正街。得客商帮助至富的商人,便集资在学门偏东处建五行庙,以示对客商感激之情。该庙庙门朝北,与孔庙相反,故而孝感民谚云:“五行庙朝北,财发外来客”。这也是孝感民谚“黑漆棺材出学门”的来历。
      孝感民谚“财发外来客”,不仅是指我地不少商家得到客商(财东)的帮助成为富商,而且堵多孝感名商富贾均是外来客商来孝感经商由于经营有方发了大财。如孝感著名的三“盛”范义盛、邓义盛、刘详盛。范义盛创始人范稚竹是鄂城葛店人,光绪十五年来孝感西门经营皮棉、白布成为老字号;邓义盛创始人邓里臣是汉阳人,清同治年间来孝感西门经营线、丝、棉花加工、白布、绸缎,成为老字号;刘详盛创始人刘家?,清同治年间,从汉阳来孝感背负布匹到四乡零售,后来在西门经营布庄、(棉)花行成为老字号。(参见拙文《孝感商家的生意经》系列稿,见《孝感日报?经济沙龙》)
      五行庙(地址在原孝感铁厂)原本是供奉为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跟随他征战阵亡的几十万士卒的小庙。朱元璋大封功臣、建庙旌表阵亡将士后,并敕令各州府县乡里社,建五神小庙,供百姓四时祭祀。因阵亡士卒众多,故按生前部队五人为伍建庙,故名五行庙。五行庙供奉的神虽说是普通士卒,但百姓对其更为重视。民间在春秋佳日,要把他们抬着(菩萨塑像)放出去“猖”一下,“所以驱疫也。”。“猖”是方言,意思是到各处乱跑一阵。故此五行菩萨又称为猖神,五行庙又称五猖庙。“放猖”是全城最热闹的时候,男女老少倾城出动,由儿童打妆成猖沿家逐户跑着,每户备爆竹欢迎着。夜间还要抬着他们沿街巡视一遍,灯烛辉煌、敲锣打鼓、吹喇叭。放猖习俗直至民初孝感民间仍盛行之。民间又传说:五猖神托梦给皇上(明太祖朱元璋),愿给天下赐福送财,故此民间又称其为五路财神加以敬奉,并形成了每年正月初五商家都循例摆供迎接财神。春节各户又有按财神习俗。这也是孝感得到外来客商帮助发了财的本地商家,出资重建孝感五行庙的原因所在。
      此外按城墙方位命名的还有大东门外正街,小东门外后街。
      大东门外正街,自东门外城门口跨石桥与在东门内正街相接,自西向东的一条街,全长72丈。在清代这里便有民居。石?下是壕沟(护城河的俗称),其南入口处位于?河岸畔的广化寺及万福街码头的附近,自东环绕城墙根逆流至北与彭家湾塘池相连接。这段的护城河昔日流水清澈。街南侧有演武所,北侧有铁佛寺,三官殿。演武所是考武秀才者以及民间喜爱武术者习武的地方。为教谕官廨所设。清代孝感武科举人119人,其中解元1人。城乡民间有习武习俗,其中乡间举石锁、角力(抵扁担、放抱裹)最为流行。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城关少年、儿童最流行的武术游戏是倒立行走、搭墙、翻筋斗。倒立行走一圈者甚多。
      下列一首稻场《举石锁》孝感民谣游戏歌,将石锁抓起,向上掀起,举过头顶其动作过程很有气势:
      哟嗬??举起石锁有千斤,
      嗨呀??喊声山川应!
      一、二、三??石锁往下放,
      嗨嗬??地动山也震!
      三官殿是供奉天宫、地官、水官的道观。即上元一品天官赐福紫微帝君;中元二品地官赦罪青灵帝君,下元三品水官解厄?谷帝君。孝感民间为祈福禳灾对其加以奉祭,每逢三官的生日,前来祭拜者络绎不绝。每年民间、官衙都要贴“天官赐福”年画及“福”字。
      大东门外正街南侧多塘堰。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仍有残存的塘堰。
      小东门外后街称名较晚。是指在东门外正街后面的一条街。

      二是,按城墙旧基方位命名的有如下几条:马路西三段、马路南二段、马路东一段。
      民国十五年(1926年)大革命时期,北代军进驻孝感城,退役回孝感家乡,曾参加过辛亥革命首义,时任新军管带的梁克诚,奉命负责拆除孝感城墙,用城墙砖石铺筑城关至火车站公路,修铺城内街巷路面。人称“梁拆城”。在城墙旧基处民居增多,遂形成了以上四条相连接的街道,现为环城路一部分。
      清光绪年间,实行新政,城市新辟街道较宽称之为马路。武汉原来的主要通衢都以马路相称,如汉口的后城马路,是清光绪三十三年拆除汉口城墙后修筑的。武昌城外一马路、二马路、三马路、四马路、是张之洞督鄂时所建,故而孝感拆城墙后修筑的这四条路以马路称名。
      马路西三段自西向南与马路南二段相接全长约150丈。西端与孝应云公路相连(现槐荫大道)西端西侧是后湖畔的明月台,其近处是杨泗庙、大士阁。阁西侧有白骨塔。
      杨泗庙是为祭祀杨泗菩萨而建立的庙。杨泗是本土的菩萨(原名杨四)。杨泗原本是孝感与黄陂两县毗连处柏泉杨泗泾的一个青年(现武汉市东西湖区)。杨泗泾是府河的一条支流,柏泉的水路从这条支流进入府河。据上辈人讲,这里走过盐船。传说他为了保护渡船的群众,不幸溺死。他舍身救人的高尚品德深受民众的感激,认为他是护船水神。为了缅怀他为他塑像建庙祭祀,并将这条泾取名为杨四泾又写作杨泗泾。此后不仅孝感黄陂乃至全国水乡城镇都建有杨泗庙。受到群众尤其是船民的祭祀。
      杨泗庙以及孝感城内所建有的土地庙,亦是体现了一种原始崇拜或蕴含有道德的感召(例如杨泗庙),这也是其所具有文化内涵的积极意义所在。二0一0年荆州市六位大学生为抢救在长江落水的多个少年而牺牲,政府为他们在落难江边塑像,以受人瞻仰有同样意义。
至清末杨泗庙附近,明月台土墩有几户外地移民在这里建屋落户,此后这个居民点被称之为杨泗庙。
      杨泗庙与白骨塔相邻,塔周是一片荒冢野坟,阴森怕人。西侧又是处决犯人的刑场。故此孝感民谚有“杨泗庙,鬼打撬”。儿歌有“点、点,点大脚,杨泗菩萨花不落,不落南,不落北,北方种的好荞麦… …”杨泗庙建筑狭小和土地庙相似。孝感歇后语:“三斧头砍成的杨泗菩萨??生就了的像”。这不仅说明了杨泗是出身于平民的菩萨,其金身雕像制作容易,而且也体现了民间对这位出身于平民的菩萨十分亲近。
      白骨塔在大士阁西侧,又称天塔,是五层六角檐楼阁式建筑,造形同武昌洪山宝塔,虽塔身比之小,但处型轮廓依然给人以壮美的感觉,与西湖桥相互辉映,点缀着西湖的景色,城西天塔与城东文昌阁均是孝感的标识建筑。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仍然巍然屹立。明崇祯年间李自成起义军与明军在孝感城展开争夺战,死亡众多。战后建塔由知县主持祭奠,骨骸收殓白塔内。大士阁是供奉观音菩萨的寺庙,是孝感城主要寺庙之一。民间把她奉为“救苦救难”、“济世造福”、“扶正除邪”、“祛病除灾”、“招财送子”、“主持公道”的万能之神,又认为她的地位仅次于佛,故称为大士。孝感民间每逢观音菩萨的生日(农历二月二十九日)、成道之日(农历六月十九日),要举行盛大的祀奉活动。这亦是每年“三月三花朝节”孝感城乡要举行盛大的庙会活动(贸易活动)这一习俗的来历。
      该马路西端东侧带又有城门洞的老地名。这里是沟通西门内、处正街的西城墙的瓮门。著名的生猪交易所老字号汉兴和便位于城门洞西侧。故此这一带又有“猪集场”老地名之称。
      该马路的中段便是城隍潭。光绪二年(1876年)知县蔡炳荣筑城隍潭矶(驳岸),又筑南门外河段石矶,控制了?河泥沙淤积改道,使城隍潭河段水深河宽,西门码头便成为有“金西门”之称的优良码头。该马路中段与宪司街西街口相接。西街口处有城隍庙故有城隍潭地名之称。
      城隍潭矶上的马路边有几家简陋的民宅,便是编芦席为生的编织户。孝感盛产芦苇。只见芦片在编芦手艺人手中跳动着,一张一张的长方形芦席便织成了。供给城乡民众建房夹壁之用,这一手艺已湮没于历史之中。
      该马路中段与西河街入口处对面的城隍矶处,建有石阶至?河。这里便是附近居民下石阶洗涮处,也是挑水处。
      马路南二段自西向东与马路东一段南段相接,全长114丈。
      孝感有较长历史的天缘善堂便在这条马路边。经费来源于几个承办人的几百亩农田出租及士绅募捐。抗战胜利后第二年,在善堂基础上建立了孝感红十字。开创免费门诊。建国后该会由人民政府接管。孝感县委及政府主要领导都先后兼任会长。孝感著名的民主人士肖华诚兼任副会长。
      马路东一段自南向东,全长450丈。这三段马路自西向南再向东相接后环绕城墙根大半圈。
      环城路北自现在的槐荫大道,绕东城墙基至南与马路东一段相接,全长240丈。路西侧的护城河的壕沟至民国时水流仍丰,后被填没。东侧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仍有多处池塘。
      三是,按护城河方位命名的街道有西壕沟边,北壕沟边。古代城周开挖有护城河,又称壕沟,最初称为“池”故有“城池”之称。(《墨子?务城篇》)。明正德七年筑孝感城墙南濒?河、西濒后湖。后湖之南因在城墙西故称为西湖。西湖护城河是一条天然小河,自西湖南端穿过西湖桥向北再过石桥及木桥,在西城门不远处的龙王庙与?河汇合,长约3里。清代,尤其是“金西门”形成后,沿壕沟西畔民居增多,便形成以壕沟边称名的这条街。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河洪水冲决了土垣城西北角,知县汪克思筑堤防汛,汛后积水成池塘,人称汪公池。为了沟通城内汪公池积水,此后便在壕沟之北挖掘了一条自西湖至汪公池的沟渠,清末民初这条沟渠畔民居增多便形成了一条街称之为北壕沟边,原来壕沟边遂改称为西壕沟边。
      位于西壕沟边的壕沟(小河)可行小船,流水清澈,小鱼游翔水底,明灭可见,沿岸树木葱茏。石桥西便是一片广阔田畈。石桥不远处便是两处塘堰??大堰、小堰。塘堰附近坟茔累累,离离蒿草,丛生芦荻。墓地有一座庵庙,是停放灵柩的地方。
      春时,河岸边、田塍边燕子花碎红如缬,田畈里一望无际的麦,应着和煦的春风轻歌曼舞地随着春的节奏起伏。
      池堰里的新荷,或才露尖尖角,亭亭玉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蓬蓬生机,跳跃满池。这里是城里居民踏青(郊游)及放风筝场所。
      孝感气候炎热。孝感城乡有室外纳凉的习俗,这条河(壕沟)滩上也是城内附近街巷及本条街暑夏纳凉场所。孝感民谚有“天大地大,众户一家。”炎天暑热,一到傍晚,这条街头巷尾,沿着护城河畔,竹床躺椅木床板凳,鳞次栉比,一字排儿摆开。男子身穿短裤,汗褂,女子身穿薄衫薄裤,或闲聊家常,或谈今说古,轶闻趣事无不包罗其间。小伢们最爱听大人有声有色地讲《牛郎织女》、《董永与七仙女》等扣人心弦的故事。也有的躺在竹床上,仰着着天空,唱着如下的诸多童谣:
      天上的星、实在多,
      我数星星你唱歌。
      过天星,独自过;
      姑儿星,姊妹多;
      太白星,亮如火;
      扫帚星,尾巴多;
      商是星,河边坐;
      北斗星,紧跟着;
      ……    ……
      那些贪玩的孩子,却三五成群玩起了“闯麻城”、“摸瞎”、“挡伢”等游戏。其中最有情趣的是,一边纳凉,一边听先生讲善书仍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在街中段宽敞的池滩,用两张大小桌子搭台子,大桌子搁着小桌子,许先生身着长衫,捏着折扇站在大桌上,以小桌为讲台。附近街巷的大人小孩便把凳子、竹床搬到讲台周围,加入了听众行列。其所讲内容都是宣传积善成德,惩恶扬善。当他讲到《四下河南》时,角色进出自如,说唱更有特色。当说唱到悲惨情节,把哭丧调拿捏得恰到好处,如泣如诉,感染力极强,不少妇女泣不成声。纳凉之夜,不少胆大的孩子,便结伴成伙,手持蒲扇去桥西塘堰畔扑捕萤火虫。塘堰畔附近孤坟草丛上,婆娑树影下,点点流萤,悠然来去。他们扑获的萤火虫装入蛋壳内,装着众多的萤火虫便在蛋壳里熠熠发光,他们带着这些蛋壳,穿行于黑漆漆的荒野道径,犹如携带着活的灯笼,虽“捕行流露沾衣”但个个伢脸上无不绽着欢愉之情。
      这条街便是昔日孝感城关暑夏趁凉风情的生动写照。
      这条街有多家糖坊,生产孝感名食糯米饴糖。其制发是,用优质糯米泡浸适宜,用大麦长芽,磨碎拌入蒸熟的糯米饭挤出汁去掉糟,在锅里熬制成糖稀(饴糖)用手扯拉成白绵糖(又称打白糖)。糯米饴糖是制作孝感四大名食??麻糖棍、麻糖、糖裹、打白糖的主要原料。糖稀也是吹制糖人、浇画糖画的原料。昔日有不少这些艺人肩摊负担走街串巷,现场制作糖画、糖人, 吸引了不少儿童购买。
      西壕沟北壕沟也是周围居民洗菜?衣的地方。
      日寇侵华时,在中国的城乡各地都能见到蓝色的“仁丹广告”。这是日本特务间谍机关以商业广告的形式,为日寇行军提供的路标。仁丹广告上画着个留着八字胡须的人像。八字胡微微向上翘起,表示此路畅通无阻;八字胡的左角向下垂,即表示右转弯不通,应向左转;如果八字胡都向下垂,即表示此路不通,不能前进。
      在这条街中段张方来房屋的风火墙上,有日寇所画的“蓝色的仁丹广告”这堵墙正对着街心迎面,故此广告格外显目。因为这条街向西的尽头,向左只有一条窄巷西向通至西湖桥,是黄河渡口无旱路可走;向南过石桥或木桥是?河亦无旱路可走。所以广告上的所画人像八字胡向下垂。孝感南门朱家巷口等处也有类似的这仁丹广告。当年,在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事件中,日寇就是利用这一秘密标志在南京施暴。孝感沦陷时,日寇就是利用这些广告,顺利进入城关。也利用这些广告追逐妇女施暴或追杀反抗者。
      四是,按?河方位命名的街道有:沿河边,南门外西河街,南一段沿河边,东段沿河边,南二段沿河边,南段沿河街,东段沿河街,小东门外东河街。
      ?河由河南省经大悟县入境,自北向南蜿蜒流经县北和中部,在西南部汇入府河,流长76公里,流域面积1500平方公里,是哺育孝感人民的母亲河。位于?河之滨的孝感县城,有丰富的亲水文化的积?,这不仅体现在位于南门外?河畔以及位于西门外?河畔建有水府庙,龙王庙,受到百姓的虔诚祭祀,而且还体现在端午节诸多水上民俗风情上:在大端午节(五月十五日)这天城区要举行盛大的龙舟竟渡,参赛者是来自东、西、南、北四门街巷所组成的船队,以?河西码头为起点,南门码头为终点。选手按鸣钲击鼓声划桨。孝感 民谚云:“听鼓下桡,船儿直镖”。倾城男女扶老携幼来?河边观看。下列流行于孝感城关的民谣,《看龙船》便是“龙船会”热闹场会的生动写照。
      五月端阳划龙船,人山人海女追男。
      哥哥船头划头奖,妹妹心里像琴弹。
      使劲帮腔喊号子,阳伞杵得稀巴灿!                                                                                                                             
      此外,孝感城区民众将大端午节作为全年玩水(游泳)之始日。孝感水乡,大人小孩,个个都 有玩水之好,是日城区青少年便踊跃来到河边跳入河中一显伸手。
      少女们还有“摆端阳”之习俗。这天她们便穿上新鞋新袜,秀发簪上?子花,打扮得整整齐齐,三五成群,结伴去?河边观看龙舟竞渡,或三两结伴泛舟,一叶叶小舟,在?河上欢乐嬉戏。他们所穿的新鞋、新袜,是自己用五彩纷呈丝线刺绣有花鸟以及吉祥图案,以显示自己剪纸、刺绣的娴熟技艺。不少少女在端阳节前便精心绣制香囊以往备在摆端阳时趁机馈赠心上人。下列流行孝感城关《绣香袋》小曲,不仅抒发了少女的纯真爱情,而且亦是对“摆端阳”的风情再现:
      五月香袋一块青,十二绒线绣一针。
      绣个香袋铜钱大,一心想送心上人。
      五月香囊五香新,红黄蓝白黑分明。
      五色丝线绣花朵,日夜芳香沁郎心。
      每逢大端阳节城关民众便倾城来观看“赛龙船”或参加摆端阳的活动,此时沿河一带(包括西门南门水码头)以及城隍潭驳最为热闹。   
      此外,孝感渔民有每年腊月初“开河”的习俗。所谓“开河”就是封河解禁捕鱼。这一天,场面十分热闹。撒网捕鱼者,站在小舟上泛舟河面,将网撒入河里,把鱼网拉出水面,只见小鱼纷纷由网孔逃出,较在的鱼,在网里乱蹦乱跳,渔民便用捞子把鱼捞入舟舱里。最有趣的是鱼鹰捕鱼。渔民两脚分别踏在两只并连在一起的小舟上,几只鱼鹰分别站在舟弦上。到了河中间,渔民用竹篙一抹,鱼鹰便扑腾地跳下水去,在水面游弋了一会,一只只就先后钻进水里。河上荡起一圈圈粼粼波浪。不一会儿有一只钻出了水面,喉囊鼓鼓的。渔民用竹一撑小舟很快往鱼鹰靠近,接着他们用竹篙把它重新挑到船上,一把抓住它的脖子,用手一挤,脖子里挤出一条鱼来。再把它重新丢进水面。紧接着又一只鱼鹰钻出水面,口里衔着一条一斤来重的大鱼,游到舟边,渔民顺手取出网兜里。又有两只鱼鹰钻出水面,抬着一条?鱼,?有气无力地挣扎着。渔民便迅速地把舟向它们靠拢,小心地用网兜把这条大?鱼捞上舟上。凡是衔到大鱼的,渔民便从舱里取小鱼分别抛向鱼鹰,它们用长长的嘴接住小鱼吞进肚里,又钻进水里。捕鱼作业时忌唱歌,直至捕鱼回途中,渔民们便以渔歌宣泄。下列渔歌亦是其真实情感的写照:
      打鱼谣
      木橹手中摇,风浪镇脚下;
      鱼叉锁河口,撒网兜鱼虾;
      小舟水为家,鱼鹰拌天涯。
      任它么鱼怕渔翁
      ?鱼:来追,财鱼:迎风。
      鲫鱼:扯篷,鲢鱼:进攻。
      鲤鱼:发火,甲鱼:猛攻。
      任它么鱼,都怕鱼翁!
      “开河”吸引了城关不少市民来河边观看。
      在“开河”季节,城里满街市便是捕获不久的鲜鱼,除了鲤、鲢、草、鲭外,还有桂鱼(鳜鱼的俗称)、?鱼、鳊鱼等十分便宜。街市上买鱼者摩肩接踵,人们不仅是为吃个新鲜,吃个便宜,也是为了腌制腊鱼。
      昔日孝感茶馆有十余家。分为清水茶馆,专门卖茶;混水茶馆,附设纸牌,掷骰等。响水茶馆、聘请评书、鼓书、皮影、清唱、汉戏等民间艺人配合经营。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沿河街离西门大码头附近有处小茶馆称名(刘)金山茶馆。为响水茶馆,常年聘请一个名叫麻严的皮影艺人表演皮影。他姓严云梦人,脸上长有豌豆大的麻子故名。麻严的皮影,雕刻细致,脸谱造型夸张,很有个性。每当火然起气油灯,它们的影子就映在丝幕上,色彩清晰,线条鲜明。表演时由麻严一个人边操作边演唱。他可用4个“影子武士”对打,你来我往,难解难分,翻腾闪跃,十分精彩;说唱是用云梦民间的“打锣腔”,乡土气息浓郁。前来看皮影的,城里人乡里人都有,还有不少旅居客?的商贾及水上船帮。他经营表演《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罗通扫北》、《五虎平南》、《封神榜》、《七侠五义》、《施公案》等多部套传统戏。在表演《封神榜》时,每死一人便要焚黄裱鸣放鞭炮,表示对死者升天封神的敬畏。鞭炮齐鸣与锣钹铿铿锵锵轰鸣声融为一体,气氛热烈。有次麻严演《杨家将》,唱到“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时,用“拿魂”的吼喊,制造出恐怖气氛,令人寒毛直竖。观众越来越多,把门挤倒了,老板急得大吼:“不演了,要出人命了!”被门打了头的观众边摸头边叫:“莫打岔,正在劲头上!”皮影照演不误。
      昔日?河清澈,一群群细鱼在水中游弋,明灭可见;夏秋一种名叫蛤娃(孝感俗称学名蛤蜊)的小壳、以及蚶子,半身埋入浅水沙摊里微张贝壳伸出斧足晒太阳。沿河边(街)的河岸,也是西门居民挑吃水及以及洗涮之处。在这里洗涮或挑水的居民,大都要顺手在水中检起这种小贝壳动物,装入随身携带的小篮子里,取出斧足加上辣椒小炒作下饭菜味道特佳。
      青年男女在河边挑水洗涮也是他们最快乐的时候,他们互相戏闹,充满了情趣,过节逢时,在河边挑水,洗涮的男女青年更多。下列两则民歌,是流传?河畔的孝感情歌,其?河挑水,洗涮风情充满了情趣。
      其一、下下打在石头上,
      妹在河边捶衣裳,
      郎在河里检蛤忙,
      一双眼睛望着郎,
      下下打在石头上!
      其二、画眉子眼睛两头睃
      日头刚刚要出山,
      姣怜河边晾衣裳,
      我的哥,
      十指尖尖搭在竹篙上,
      画眉子眼睛两头睃,
      假作晾衣望情哥!
      ?河给孝感城区百姓所带来的洪水灾患的惨景惨象令人心酸。仅以民国为例,曾发生过四次大洪水之灾。民国二十年(1931年)大水灾,《湖北水灾报告》载:“所有三叉埠、北泾嘴、黄孝河及城郭……须臾之间,忽因水势逃避不及,男女老少多被淹没,其中有存者多踞屋顶,或攀树梢,哀号之声,惨不忍闻……”孝感城区《荒年歌》云:
……   ……
众人等见水到魂飞魄散,
一个个想治命难上加难,
父救子子救父哭得好惨,
母救女女救父说也心寒,
淹死人无计数随水飘烂,
有浪打和沙埋尸骨堆山。
……   ……
      建国后,县人民政府根治?河,府?河改道孝感城区从此免遭洪水之灾。在沿着旧?河之畔民居增多 ,便形成了按?河方位命名的以上街道。这些街道虽然历史很短,但其所蕴含的水文化底蕴却源远流长。
      五是以湖方位命名的街道??后湖边。
      昔日的后湖是西湖的西北部分的称名。其南畔民国期间作过刑场;西北是一片茂密的芦苇,岸畔是孟家窑,该村多有以烧砖窑为业者故名,此湾间有多处砖窑。北畔便是奉祭乡贤的尼庵??凌烟堂。唐代与张巡同战死睢阳的名将张?供奉在该庵里。南宋临安重要庙庵便有凌烟堂(见《武林旧事》)。
      后湖东畔有北坛,火星堂,养济院。北坛是:古时知县祭天明誓的高台,直至清光绪年间仍有北坛。一般县城都设有火神庙,孝感火星堂是供奉火神的庙。建于明太祖初年(1369年)的养济院,收留鳏寡孤老及残疾不能自养的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自春秋时历代对老人的优惠政策形成了制度,唐代设悲田院,这便是养济院之始。旧时,地方官员不尽责,有许多被供养人在街行乞。
      北畔有一片墓地。“麻城过籍”城关的几户大姓的祖坟便在这里。
      1952年人民政府在后湖北畔建有孝感市革命烈士陵园,并建有烈士祠。“烈士祠”名是原国家主席李先念所书写。“孝感市烈士纪念碑”是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所书写。该陵园属于“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
      清末民初由河南新野、唐河、南阳等地迁徙至孝感的回民,最初在北门外后湖东畔以及彭家湾一带搭有草棚子聚居。后来在鼓楼街、西外街、北正街居住,并经营清真餐馆。其所经营的“草鞋板”热炕馍,牛肉豆丝成为孝感名食。早期在三元井建有清真寺,后来在后湖东畔后湖边重建有清真寺。
      昔日的后湖弥望无垠,覆云在地、流霭接天。到民末湖多淤塞,后湖水面在为缩小,故又俗为后湖堰。后来在养济院附近及后湖东畔民居增多,遂形成了后湖边南北走向的这条街,全长270丈。后湖也是孝感沦陷期间日寇残杀抗日志士及无辜百姓的屠场之一。
      六是,以池塘命名的街道??汪公池。民初孝感城区内池塘水溪多被淤积。汪公池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方被填土建楼。昔日,汪公池翠荷如盖,艳丽荷花婷婷玉立。民初汪公池附近民居渐多,遂有汪公池街名之称。
      民国最初的消防机构水龙局设在这条街里。水龙局是孝感官方及商会组织的消防团体。1920年(民国九年),府前街发生罕见大火,全街受灾,民众财产损失惨重。孝感商会第二任会长胡源茂年过六旬,一马当先,奋不顾身,指挥灭火。因街面泥泞而滑倒在地,当即身亡。后由县长领衔办理善后,并设灵公祭。出殡之日,全城商户业主均执拂送葬。
      1919年北京五四爱国学生运动暴发,5月7日、9日武汉消防社团组织保安会所办的新民学校师生,以汉口日本人任意杀害市民田促香为题材,编成戏剧在武汉街头演出。六三惨案发生,在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恽代英的发动下,汉口消防社团联合会会长马刚候举行汉口各团体联合会,鼓动商界罢市,支援学生运动。10日汉口商店纷纷罢市,学生游行示威。此后又在恽代英创导下,筹建了湖北各界联合会,马刚候、施洋任主任、副主任。24位筹代会代表中,消防团体占了21位。并致函湖北各下属消防团体,将各地方支援学生运动发展下去。1919年9月在汉口就学的学生、就业的店员以及在北京就学的孝感籍学生李家愕等20余人,回孝感在汪公池水龙局成立了“演讲团”,分赴孝感街道演讲,揭露日寇以“二十一条”灭亡中国的罪恶目的。并对日寇在中国的暴行进行血泪控诉,群情激昂,商人举起“国耻痛心,休业救国”标语摆市游行,学生、市民纷纷参加了游行队伍。城区形成了抵制日货高潮。此后他们又分赴花园等乡镇,将声援运动发展到农村。(参见拙文《五四运动在孝感》)。
      可见孝感水龙局所在地的汪公池亦有厚重的抗日斗争史底蕴。
      此外,以池塘命名的居民点地名还有鼓家湾。
      彭家湾位于北城门东侧,原是一处较大的池塘的称名。东护城河(东壕沟)从小东门流入?河,上溯绕北城墙根至北城门口东侧上溯至彭家湾(池塘)。历史上的护城壕沟(又称作“池”)既宽又深。直至上世纪四十年代,西壕沟仍可行桡船载货乘人。直至民初东护城及彭家湾(池塘),水流清澈可行小舟。与高耸的密?楼阁??文昌阁及巍然屹立的城楼相互映衬,风景秀丽。
彭家湾东向与东城门外北向处便是城郊的劝农所。
      旧时有迎春会及打“春牛”习俗。直至清未民国,此风俗仍盛行之。每年“立春”,那天,知县(民国称县长)焚香沐浴乘轿,由衙役鸣锣开道。其后跟随劝农春官(由城邑读书人担任),其后跟随执纸扎春花者,再后是由儿童、大人装扮的年芒神,再后是抬有如活牛大小的纸扎春牛,队伍到劝农所集合举行打春牛仪式。其程序是春官祝全县五谷丰收的四言八句。县官下轿手扶犁执鞭,亲犁三下,以示劝农,犁完后由春官说唱四言八句,县官分别按四言八句内容棒打春牛尾、春牛腰。打春牛仪式完后,由春官向农户散发《皇历书》(由官府出版的农历书)。春官及县吏分散到各村户去说春劝农。
      在长江、河、湖,所航行的“鸦梢”、“硬杆”、“桡划”等大小货船及划子、渔舟等,有不少是该船厂所修造。
      七是,以职业命名的街??挑水街。旧时孝感城区居民到?河用水桶挑水作食用水或作生活用水。小东门码头因岸地开阔,又有石板直铺上岸,便于挑水,城内居民大都在此处挑水。小东门附近有不少人以挑水为业。从小东门码头至小东门城门是挑水入城的捷径。每天下河挑水的人川流不息,这条路整天湿漉漉的。后来这里民居增多,遂形成了一条街,南北走向,挑水街因此得名。全长约75丈。
      孝感邑人有《咏挑水街》竹枝词云:
       坐空向满河沙滩,
      居民哄嗔行路唯,
      九达街头挑水忙,
      炎天暑热不曾干。
      挑水卖职业者,“肩膀上当大路走”,十分艰苦,尤其是在城隍矶挑水者要上礓?坡,更是艰苦。下列民谣《?水卖》,反映了挑水职业者艰难的生活状况:
       挑水街,挑水卖,
      上礓?,爬断脚,
      过街头,穿街尾,
      挑一天,难糊嘴。
      船厂亦是以职业称名的地名,位于西码头西端沿?河自西南向。
      造船匠人称为水木匠,他们遍布于各江河码头。明末清初有水木匠石姓兄弟来孝感城西?河畔定居,以修造木船为业。自清代至民初孝感水上运输空前繁荣,这些以修木船业主所经营的地方,发展为有“金西门”之称的水码头致使修造木船业得以迅速发展,有作坊达三十余户。河沙滩的一大片便是水木匠的造船场地。故此有船厂(场)地名。
      八是,以古税关命名的街道??敉宁关。
      以古税关卡为地名,武汉市的有老朝关(汉阳沌口)、武昌的厂关、汉口的江关、汉关、朝关、宗关。
      枚宁关原为税关卡,最初是河泊所官署所在处。明嘉靖《汉阳府志》载:明代前期,官府在长江汉水湖泊众多地方濒临河湖港湾处,设立长江局河泊所,“设河泊一员,攒典一员”,作为湖泊的管理官署,也涉及湖课,渔课的税务征收。又载:汉阳府有名字的湖泊344个,分属七个湖泊所。《武汉通史?宋元明清卷》载:“明朝时,湖广设有许多河泊所。仅湖北境内就达117个。”明朝时期孝感县治所在地?河镇夸阜临湖,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大小湖泊达25处之多,与?河相沟通的湖泊有野潴湖、王母湖、白水湖、东西湖、朱(思)湖、白龙湖等。位于?河镇小东门外的水码头为?河入府河通往长江的水路交通的要冲,故此为了便于湖泊及湖课、渔课的管理,并在小东门外(万福庵)附近?河码头岸上设立湖泊所。明代洪武十三年(1380年)孝感县隶属于武昌道德安府(现安陆市)。清代雍正七年(1729年)置汉阳府,直至民初孝感县隶属汉阳府。由此可见,孝感县湖泊所当属湖北境内117个湖泊所,及汉阳府内七个湖泊所之列。
      明、清官府在江湖航道的水港舟楫云集处,设立关卡课税,又称税关。又在往来船只必经的黄金水道派员设立稽查过往船只课税。其征收的各类税赋成为汉阳府、县府官衙获取财政收入的主要渠道之一,其中大部分船税、货税、湖课、渔课等收入按定额解交朝廷“国库”。明初汉阳南乡湖通往长江往来船只必经之地(今位于汉阳区沌口东南隅南邻沌口),是官府设卡课税的重要关口,称之为老朝关。(参见曾防汛《淹没于历史的汉阳涉税古地名》载《长江日报?城》2007.7.23)。明、清时期地方官府又在武昌、汉阳、汉口相继设有江关、汉关、朝关,宗关四大税关(旧称关卡),取大禹率众治理洪水(历史上大禹曾在汉江与长江交汇处率众治理洪水),使江汉朝宗于大海之义,故有以上四关卡之名。(参见董玉梅《武汉老地方》武汉出版社)。又据《新辑汉阳识略.卷二》载:清康熙四年(1665年)官府置武昌厂关,江汉、朝、宗四关皆属武昌厂关的各支(后同属江汉关监督署),常年设立,征收船科税,稽查大票船只。明、清时期,河泊所将湖课、渔课的主要政务逐渐被新设置的税关代替。明嘉靖《汉阳府志》载:“长江局河泊所在县南,废。”可见汉阳府所设立的河泊所在明嘉靖年间(1521?1525)被废置,其政务由税关所替代。隶属于汉阳府的孝感县?河码头万福庵附近的河泊所也随之废置,并以河泊所官署处在此设立税关,取“敉功”之义,命名为敉宁关(《书.立政》:“亦越武王,率惟敉功”)。此后逐渐形成了一条街称为敉宁关,而该处最初为河泊所却被湮没于历史的记忆中。
民间传说:孝感湖河多水盗,明杂剧《白扇记》水盗劫杀新上任的一位官员,霸占其妻女的故事便发生在与?河相通的蒲湖(野潴湖)。枚宁关税卡有两把镇关宝剑,水盗前来抢劫时并能飞出来杀死水盗。
      九是,以寺庵、庙、观……等乡土建筑命名的街。
      古代一般县城、镇乃至乡集除了佛寺、尼庵、道 观等这些具有宗教色彩的建筑外,还有众多的庙、殿、宫、祠堂等建筑。这些类的建筑蕴含有道德的感召和伦理教化的色彩;有的只不过是一种 原始崇拜,是人类农耕生活产生出来的纯粹功利主义的迷信。孝感城区著名的寺、庵、庙、观……等乡土建筑有广化寺、铁佛寺、万福庵、凌烟堂(尼庵),会贞观、观音阁、文昌阁、文庙、文昌殿、三宫殿、关帝庙、城隍庙、五显庙、西天符庙、季家庙、大士阁、火星堂、龙王庙、水府庙、杨四庙、东天符庙、立本堂、董孝子祠、节义祠、东?庙、四姆祠、天后宫、显华宫、奉祀庵、二程祠、三元宫等。这些与欧洲崇拜单一的教堂里,不仅有迷信崇拜也有伦理教化是显然不同的。这些乡土建筑不仅对于研究孝感民俗文化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考察街巷所蕴含的人文景观亦有一定价值。
      清同治时,?河故道蜿蜒曲折经小东门外广化寺前。东门有一条天然的护城河,它与城内沟通北池与义仓池的小溪相连,在将军台城墙脚下附近孔道穿过,再绕城墙脚下经东门、演武所、万福庵、文昌阁、广化寺,穿寺桥与?河汇合处便是一个天然的避风港口,曾是全城最繁华的水码头。在文昌阁前有一座尼庵称为万福庵,在万福庵到敉宁关附近,店铺林立,生产兴隆,称之为万福街。清末河道 自行改道,码头移至它处,这条街昔日繁华景象不复存在。
      文昌阁与万福庵毗邻,建于明万历初年(1573年)毁于明万历十一年战乱,万历三十八年重建。为祈文昌国盛故名。阁为五层飞檐楼榭雕梁画柱,黄璃琉瓦,瓦脊雕有九头银螭摩银汉,阁四角塑有金鳌口含铜铃风响 金銮,耸立于丛树扶疏之中,嵯峨参天,与小东门城楼相峙。正如前人所描述的:登斯楼也,南眺武汉,北望双峰,东览?岭,西瞰?水,?域胜景,宛然在目。文革初期文昌阁拆毁。
      光绪十五年(1889年),张之洞以湖北为基地,励行新政,兴办实业,开办学堂,推行新学。为培育新政人才,选派青年出国留学。时任孝感知县徐冠瀛于光绪二十一年(1904年)在文昌阁内开办孝感工业预备学堂,设立新课。留日归国革命志士李文田,以及诸多爱国名士被聘为教习(教师)。李文田系孝感白沙人,在日本留学时鼓吹革命,深受秋瑾器重,并与她同时加入同盟会。该学堂培养了许多立志于革命的青年。如石幼年,王华章等毕业生均是辛亥革命首义的中坚力量,有些人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李文田在辛亥首义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受到孙中山赏识。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在文昌阁首创私立启?中学。国民党立法院院长居正为其书写“启?中学”校名。孝感诸多德高望重人士担任该校领导及教学工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与建设培育了不少人才。
      孝感沦陷期间,日古原骑兵部队盘距文昌阁。改建于明万历初年文昌阁北侧的大雄宝殿内一尊高约四米紫铜释迦牟尼佛像以及两旁十八罗汉全被毁去,珍贵文物遭到空前浩劫。日寇在城区抓到20余名妇女、用刺刀逼迫至文昌阁内,集体轮轮奸后,将她们用刺刀戳死,肠流腹外,血肉模糊,残忍异常。一个年迈六旬的老妪,也在这里遭到蹂躏后,被刺刀戳死。这是日寇在孝感城区留下的又一?人听闻的罪行。文昌阁北侧一带,被人称为“万人坑”。孝感沦陷期间是日寇残杀抗日志士及无辜百姓的主要屠场。日寇每天在这里以杀人为日戏。其杀人方法是先用布蒙上眼睛再用刀砍头,用刺刀轮番乱戳或活埋,或用机枪扫射,复用刺刀戳。十分残忍。
      由此可见,这条街亦有码头文化的底蕴,也具有清末孝感推行新学的丰富历史含量,尤其是日寇蹂躏孝感期间在这条街文昌阁内轮奸妇女并残忍杀害以及残忍屠杀中国人的历史,是孝感市蒙受耻辱的又一实例,它昭示后人:牢记市耻!
      此外,还有在北池淤塞地填土建房所形成的街??台子街。以姓氏命名的还有程家街。
      古代秦汉至明清我国历史上曾有过十几次的中原人口南徙的历史。孝感是历史上人口迁徙的落籍地。孝感民谚有“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麻城过籍”、“问我老家在哪里,湖广麻城孝感乡”,证明明代、清初,由江西迁徙至孝感的移民更多,历史上,山西洪洞、麻城是著名的移民迁移的集中地。“麻城过籍”的移民在孝感城乡占有大部分。
       迁移至孝感湖乡的移民他们以家族为单位选择地势较高的台、墩地建筑房屋、围垸垦殖,此后便有台、墩、垸的湾村称名。孝感城区濒临湖河,地势低,迁徙至县城落籍的移民也有选择低洼地之高处建筑房屋的,如台子街是在位于北池低洼地高处台子上建筑房屋的,此后便有台子街称名。西濠沟边朱姓“麻城过籍”至这处,并夯筑台子建筑房屋。以防洪水淹渍。族谱所记“而泥甚松、以篙刺之,应手而入,始知不屋”、“故夯台为屋”。
      孝感湖乡有大部分湾村以台、墩、垸称名,现在孝感市区有不少社区或街、巷称名为刘家台子、董家台子、鲁家台子、杨家台子、胡家墩子、罗家台子、叶家垸等这是由于随着城市的发展,老城郊的村湾扩大为市区以后仍村湾称名时原因。
      以姓氏称名的程家街,是老城区较早的街巷之一,位于东门东岳庙东侧。据《族谱》载:程家街是义门程氏居住在这条街而名。清同治十二年,程昂一家因四世同堂一百五十人聚族无分家,朝廷特旌表义门程氏。此家始祖希哲自之季从英山居孝感洪乐乡(今祝站闵集),后代人才辈出,有程学博、程注、程良筹、程道寿、程正合等。
      孝感亦有由江西迁徙到他地或由麻城集中迁徙至他地又辗转迁徙孝感落籍者。
      二、孝感较古老的巷??“十八巷”以及其以后形成的老巷。
      所谓“十八巷”众说不一,这是因为对于某些街巷地名之后并没有冠以“街”、“巷”二字,且对其是否称“街”亦或称“巷”并无明显划分标准,现将城区最先形成的十八巷按其命名特点分之:
      一是,以古井命名的巷??三元井。
      我国掘井历史久远,《周书》载“黄帝穿井”。“尧民 凿井而饮”。滨临河湖的?河镇于北宋初年为孝感县治所在地以后,便在县西?河滨建有龙王庙,随之城区便开掘有水井。其中两处最有名,一处是位于严家坊附近的三口井(今北正街与府后街交汇处),因是室外井,故称为“阳井”。一处是位于原印刷厂附近的三口井,名为三元井。因为是室内井故称之为“阴井”。民间传说三元井是龙王的口涎,故而旧时孝感人对这三口井很敬重。井筒壁全部用砖,采用错缝斗角叠砌而成,井筒壁向上逐渐缩小,井口较小。井上有石质井栏,镌刻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隶字。井屋为两叠飞檐亭阁建筑。因为井水是“龙王的口涎”,故而水质清洌甘甜,炎夏溽暑井水清凉,隆冬腊月井水温暖。遇亢阳不雨之年,山岗乡民结队进城,头上戴着柳枝叶扎成的箍,来这里求龙王口涎普降甘露,行云布雨。由乡老率众对井三跪九叩,焚冥纸祷告,十分虚诚。祷告完毕再由乡老掀井盖汲水一桶,用柳叶枝洒在每人的头上的柳箍上,象征下雨,便敲锣打鼓到街上游行几圈,十分隆重。从旧孝感这三元井、不仅证实了我国是最早凿井利用地下水的国家,其凿井技术在古代远远处于领先地位,而且从有关井水的诸多习俗又一次体现了孝感有丰富的亲水文化积?。孝感地下水质仅次于崂山水渍,被专家们称为“地下金子”,这也是孝感先民们视井水为龙王所恩赐,在汲水时十分郑重的原因所在。明代,城里民居增多、三元井附近遂发展成为一条巷称之为三元井。
      三元井也是市耻历史的见证。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五月十五日至十月孝感沦陷前,孝感飞机场、火车站、县城、花园镇等多次遭到日寇飞机轮番轰炸。炸毁房屋数百栋,炸死炸伤平民百姓达一千人之多。花园镇炸成一片焦土。花园镇火车站北边一座地下防空壕被炸塌,躺藏在内的居民二百余人,全被炸死或压死,无一幸存。孝感城区被日寇飞机轰炸较重的有府前街、三元井巷、宪司街、汤家街、中山街等。较大的店铺及附近房屋炸毁,被炸死的人血肉模糊,有的人被炸得胯、膀横飞,悬挂屋檐下。有位老太婆在三元井巷口被敌机俯冲扫射而死。仅一次轰炸死伤达百余人,大都是老弱病残的无辜平民。孝感沦陷后,位于三元井巷口祝新盛布店(即印刷厂),曾是日寇宪兵队所在地。这里便成了日寇以极其残忍的酷刑,档害我抗日志土及平民百姓的魔屈。其中用得最多的酷刑有“拌豆腐”、狼狗撕咬、铁摇窠、滚钉板、车裂、肉弹、炮烙、钉板拷打、砍手脚……20余种。被酷刑折磨惨死的达三百余人。1941年我抗日民主政府二区区长杨钲瀛同志,为掩护同志不幸被捕,日寇用烙烤酷刑仍得不到口供,便用“拌豆腐”之法残忍杀害了他。1941年龙店塔子湾农民汤成新被无辜抓到宪兵队,被宪兵用“铁摇窝”酷刑杀害后将尸体喂狼狗。日寇在下乡打虏(抢动)时采用宪兵队所用以上酷刑有数以千计平民及抗日志士被折磨致死。
      二是、以古树命名的有大树巷。
      原孝感县域内有不少的古树名木,这不仅是一种富有生命的化石标本,记载孝感县域生态史(例如:千年银杏及古柏等),而且还含有十分丰富的人文内涵,被称为“活文物、活教材”、“活景观”(例如周巷黄家冲的英雄树等),因此古树名木尤其需要呵护。旧孝感城区也有几棵古树,例如:儒学棂星门曾有2棵千年古柏,最后一棵直到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枯死。现区政府院内有一棵古槐蓊蓊郁郁。早年张姓住宅大院内有一棵二人围不过的古树,在这棵古树附近民居增多,便形成了以大树巷称名的小巷。
      三是,以店铺字号命名的有谬云记巷。
      明代直至民初,县治所在地的?河镇位于水陆交通要冲,其众多的传统产品,尤其是府庄白布有很强的竞争力,商品经济繁荣,店铺林立,闽、湘、皖、赣、晋、陕等省商界纷纷在孝感设会馆。古代我国已形成了丰富的商业文化,其中,行规、敬业、店铺作坊招牌字号招幌商标等亦是古代商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店铺字号对于宣传商品,创业企业形象,招揽顾客具有重要作用。宋代店铺普遍以店主名字为招牌字号。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店铺字号有“刘家上色沉檀栋香”、“赵太丞家”、“杨家应症”等。明代字号在姓氏后多有“记”字。如:胡云记、刘顺记等。(见明?田汝成《委巷丛谈》)。清代至民国大多数字号款以吉利之义。清人朱彭寿把字号的吉利字面作了一首七律《字号诗》,可以说是这种吉利字号的艺术概括:“顺裕兴隆瑞永昌,元享万利复丰祥。泰和茂盛同乾德,廉吉公仁协鼎光。聚益中通全信义,久恒大美庆安康。新春正合生成广,润发洪源厚福长”。只要从中取一个或两个、或三个字,就可组成店铺的字号。例如孝感老字号有:恒丰、正大、鼎和、昌记、福大、和康、晋丰、协太恒、源盛祥、德厚福、义源祥、天泰昌、汉兴和等二百余家。还有些字号取典雅之义、引经据典。例如孝感老字号有:六也、得月楼、汉瀛等十余家。有的字号表达了业主的经营愿望或经营品质。例如孝感 老字号有:重来,精真、好公道等十余家。有的字号蕴含其行业特点。例如孝感老字号有:彩和(染染坊)、普文(书笺店)、会宾等十余家。更多的字号是在吉利字面前冠以姓氏。例如孝感老字号有:邓义盛、范义盛、刘祥盛、吕同茂、朱德顺等二百余家。亦有不少字号依然保持明代之风。如:孙恒记、邓元记、廖云记等二百余家。其中廖云记经营杂货、其间也曾代理外商经营煤油、亦是孝感城区商业大户。其店 铺后形成了一条小巷被称之为“廖云记巷”。从以店铺字号命名的巷道亦体现出孝感街市丰富多彩的字号文化内涵,为后人展现出孝感商业文化勃勃生机的人文景观,以窥见我国古代商业文化一班。(参见拙文《店铺字号的文化内涵》载《文汇报》)。
      四是,以姓氏命名的街道除了汤家街、程家街以外,还有以姓氏命名的小巷。如:王家巷、彭家港、武家港、涂家巷等。
      古代居民聚居的地方称里。《汉书?食货志上》:“在野曰店,在邑曰里”。故今称在城者为“里弄”,在乡村者为“乡里”。古代二十五家为里,是一种行政单位。唐宋时里设有坊门,称为里坊,故而又有街坊、街巷、里居之称。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自此街坊?鼓之声铿?不绝矣”。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坊里出现商业活动、打破坊墙,临街开设店铺,不再是封闭式的里坊。宋初?河镇成为县治所在地后,移居至城镇居民增多,他们繁衍后代,建宅聚居,亦形成了同姓坊里,这便是旧孝感有严家坊、夏家坊地名来历,这些以姓氏称名的坊里有的发展为街巷;此外在明清无里坊之制,最先移民至城里定居者,在其住宅附近逐渐形成街巷,也有以姓氏命名的。
      五是,以职业命名的除了挑水街以外,还有以职业命名的小巷??铁匠巷。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行业逐渐增多。元代大剧作家关汉卿的《金线池》第一折谓:“我想一百二十行,门门都好着衣吃饭”。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载:“乃三百六十行,各有市语,不相通用,仓促聆之,竟不知为何等语也”。现代行业达到达4000余种之多。明代直到民初,孝感 城区手工业较为发达,尤其是“十八匠”,有许多能工巧匠。诸多篾器能工巧匠集中开设作坊的东河街又有篾货街之别名。铁匠巷是因此巷居住一董姓,四代以打铁为生故名。
“三百六十行”不过是我国古代商业文化的枝枚叶叶,但是从孝感 有关行业民谚,民众传说,以及以职业命名的街巷诸如此类的一枝一叶研究清楚了,以管窥豹,我国古代枝繁叶茂的商业文化的大树,便会重新在我们眼前临风而立。
      六是,以石桥命名的小巷??石头桥。位于城墙东炮台脚下北至董孝子祠前便是东池。恢宏的文昌殿座落于东池东畔,有石拱桥穿池通入殿东侧。董孝子祠座落于东池北端。池北也有一座小石桥自西至东穿池而过。昔日的东池石拱桥倒映在碧水之中,环境清幽。文昌即文昌星(又名文曲星文星),是中国神话中主宰功名、禄位的神。又:居蜀七曲山(四川梓潼县北)的张亚子,仕晋战死,后人立庙纪念。神州传说玉帝命梓潼掌管功名、禄位,道教中认为张亚子是文曲星下凡为官。元仁宗延?三年(1316年)加封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元、明各县城均要建文昌殿加以祭祀。在石桥附近形成了一条小巷称之为石头桥。民初城内大小池塘除了汪公池外全都淤塞,石桥也随之湮没。孝感 民谚云:“看桥 不走桥(指儒学状元桥),走桥 不见桥”(指石头桥、寺桥)。
      此外,亦有以庙、殿、祠、宫、堂、等乡土建筑为名的小巷。如:位于儒学(文庙)侧形成的儒学巷。位于东岳庙侧形成的小巷东岳庙。万寿宫是建于明未清初生祠堂,此后该处形成小巷万寿宫。为“嘉德懿行”,以祀奉五十而无子,出而不复嫁以守妇人之道的四位嫠妇建祠称之为四姆祠。此处所形成的小巷亦以祠为名。文昌殿、引善堂所在处形成的小巷,亦分别以该殿、该堂为小巷称名。建国后引善堂改名为新华巷。别外,有户数为名的六家巷,因磨石铺巷道而得名的磨子巷。又有传说清乾隆年间,一天深夜,一位湖南木材客商干渴难忍,在汪公池附近小巷一家夫妻经营的豆腐作坊喝豆浆解渴。被店主谋财害命,用闷棍打死,将尸体弃入汪公池,又用磨石上盘压在尸体上,使之不能浮起。第二年,尸体腐乱只剩骨骸被人发觉报案。知县王佩葵在全县豆腐作坊私查暗坊,发现这家豆腐作坊磨子 的上盘是新的,且压尸体的上盘正好与这磨子 下盘相合,后又在家中搜出装银两的包裹及银两分文不差,案情大白。将主犯处以死刑。为告诫后人,将此巷路面铺以磨石故有磨子巷称名。花园巷是因为该处有一王姓花园而得名。以上便是孝感城区所谓的十八巷。
      此外另还有以姓氏命名的朱家巷、徐七房、许家巷。
      许家巷位于西湖桥东端附近南侧。因有一家开磨房的许姓居住此巷故名。这条巷子通往南濠沟边尽头,又通南濠沟石桥,过石桥便是西郊外大堰、小堰(池塘)。
还有以民族称名的巷。这条巷在西门外街中段。至今仍有几家回民居住,故名。
      以池命名的还有施家塘。
      府后街通往汪公池有一条小窄巷,称之“过头屋”。过头屋入口有大门,入大门长约15丈两侧有房屋直至出口。该巷组合与汉口里弄相似,故又称为“景星里”。
位于北正街原胡福兴绸缎布店(后为县公安)有一条窄巷,仅能通过一人,故名一人巷,通往北后街。巷内为中共早期的革命领导人郭述申故居,亦是在革命时期中共汉南特委联络站旧址。
这些小巷有的因形成较晚,有的因户数太少,未列入“十八巷”之列。
      还有两条较古老的巷??青龙巷、紫阳巷。
      古代建城差不多都离不开一个共同的标准,即“龙穴砂木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对于建城环境如山川地理包括地质水文、生态、小气候及景观等都要经过严格的考察,然后择其吉建筑,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城的最初兴起是为了“守君卫民”,后来也是为了“盛民、守土”(见《说文》)。故此城的选址上大都是在水陆交通要冲或水之北或山之南,称之为背阴抱阳。当自然条件不能十全十美时,就人工加以修、补、填、挖,把自然和人文有机结合在一起,造就出一个理想的“风水宝地。”这实质上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所认为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观”,是追求人与自然相和谐统一的结果。这便是古人将孝感城地址选在“九?叠嶂于东南,?水洄?于西北”,“三关障其后,?河阻及前,跨阜临湖,”?河与府河交汇处之北岸的原因所在。
      自明代建筑城墙后,根据孝感县城地域,腹背皆水的特点,按其客观的地理条件(即“人法地,”“地法天”)顺其特点(即“天法道”、“道法自然”)古人在原有的自然条件上,将城域建有风景秀丽的三处景点,为孝感“八景”之列。此外,大多数县(府、省)城都有青龙的街巷子名。孝感县衙门东侧有“青龙巷”(位于现在书院街与解放街口交汇处);武昌抚台衙门(省政府)东侧有青龙巷,这亦是“地法天”,即所谓“象人天法地”的原因。古人认为北斗位居中央,周围二十八宿构成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环线的布局之法。故此,以县(府、省)衙为中心的建筑,东有青龙拱卫。这便是民间所说的左青龙,右白虎”。
      孝感城腹背皆水,为了实现“依山傍水”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故此,又在城东城墙根下造了一座万寿山,并建筑了万福奄,亦是“道法自然。”这便是孝感青龙巷及万寿山各地名的来历。建国后,街道拉直扩建,青龙巷成为书院街一部分。
      孝感原籍土著者较少。是历代史上中原南徙移民落籍地之一。西晋末年“五胡乱中华”中原南徙的移民,在江西、安徽等地建立乔州、乔县、落籍,有一部分继续南徙成为客家人。明、清由“麻城过籍”自江西迁徙至孝感落籍的移民众多,故此孝感城便有紫阳巷之街巷称名。以示对其祖籍永志不忘。按:宋朱熹父松读书紫阳(山名,在安徽歙县城南),后熹居福建崇安,仍榜其所居之听事堂曰紫阳书堂,以示不忘。此后紫阳堂并成为朱姓族人堂名。孝感城乡紫阳堂朱姓自江西由“麻城过籍”者众多,城关亦是紫阳堂朱姓望族。朱熹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在明清成为儒学正宗。对中华文化有很大影响。故此“紫阳永志不忘其祖蕴义也被别的族姓所认同。以上便是紫阳巷称名的原因所在。
      清光绪六年(1880年)在紫阳巷建立孝感第一座天主教堂。(民国二十七年)孝感沦陷。日寇在孝感城奸、掳、烧、杀,无所不为。神甫肖炳在教堂内收容了一批青年妇女避难。民国三十年(1941年),汉孝陂抗日游击队参谋陈百鸣受到教堂隐护,在教堂以教书为公开职业,秘密进行侦察活动,顺利完成多项侦察任务。
建国后街道拉直扩建,紫阳巷子成为府后街的一部分。
      这两条巷虽为城区著名的古老的巷道,但因扩建合并不复存在,故无缘被列为“十八巷”之中。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1531483.html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1531483.html

孝感市广场街熊咀村小学校 孝感市孝南区陡岗镇胜利小学 仙河小学 孝感市孝南区陡岗镇梦湖小学 孝感市孝南区三汊镇诸赵小学 孝感市国营朱湖农场塘口小学 孝感镇红光村小学 孝昌县花园镇白合中学 孝感市开发区严桥小学 孝感市国营朱湖农场洋湖小学 孝感市孝南区肖港镇晨光小学 孝感市孝南区卧龙乡同春小学 杏冲村小学 孝感市孝南区闵集乡上新小学 孝感市国营朱湖农场跃进小学 孝感市孝南区肖港镇曹庙小学 孝感市孝南区肖港镇万里小学 孝感市孝南区实验小学 孝昌县花园镇常丰村第二小学 孝感市孝南区朋兴乡和平小学 孝感市孝南区新铺镇星火小学 孝感市国营朱湖农场先锋小学 孝感市孝南区朋兴乡旭光小学 孝感市孝南区肖港镇前进小学 孝感市实验小学勤工俭学服务公司 孝感市开发区红光小学 孝感市孝南区肖港镇杨桥小学 孝感市国营朱湖农场协和小学 孝感市孝南区肖港镇五爱小学 孝感市孝南区毛陈镇第二小学 孝感市孝南区杨店镇第二小学 孝感市孝南区肖港镇杨林小学 孝感市孝南区毛陈镇何庙小学 杏榜小学 孝感市孝南区卧龙乡双合小学 孝感市孝南区杨店镇张岗小学 孝感市文化路小学 孝感市孝南区陡岗镇新堤小学 孝感市孝南区闵集乡下新小学 孝感市孝南区朋兴乡联合小学 孝感市孝南区肖港镇金神小学 孝感市孝南区肖港镇农四小学 孝感市孝南区朋兴乡七份小学 孝感市孝南区肖港镇群光小学 孝感市孝南区陡岗镇永红小学 孝感市孝南区朋兴乡箍河小学 孝感市孝南区杨店镇凤集小学 孝感市孝南区毛陈镇第一小学 孝感市孝南区闵集乡农联小学 孝感市孝南区肖港镇革新小学 孝感市国营朱湖农场五台小学 孝感市孝南区陡岗镇里仁小学 孝感市孝南区三汊镇三汊埠镇小学 孝感市孝南区肖港镇城隍小学 孝感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 孝感市南大开发区三军村小学 孝感市卫店镇大堰小学 孝感市卧龙乡卧龙潭高小学校 孝感市双峰山旅游度假区上湾村小学 孝感市双峰山旅游度假区梁夏联办小学 孝感市双峰山旅游度假区洪益小学 孝感市双峰山旅游度假区碌岸小学 孝感市双峰山旅游度假区滑石小学 孝感市双峰山旅游度假区红旗村小学 孝感市双峰山风景区双峰小学 孝感市双峰山风景旅游度假区涂巷小学 孝感市国营朱湖农场中心小学 孝感市国营朱湖农场向阳小学 孝感市广场街城东小学 孝感市广场街星火小学 孝感市开发区三利小学 孝感市开发区罗坡小学 孝感市车站街道中心小学 孝感市肖港镇中心小学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3-14 20:41:25 | 只看该作者

==》》》强大的友情链接!!!!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656859.html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656859.html
9#
 楼主| 发表于 2014-3-14 20:34:18 | 只看该作者
劉偉瑩/臺北報導
http://www.mdnkids.com/info/news/adv_listdetail.asp?serial=79853
 讀報實驗班教師發表的內容多元,除了報紙運用於閱讀寫作,也結合品格教育和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老師不只是教書,更要教人」,嘉義縣沄水國小教師黃家珍將國語日報當作品格教育的教材,從社論和「方向」專欄引導品格教育的重點,讓學生懂得分享、原諒,並心懷感激。

 花蓮縣稻香國小教師黃珠娟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設計不同的讀報套餐讓他們選擇,結果學生最喜歡把法律常識改編成漫畫故事。她今年考上幼教教師,下學期準備在幼稚園推動讀報,希望提早培養閱讀能力。

 彰化縣西勢國小教師劉容枝認為,學生需要做中學,也要從閱讀中學習,指導學生從國語日報挑選簡單的實驗體驗操作。她說:「讀報不僅豐富學生閱讀,更活化我的教學生涯。」

 講評人新北市教育局副局長洪嘉文說,國語日報提供嘉義縣偏鄉學校免費的報紙,使嘉義縣成為投稿刊登率最高的縣市;政府除了投資閱讀的硬體外,也應和民間一起改善閱讀環境,推動讀報教育。

 臺北市士東國小校長林玫伶講評時表示,教師將報紙運用於國語文領域的居多,運用於社會、藝術人文、自然生活領域的也不少,可以思考如何讓報紙運用的角度更寬廣。

 圖說:新北市教育局副局長洪嘉文(右)與臺北市士東國小校長林玫伶擔任講評人。攝影/本報攝影小組
8#
 楼主| 发表于 2014-3-14 18:09:02 | 只看该作者
7#
 楼主| 发表于 2014-3-14 17:29:07 | 只看该作者
报刊-网站互动合作范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 ... 3D1&_dsign=f14b509b
2003年,管季超在河南教育报刊社。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1256&extra=page%3D1&_dsign=2d7d48fb
《教师之友网》管季超谢谢薛农基主编寄赠样刊!!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 ... 3D1&_dsign=a991c1f6
★感谢湖北大学《中学语文》杂志社赠寄样刊30册!★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 ... 3D1&_dsign=2bc05de5
《教师月刊》主编林茶居发帖。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 ... 3D1&_dsign=a8b6c079
《语文报》初中版李德捷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 ... 3D1&_dsign=90770bb5
《语文报》小学版梁朱杏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 ... 3D1&_dsign=c67bc2c2
《南方教育报》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 ... 3D1&_dsign=327e19ee
答《书法报-硬笔书法》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 ... 3D1&_dsign=05600e80
评报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276
学会年会现场直播专栏



管季超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蒋蓉教授等在集美大学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 ... 3D2&_dsign=76a93e4e
某次本地教研活动全程报道


http://bbs.yingbishufa.com/forumdisplay.php?fid=101
网上的跨省交流:江苏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795142.html
[管季超作文教学法]公益推广----在东莞

http://www.thcyzy.org/ReadNews.asp?NewsID=441

http://www.thcyzy.org/ReadNews.asp?NewsID=441
高校讲台也客串玩玩儿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 ... 3D1&_dsign=099249da
管季超策划的某次区内教研活动全程实录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 ... 3D1&_dsign=0b57efbd
我们制作的电子网刊一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5:20 , Processed in 0.09735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