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纵不能春风化雨,又何苦剑拔弩张 茅卫东 案例 我的“输”与“赢” 我是一个固执的人,带着一个固执的班。要不是成绩还可以,可能早已没“资格”再当班主任了。因为,我得罪了很多人。我是学校里公认的最认真的人,却是从教15年来没有评过“优”的人,甚至在聘任职称的“关键”时期。因为,每次投票,我人缘最差。同事们对我已经恨到没有丝毫“同情心”的地步了。很多人劝我,“干嘛和自己过不去?”,我“沉默以对”。因为他们不知道我的快乐,耶稣说:“你必须在付出中得到你期望的快乐。”好心的朋友只看到我的“输”,却没看到我的“赢”,我赢得的是别人无法体会的快乐。 我“输”了家长,“赢”了学生 我班有个学生,学习还可以,一、二年级时,经常忘带作业。每次出现问题,要么蒙混过关,要么撒谎,总是不敢面对问题。我非常困惑:这样一个优秀的孩子,照理不该发生这样的事情。经过无数次地细心观察,终于找到原因是家长太溺爱了,动手能力、管理能力太差。每天书包都是家长收拾,家长搞不清,当然会发生这样的事。后来,我反复跟她强调要自己收拾书包,仔细核对,自己能做的事尽量自己做。在学校里,我不允许家长替她做值日,让她在最脏、最差的环境中锻炼自己。她的丢三落四、撒谎、搪塞的毛病彻底改掉了。可是,我的麻烦来了。因为家长经常打电话说“我孩子不舒服,不能扫地”,我一口回绝“不行”。后来,家长干脆在孩子值日时请假“我孩子不舒服,不去上学”,我说“发烧了吗?”“没有”“打针、吊水了吗?”“没有”“那不行”。再后来,家长就直接叫孩子自己到我办公室来说“我妈妈讲‘我气管不好,不能扫地’”,当然也会被拒绝……积怨终于在一次请假时爆发了。孩子蹦蹦跳跳地来上学,据我观察没有丝毫异样的情况下,又请假不做值日时爆发了。那位“舐犊情深”的母亲像一头发疯的母牛冲进我的办公室,拍着我的桌子质问我“无数次请假你不允许,请问你有没有孩子?”我告诉她,正因为我有孩子,所以我才不允许你溺爱你的孩子。记得我曾读过这样一句话:“请重视女童教育,因为她也是未来的母亲”。事后,校长找了我,意味深长地说:“何苦呢?她请假,你准了,不就完了吗?她溺爱她的孩子,与你有什么关系?”我本来想说:“是没关系,可她现在是我的学生。”但,没说出口。 我“输”了比赛,“赢”了育人 在一次优质课比赛中,我和另一位老师都选中四下«天鹅的故事»,内容写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场面,歌颂了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我俩课堂教学目标都达到了。唯一不同的是她预留了5分钟写话,在学生中找几篇写得比较好的,自己朗读,展示自己的教学效果及学生学习效果,课堂教学时间恰到好处。我预留了十分钟写话,并随机让学生自己朗读。第一个学生进行得比较顺利,第二个学生出现状况了:写好了,但不愿站起来朗读。冷场了,怎么办?我只好自己拿起来读。当读到“天鹅,你勇敢顽强的精神值得我学习”心头一怔,这不正是教育的最佳时间吗?于是我说:“你要学习天鹅的勇敢,可是你刚才一点儿也不勇敢。来,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用掌声请这位同学把勇敢拿出来。咱们学了就得用呀!”在一片掌声中,他又重读了自己刚才写的话,全体同学再次报以热烈的掌声。我敢肯定,这个同学以后一定会变得勇敢一些。因为,有第一次,就可能有第二次、第三次……而我没能进入第二轮。我“输”了比赛,但“赢”了“教书育人”。 我“输”了人情,“赢”了真情 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和好孩子坐在一起,有些老师干脆把问题学生“流放”到某个角落里自生自灭。而我总是让调皮捣蛋的问题学生坐到综合素质最强的学生旁边,希望那些“劣马”能“近朱者赤”。家长总是想尽办法调位,我一概不允。其中,一位家长总算逮着理由请同事帮忙换位,“那孩子太顽皮,而且,经常打他们家孩子,昨天还踹她一脚。”我感到事态严重,连忙把这个问题学生找来查问原委,确有此事。我让他道歉,他俩眼往上一翻,不理不睬。我很生气,来个“以毒攻毒”—“把手伸出来!”唰、唰……打了几下子,还是没反应。什么叫问题学生?那就是“油盐不进”。我的肺都要气炸了。怎么办?放弃?这孩子肯定觉得自己“沉默以对”是法宝,老师拿我没辙。于是,我马上换一副委屈痛苦的表情对他诉苦:“你真是枉费了老师的一片苦心呀!老师把你安排在这样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孩子旁边,是希望她能帮帮你,让你的成绩不会滑下去。如果换一位和你一样控制不住自己、爱玩的学生,你们上课还不玩到一起去了吗?你成绩还不一落千丈吗?可你却不珍惜呀!现在,这样的好孩子都不想跟你坐一起了,还有谁能想呢?”这时,我发现他的眼睛里溢满了泪水,觉得时机来了,该给他“就坡下驴”的机会了。“你去向她道歉,如果她同意原谅你,我就不调位。如果她不原谅你,那我没办法,只能换一个同位。你看行不行?”他睁大感激的眼睛点了点头。这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独特的音响……”上课时,我特地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朱涛,你道歉了吗?”他点了点头。我又问他的同位:“何莹,你原谅他了吗?”何莹点了点头。于是,我用非常响亮的声音说:“让我们为何莹的宽宏大量鼓掌。”接着,又用更加响亮的声音说:“让我们为朱涛知错就改鼓掌。”班里瞬间沸腾了!这两个学生的脸上都流露出幸福的微笑。事后,同事找到我,“就换一个座位,有那么难吗?”我想说:“不难。”可是,他不明白,我面对的是问题学生,换到哪儿都会再次出现问题。如果一直地换位,一直地“秋后算账”,就有可能将朱涛推向问题的深渊—破罐破摔。如今,他“悬崖勒马”,肯定能改好。因为,今天他能真诚地道歉。明天一定能真诚地做人。能在人生的起步阶段,赢得一颗真诚的童心,这比任何“人情”都珍贵。 我赢了激情四溢的课堂,我的公开课总有“造假”的嫌疑,因为配合太默契了。我赢了诚实,因为孩子在作文中写道:“有一次要背课文,我没有背。组长就把我送到老师办公室。老师说:‘SY(此处马老师原文是学生的中文姓名,看着不像是化名,故用字母替代——笔者注),你为什么背不好课文?’我不敢讲我没有背,只好什么都不说。最后老师说:‘期末考试就要到了,课文背不掉,填空就填不好。’我还是什么话也没说,一直看着老师。当时我真想说:‘马老师,我也知道,只是我忘了。’”我赢了感动,因为孩子在作文中写道:“老师,您记得吗?那一次画展,是您用一中午的时间做出了一个吸引人眼球的广告牌。那时,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学生。那云淡风轻却又五光十色的一片片带着您身上的芳香的水彩颜色,成了您爱我的最好见证!那秀美而又苍劲有力的字编织成了我的童年对师爱的美好憧憬。浩渺的苍穹下,浩瀚的宇宙中,苍天让我们相见在这,相遇在此,这是真正的缘分,是不可多得的不解之缘!望着窗外黑色的天空,我嘴里不由得发出轻声的呢喃:‘老师……’”(注:这篇小练笔出自一个四年级学生之手,您信吗?)我赢了童真童趣,因为有一次校长怒气冲冲地抓着我班的一个学生说:“反复强调,怎么还有学生下花坛?”我把校长劝走之后,让她对我说明情况。她说:“我在花坛里栽了一颗桃树,我去看它长大了没有。”太可爱了!我的学生,我的孩子,叫我怎能不感动呢?太多太多这样的案例,我无法一一细数。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每天都被我的学生感动着,每天的生活都充满幸福-无论是欢笑,亦或是痛苦。这是我实实在在的“赢”,是别人无法理解,也难以体会的“赢”。 最后,我想说:“如果你是一个好人,那么你就不要再要求得到什么回报,因为这个事实本身就是上帝垂爱你的证明。”与天下所有的班主任共勉。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马海玲 分析: 纵不能春风化雨,又何苦剑拔弩张 茅卫东 马老师应该是一个工作非常认真的人,而且有自己的一套想法:明知校长和同事对她的工作有看法,还是坚持自己的主张;即便人缘最差,依然自得其乐。我其实是蛮欣赏这种个性的,因为经常有人说我是一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人。生活中见风使舵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人太多太多,不讲原则惟命是从见利忘义的人太多太多。教育中人,若也是如此性格,实是荒谬悲哀至极。马老师显然不是这样的人,她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她,一心只想着学生发展,很有个性。 可是,马老师的叙述,让我又想起了多年前一个重点班的学生评价他们班主任的话:“X老师坏就坏在责任心太强了!”和很多传统的家长和老师一样,马老师似乎也是属于“为了你好”一类人。因为我是为了学生好,所以其他人不能来干涉我,学生不能不听我。因为我是为了学生好,所以我就是对的,任何反对我的人都是错的。终于,我成了孤家寡人。本来这应该让人痛苦不堪,可是感谢开放、感谢网络,我知道了上帝,于是不再要求得到什么回报,“如果你是一个好人……这个事实本身就是上帝垂爱你的证明。”于是——完胜! 问题是:“我是一个好人”,这由谁来鉴定?是不是因为“我”是好人,所以就注定要与所有人为敌? 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下面结合马老师的叙述具体分析。 一、明确边界意识,不可与家长争孩子 “请重视女童教育,因为她也是未来的母亲”,我认同这个观点。可是老师因此就有了禁止家长溺爱孩子的权力吗?并非如此!马老师对家长说出“不允许你溺爱你的孩子”这句话,这是越界。如果是我,我会选择找个机会和家长坐下来,交流了一下育儿之道,但最后的选择权在家长。我们必须接受一个观点,那就是家长有溺爱孩子的权力,虽然我们认为这样对孩子不好。家长有权拒绝我们的建议,我们却不能强行干预学生的家庭事务,唯一例外的情形是家长正在使用严重暴力伤害着孩子,但溺爱显然不属于这种情况。 我是对的,我是为了你好,所以你必须听我的,这种教育思维曾经非常流行。现在,是重新审视教育伦理,厘清教师边界的时候了。我们可以阻止别人做恶,但强制别人为善,这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恶。家长溺爱孩子固然不好,毕竟不是恶行,我们又何必义愤填膺强行出手?如果觉得孩子无故不做值日对其他孩子不公平,老师完全可以要求家长出具医院证明,证明孩子身体不适合搞卫生。至于家长能不能搞到这份证明,或者如何搞到这份证明,同样不需要教师操心。有,孩子就不用做值日了。没有?对不起,这是学校的事情,除非家长给孩子转学,不然就得按照学校规矩来。 说到底,学生只是教师生活中的过客,而孩子却是家长生命的延续,我们何苦与家长争孩子,又怎么可能真的“赢”得了学生?当我们视家长为对手,准备和家长争孩子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输了。因为此时,我们已经越界,违规了。身为教师,我们唯一能做的事只是教育孩子,而不是和家长争孩子。 二、客观归因、平实叙事应该成为教师的职业习惯 学生经常忘带作业,马老师为了弄清原因,说自己“经过无数次地细心观察”。一、二年级的学生忘带作业并不是特别奇怪的事情,怕被老师批评不敢说出实情也可以理解。不过,总是这样子,教师是应该干预一下,可“无数次”这个词还是有些夸张了。问问学生、问问家长,应该不难发现事情原委。再说了,家长替孩子收拾书包应该是在家里吧,老师“无数次地细心观察”又是在哪里进行的?家长溺爱孩子,不想让孩子做值日,这的确不好。可是在教室里做个值日,就是让学生“在最脏、最差的环境中锻炼自己”,是不是也太高估做值日的功效了? 马老师说自己“输”了比赛,“赢”了育人,给人的感觉她是因为不想放过帮助学生的机会而“输”了比赛。可从马老师自己的描述中,我只看到在一次优质课比赛中,马老师巧妙利用教学内容鼓励学生,但没发现这与她“输”了比赛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马老师说,这位受到鼓励后站起来朗读的同学“以后一定会变得勇敢一些,因为,有第一次,就可能有第二次、第三次”。将“一定”建立在“可能”的基础上,这样的自信实在不太靠谱。 在调座位这件事情上,马老师说:“今天他能真诚地道歉,明天一定能真诚地做人。”又是“一定”,呵呵。马老师说自己已经工作了十五年,我不太明白,她内心里真是这么认为的,还是她的语言习惯使然。但不论是哪种情况,都值得商榷。如果是前者,身为教育者的马老师显然低估了成长的复杂性和教育的复杂性。如果是后者,问题可能就更加糟糕。语言的背后一是思维,二是心理。如果马老师已经意识到了事情的复杂性,却还是习惯于这样信誓旦旦,那就远离了她高度认可的“真诚”品格。 叙述夸张、缺乏逻辑其实是不少老师行文的通病,可很多同行并不认为这有什么问题。每当我在一片叫好声中指出某段文字的问题时,时常有人劝我“讲话不要太刻薄”。一个教书育人的群体,沦落到只喜欢相互吹捧,连基本的叙事规则都不在乎,实在可叹。 三、不愿意沟通的背后是什么 马老师说自己在学校里“人缘最差”,同事们对她已经恨到没有丝毫“同情心”的地步了,可是她每天都“被学生感动着”、“每天的生活都充满幸福”。 我有些难以理解。 从这篇叙事中,我没发现马老师做了哪些特别与众不同、惊世骇俗的事情。倒是留意到了这些描述:“我‘沉默以对’。” “我本来想说……但,没说出口。”“我想说……可是,他不明白。” 虽然每次交流未必都能沟通,可是自己不说,别人又怎能明白?她不愿意和同事交流,大概是觉得对自己的做法“别人无法理解,也难以体会”。 马老师不愿意和同事交流,而是选择把自己的经历记录下来与更多的同行分享。有意思的是,马老师的学生好像也有相似的习惯。这位学生在作文里写道: “有一次要背课文,我没有背。组长就把我送到老师办公室。老师说:‘SY,你为什么背不好课文?’我不敢讲我没有背,只好什么都不说。最后老师说:‘期末考试就要到了,课文背不掉,填空就填不好。’我还是什么话也没说,一直看着老师。当时我真想说:‘马老师,我也知道,只是我忘了。’” “什么都不说”、“还是什么话也没说”、我真想说”,这个学生,是不是和马老师很像?这个学生为什么不说,作文中有交待——“不敢”。 马老师是不是也有所“不敢”,所以才“沉默以对”?她自己没有说。 仔细想想,一个在同事面前经常“沉默以对”却敢和家长争孩子的老师,一个知道所有同事都恨她却每天生活得很幸福的老师,一个“赢”得了学生可学生却不敢当着她的面作出解释的老师,一个工作15年从没评过“优”却自认是一个得到了上帝垂爱的老师,这总让我觉得怪怪的。 希望天下所有的班主任能和我一起思考这个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