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评论教学的跨学科视野与研究性思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20 15:06: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闻评论教学的跨学科视野与研究性思维




  •   【本文提要】本文叙述了作者对改良新闻评论教学的若干新见解。作者认为,在存在“院系之间壁垒”和“学界和业界之间壁垒”这双重壁垒的现实背景下,为新闻与传播学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新闻评论课程应切实引入跨学科视野和研究性思维,尝试以“精神传承、知识地图呈现和思想操练”为授课主线,确立培养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理性思想者的终极诉求。



  【关键词】 新闻评论 教学 跨学科 研究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210


  作为一门为新闻与传播学专业高年级本科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新闻评论课的教学近年来频遭新闻业界人士批评,有时评人痛陈“90%的评论教材其实可以烧掉”。当前的新闻评论教学确实问题多多,不少教员自己甚少写作时评,一些教材内容雷同,学生缺乏时评实际操作锻炼等等。但是,这些问题只是表象,我们认为,新闻评论教学的问题不仅与其自身有关,更与新闻学科在当前中国大学建制中的现状有关。在当前情况下,新闻评论课教师应在打破学科壁垒的同时引入研究性思维,确立培养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理性思想者的终极诉求。


  一、当前新闻评论教学的问题:学科身份焦虑下的专业性迷思与跨学科和跨业界的困境


  自上世纪20年代首批新闻院系被引入中国大学以来,对新闻学科专业性的质疑之声一直不绝于耳。台大前校长傅斯年曾以他不认为新闻学是学问为由拒绝在台大设立新闻系,奉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为蓝本的台大新闻研究所的成立更是一波三折。海外传播学人李金铨先生看得通透,提醒同仁们莫为传播学科身份自寻烦恼,要紧的是“我们能不能针对传播现象提出有原创性、有重大意义的问题?如果能,别人非重视我们不可;如果不能,多说无益。”可国内新闻学界却远没这么洒脱,“新闻有学或无学论”成了当前一些学者花大力气、用长篇幅争论的重要问题,这正是新闻学科身份焦虑的生动体现。


  上述学科身份焦虑反映在新闻评论教学中,表现为一些教材过于强调新闻评论学的“专业性”,而对引入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相关社会科学知识观照评论文本所映射的现实问题,虽不乏重视却语焉不详。一方面,不少教材借鉴议论文教材铺陈内容,名曰“新闻评论学”,实为议论文写作知识加上若干与时俱进的时评范文。议论文写作的基础知识在中学阶段就有介绍,而且一些时评名家并非出自新闻学专业,也能写出名动一时的文章。另一方面,虽然新闻学子要跨学科地拓宽知识面已是诸多新闻评论教材之共识,但学子们如何汲取新闻学科以外的跨学科知识却甚少有教材明示。未告诉有心问学的新闻学子们,如何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既能成长为真正的杂家,又不至于在海量信息面前无所适从、乱了方寸?


  学科身份焦虑带来的专业性迷思只是内因,形成新闻评论课程教学当前困境的外因则与新闻学科在中国大学建制中的现实相关。其一,院系之间的壁垒使新闻专业本科学生获得系统的跨学科知识训练并不容易。大部分高校的新闻专业本科学生无法直接选修社会学系、政治学系、经济学系、法学系等相关科系的基础性课程,邀请这些科系的教师来为新闻专业本科学生讲授相关课程也存在行政障碍。汕头大学长江新闻学院曾聘请以文艺学教授夏中义先生为首的内地相关学科名师“空降”汕头,为该院大一新生开设“大学人文基础课”,但这一令人激赏的个案并未持续。其二,新闻学界和业界之间的壁垒,也让一线时评人无法经常走进大多数新闻院系的新闻评论课堂。据我们了解,国内只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和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的新闻评论本科课程是由前一线时评人担纲。笔者所在的华南师范大学曾邀请内地时评名家鄢烈山先生、台湾知名新闻教育家郑贞铭先生到我系开设新闻评论讲座,但我们的尝试因为种种原因也未能延续下去。


  二、新闻评论教学的应然脉络:精神传承、知识地图呈现与思想操练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尝试在为华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设的《新闻评论》课程中进行改良:先梳理近代以来中国时评的变迁历史,再引导学生熟悉剖析中国问题的社会科学知识地图,最后则结合对社会科学研究规范思路的介绍,在课堂上开展时评写作练习。


  之所以将近代以来中国时评变迁史放在课程开篇,是因为我们笃信精神传承对学生成长为具备“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理性思想者的重要性。现有新闻评论教材大都会回顾近代以来中国时评演进的历史,但或囿于展现时评文本自身的变迁,或对时评人的事迹点到即止,而甚少有问题意识明确的时评史讲述。我们试图以“提问”作为追溯近代以来中国时评变迁史的线索,追问哪些是以往时评史讲述中被放大的名字、为何会被放大,哪些名字在某段时期被选择性遗忘、为何被遗忘等一系列问题。从梁启超到储安平,从张季鸾到陈布雷,从李大钊到瞿秋白,从皇甫平到鄢烈山,这些时评人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变迁的评说者,他们生前或身后名声的起落反过来也受历史变迁牵连。我们无意向学生指出谁是应该师法的先贤或时贤,而是让他们自行判断。这样一群时评人的故事是新闻学子应该知道的,它们“与新闻业中的某些"热点时刻"一道,共同成为凝聚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范例,成为新闻专业主义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洞见乃优秀时评之本,而洞见既源自历练,也与知识积累有关。历练非课堂所能成就,而教师指导下的知识积累则会更有的放矢。正因如此,我们把引导学生熟悉剖析中国问题的社会科学知识地图视为课程的重要板块。蔡元培先生在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时早已强调,“新闻学几与各种科学无不相关。专门性的论著,非专家不能下笔”,我们深以为然。虽然让学生在短短一个学期的课程时段内成为谙熟用社会科学话语剖析中国问题的行家里手断无可能,但向他们引介相关的社会科学知识地图则绝对可行。


  我们眼里的这张地图由两大部分拼接而成。其一为背景,即各相关社会科学学科的概论性著作。我们要求学生精读三本或以上介绍相关社会科学学科知识谱系的“大家小书”并写出读书笔记。北大版“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系列和译林版“牛津通识读本”系列是我们力荐的读物,伯格(P.L.Berger)的名作Invitation to Sociology和鲍曼(Z.Bauman)的经典Thinking Sociologyic-ally可遇而不可求,那更是我们眼里难得的社会学入门经典。其二为地标,即剖析中国问题的重要学者及他们的重要观点。例如,在介绍社会学者对当代中国的描绘时,我们将孙立平的“断裂社会”、陆学艺等的“橄榄形富裕社会”和李强的“利益碎片化社会”这三种代表性论述放在一起比较。我们希望,这张知识地图能成为学生解读感兴趣、想评说的社会问题的钥匙。他们至少可以了解,在遭遇新近发生的某类社会现象时,可以独自参考哪些文献、请教哪些专家。


  结合社会科学的研究规范,时评写作练习被我们放在课程的收官阶段,它们应是一场围绕“议题寻找”和“议题讨论”这两大核心任务展开的思想操练。我们认为,虽然前人常言“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规范的思想操练不一定适用于个别思想有张力、特立独行的“巧”学生,可是对于大多数还未建立“规矩”感的学生而言,这会让他们更为受益。


  芝加哥大学的布斯(W.C.Booth)等学人一版再版的研究方法书《研究是一门艺术》(The Craft of Research)是我们寻觅多年的参考蓝本,被我们列为学生在进行时评写作练习时的必读参考书。首先,我们鼓励学生寻找在自身的知识视野下可以把握的热点议题,而非要求他们追逐新闻热点硬做文章。用布斯等人的话说,它们应该是你和你可能的读者群都可能感兴趣的,而且你在规定时段内可找到足够的事实论据与观点论据来诠释它。“是否应取消本科毕业论文”、“新闻业界高管到新闻院系任职的利弊”、“允许在校大学生结婚有何影响”都是学生习作中出现过的好议题。然后,我们提示学生用规范的研究性思维审视“议题讨论”,把后者看成层层厘清“论点(claim)为何?支持论点的理由(reasons)是什么?支持理由的事实依据(evidence)是什么?如何回应(respond)质疑?讨论的合理性(warrant)在哪里?”等问题的一个完整过程。其中,“如何回应质疑”和“讨论的合理性”又是我们强调的重心,理性的思想者应该有此两问。任何讨论都可能遭遇质疑,如论点是否明确?论点与理由之间是否显著相关?事实论据是否有纰漏?等等。同样,任何讨论的合理性也可能并非世所公认,而只是在一定条件下成立而已。例如,控制生育说在忧心资源有限的人口学家看来是合理的,可在谨遵上帝旨意的基督徒眼里却并非如此。


  三、结论与讨论:新闻评论教学的理想图景与现实改良


  我们理想中的新闻评论课堂应该是这样的:其一,修习这门课程的新闻专业高年级本科学生在低年级时就已修习过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其他相关社会科学学科的基础性课程,对它们的历史与现状有一定了解。他们在讨论新闻事件时不是做非黑即白、非好即坏的简单二元判断,而是能在头脑中找出可能有助于解读该事件的相关社会科学学科的知识线索,进而展开更具说服力和吸引力的讨论。其二,若干一线时评人会亲自授课或不定期走进课堂,分享他们宝贵的时评写作心得。每位开讲的时评人都应有其擅长的讲题,从选题、论证、知识积累等专业经验,到得意之作、发表秘诀、毙稿经历等感性体会。虽然条条大路通罗马,时评人的成功无法被复制,但学生们总会从众多前辈的亲身讲述中得到点滴教益,更可能被激发出承先启后的使命感。


  然而,当前新闻学科在当前中国大学建制中的现实,让我们只能对新闻评论教学进行上述改良。我们认为,结合精神传承、知识地图呈现和思想操练这三大主题的讲授,是在现阶段大多数高校新闻院系的新闻评论教学可以尝试的一条新思路。贯穿问题意识的、开放的时评史讲述看重的是一种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传承,它们之于新闻学子的重要性无需再多言。新闻专业教师在引导学生熟悉社会科学知识地图的同时也可延伸自身的跨学科知识视野。更重要的是,在新闻评论教学中引入结合社会科学研究思路介绍的思想操练,能让新闻学子了解何谓严谨的“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方式,这与多年前同仁们在新闻采写教学中提到的引入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精确新闻学”殊途同归。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的新闻评论课堂能否最终孕育出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理性思想者呢?这个问题只能留给岁月来回答了。从学生们课后的反馈来看,他们对我们的改良是有期待的。2007年至2011年,我们先后按上述思路为华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科的学生讲授了四轮次的《新闻评论学》,课堂学生评分平均达到了93.6分。但是,这毕竟是我们在现阶段提出的一条还很不成熟的授课思路,其完善有赖于我们的进一步反思和总结,更期待能受教于诸位方家。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系副教授)


  注释:


  曹林:《时评写作十讲》第260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参见王洪钧:《我笃信新闻教育》第268页,正中书局1993年版


  李金铨、刘兢:《海外中国传媒研究的学术地图》,《开放时代》2011年第3期


  参见郜书锴:《走入黄昏的中国新闻学》,《现代传播》2009年3期;郑保卫:《当前我国新闻学学科发展状况分析》,《当代传播》2009年6期


  Zelizer, B., "Journalists as interpretive communities",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1993, Vol. 10, 219-237. 转引自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新闻学研究》2002年第71期


  Booth, W., C., G. G. Colomb, J. M. Williams, The Craft of Research,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2008, pp. 31-32.


  Booth, W., C., G. G. Colomb, J. M. Williams, The Craft of Research,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2008, p109.

  作者:刘 兢来源《新闻记者》2012年第9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3:42 , Processed in 0.102038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