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成都棕北小学基于“知识论坛”的合作学习探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27 12:47: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成都棕北小学基于“知识论坛”的合作学习探索

 2014年03月26日  作者:李益众   

  关注优质资源班班通
学习就要“发帖子” 老师不再“满堂灌”
成都市棕北小学基于“知识论坛”的合作学习探索
  当我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大胆提问和小心求证的空间给予学生,学生们探究的边界和深度会超乎我们的想象。
  这个星期,成都市武侯区棕北小学五年级(2)班学生小王正在科学课上学习“地球的运动”这一单元。课堂上,小王提了一个问题:“如果我自己跑步时的速度超过了地球自转的速度,会怎么样?”
  很显然,这是一个极富想象力的问题。瞬间,它引发了很多学生的兴趣。其中一个同学这样回答:“有可能会失去地心引力,人体往上飘;可能会变年轻,会时光倒流(但必须要超越光速)……”。
  棕北小学校长林家锐说,这个孩子的思考和回答远远超出了小学五年级的课程标准,已经涉及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且不说他的答案是否正确,这种现象事实上已经告诉我们:当我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大胆提问和小心求证的空间给予学生,学生们探究的边界和深度会超乎我们的想象。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些问题与回答并不是呈现在现实课堂的口头对话中,而是在一个名为“知识论坛”的网络在线学习平台上。或许,它们更应该被称呼为“发帖”与“回帖”。棕北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师雍安丽说,一堂课上,这样的发帖与回帖大约占到一半的时间。剩余的时间,有大约10分钟用于同学间面对面的讨论,另有大约10分钟用于老师讲授、答疑。
  学习就是“发帖子”,老师不再“满堂灌”,这是棕北小学基于“知识论坛”的合作学习的形象化表述。林家锐说,“知识建构”理念引入棕北小学课堂后,学习内容不再是由教师一刀切式的提供,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找到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学习。在线学习与面对面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大大拓展了课堂学习的时空,使得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与他人开展讨论学习。
  在这种基于“知识论坛”的合作学习中,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模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传统的学习中,教师问,学生答,只有单向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交流;在“知识论坛”中,学生问,学生答,教师仅仅是参与和支持,呈现出多向复杂的交流方式。
  雍安丽说,与传统的班级讨论相比,现在学生间的交互频率大大增加,质量也提高了。许多学生一节课的帖子阅读量高达几十篇,发帖数平均为2—3篇。也就是说,一节课总的信息交互次数可达上千次。同时,因为学生的观点能够以在线帖子的形式在“公共空间”中保留下来,对于某一个话题的讨论就可以超越一堂课时间的限制。在一周、两周甚至一两个月之后,学生依然可以返回去阅读当时课堂上的“帖子”。
  显然,在这类课堂中,“教”与“学”的关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一变革得从2010年秋季说起。成都市棕北小学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陈静萍博士的指导下开展了一项教育科学研究——学生如何使用“知识论坛”进行建构性的知识学习和评价,形成同分享共成长的知识论坛社区。在这一崭新的教学模式中,老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想要探究的问题,再放到“知识论坛”上与老师和同学进行讨论,通过质疑、澄清和讨论,让一个知识、观点得到不断的发展。
  最初,仅仅是科学教师李双君带领着来自四、五年级对科学学习很感兴趣的20多名学生组建“小小科学家”社团,尝试借“知识论坛”开展知识建构教学的实践。师生一起对“知识论坛”的主要功能进行熟悉,学会怎样注册登录知识论坛、怎样发帖提出问题、怎样回帖进行讨论、怎样引用别人帖子的内容等。
  2011年9月,棕北小学选择四年级(1)班、(2)班作为知识建构实验班级。从本学期开始,“知识建构”教学模式已逐渐推广辐射到语文、数学等多门学科。
  李双君说,针对问题讨论,教师不会直接提供正确答案,不对学生的想法做直接的对错评价,而是鼓励学生去对不同的看法和观点进行分析和讨论。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评价者”;学生不再是消极的“被评价者”,反而是学生不断对个人和集体的学习行为作出评价,并利用评价的结果不断改进学习行为。(本报记者 李益众)
  《中国教育报》2014年3月26日第11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6:37 , Processed in 0.07245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