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悄悄改变作业的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30 22:29: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悄悄改变作业的脸
无锡市孙桥小学   王军   214061
内容提要: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从自身角度,从教育教学的规律出发,反思自己的作业布置行为,创新作业布置的行为艺术,真正确立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重视学以致用的作业观,树立起新的作业设计理念,使作业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让学生跨出应试作业的模式,从而形成超越课本、走出课堂的 “世事洞明皆学问”的校本特色作业体系;让我们的家庭作业呈现“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可喜局面。
关键词:实效  情趣  发展
一直以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令老师们担忧,每天总有那么一些同学,不是说这个忘记了,就是偷懒不愿意做……尤其是每逢周一或者是假期开学的第一天,学生不完成作业的更是大有人在,有的同学即便写的作业写好了,背诵的作业要么是敷衍塞责,要么就是没背,大多数老师对学生大加训斥,但尽管这样,还是收效甚微。怎么办呢?
思来想去,觉得这个问题的解决首先必须从我们教师自身找原因。看看一年级刚上学的小朋友,再想想我们自己小时候第一次做作业的情境,有哪一个小朋友是天生就不愿做作业的呢?有哪一个小朋友第一次做作业时,不是抱着视作业为神圣,认认真真完成的态度的呢?著名作家巴金曾在《是人,不指导下是鸭子》一文中提到了他的外孙女端端。巴金先生写道:“小学五年级的孩子每天带了不少课外作业回家,常常做到晚上九点钟,中间只除去吃一顿晚饭的时间。我算了算,她一天伏案的时间比我还多。我是作家,却没有想到一个小学生比我写得更勤奋。”的确,过多、过滥,没有实际意义的作业负担是导致当今社会学生学习负担重。学生怕学、厌学的主要原因。
所以我认为孩子们从认真完成作业到不愿、不能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我们教师首先要负主要责任。我们必须从自身角度,从教育教学的规律出发,反思自己的作业布置行为,创新作业布置的行为艺术,真正让作业做得有效,让孩子练得开心,让家长觉得省心,让自己批得舒心。

一、繁简适度诗贵精——量少求精,讲实效。
  作业的数量不能以剥夺学生娱乐和休息时间为代价。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休息好才能学习好。爱玩是儿童的天性,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应该让儿童每天都有一定的时间玩一玩。学生每天晚上面对一大堆作业,眉头紧皱,厌做情绪骤然升起。美国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阿尔菲·科恩经过对中小学作业多年的调查分析认为,过多的家庭作业只会挫伤小孩的学习兴趣,甚至可能对他们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现在学校教育中有个普遍的现象:高年级的孩子的书写反而不如低年级孩子的工整、规范。我想罪怪圈的罪魁祸首就是作业量过多。
因此, 我们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从少而精上面下功夫,应对作业题进行认真地筛选,挑选那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趣味性和富有生活气息、充满时代感的作业,力求少而精,力争给学生的作业能够“以一当十,举一反三”,做到质高而量精。这样,既能保证学习效果,又能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量。
首先,家庭作业的量要少。一题、两题,课余练一练,起到巩固当天所学知识的作用。课外作业应该具有较高的思维含量,能够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感悟,通过一道或几道题目能够真正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应力戒那些机械抄写、没有多少思维价值的作业。
其次,内容要精。我们应遵守《规范》的要求,坚决不让学生成为“作业机器”。作业的题量和难度要恰如其分,要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特别注重学生可能掌握得不够好的地方。作业“精”才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发展思维,避免无效劳动,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布置的作业每一题都要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也就是说要练到点子上,不做机械重复的作业,所做的练习都要有代表性。
再次,要有针对性。既要针对课堂的重点、难点布置家庭作业,又要针对学生掌握得不太好的内容加强训练。
此外,教师之间要经常就作业问题进行协商、沟通与合作,做一些必要的整合。如果只是某一学科的作业量小了,而其它学科的作业量依然如故,问题还是得不到根本解决。学生各学科布置多少作业,合起来每天应该布置多少,这些作业大约需要多长时间,教师们事先都应该有一个测算和建立在测算基础上的总量控制,做到多中选好、好中选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二、盆景巧裁出奇景——巧妙新颖,显情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大部分儿童的注意力保持时间仅在20分钟左右。如果长时间让他们进行同一种训练,会造成注意力分散,焦灼不安。爱新奇是儿童的特性,如果只是单纯地说今天抄词语几遍,明天又是说抄词语几遍,后天还是这样,儿童就会心烦,又是老套套,会不乐意去做。如果经常变换作业的形式,使儿童有种新鲜感,他们便乐意去完成。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更加注重改变作业的形式,精选作业的内容,让作业内容与完成方法更灵活、更丰富、更有挑战性,让学生在作业的完成过程中激起灵逸的思维之光,引触巨大的乐趣。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课文《第一朵杏花》中有这样一段:“春天来了,春风吹皱了河水,吹绿了小树,吹鼓了花苞……”为了让孩子们真正感悟这一段所描写的景象,并将书面语言积累、内化成孩子们自己的语言,老师让学生用画画、诗歌、乐曲等自己拿手的方式来表现这一段所描写的景象。同学们兴致高昂,表现出孩子们特有的天真:有的画水彩画,有的画成油画,有的做成贴纸画,有的带来了剪纸,有的自己创作了竖笛曲,有的录制了小提琴的乐音……这位教师结合课程内容,灵活设计作业形式,一改传统的“背、写”方式,让孩子给诗配画,为画题诗的方式,既符合小学生天性好动的特点,又可开发智力,增强“探究、合作、实践”能力,最重要的是能激发兴趣,增进学生的“食欲”。
可见,作业设计效益理想、人人可以实施。问题在于教师愿不愿意、能不能够在作业的题型和内容上多用慧心、肯下苦功。如果教师只布置,作业还是难以摆脱盲目性、随意性、机械性和重复性(无意义的)等特征,效益肯定较低;如果教师巧设计,作业就自然会具有积累性、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启发性等特征,效益必然较高。相信,教师用设计作业的费心尽力,完全能够破解作业时间量化、学生负担减少与教学效益增高的难题!

三、千树万树梨花开——因人而异,求发展。
新课程观认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有它特殊性的一面,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学生因受其智力水平、思想能力、学习习惯、生活环境的限制,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是不尽相同的,因此,设计和布置作业也应该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布置作业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和对其发展要求的不同,对作业的量适当进行增减。比如:在平日的语文教学中,我针对本班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和语文能力的差异,找准优、中、下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适合他们的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让好的学生吃得饱,差的学生吃得了。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我主要是让他们完成一些基础性作业,如生字、词语、背诵等巩固性练习;对于中等学生则主要是布置一些有关课文知识的理解和语言技能的简单应用方面的练习作业;而对于班里少部分学习较好,能力较强,有余力的学生,经常会布置一些像美文鉴赏、仿写练笔等有挑战性的练习。这样的作业布置不但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而且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同时,学生又具有好强的心理,有的学生往往会知难而进,又有一部分学生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去跳一跳,摘到“果子”。让作业成为学生自我发展和提高的平台。
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著名学者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有着这样一段精辟的譬喻:“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当鞋不合脚时,脚就反对了,那种自然地、和谐的、跃动的效率的美就荡然无存了。”因此,我们在平时的作业布置中,心中要时刻装着每一个孩子,努力找到适合他们的“鞋子”,使我们的家庭作业走向生本,那么你会发现,“差生不差”, “好生”也就有了更广阔的发展余地,而失去多时的人的自然,又会返回儿童身上。
让我们悄悄改变作业的脸,真正确立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重视学以致用的作业观,树立起新的作业设计理念,使作业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让学生跨出应试作业的模式,从而形成超越课本、走出课堂的 “世事洞明皆学问”的校本特色作业体系;让我们的家庭作业呈现“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可喜局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5:45 , Processed in 0.08428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