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地址:贾平凹:一定要改造读者 否则国家发展没后劲作者:文学世界
阅读拟立法引发的议论还未散去,“犹太人年均阅读64本书,而国人年均读书不到5本”的消息,又刺激着大众的神经。
做客上海书展的著名作家贾平凹,在欣喜于书展的热闹之时,也感叹“真正读书的人少之又少”。他说:“如果人人都不爱读书,国家的发展就没后劲了。”
现在每年出版这么多书,能留下来让大家继续关注的书,不是很多
■来到上海后,我才能对西北边远地区的生活状态有更深刻的体会。换一下思维,能给我带来很多灵感。
■经典书籍的价值往往要在人们仔细阅读之后,才会凸显出来。
解放周末:您今年来参加上海书展,上海书展吸引您的是什么?
贾平凹:我参加过北京和广州的书展,这是我第一次来参加上海书展。
我出生在西北乡下,常年生活在西安,一般不爱出门,能不见人尽量不见人。但是对于搞创作的人来说,我觉得有些地方还是必须要去一下,比如上海。
上海是中国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繁华、时尚、先进,来到上海后,我才能对西北边远地区的生活状态有更深刻的体会。所以,不管干点啥,我每年必须得到上海来走一走,看一下上海人都在做些啥,感受一下这里的气息。换一下思维,能给我带来很多灵感。
解放周末:在当今社会中,您觉得书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贾平凹:办书展、搞读书节肯定是好事。现在新书很多,书展能提供一个机会,向整个社会推荐一下这些新书。
从表面上看,书展都特别热闹,但实际上,真正读书的人还是不多。但我想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要办书展,鼓励人们去读书。以前,出版社出本新书,肯定有人看;但是现在你要是不宣传,基本就没有人注意了。上世纪80年代,写一篇文章、出一本书,作者可能就出名了;现在你写十本书,也往往没多少人知道。大家都不怎么关心这个了。所以,就更需要书展这样的平台。
解放周末:虽然书展对推介新书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有人认为书展对于人们阅读经典,推动得还不够。
贾平凹:但起码它让大家知道了这些书的存在,这也是很重要的。
经典书籍的价值往往要在人们仔细阅读之后,才会凸显出来。而且我们现在认为的经典,刚出版的时候也都是新书,被人了解、接受和喜爱,都是需要时间的。现在每年出版这么多书,别说经典书籍了,就是能留下来让大家继续关注的书,也不是很多。这恐怕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特点。
话说回来,比如像四大名著这样的经典,又是在多少作品中大浪淘沙留存下来的呢?所以说,如果每年、每个月、每家出版社、每位作家都出本经典书,那是不现实、不可能的事,也不能那样来要求。当然,媒体和社会还是要呼吁多出点好书。
如果人人都不爱读书,国家的发展就没后劲了
■好多人以阅读多但不精而骄傲,这是不对的。
■我不主张只读专业书籍,不要为了读书而读书。
解放周末:在很多您的作品中,都提到了自己的阅读经历,您是怎么爱上阅读的?
贾平凹:我小时候,整个村子里也没有多少本书,也没有条件让你坐那儿看书。
我们隔壁东村二旦的父亲是位教书先生,家里有一些藏书。我背着小妹去借,人家不肯,说要帮着推磨子才行。我便将小妹放在磨盘顶上,小妹拨着磨眼,我抱着磨棍推起磨盘转。一个上午,给人家磨了三升包谷,借了三本书,我乐得不得了。
还有一次,我和小妹到县城姨家去,我发现柜里有一本书,就蹲在那里看了起来,虽然并不全懂,但觉得很有味道。天快黑了,书只看了五分之一,要回去的时候,我就偷偷将书藏在怀里。三天后,姨家人来找,说我是贼。我不服,两厢骂起来。我被娘打了一个耳光,哭了,小妹也哭了,娘也抱住我们俩哭。小妹那时说:“哥哥,我长大了,一定给你买书!”
我总觉得,多看书总是比少看书要好。读到的知识,一时不能用,以后总是有用的。一旦读进去就上瘾了,慢慢就形成习惯了。
解放周末:读书已经成了您的一种习惯,您比较喜欢读哪一类书?
贾平凹:我看书比较杂,读书万万不能狭窄。除了一些经典,其他书籍也应该浏览一下。若读书面窄,借鉴就不多,思路就不广,触一而不能通三。我更喜欢读那些“乱七八糟”的书。就像看电视,我喜欢看新闻、看纪录片,读书我也喜欢这类,喜欢社会、医学、科技这些方面的书,这些书能丰富我。我不爱看言情类的,还有和我写的差不多的书,我也不爱看。
解放周末:您的阅读量很大,面也很广。在您看来,阅读数量和质量,哪个更重要?
贾平凹:我看现在好多人以阅读多但不精而骄傲,这是不对的。切切不要忘了精读,真正的本事掌握,全在于精读。
你若喜欢上一本书了,不妨多读:第一遍可囫囵吞枣读,这叫享受;第二遍就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三遍便要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三遍读过,放上几天,再去读读,常会有再悟的地方。
解放周末:但现在很多人只读专业书籍,只关注自己领域的知识。
贾平凹:我不主张这样的阅读,不要为了读书而读书。除了专业书籍以外,人们应该读一些书提高自己的素养,丰富自己的知识,这是各行各业都需要的。
但有时读书也要讲“有用”,就像车一样,加了油肯定要跑,不能轮子在那儿空转,那样的话,这辆车就没有意义了。我读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写书,所以我会从一个作家的角度来读书。看看同样是作家,怎么人家能写出来,我就写不出来。我读书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寻求别人书中我写不出的东西,吸收营养。
但如果是一位评论家,那就不一样了。评论家看书肯定要寻找一本书的长处和不足,用一种批判性的眼光来看。
解放周末:媒介的发展也影响着人们的阅读方式,现在人们大多拿着平板电脑阅读,拿着纸质书本阅读的人越来越少了。您怎么看电子阅读?
贾平凹:这个时代每天都在发生变化,电子书发展得特别迅猛,好多人都在议论以后是不是还有纸质书。我觉得电子书肯定是一个发展趋势,也肯定要比纸质阅读的冲击力度更大。我去逛书店时发现,现在的书店都没有以前书店的规模大,原来有好几层的书店,现在只有一层了,不少书店越缩越小。
但是如果纸质书全部消亡也不可能。纸质书有它的长处,拿起来更方便,对眼睛的伤害也不那么大。更重要的是,人拿着书本会有另外一种感觉。书的封面设计、排版样式等,都会帮助人们产生这种感觉,很多书都给人一种美感。现在很多女性买包不在于实用,而是觉得好看、有意思。书也是一样,你看哪一本漂亮,就会喜欢它,起码它会吸引你的目光,让你想翻一下。至于它的内容怎么样,那是过后的事情。电子书,在网上读,在手机上读,就缺少这种感觉。
解放周末:对于普通人来说,除了获取知识,读书还有什么意义?
贾平凹:现在我经常看到一些人退休了,就在家里看看书,觉得身心愉悦、精神焕发。好多人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养成读书习惯,老了以后就特别寂寞、特别无聊,也很苦闷。就像看报纸一样,有的人天天看报纸,觉得有意思,如果有一天没看,就总觉得缺点啥。
古人说,有福读书,意思是说有福的人才读书。现在,人们为了生计,整天忙忙碌碌,读书成了一种奢侈。如果人人都不爱读书,国家的发展就没后劲了。
要“改造读者”,不能只跟着社会需要走,也要叫大伙跟着咱走
■汉字包容量大,概括力强,也形象有趣,这些是外国文字比不得的。
■如果这道菜不好吃,还要求你静下心去品尝去回味,那能吃下去吗?
解放周末:1978年,通过您的作品《满月儿》,很多人知道了贾平凹这个名字。从那时起,您一直笔耕到了今天。您觉得文字带给了您什么样的力量?
贾平凹:不管是读书还是写作,都从文字开始,它是最直接的。看书,第一眼面对的就是文字。在文字上下的功夫多了,文字就会产生一种力量。不管说你写的啥故事,写的啥内容,如果你的文字不好,拉不住人,人家读上一两段就看不下去了。
解放周末:在您看来,什么样的文字才是好文字?
贾平凹:实际上,就是把你的故事里人物的情绪准确地表达出来,它就是好文字、好语言。汉字包容量大,概括力强,也形象有趣,这是外国文字比不得的。也正因此,养就了我们“一言以蔽之”的文统,再大的事情,用几个字就概括出来了。比如“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字是中国老百姓日常行为的道德总则,每个字都用不着多解释,村里不识字的老汉都能明白。
解放周末:用文字凝结的书籍首先是一种文化的产物,同时也具有商业属性。作家在表达思想、描述感受的同时,是否还能保有独立性?
贾平凹:现在的作家确实比较难当,要写纯粹的文学作品很难,因为如果没市场,连基本生活都保障不了。所以,坚持下来的人特别少。除非你已经出名了,对大家都有影响了,你还能坚持你的写作,起码有出版社愿意给你出书。
其实不光在我们国家,全世界都是这样,每家出版社首先考虑的可能都是利益问题。你写得很好,但卖不动,也就没办法。所以,现在有很多人在网上发表作品,网上作品也就特别多。这些作品在网上火了以后,大多数作家还是希望把作品印成书,他们骨子里对书还是有感觉的。如果没有网络,我估计好多作家冒不出来。
解放周末:您怎么应对这种商业化的氛围?
贾平凹:我觉得作者和读者的关系就像一个家庭里的成员,得互相学习。一个家庭里,妻子太依附丈夫不行,太独立也不行。我曾说过要“改造读者”,“改造”这个词的意思就是,不能只跟着社会需要走,也要叫大伙跟着咱走。当然这话不一定对,但确实是我的一种真实想法。
解放周末:不迎合,不凑热闹,这样出来的作品,也许才能更让读者珍惜。
贾平凹:是啊,如果真的发现了好书,读者肯定会静心阅读。就像我们吃饭一样,菜好,肯定就吃得津津有味。如果这道菜不好吃,还要求你静下心去品尝去回味,那能吃下去吗?
有些书能成为人们的一种信仰,成为一种无穷的力量
■文学作品要是任何时候都火得要命,那也不正常。
■没有对这种“神”的滋养,就会腐朽,破败不堪,甚至衰亡。
解放周末:有媒体称,犹太人每年人均阅读64本书,我们中国人每年人均阅读不到5本,差距甚大。1986年,您写了本书叫《浮躁》,仿佛预示了当今的社会氛围。您觉得人们不愿意读书是否也与当下社会的氛围有关?
贾平凹:不仅和社会氛围比较浮躁有关。通过阅读的现象,其实也可以看出我们社会发展的一些变化。比如,上世纪80年代,兴起了阅读热。为什么那么热?实际上就是因为那个时期文学作品的主要作用就是打破禁区。一本书出版了,大家会讨论这本书解禁了什么,哪些内容突破了当时的禁区,文学作品变成了宣泄的一个突破口。大家都在等着“爆炸”,一本书之后就开始期待下一本,然后不停地追逐。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越来越通畅,这样的现象慢慢就没有了,文学也就不像当年那么火了。从某种角度来讲,这也是符合文学作品规律的,文学作品要是任何时候都火得要命,那也不正常。
解放周末:您曾说过,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守候自己的灵魂”,读书是不是也是我们守候灵魂的一种方式?
贾平凹:国家有国家的魂,城市有城市的魂,人有人的魂。这个魂是“神”,也就是“精气神”。任何东西都有“神”在里面,泥巴做成的杯子,一旦成型后就有了它的“神”。城市里特别古老的大树,肯定也有“神”,都有气息在里面。
人为什么需要闭目养神,眼一闭“神”就来了;你劳累伤神,“神”被损害了,就跑了。再说整个社会,充满“神”的时候,一切就是欣欣向荣的;没有对这种“神”的滋养,就会腐朽,破败不堪,甚至衰亡。
解放周末:书里也有这样的“神”。
贾平凹:是这样的,有些书你还没去读,就莫名地产生了好感,就是喜欢。不一定买下来,但起码要翻一翻,这肯定有它的“神”在里面。
而且,有些书还能成为人们的一种信仰,成为一种无穷的力量。我到甘肃靖西去,家家最重要的位置上都放着一本宝书,他们叫宝卷。我一看是啥,都是手抄本的老书。在那些农民的心目中,这些书就产生了一种力量。
解放周末:您怎样从自己喜欢的作家和作品身上汲取力量?
贾平凹:我是搞创作的,我会崇拜一些作家,提起人家的名字,读他们的书,都是能量的补给。我会把我喜欢的作家的画像挂在我的房间里,有苏东坡、沈从文、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那就是一种崇拜,把他们的画像放在那儿,看着他们,我就感到有力量。
记者手记
闹中取静,西安市南部繁华一隅,贾平凹寻了处居所当书房,称之为“上书房”。
问起“上书房”名字的由来,他笑言:“我喜欢读书,没事就‘上书房’。民间常说上食堂、上茅房,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上书房’。”
“我不喜欢出门,到上海参加书展算是出远门了。”贾平凹习惯植根于故土,用笔端讲述故乡的人和事。
阅读和写作让他拥有了不一样的气质。
他说他的胆子很小,应对稍微复杂的状况便束手无策;但在他的阅读世界里、在他的作品中,他却是那样胆大包天,有着无所不能的气概。
在与文字打交道的过程中,他也渐渐有了不一样的视角。
接受采访的前一天,他刚参加了好友——陕西作家冯友源的追悼会。谈到老友,贾平凹眼含泪花,讲述的却不是哀伤、不是沉痛,而是感谢。“感谢我的这位至交好友来到人世给我们带来了欢乐,走时又带走了人间的一部分疾病与痛苦。”
“贾平凹先生时时刻刻温暖着身边的人,和他在一起,我们看世界的眼光也不一样了。”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秘书长马莉如是说。
喜爱读书、写作的贾平凹,常感叹自己幸运,“我的工作和我的兴趣是一致的,这让我很幸福。”
幸福的,也许更是那些从他的文字中汲取力量的人们。采写/本报记者王一实习生王琛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