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鼎钧:今后文体的变革可能由传播媒体造成 而非作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3 08:09: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鼎钧:今后文体的变革可能由传播媒体造成 而非作家
2014年04月21日
来源:文学报 作者:张滢莹

王鼎钧:写回忆录,有人为了报仇雪恨,用自己一支笔实施末日审判,有人浓妆艳抹,另外创造一个自己,供人尊重羡慕,有人薄利多销,最后一次出卖自己和朋友。王鼎钧:这是因为许多事件、经历和史料背后有一个巨大的“东西”并吞了它们,浸透了它们,一只无形的巨掌糅合了它们。



1
本报记者张滢莹
读散文大家王鼎钧的《回忆录四部曲》,几乎可称得上一场冒险。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他经历了抗战流亡和内战流徙,在台湾辗转多年后又移民出国远涉重洋,中国现当代历史中的剧烈波折与变迁在他身上留下了深刻印记,也催生了这部底蕴厚重、令人不忍释卷的作品。
王鼎钧被誉为“一代中国人的眼睛”,不仅因为他是这些重要年代的亲历者,更因为他在多年的写作生涯中从来不曾虚妄,而是妙笔直录自己最真实的见闻和感受———“我说出来的都是实话。叙事,我有客观上的诚实; 议论,我有主观上的诚实。”虽已至耄耋之年,他对文学的赤诚之心丝毫未减,并仍创作不辍,以文字为世人留下更多关于时代的见证。
“一个写回忆录的人,他的上帝就是天下后世的无量读者”
记者:您多年的写作从未离开自己生活、思想的现场,所写、所感也从不虚妄。对您而言,似乎“在场”一词始终贯穿在写作之中。可否请您谈谈对于散文“在场性”的理解?
王鼎钧:“在场”对我有特别的意义。我当年学习写作,从写实主义入手,写实主义强调观察、调查、访问,轻视想象和“滥情”,我的天资秉赋正好用得上。虽然它也给了我一个限度,但是我觉得自己“在场”的题材已经写不完,够我忙的了。前贤留下的一些名言也鼓励了我,像“天才不需要他没有的东西”,像“平生所见的景象,不忍时间的流沙将之埋没”,像“现实比想象更丰富诡奇”之类等等。
“在场性”是个新词,当年文坛的用语是“临场感”,作者亲历其境,感受到性灵的摇荡,透过作品,把这种张力和气氛传达给读者,使他们“如临其境”。当年的临场感也说,作家凭着他的天分,也可以设身处地,进入间接经验,如临其境,然后透过作品,使读者“亲历其境”。
“在场性”对散文特别重要,因为散文的特点在“真实”。诗和小说也真实,那该是主观上的真实,情感的真实,而散文既需要主观上的真实,也得有客观上的真实。如此这般,“在场性”比较重视客观的真实,“临场感”比较重视主观的真实,在我心中,两个名词有了细微的分别。
近年来,台湾文坛也曾辩论散文是否可以虚构,我主张美文可以有虚构的成分,纪实则否。也就是说,美文表现临场感,有时以虚构为手段,纪实完成在场性,以真实为依归。受“在场”局限,本是我的弱点,等到写回忆录,在场就变成了我的强项。我避其所短,取其所长,最后决定不写一部长篇小说,写四卷回忆录。我的回忆录中也用上了美文修养,那是技术末节,不是全体大用。
记者:从以往的阅读体验来看,回忆录题材往往会出现过度自我和过度他者的视角,或可归咎于暮年时的自我总结、自我清洗,或是希望以一己之力“客观”地称述所经历过的时代洪流,而在您的作品中,似乎这两种倾向都比较少,虽然从自身出发,论事却很少褒贬,而是提供自己独立、清醒且幽默平和的视角,是否在写作时对此有所考量?
王鼎钧:写回忆录,有人为了报仇雪恨,用自己一支笔实施末日审判,有人浓妆艳抹,另外创造一个自己,供人尊重羡慕,有人薄利多销,最后一次出卖自己和朋友。
我的动机比他们简单,我只是要人家“知道”我一生的经历,有个交代。文字有三大功能,一,使人“知”;二,使人“感”;三,使人同意。我只要使人家知道就好,所以我努力说明事实,尤其是事实的细节。
情感不是事实,例如说,“我的太太是世界上最好的女人”,只是表示我很爱自己的妻子而已。意见也不是事实,有人说“张三侮辱了李四”,有人说“张三惩罚了李四”,都没有说明事实,事实真相是张三打了李四一个耳光,侮辱云云,表示张三不该打这一耳光,惩罚云云,表示李四应该挨这一耳光,如此而已。
虽然我一生漂流,饱受刺激,心中有很多很多情感和意见,我在写回忆录的时候努力避免以情感、意见代替事实,我假设读者大众只需要事实,并不需要我的情感和意见。既然写的是散文,我仍然需要文学的修辞技巧,但我的心态更接近史家,我从英国的罗素那里学到一些窍门,文学增加生动活泼,对事实毫发无伤。
莎士比亚在他的剧本里创造了一个人物,自称是“上帝的间谍”(朱生豪的译文)。这句话启发了我,间谍锐敏,细密,超出自身利害,不作判断,也无须感慨,他只是让老板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不同者,这个间谍效忠的对象不是一家一姓,而是上帝,在我看来,一个写回忆录的人,他的上帝就是天下后世的无量读者。
“如果梦也像作品一样,这些梦有一个总主题,恐惧”
记者:在文本背后,虽为事件的亲历者,但您所经历的社会迁徙和变动是极其复杂和繁密的,不仅需要大量资料的查阅、确证,而且完全以第一人称来书写的话,难度非常大。在阅读中,也常有这样的感受,您将事件、经历和史料编织在一起,读来却没有丝毫拼贴的痕迹,文气行云流水。
王鼎钧:这是因为许多事件、经历和史料背后有一个巨大的“东西”并吞了它们,浸透了它们,一只无形的巨掌糅合了它们。“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两者并不相干,可是我们读了,俨然是五更鼓角撼动了三峡星河,人声天象交感,发出暗示,教人彷徨不安。“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两者也不相干,可是我们读了,觉得鹦鹉、凤凰的色彩鲜艳丰富,但见一片灿烂散布在黄色和绿色的背景之中,形成奇异的图案,恍如一幅抽象画。
我们几乎可以假设,杜甫是先有了某种不安的感觉,然后有了五更鼓角、三峡星河这一个“颔联”,他是暂时放下忧患意识,进入审美境界,才有鹦鹉、凤凰这一个“颈联”。
这个无形的“东西”,我们的先贤有人称之为“气”,它充塞于天地之间,经过作家胸中,汹涌而出,洋溢乎作品之内。散乱零碎的事件、经历和史料在“气”中结合为一个有机体。批评家的工作是探索这个有机体结合以前的模样,一经分析,“气”就散了,所以说“七宝楼台,拆碎不成片断”。“气”当然是看不见的,我只能自言自语。
我的回忆录第一卷《昨天的云》,少小时期,心智还没有成熟,有家庭和乡党替我承受压力,况味如饮乳,气如泉涓涓而始流。第二卷《怒目少年》,在国难中渐渐长大,战时流亡,宛转难伸,其况味如饮水,气如江流回似九曲肠。第三卷《关山夺路》,无可如何之遇,逆天逆势,麻木中与命运决斗,况味如饮酒,气如江河万里、挟泥沙以俱下。第四卷《文学江湖》,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疗伤止痛,修补残破的人格,安身而不能立命,况味如饮药,气如聚水成渊,郁结蒸腾。四卷的文字风格因此略有不同。
记者:在作品中,您写到很多文人、知识分子,个人印象最深刻的却是第一卷中的疯爷,他所代表的形象虽然是旧式知识分子,但您所着笔墨却很多,且能真切感受到他对您产生的长远影响。在他的身上似乎能够折射您对于知识分子的一些期许?此外,在动荡时代,您认为知识分子应当如何面对和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
王鼎钧:疯爷是“在一个即将消逝的社会中,带着模糊纷乱的原罪,找不到救赎”,我在写疯爷的时候,介绍了他的伯父写的那篇骈体小序,也曾约略点明。他之所以在我的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恐怕是因为我在潜意识中也有同样的恐慌吧?恐怕我的父祖一辈,很多人都有疯爷心态吧?毕竟大家是同一个“阶级”的人啊!虽然我那时年纪还小,我的感觉比同辈的伙伴敏锐,只是很久很久以后,才有能力清晰表述。
我在第一卷写疯爷,并未含有对知识分子的期许,直到第四卷写胡适,我对知识分子只有惶惑。我觉得知识分子没有能力对付一个“动荡”的时代,在安定和平的环境中,他们有出色的成就,他们努力防止动荡,他们的方法并非绝对有效,如果一旦“动荡”了,他们只能埋藏知识,为下一个和平安定的时期留下种子。当然这是我短短几十年的感受,不能说明源远流长的历史。
记者:您曾多次提到梦境,既有少年时不谙世事的困惑,也有青年时不知前景的迷惘,更有壮年时颠沛流离的惊惧。这些断续的关于梦的碎笔让我想到,在那个世事被急剧压缩、迅速腾挪的年代,是否对您而言,许多早已时过境迁的旧事,当时亲历时有梦境一般的不真实感?如果有的话,这样的“不真实感”,又是如何在几十年后催生了笔录真实的必要性?
王鼎钧:我最近出版了一本《纽约日记》,里面记述我出国后的“惊梦”,这本书即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您还没有看见。
如果梦也像作品一样,这些梦有一个总主题,恐惧。您从我的回忆录里可以知道,我遭遇许多危险,当时不知道害怕,来不及害怕,后来反刍,越想越胆战心惊。我的梦是“潜意识的伪装和变形”。
我从一本前人的笔记里读到一个故事。雍正做皇帝的时候,朝中某一位大臣很受重用,后来派出去治理一方,大权在握。他有一个亲信随从,多年来不离左右,有一天忽然提出辞职,大臣再三挽留。这人和主子相处多年,有了私人感情,他就老老实实地说,他是雍正皇帝派来的秘密警察,负责监察这位大臣的思想行为,按时直接向皇帝报告。这么多年下来,皇帝知道这个臣子忠诚不二,下令停止秘密调查,他奉王命归队,留是留不住的。
这位大臣送走了皇帝派来的密探,慢慢制造条件,申请退休。他回到老家,田园之乐一样也不缺少,可是越想越害怕,怕得发抖,他从此得了一个毛病,不知什么时候忽然发抖,他知道这病无药可医,也不看医生。故事到此为止,不知后事如何,也许他发抖一直到死,也许他活到耄耋之年,生命力即将耗尽,这毛病不药而愈了。
我是到了写回忆录的时候才知道害怕,才想起这些乱梦对我很有意义,做梦,就是我在发抖。我相信“梦是潜意识的伪装变形”,这些梦才是“真实”。我在受写实主义熏陶的时候并不觉得人生如梦,那时的说法是,历史“必然”沿着一定的轨道发展,清晰准确一如科学。晚年受佛教影响,我在《怒目少年》的后记里有个说法:往事如烟,烟已成风景,往事如云,云已化甘霖,往事如水,水利生万物,往事如风,风制造气候。我的意思是往事并不虚幻,只是转化。
“今后文体的变革可能由传播媒体造成,而非由作家管领”
记者:在回忆录的写作中,比较常见的形式是以时间和事件的顺序进行叙述,而在您的四部曲,特别是前三部中,拥有相当清晰的以时间为经、人物为纬的叙述逻辑,整体看来,似树木,又似藤蔓,枝干蔓延,叶片丛生。最后给我个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除却时代洪流,更多是一个个鲜明立体的个人形象。对您而言,这样的结构用意何在?
王鼎钧:我看到这个问题精神抖擞,“得失寸心知”,您这位行家却是洞若观火。人生如一线延长,这条线并非长宽均等,有些地方特别宽广肥大。譬如远行,全程是一线,沿途经过公园,古迹,翻过山岭,渡过大河,我们写游记,对这公园、古迹、山岭、大河,就要放大照明,多占篇幅。因此我的回忆录,整本像编年,每一章像记事本末,这是“内容决定形式”。
还有,我一生和报纸的文学副刊有不解之缘,我希望回忆录能在副刊发表,今天的读者没有耐性,副刊不能有长篇连载的散文,我得适应副刊的特性,写成可以独立发表的单篇,这是“传播方式决定形式”。我曾在报纸、广播、杂志、电视四种媒体工作,深知传播工具如何增强了文学作品的流布,也深知传播方式如何限制了作家的自由。我曾劝告文学同行,今后文体的变革可能由传播媒体造成,而非由作家管领。
剩下的问题是,这些单篇如何能成为一个整体?如何能不是一些断简残篇?这得靠前面所说的那个“气”,那个大背景,藕断丝连,青山断处青天相连。这个特色,在第三卷《关山夺路》最明显,我在写第三卷的时候废寝忘餐,不能自休,写完以后如同害了一场热病。我听说作家在写作的时候进入这样的状态,但是我仅有这一次经验。
记者:您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自己这几十年的经历,是由“这一半”和“那一半”拼凑而成,有人只看见一半,而您亲见了两半。这样曲折的经历,也造就了您作品的独特性。看书时也在想,这一路过来的种种选择中,其实存在着一定的偶然性。小至个人,大到社会,其实由偶然性而造成决定性改变的情况并不在少数,这也是回忆录中令人颇为感慨的地方。
王鼎钧: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话题。我少小时,唯物史观是显学,他们强调历史的必然性,有说服力。后来到台湾,有些历史学者强调历史发展有许多偶然的因素,也举出许多例证。他们的著述我都有涉猎,不能取舍。我想,也许两者都有吧?
降低一个层次说人生,如果历史的发展必然,人的一生经历是否也出于必然?我想,就宏观而论,例如人皆有死,那是必然。就微观而论,有人从七层楼上跳下来摔死,有人从七层楼上摔下来却没有受伤,这就有了偶然的成分。如果人生有偶然,帝王将相也是人,他们是否也偶然遭遇了什么、偶然决定了什么,以致左右了历史的发展呢?
再降低一个层次说文学,写实主义强调必然,我们当年讨论小说写作,一句“不合理”排斥了多少情节。可是现代主义来了,它认为人生没有秩序,充斥偶然和混乱,小说情节的发展无须必然,只要有此可能,即使可能非常之小,写小说可以把在逻辑上毫无关连、互相矛盾的事组织在一起,称之为“经过设计的混乱”。
写实主义,现代主义,都产生了许多名著,我也都没学好。
再降低一个层次,说到我的回忆录。您会发现,大环境必然如何如何,当这个必然成为灾难的时候,人祈求、依靠小小的偶然。我一再遭逢危险,危险必然发生,我度过了危险,幸免出于偶然。举例来说,兵凶战危,解放军进了我们的驻地,必然先丢进一颗手榴弹,可是这颗手榴弹却偶然没有爆炸。当年国军大崩溃,残兵败将各不相顾,那位指导员必然给我一个假地址,可是我拿着假地址走投无路的时候,旧日同事朱少校偶然从那里经过,指点迷津。“偶然”没有理性,没有公道,不能复制,它只是“调剂”了必然的单调和一律。但是我需要有个解释,我回到宗教。
“必然”是一种宿命论,照您提问的语气看,今天的青年才俊好像走出了那个宿命的阴影?但愿如此!
记者:在读他人的回忆录时,同时也是自己关于同一段历史认识的重定义和再覆盖,并因为回忆录的强烈个人色彩,喜欢这部作品的读者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人生观、世界观上与作者契合的。这似乎是回忆录与其他写作很大的区别所在。这种感受,不知您是否留意?
王鼎钧:我自己并非如此。我来到美国以后,可以敞开大门读禁书,曾经广泛搜求别人写的回忆录,包括一些没有出版的影印稿,虚心阅读。此间对华人的分类有所谓“左、中、右、独、统”,大概是仿照当年国内的“地富反坏右”,越是立场不同、背景不同、历史记忆不同的人,我对他的回忆录越有兴趣。
我读别人的回忆录,希望扩充自己的生活经验,了解别人的思想感情,并非寻求声气相通,合唱共鸣。我很想知道跟我不同的人怎么活,我既不能再世轮回做另外一种人,也不能灵魂出窍钻进别人的肉体,我只能读那个人写的书,尤其是他写的回忆录。我读这些人的回忆录,等于让这些人都替我活了一辈子,扩大我这个人的境界。

我之所以下决心写这四部回忆录,也是在盘点之后,自问有些微物,能够以自己的寸长补他人的尺短。我不选边,不排队,以当时的写作环境,甚至不考虑能不能出版。也许如您所说,读他人的回忆录,“寻求自己关于同一段历史认识的重定义和再覆盖”,读者在很大程度上,“人生观、世界观与作者契合”,因此、我的回忆录在台北并未得到文坛主流的欣赏。也许如我所说,“读别人的回忆录,希望扩充自己的生活经验,了解别人的思想感情,让这些人都替我活了一辈子”,反倒是许多隔代的年轻人表示喜欢。
北京三联推出这一套回忆录的简体字版,中国大陆上的爱书人热情很高,出乎我意料之外。再想一想,也在意料之中,大陆上的读者对书中一切很陌生,容易接受新内容输入,不经过推挤腾挪,这跟台湾的年轻人喜欢这一套书,原因极其相似。
我老早说过,一本书有它自己的因缘,有它自己的命运,作者应该放下牵挂。但是,我的书能够得奖,能够得在场主义散文奖,我还是非常高兴,引以为荣。我也老早说过,所有的文学奖都是肯定文学这个行业,都是对所有的作家表示器重,得奖人有幸做了代表。文学好比花朵,需要施肥浇水除虫锄草,时至今日,我感谢还有人这样大力呵护弱势的文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9:54 , Processed in 0.06981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