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语言文字网讯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基石,尤其是我们的汉语,属于独特的词根语??汉藏语系,而我们的汉字,集表意、表形、表音于一体,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六书更是我们的瑰宝,是我们的独特文化传统的根基,它的构词与句法语法与我们的传统思维模式关系极大。汉字更是我们伟大古国凝聚统一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们正大张旗鼓地宣传弘扬传统文化,然而,语言文字的一些状况却令人担忧,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
例如电视屏幕上常常出现的错别字,包括面向境外播出的节目。
例如获得大奖的作品中出现“你家父”这样的句子,他不知道尊称别人的父亲是“令尊”,谦称自家的老爷子才是“家父”。
各种对联包括刊载在媒体上的与贴在门上的,很多是对对联的嘲笑,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句话,不讲平仄,不分虚字实字,不讲比较衬托,硬写在那里了,实在是对中文的不尊重。看这样的对联,有时真与吃一个苍蝇一样恶心。古代甚至曾经以“对对子”取士。如今成了这样,令人能不痛心?
把小品演出中为了搞笑而错误百出的语句当成了范例,例如认为“相当”是最高级的副词,认为“相当好”的好的程度高于“很好”。这足以令语文工作者叹息!
媒体的一点玩笑,往往误人子弟多多!当读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时,有的孩子的第一反应竟然是“脚气药”,只因脚气药广告中用了此句。再如“刻不容缓”,某些地方,竟然不如“咳不容缓”那样被青少年熟知。
当然不是故意,名为调侃,实则糟蹋。
简化字回繁,也常常搞得笑话百出。例如谷与?本来都是繁体字,前者指山谷,后者指?物,二者合并后简掉?,谷可以代替?,但?绝对不能代替谷,现在一时兴回繁,把山谷也写成了山?,笑死人。系与?S也是如此,当我看到“文学大?S”的标题,真的是哭笑不得!简体的钟代替了锺与??,但二者含义不同,锺是锺情,??是???(钟表),非要把钱钟书老的名字写繁体字,却又不知道锺与??的区分,能不闹笑话吗?繁体?范是两个字,后者是姓,前者才是模?、?式的?却又兼作姓氏,现在一回繁,姓范的都变成姓?的了,其实还真有姓?的,但也有范而不?的呀,真是乱了套了。
趸进一些文理有问题的说法:如“不尽人意”,本应为不尽如人意,演绎的用法大大出了格,前者甚至取代了后者。
区分不了“不以为然”与“不以为意”,将不重视说成“不以为然”,其实“不以为然”是说不赞成,“不以为意”才是说不理会。
错用成语,如把希图侥幸的“守株待兔”,当作军事上的固守用。
不说了,由于一些不负责任的传媒的影响,由于简体繁体字的随便混用,由于对外来影响的匆匆接纳,我们的语文使用进入了无序状态,这已经成为影响一代国人文化素质的大事了!再不能熟视无睹。
作者:王蒙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